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军事 > 战国之天下纵横 > 第一百零七章 现代经济战争的下作玩法

但是到此,事情似乎还没完,美国在通往霸权的路上,似乎一直就缺少点什么,他们的智库研究了很多年,最后才发现,原来是布雷诺森林体系有问题,因为黄金并不是很多国家的交易必须之物。

很多国家间的贸易是这样,他们仅仅以黄金或者美元作为一个交易凭证,大部分都是以货物买卖确定价格之后,以储备的黄金或者美元做一个临时的计价。

比如说一个国家出口木材,另一个国家出口的是矿石,那么你以木材与黄金和美元做一个计价,你这个直十吨黄金。我以矿石和黄金或者美元做一个计价,我这个也值十吨黄金,咱们以计价的最后结果进行交割,十吨对十吨,谁不找谁。而黄金和美元并不会被真正的用于计价交割。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美国无法从中收取手续费,服务费等等,也就是无法从美元黄金和大宗商品之间的交易之中牟利啊。

不能从大宗商品中赚钱,那要这个货币霸权除去别人找我贷款我收点利息就在没用了啊。这不行,的找点更好的办法。

不然这制造业转让出去了,产业空心化越来越厉害,失业率不好控制啊,老百姓没工作可不是要闹事吗?但是很遗憾,这个办法一直没找到。

这时候,美国作为亮肌肉和向苏联发动冷战攻势,卷入了两场战争,一次是朝鲜战争,一次是越南战争,美军在朝鲜战争中消耗各种作战物资7300余万吨,战争经费达830亿美元。越南战争是美军二战后最失败的一场战争前后耗资2500亿美元。

这下坏事了,战争的巨大消耗,让美元再也无法稳定在35美元一盎司上了,道理很简单,金库的黄金消耗的太多了,黄金储备不足了。

美国的一众小弟们害怕了,开始索要储备在美国的黄金,于是美国撕毁了布雷诺森林体系,美元与黄金脱钩了,

记住是单方面的撕毁。这时候你拿35美元,人家美国不会再给你一盎司黄金了,甚至你拿100美元,只要人家不愿意,也可以不给你兑换。因为黄金不够了。

看上去美国的货币霸权失败了,但实际上,美国的一些研究者突然发现,他们似乎抓住了什么,霸权路上缺少的那些东西,似乎触手可及了。

于是从1971年布雷诺森林体系撕毁之后,美国用了两年时间寻找美元的绑定物,最后研究结果是,石油,起因是1973年的中东战争,导致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形成世界性的能源危机。

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同意向沙特阿拉伯提供军火和保护,条件是沙特所有的石油交易都要用美元结算。

由于沙特是中最大的产油国和全球最大的石油出口国,其他的产油国也很快采用美元进行石油交易,以寻求美国的保护,避免被拖入战争中,石油美元体系从此确立。

此后所有的石油交易必须使用美元,而这个情况很快就扩大到了其他大宗商品上,包括铁矿石,黑色金属,有色金属,贵金属,煤炭,石油,最后扩大到了粮食,木材,纸张等等所有的原材料大宗商品交易。

这下美国人发财了,这个情况引发的第一个现象就是美元成为了全球性储备货币,因为国际贸易买卖商品很频繁,加上布雷诺森林体系撕毁前大家实际上也用美元交割,于是很自然的,美元重新确立了霸权地位,并且这次比上次来的实在的多。

美国干脆垄断了大宗商品交易所有期货交易,也就是说,所有的期货交易,必须在华尔街来完成,这下可谓是让美国躺着赚钱了,除了美国最铁的小弟英国,在伦敦交易所可以交易一些大宗商品之外,美国独霸了全世界的原材料商品交易。

以此带来的交易服务费用,手续费用等等,一下就占到了当时美国GDP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想象一下吧,这种躺着赚钱的感觉如何?

同时美国还不太满意,有大力发展金融衍生品,包括扩张股市,期货市场,大宗商品市场的更多品种,还推出了远期合约。农产品现货和期货交易等等。

2015年之前,美国的GDP中百分之八十五的份额都是来自于第三产业,而在第三产业的GDP份额中,金融服务一项就贡献了百分之九十左右。

这简直比印钱都来钱快啊,想象一下,美国GDP的百分之十五是农业和制造业创造的,百分之八十五是服务业。

这和没有农业和制造业有什么区别?但是,为了粮食安全,美国还是给农民补贴以刺激粮食生产。同时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从此不再玩低端产品了。

而就在美元绑定石油没几年的1979年,中国宣布,改革开放了。当时正值1979年能源危机,原因是伊朗革命爆发。中东地区产生了极大的不安全因素。

中国的改革开放,让美国有了一个崭新的计划,这也是一个新纪元的开始,那个时候,全球化被提了出来。其实这个概念早在二战后就被美国人提出来了,但全球化当时只是一个概念,因为美国始终没有拿到货币的霸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因此这个概念不能实现,自美元绑定了石油,完成了最后的货币霸权,到中国开放之后,所有条件都成熟了。

按照美国的设计,其实全球化就是一个制造业金字塔。美国手握军事,和金融的双王座,理所当然的成为了金字塔的塔尖。绝对的王者,世间的唯一,等同于上帝。

下边是所谓的四柱,也就是他最忠实的几个小弟,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法国。也是后世的五眼连盟。只不过后来法国不太听话被换成了新西兰。

在下边就是所谓的G7成员,被作为全球制造业中端产品的绝对生产者,分别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

而中国的出现,解决了低端产品生产加工的问题,在当时来说,南非,印度,中国,巴西,这是一个水准的存在,能满足低端生产,轻工业商品加工就很不错了。而再往下就是那些七七八八的国家了,他们就是提供原材料的命运。

各位看官,这个设计怎么样?可以说是堪称完美,起码在美国人看来是这样,这个时候,美国可以亲近任何人,因为上帝总要照顾他的子民吧。

但是谁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文明,被伪装成一个国家,一旦获得了安定的环境和发展的机会,一个经济奇迹就诞生了,没错,这个文明就是中国。

中国几乎用了四十年时间就完成了西方国家进三百年的工业化历程。不但把后发优势展现的淋漓尽致,甚至在美国还没明白的时候,就将他的一众小弟斩落马下。

当然美国也并非没有发现,但是起初他认为用中国取代日本不一定是坏事,毕竟日本和美国在八十年代有广场协议这档子事,加上二战的关系,美国其实对日本是不放心的。

所以不得不说中国的领导者的战略眼光真的很长远,他们找到,在取代日本之前是安全的。但是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从初期工业化发展的太快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问题。

那就是人的素质跟不上了,因为中国连续的从不入流国家,三流国家,二流国家,一下进入到了一流国家,要和传统的老牌工业化国家竞争,尤其是在高新科技上边,确实存在人才不足,技术差,科技水平差等等因素。

一旦向高端制造业挑战,必然面临巨大的压力,一方面这些压力来自科技,技术,人才储备,各个领域,一方面就是来自西方国家的敌意。

结果大家看到了,贸易战爆发了,但贸易战到了这个时期,已经发展成了一个鸡肋,首先啊,美国对日本用过一次,中国不可能再上当。

其次是全球化的深入,这正是美国自己布局的东西,这反而让全球的经济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状态,也就是说,美国的产品是以高端制造为主,芯片,电脑,手机,高科技的产品,由于科技含量高,自然价格贵。

其成本和盈利已经不成比例了,其实这也是一种依靠商品掠夺别国的财富的最佳方法。毕竟咱们不能到处抢东西。

但这也造成一个问题,那就是美国制造的高科技产品的所有零配件,都来自于他自己建立的所谓的金字塔下方的国家,也就是说,塔基是原材料生产国,他们将原材料交易给所谓的低端加工国,也就是当时的中国,印度,巴西,南非这些国家。

而这些国家生产的低端零配件在交易给日本,德国,法国,英国,以生产出比较高端精密的零配件,然后在由美国进行所谓的高科技产品加工。

这就是美国定义的全球产业链,可问题来了,恰恰是这种全球产业链结构,让贸易战已经不是单纯的制裁了,它变成了是杀敌一千自损也是一千,甚至超过一千。不管你要对谁发动所谓的制裁,最后你会发现,你的零配件工艺被切断了。

在历史上靠贸易战战胜对手的例子不是特别多,但许多国家还是用这个手段来威胁对手。贸易战有各种各样的方法,简单的方法,阻止你的产品进入我的市场,是现在美国使用的最简单的方法。

因为如果是一个大国,利用这个方法对付一个小国,往往会很起作用。小国往往要依靠一个更大的市场、更大的国家来发展自己,特别是小国已经习惯了大国市场,大国市场最后用这个方法来卡小国的脖子时,经常是非常见效的。

日本80年代发展很快,但日本与美国就像今天的中国和美国一样,日本有大量的贸易顺差,美国有大量的贸易逆差,反过来美国就用贸易战这种方法来对付日本,最后制服了日本。

问题是日本完全需要美国这个市场来拉动技术产品出口。美国以贸易战终转了日本随便向美国出口的局面,这时候日本就麻烦了。

日本无法继续出口,无法靠继续向美国市场出口来维持它的投资、生产、研发投入、新技术和新一步的发展。

这个时候,很大程度上美国就逼着日本服从美国意志。在贸易谈判中,日本不得已,必须服从美国的要求,完全放弃了自己原来的主张。全面实行金融私有化,全面开放自己的金融市场,另外让日元大幅升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当时日元兑美元的汇率比贸易谈判之前比翻了一倍还多,从一块美元兑200日元,翻到了将近一百块日元,甚至是几十块日元。在这样的情况下,日本对美国出口的能力大幅下降。因为这个时候,它过去出口的竞争性优势没有了。

日本开放自己国家的市场,使得资本可以随意的出入日本。日元升值后,日本的企业会突然觉得手里的资本多了,如果换成美元到海外投资,可以买很多很多东西,所以大量的资本流出日本,特别是流到美国去炒美国的房地产。

日本的资本跑到美国去炒房地产,一下房地产泡沫炒起来了。但日本资本是管不住美国房地产泡沫的,最后美国房地产泡沫破裂后,日本成了最大的损失者。

日本的资本大量流到美国的时候,开始买一个房子觉得很值。当时买了一个美国的洛克非勒大楼,好几亿美元,觉得非常值,因为房地产在不断涨价。等到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啪”破了后,花了好几亿美元买的这些大楼的企业,突然国内流动性短缺。

它需要资本来谋弥补的时候,它要再拿回资本的时候,拿不回来了。那时候美国的房地产泡沫破了后,你再卖它就不值那个钱了。可能你花了四五亿买了一个大楼,最后你卖出去你发现只值几千万美元了。可你不卖,国内的账面就有损失,这无法控制。

日本的金融机构在整个的泡沫拱起和破裂的过程中,损失严重,日本到底损失了多少呢?有些日本的经济学家对这个事情做了一个根本的估算。80年代时,日本的电器产品天下无敌。摄像机、录像机、电视机卖的特别好。

当时的日本对全世界都是输出,赚了很多钱。后来日本银行做了一个估算,日本企业在美国房地产市场投资失手的那些钱,大概等于日本在80年代靠电器出口赚下的盈余全部赔进去了。

也就是白干了,整个日本80年代白干了十年。这十年赚的钱,全都在房地产里全部失手,这个过程被称为日本的金融败战。日本金融败战的最初原因就是贸易谈判,所以贸易谈判是美国制服日本的一张王牌。

在中国的历史上其实靠贸易战,特别是靠经济战这种手段来制服对手的例子非常多。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管仲用衡山之谋,通过买铁器,将衡山国不费一兵一卒的收入齐国版图。

现在美国对中国发起了贸易战,但它随之发现,首先本国的制造业,农业一起跟着受到伤害了,并且伤害似乎更严重,主要是他们完全没有相关的零配件供应的工业了。

其次他们突然发现,自己的农产品和相关的科技产品主要市场市场在中国,而中国不仅是他们给设计的低端零配件和初级产品的加工国了,更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了。一旦打起来,那么面临的问题就是自己的产品卖给谁?同时自己的零件供应断掉了。

而贸易战另外一个手段是贸易封锁。当年法国和英国打了好几百年的战争,最后在拿破仑战争的时候,拿破仑也曾经想用贸易封锁问题制服英国。

因为他想,英国就是几个岛屿,把欧洲大陆的市场完全封闭起来,英国的产品到不了,就可能把英国给封锁死,最后会对英国形成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架势,英国只能服从我。

他想得很好,但在搞贸易战之后却很彻底的把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给排挤出去了。因为一旦搞了整个大陆封锁后,损失的不光是法国的利益,要损失俄罗斯的利益,要损失西班牙的利益。

其他国家过去在贸易中得到各种各样的好处,封锁整个欧洲大陆,其它的国家就获不了益,就开始闹事。西班牙开始起义,荷兰也开始起义,俄罗斯大面积的起义。

俄罗斯通过跟英国的贸易获得了大量的好处,当做不了贸易时,俄罗斯就不干了,开始屡屡违反这个条约,进行黑市贸易,破坏拿破仑对欧洲大陆的封锁。拿破仑一看,自己的封锁封锁不住了,被俄罗斯不断去破坏规矩,法国就急了,干脆出兵占领俄罗斯。

我们知道后来的结果,法国彻底失败了。在俄罗斯失败了之后,整个欧洲其他的援军全部联合起来打拿破仑的军队。

同中国的贸易战里也是如此,美国如果单独封锁中国,那是封锁不住的,就算排除了中美之间的贸易,中国还跟欧洲、日本等很多国家有贸易利益。

所以美国现在也有点像当年拿破仑做的事情一样,要封锁欧洲跟中国、日本跟中国的贸易,可这种封锁根本就是痴人说梦了,因为每一个国家和中国贸易,背后都有国内的相关产业链存在,多少人要依靠贸易吃饭。

平常拍拍美国的马屁没问题,但是这舍了身家跟你一起封锁中国那根本就没人愿意,谁敢这样做,估计这老大的位子马上就垮掉了。

其实美国也知道用贸易封锁这种方法对付中国是不太容易成功的。别说中国这种体量的经济体了,就算对付伊朗、朝鲜,伊拉克,单纯的经济封锁他都没有成功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所以贸易战开始的时候,美国就发现了,一旦开打,他居然没占到什么便宜,反而激起了很多中国人的反感。同时它一制裁中国市场,欧洲人就想趁机而入。

我们和欧洲、日本、美国,在很多产品上面是竞争的。如果你美国封锁了中国的市场,那么其他的国家就趁机而入,我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我可以赚更多的钱,何乐而不为?

美国人就怕贸易制裁这个东西,最后实际上只是制裁了我自己,并没有制裁掉我的对手。所以从那后,美国人就放弃了贸易制裁这个方法,开始越来越多地使用金融制裁这个方法。

金融制裁比贸易制裁更有力,而这个有力在于,美元仍是全球贸易里最大的结算货币。美国还可以利用美元追踪到,别的国家是不是违反了所谓国际贸易禁运的条款。

比如他要对朝鲜进行贸易制裁,它过去就制裁不住,因为你要制裁的朝鲜,俄罗斯、中国、韩国都可能继续通过各种各样渠道向朝鲜卖东西,卖东西就可以有收益。

后来美国就开始搞金融制裁,如果我卖给朝鲜什么东西,我可以用各种各样方法,但如果朝鲜拿美元,那么银行账目上一定有表现。只要是拿美元支付的银行账目,最后一定在美国的支付体系里,在美国的中央银行的账户上一定会有显示。

有了这种显示,他就开始制裁你。所以从这个角度,美国就频频的使用金融制裁,金融制裁比贸易制裁的手段有效得多。

金融制裁后,确实使得中国的很多企业不敢继续再做生意了。比如说在跟伊朗的关系上,过去我们跟伊朗有很多贸易关系,但我们的贸易关系最后支付是走美元的。走美元的时候,最后美国发现,就开始制裁中国的金融企业。中国的银行不出面了,企业无法完成交易。

第二个手段,技术封锁。当你的技术比对手更高明,通过技术封锁,可以迟缓对手的这个发展速度,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置对方于死地。当年某些技术发展快的国家,当感觉到自己受到对手威胁时候,它会使用技术封锁来想置对手与死地。

当年知道我们知道工业发展,首先在英国发展起来。英国对于欧洲大陆的这些大国,就有一定的优势。

技术发展起来后,财政就会有更好的收入。在所有市场上,技术产品卖出去的价格,永远不是我们经济学里讲的价格,土地啊、成本呐、劳动收益什么的这些加在一起的价格,从来都不是。技术产品的价格从来都是一个超额利润的价格。

一旦你的技术别人没有的,你卖给对方的时候,就是漫天要价,你的价就直到对方接受为止。因为别人做不了你做的东西,别人就愿意出高价钱去买你生产的技术产品。所以技术产品在什么市场,在无论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从来都是超额利润的来源。

当一个国家掌握着某一种特殊的技能和特殊技艺的时候,它的产品卖到另一个国家就是超额利润。然后他怎么样来对付对方呢?他如果跟对方有矛盾的时候,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技术封锁。我不卖给你,即使贵我也不卖给你。

其实技术封锁最近最明显的是一个例子,是现在日本威胁韩国,我要技术封锁你了。我要审查你的什么东西,采取也不是什么很高的技术,但它是一种原料的生产技术。

这种原料的生产技术,韩国没有,如果日本要检查要控制,这个时候韩国可能下面的一系列的生产线会受到影响,就生产不出来了。所以韩国就很害怕,要求谈判,要求到WTO去仲裁。

制裁这种东西,虽然总的来说可以推迟竞争对手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但未必是一直有效的。一个最典型的例子,英美之间的关系。

因为美国是前英国的一个殖民地,美国独立的时候就遇到了英国的全面封锁。不光是贸易封锁,还有技术封锁、金融封锁。

当时英国对美国实行了全面的封锁后,他认为就可以把美国掐死了,没想到却培养出来了一个新的美国生产方式。美国的生产方式就是建立在要代替英国进口的基础上。

当年枪炮的生产都是英国掌握了诀窍,英国是给美国出口武器的。独立战争时,美国起来要反抗英**队了,英国当然不可能继续再把武器卖给美国。英国开始禁运,禁运倒好,促生了美国式的生产方式,首先就用在生产枪支军火上。

美国式的生产方式,是后来我们熟知的生产线装配,这是福特发明的一种流水线作业方式,独立战争时,美国用这种方法去生产枪支,使得枪支生产很快,可以生产很多步枪。

这套美国的生产方式,普遍的用在各种各样的生产里,大大的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而这个整个生产方式,是由于英国的禁运而触发的。

现在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实行封锁,实行技术禁运,不卖给中国的芯片、储存器,其实反过来倒逼促进了中国自己本身产业的发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其实美国此时已经暴露了流氓嘴脸了,也就是说,他正在变成二流,甚至三流的国家,至少理念正在变化,经济战里,太下作,吃相不好可不行,比如说孟晚舟,被加拿大给抓了。美国人做局,加拿大抓人。然后向美国引渡。

可是抓人质是中世纪的手段,难道你的文明还没开化吗?还在使用欧洲中世纪的方式?这其实就是一种原始和野蛮的行为,这种行为会让全世界感到不安从而加速去美国化。

问题在于,在最近几十年美国这事已经做了不是一次两次了,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曾是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的高管。2013年4月,当他抵达纽约肯尼迪机场时,突然被戴上了手铐。

阿尔斯通公司的法务人员会进行交涉,顶多被扣两天就可以出去了。可令他始料未及的是,这是他噩梦的开始。

直到2018年9月,他才终于走出监狱,而美国真正被围猎的目标,是那个曾经横跨全球电力能源与交通运输行业的商业巨头,阿尔斯通公司,已经被美国人肢解。

那时的阿尔斯通公司,年营业额达160多亿美元,拥有员工11万人。公司业务遍及全球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能源、输配运输、工业设备、工程承包及船舶设备的佼佼者。和美国的相关行业竞争非常激烈。

1982年的时候,美国对日本半导体产业核心企业三菱和日立进行了制裁打压,FBI假扮IBM员工,故意把IBM公司的27卷绝密设计资料中的10卷发给了日立公司高级工程师林贤治。

林贤治很快上当,表示还想要换取更多资料,FBI马上拿到证据并公之于众,称日本企业窃取美国技术。

这次钓鱼执法极为成功,日立和三菱被美国法律整得元气大伤,然而我们知道,日本的半导体产业还是处于高速发展之中。

但是他们和华为一样,犯了一个大忌讳,就是挑战了美国高端制造的这个忌讳。

美国适用《反海外**法》近40年里,外国企业付出的罚金占到处罚总额的67%,其中2008年到2014年,最终支付罚金超过一亿美金的26家公司中,欧洲企业就占了14家。想象一下吧,上帝与你同在。仔细体会这句话。

当然控制对手命脉,金融和能源供给,也是常用手段。在欧洲的历史上,也不乏很多很多先例。法国和英国打了很多很多年的战争,但是最后拿破仑失败了。这个事如果继续往下挖,你就发现法国不是败在战场上,而是先败在金融市场。

因为在金融这个领域里,英国玩的比法国更厉害。当时是没管制的金融市场,在完全没管制的金融市场上,谁的货币坚挺,谁的债务更有信誉,谁就可以把对方的金融资源拉过来。

当时英国就让英国议会给政府债券背书,意味着英国债务风险更小。所以英法的债务市场上,就出现了一个很大的差距。没有人买法国国债,大多数买英国国债,英国国王就有很多钱去跟法国打仗,所以军事战争就首先输在金融市场。

这样的事情在国际贸易中间和国际金融中间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如何不让金融在经济战中成为别人利用的武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个事在今天仍然非常有效,因为刚打贸易战的时候,中国的资本外逃现象就特别严重。

中国的所谓富豪很慌,一打贸易战争中国出口就会下降,那么就一定要靠货币贬值来保证我们东西。我如果手里握着人民币资产,人民币资产就会缩水,干脆就把资产转出去了。

大量的资本外逃增加了美国获得资本和经济继续生存的能力,使得美国在跟中国搞经济战的时候,他有更多的资本,对付起中国来就更加容易。实际上,你会发现这些外逃的钱跑到美国去,从一定程度上是帮助美国来搞中国。

但是,美国这种做法,对自己损害非常大。美国积攒起来的政治资本,通过这场经济战可能完全被耗尽。在一超多强的世界里,美国对外输出的东西一个是什么?自由市场经济。而在贸易战中,我们突然发现,美国政府成了一个管制最大的政府。

一个政府可以通过管制,整个彻底打败世界市场上的所有的规律。他不让你卖东西,他技术封锁,他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违背市场规律的。一个自吹为全球最大的自由市场经济,一点都不自由,一点都不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这个神话被美国自己打破了。

美国人一直说,要法治国家。但在跟中国搞贸易战的过程中,美国彻底不讲合同,居然可以通过立法强迫美国的企业撕毁商业合同。如果美国企业,是我的供货上家,将来一旦美国政府跟我的政府产生摩擦,它就会让美国的企业不给我供货,那么我就惨了。

其他国家也会尽量避免跟美国企业做生意,这就严重地损害了美国企业在全球价值链里边的信誉,这是严重的违反法制。

基本上来讲,中国在这场贸易战中间的优势是,中国现在是整个全球生产链中间最完善的一个价值体系。我们有巨大的市场,有巨大的规模经济效益,你想跟我脱钩,想把我从全球价值链甩出去,最后的结果可能是会使你丧失所有你原来的竞争优势,而你却无法撼动中国。

所以美国如果继续打这场贸易战,继续打经济战,他只可能损失的越来越严重。就像当年拿破仑封锁英国一样,会使他的其他的贸易伙伴,到最后都会团结起来跟中国玩儿,而把自己孤立在这个世界贸易体系之外。

美国如果坚持跟中国打经济战,那么他的下场一定很惨。一定会比当年拿破仑的法国还要再惨很多倍。

其实各位看官可以看看,这就是美国对待他小弟的态度,看到这些,对华为也好,对中兴也好,甚至对中国也好,这样的美国,的确很美国。

然而这一切都是他自己给他自己设计的,而这个全球化的连环套,他已经没办法解开了,事实就是这样。中国有句老话,天要亡之,必先狂之。也许,咱们拭目以待吧。

喜欢战国之天下纵横请大家收藏:(wuxia.one)战国之天下纵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