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综]以剑证道 > 第117章

[综]以剑证道 第117章

作者:山海十八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6 17:49:00 来源:免费小说

  这个少年孤身上路,穿着普通,却是握着一把透着凌冽气息的刀。虽然两人途中见到了几次,也没有相互认识一番,而他们的路线并非完全重合。

  两人都没有想到,在八月十五的圆月之夜,他们会在高长恭的墓地前又一次相遇,还都带着一坛酒,一坛好酒。

  第十四章

  八月十五的圆月清辉洒在了兰陵王的墓碑上, 让那篆刻着名字的石碑越发透出了一股清冷。

  “高长恭一生戎马,也能称得上所向披靡, 若是没有他的存在, 齐国恐怕不能支撑这些年。”

  少年言辞恳切不乏称赞之意,他凝视着墓碑,将手中的酒缓缓倒了半坛在碑前泥土中, “他一点也不像高家人。”

  北齐高家皇族就是一群疯子极为残暴与变态,诸如在朝堂之上当场烹杀官员就如同家常便饭。高长恭这位北齐宗室被赞一句不像高家人,可以说是极为讽刺但又是对他最高的评价。

  云善渊赞同地点头,高长恭忠君爱国,平时处事低调, 战时不畏生死,他最大的悲哀就是出生在北齐高家。

  她也将手中的半坛酒倒在了高长恭的墓前, 她与高长恭只是匆匆相遇后的争锋相对, 但这不妨碍她尊重这位对手。然而,她也早就料到再相见会是在他的墓碑之前,她能做的不过是敬上些许薄酒。

  “举世皆浊其独清,高长恭不像高家人, 他才会逃不过被效忠了一生的皇帝杀害的结局,人间总是不许英雄见白头。”

  云善渊说罢看了一眼当空明月, 年年秋月圆, 人事却难圆。

  人活于世间,能够长留的美好的人与事并不多,有时是相逢已晚, 有时是立场不同,一如郑老头,再如高长恭。

  高长恭也不知是否想到,他为了北齐一生浴血奋战,可是在这个中秋之夜,来到他墓前祭奠的却非北齐之人。

  “我叫宋缺。”宋缺先报出了他的姓名。

  今夜在高长恭的墓前,宋缺似乎没有理由不认识一番这位同来的祭奠者。更何况一个半月以来,从徐州到邺城,他已经好几次与这个小姑娘擦肩而过。

  陈国伐齐之后,齐国已经乱了起来。在如此动荡乱世之中,一个十多岁的女孩能够独自气定神闲地行路,足以说明她并非常人。宋缺怎么可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

  云善渊收回了望月的目光,她侧身看向宋缺。此人从南边来,又是姓宋,而且还用刀,若非同名同姓,他就该是宋阀的少主。

  “宋少是来自岭南宋家。”云善渊此言并非问句。

  宋阀虽然盘踞南方多年,可是在如今的江湖朝堂之中,听过宋缺之名的人寥寥无几。宋缺才十三来岁,即便他十年磨一刀,但在江湖上还是籍籍无名之辈。她能够知道宋缺的名字,是因为接管了郑老头手中的情报产业。

  一百六十年前,祁泽逃出天莲宗后,在刘宋境内建立了他自己的商业情报网络,当年刘宋的疆域覆盖了如今的陈国,还有北齐、北周的部分土地。

  宋阀的势力范围正在陈国,郑老头就算不太管事,却不会不知道宋阀的大概情况。这一代宋阀阀主的身体不是太好,他有三个儿子宋缺、宋智、宋鲁,还听闻宋缺修炼刀法,但是也没有更多的情报了,无从得知宋阀少主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宋缺微微挑眉,他真的没有想到会被人一言道破他的来历,即便是在岭南也甚少有人听过他的名字。宋家行事并不高调,而他在十岁之后就离家游历四方,更从未出现在宋家的各类宴席之上。

  今年年初陈国伐齐,他也隐姓埋名做了小兵随军征战。直到七月初齐国战败,陈国占据了淮南一带,预计不会在继续深入进攻,他也就借机离开了军队,从徐州北上邺城,想要祭奠一下北齐名将高长恭。

  如此一来,眼前的小姑娘能认出他来,这人比他预想的还要不简单。

  只是,宋缺却不喜被认作宋少,他就是宋缺,宋阀将会以他为尊,世人必先知宋缺再惧宋阀。“我就是宋缺而已。”

  云善渊听懂了宋缺的言下之意。这位宋家少主无疑是骄傲的人,他并满足于以宋家为傲,而是肯定宋家会以他为傲。

  谁人没有年少气傲?宋缺虽然心性沉稳,但也会年少气傲,而以他如此年纪,便能练得如此武功,他也是有自傲的资本。宋缺能有此傲气,也能不负韶华时光。

  云善渊拎着酒坛与宋缺手中的酒坛轻轻一碰,“我叫云善渊。你的刀不错。”

  “你也不错。”宋缺虽然不见云善渊携带兵器,但他多少能够感觉到她的武功不俗。宋缺说着就先举起酒坛喝了一口酒,今夜恰逢中秋,而在墓地之中能遇到一个愿意与其喝酒的人,他也没白来邺城一次。

  云善渊微微一笑,她也拿起酒坛喝了一口酒。此时的酒度数一点也不高,就和后世的米酒差不多,孩童偶尔也会在宴席上来上一两杯。可是她并不嗜酒,所以没有与杨素在春节宴席上喝一杯,没有在见到花满楼留下的墓葬时喝一杯,也没有与郑老头在谈及魔门过往时喝一杯。

  但是恰逢中秋之夜,她来祭奠一面之缘的故人,也会想要借着这个机会喝几口酒,对着圆月喝几口酒。本以为只能一人对月饮,眼下出现了能陪她喝几口的人,这样也不错。

  “一年半之前,我从长安而来,在邺城之外与高长恭有过一面之缘。”

  云善渊如此说着并未隐瞒她的来历,又看了一眼墓碑就向外走去,“当时他没能留下我,而今齐国没能容下他。”

  宋缺明白了云善渊的意思,她从北周而来,与高长恭自然无法成为朋友,两人甚至一见面就大打出手。只是高长恭没能取了她的性命,而讽刺的是齐国皇帝却要了高长恭的命。

  云善渊既然知道他出身宋阀,那么她必然知道陈国伐齐。他与高长恭未曾见面,即便他对这位名将有一份尊敬之意,可若他们相遇也无法成为朋友,只会是在沙场兵戎相对。

  英雄相惜,偏偏是敌非友。

  此时秋月正圆,他们两人对高长恭怀有这样相惜的感觉。

  可是三国的平衡已经打破,北周宇文邕并非平庸的皇帝,陈国陈顼亦是有心逐鹿中原,那么北周与陈国相对也许是早晚的事。

  彼时沙场相逢,他们两人想来必然刀剑相向。

  宋缺如此一想,觉得今夜的相遇很是有趣。他没有听过云善渊的名号,却能够肯定不出十年,她必然会名震天下。

  “你听到霸刀岳山吗?岳山被称作天下第一刀,我想在八年后与他一战。在我弱冠之年,取代岳山成为天下第一刀,你觉得如何?”

  “很好,我想战胜岳山会是你赠与自己的生辰贺礼。”

  云善渊听过霸刀之名,岳山成名二十余载是邪道高手,但这并不代表他无法战胜。她觉得再过八年宋缺能有九分取胜的可能。因为她看出了宋缺是一个武学奇才,他已经走在人刀合一的道上,与曾经叶孤城的人剑合一却又不同,可还说不清是哪里不同,也许某一天她会知道。

  宋缺笑了起来,他的笑是毫不遮掩年少疏狂,笑声在寂寥空旷的墓地郊野回荡着。这个桀骜的笑容让他一改沉稳的气质,他举着酒坛与云善渊的酒坛再碰了一下,“到时候,你不如来观战吧。我本没有想邀人前来观战,不过今夜我遇到了你,正如你所言我会赢的。”

  宋缺说着就饮尽了坛中酒,有的人无需多言就可以一见如故。

  此刻,他希望两人命中注定沙场相见的那天能晚一点,故而先定下了相见之日。

  云善渊也喝完了坛中酒。依照如今的形势来看,北周与陈国之争迟早会有一争,但是世间没有绝对事情,谁也不能断言将来一定会怎么样,万事都有变数。

  她非常明白如果要天下一统,除非有朝一日她与宋阀成为同盟,否则以她的立场只能与宋缺成为对手。不过,她并非一定会站在北周立场,因为她与杨素的图谋并不是一心一意帮助宇文邕一统天下,而是走一步看一步,在将来某日能左右天下大势。

  “如果没有太过紧急的事情,我会去观战的。”

  云善渊答应了宋缺的相邀,她不介意多一个像宋缺这样的对手,但如果可以还是多一个这样的朋友更好。只是,现在说是敌或是友,还有些为时过早。

  两人牵着马离开了墓地,走到了官道之侧的大树边,谁也没有想回到邺城城内休息,而是挑了两棵相邻的大树跃身而上,坐在树枝上看着天际的圆月。

  圆月之下,宋缺难得多言。

  他说起了这几年的江湖见闻,也说了几国不同的风土人情,唯独没有深谈天下大势。天才多是寂寞,他虽然有两个弟弟,可是他们却不够懂他,而离家历练三年,也并没有能遇到能让他相惜的朋友。

  云善渊也说着各地的趣闻轶事,也说着走过的山川美景,同样没有谈到天下之争。她来到这个世界已经有五年多,虽是认识了不少人,但在杨素、鲁妙子、郑老头的眼中,她终究隔着年龄辈分,而且相处之时一直都忙于正事,也没有能随意聊天的朋友。

  在不知不觉间,天色开始泛白,月亮隐去,红日将升。

  宋缺终是说到,“我生在宋家,在常人看来该是什么都不缺,却被取名宋缺,但我从懂事开始就明白这是个对的名字,十全十美并不存在,世间事总会有所缺憾。现在不缺,不代表将来不缺。好在至少此时,我并不缺一位朋友。”

  “你说得对,至少此时我不缺一位朋友。”

  云善渊看着月沉日升,她的一路并非完美无缺,她的这位朋友也不一定能一生无缺。“日中则昃,月盈则食,说不定九全一缺更能让你走向大成巅峰。”

  宋缺点了点头,他也不惧怕将来的一缺。

  红日初升,两人就在官道分别。

  宋缺继续江湖历练,他虽是第一次有了心中认可的朋友,但也就将云善渊当做了朋友,此刻并没有生出不舍的离别之情,仿佛少年相识只是平淡之事。

  云善渊在十月回到了长安,此刻长安的气氛却是有些诡异,因为宇文邕终是要灭佛了。

  第十五章

  一年半之前, 宇文邕诛杀了权臣宇文护,这段时日一来, 他已经将朝政大权握到了自己的手中, 也是时候搞一些大动作,将他的施政理念贯彻下去,灭佛正是首当其冲。且不论宇文邕是否信仰佛教, 但是对于北周这个国家而言,佛教的肆意发展让各种矛盾到了快要激化的顶峰。

  在五胡乱华之后,至今已然有长达将近三百年天下的分裂,再也没有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建立。在战乱动荡之中,何处不需要人去打仗、生产劳作、缴纳赋税等等, 可是一旦入了佛门就四大皆空了,压根不用做上述事宜却能坐拥大片土地、香客供奉的钱财。

  一个有野心与抱负的当政者, 必然会想要解决佛门肆意后带给国家发展的困扰。于是在一百多年前, 以全民为兵,意图一统北方的北魏太武帝就开展了一场灭佛运动。只是太武帝死后,文成帝继位却还是下诏复兴了佛教。

  如今的北周与一百多前的北魏是有相似之处。

  北魏末年境内有两百万之多的僧尼,寺庙三万余座, 后来北魏分裂成为东魏西魏,东魏则是后来的北齐, 西魏则是后来的北周。

  可想而知, 在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之后,僧尼的数量变得更多,寺庙也越开越多, 那么国家的民众出家了,谁来生产?谁来交税?谁来服兵役?

  宇文邕并不是昏庸的皇帝,在北齐高家皇室自己花式作死就要把国家给玩掉了,他看到了陈国先一步出兵占据了淮南之地,他当然也想趁势攻占北齐,何处来人手、粮草、军费,这都直指一个地方——在寺庙之中。

  云善渊回到长安后,她发现路上多了不少僧众还有道士,他们都是来长安开会的。宇文邕下旨延请国内佛门、道门之中有名望的人一聚,大家坐下来谈谈佛、道、儒的问题,也说一说想要国家好好发展应该怎么办比较好。

  云善渊觉得这还算不得鸿门宴,而是宇文邕想要先礼后兵。

  如果这些佛门中人识相,那么他也不是非要赶尽杀绝,大家可以坐下来谈谈条件,他也允许在限制范围内的宗教发展。

  “人会把到手的好处交出去吗?这好处尝了几百年,都已经让他们习以为常,认为是该得的好处,认为自己真的能代表佛祖普度众生而存在着。”

  杨素并不认为这些和尚尼姑能够领会到宇文邕的潜藏之意,而他们更不可能主动交出大量的良田与香油钱,更不会同意让庙中的僧人出征打仗。

  “皇上表明了态度,以儒为先,道教次之,佛教为后。这些僧人仍在一个劲地争辩不休,说是佛教该在道教前面。既然辨不出一个结果来,最终只能以武力行事了。”

  云善渊走过了三个国家,了远一事足以说明寺庙的藏污纳垢,天下确实有佛门净地但并不多,三万余座寺庙能有三百座是净地就很不错了。

  “慈航静斋并没有动静吗?”

  杨素微微摇头,“也许是才开始,所以慈航静斋与净念禅宗都没有行动。”

  只是宇文邕决心已定,他敢挑起这个开头就不会妥协,这场辩论从秋天一直拖到了来年的春天,还是没能议论出有价值的结果来,反而是道门也被脱下了水。佛门僧众指责道士也不干净,谁也别说谁的坏话,反正不能看着道门高了他们一头。

  如此一来,宇文邕终是没有了耐心,就算他拖得起,国家也拖不起。他不再与这群人磨磨唧唧下去,直接下旨‘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

  一时之间,北周境内融佛焚经,驱僧破塔,原本寺庙所有的地皮钱财都收为国有,这些僧众道士全都还俗,该种田、经商、服役,总之该做什么做什么。

  宇文邕如此强硬的手段与果决的用心,不可能没有招来佛门中人的咒骂,还不会是一人的咒骂,而会是一群人的咒骂,也不定全是佛门中人,还有被损了暗中交易的一拨人,他们心中恨宇文邕恨到希望他下一刻就死。当然会有僧人扬言,宇文辱灭佛祖,他的下场必然是不得好死。

  云善渊在回到长安的一年半之后,也就是武力镇压的灭佛运功轰轰烈烈进行了半年后,在建德四年初的正月见到了宇文邕,她就知道那些诅咒宇文邕不得好死的人多半是要希望落空了。

  宇文邕刚刚三十二岁,但他武功非常高,看来那些年宇文护把持朝政时,宇文邕并浑浑噩噩地度日,而是把心思都放到了自我锻炼上。

  宇文邕的武功迈入先天之境中后期,以云善渊如今的水平只怕才刚刚与他打成平手,而当今世上能取他性命之人屈指可数,这也可能是他不畏得罪佛门道门的原因。

  当然,这次见面不可能是宇文邕宣召云善渊入宫,而是春节之际他来到了杨素家中串门,顺便来看一眼云善渊。他来杨素府邸串门并不是为了玩,是为了出兵北齐一事。

  宇文邕没有忘了杨素的父亲杨敷是怎么死的,后来他也得知了是谁深入北齐将杨敷尸身取了回来。在去年的一场灭佛过后,国家钱有了,人有了,粮食有了,那么也该着手攻占北齐了。宇文邕心中的大将人选之一就是杨素,杨素可以接手杨敷的旧部,而杨素与北齐也算是有杀父之仇,他也愿意让臣子去报此仇。

  杨素自是非常愿意去攻打北齐,他等这一天的到来等了四年,终是可以披挂上阵亲自领兵作战了,为了父亲报仇是一部分原因,而更加希望能攻下整个北齐将它归为北周版图内,不算是为了宇文邕,而是为了实现他的野心。

  宇文邕与杨素说完了之后,他就把云善渊叫来了,见一见杨素的这位远房侄女,看一看深入北齐将杨敷尸身取回来的人是什么样子。

  宇文邕见了云善渊就笑着点头了。他看到的不是眼前这个十二岁的姑娘出落得多么漂亮,而是看到了她身上从容不迫的大气度,她会成为北周的得力战将。

  “难怪说自古英雄出少年,不必非为儿郎,女子也能闯出一片天地。其实我朝并不禁女子参军。处道将要东行,小云能一起参战,必然是一大助力。朕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云某必当竭尽全力,不负皇上赏识。”

  云善渊与杨素之前也商议过了,她会作男装随军征战,去亲身感知这个时代的战场,在实战中深刻认知这个世界的战争。她当然也感谢宇文邕的赏识,但并非为了不负他的赏识,而是为了开阔自己的眼界。

  而且云善渊随军入齐国,还不只是为了战场相斗。鲁妙子来到杨府之后,他与杨素成为了好朋友。依照云善渊曾写给杨素的秘信,谈及了应该考虑起来建立几处墓葬,可以将财物存入其中,以而为大计做下充足的准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