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 > 第204章 糗事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 第204章 糗事

作者:明景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10 08:16:34 来源:88小说

虽然陈知年给李仁杰留有公司和幸福里的地址,但李仁杰还是先到小叔的糖水店。因为他们住的旅馆正好就在糖水店附近。

出差的经费有限,所以他们选择的是相对便宜的小旅馆。中午去糖水店吃午饭才发现,原来是老乡开的,然后聊了起来。

小叔才知道,原来青山镇的一把手是来找陈知年的。然后赶紧给陈知年公司打电话,不过,陈知年正在开会,为新项目的开工做准备。

李仁杰当年也是在羊城上的大学,不过多年过去了,羊城变化太快太大,他已经认不出来了。记忆里的很多地方都已经变了模样。

变化,日新月异啊。

难得来一趟羊城,肯定是要到处走走的。

和李仁杰一起过来的还有两个人,其中一个是青山镇比较有名的老中医。听说,祖上出了好几个御医,而他也医术高明。

李仁杰是自从毕业回青山镇后就再没有来过羊城,而另外两个人是从来没有来过羊城。

羊城的高楼大厦,羊城的车水马龙,让他们大开眼界。

“发展真好啊。”

“青山镇也会越来越好的。”

“这楼真高。外面看着全是玻璃,不怕碎了吗?”

“这是钢化玻璃,轻易不会碎裂。”

......

三个几十岁的人这里看看,哪里看看,然后感叹一番。

难怪大家都想往外面走,城市生活的确比农村要方便很多。

三个人在附近走了一圈,看着陈知年快下班了,然后回到小叔的糖水店。李仁杰和小叔聊天,问他的生意情况。

生意好不好?

每天累不累?忙不忙?大概能赚多少?

青山镇的青壮大部分都出来了,有人在建筑工地,有人在工厂,有人做点小生意。一般未婚的都会选择工厂,因为没有日晒雨淋,相对来说更舒适一些。结婚后,生活压力相对更大,会选择更辛苦,但也更赚钱的建筑工地或者小生意。

像小叔小婶这样的小生意,真的很忙、很累。每天要早早起来做包子,准备早餐买卖,然后是中午的快餐......

一天下来,汗流浃背。

休息的时间?

很少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在家乡就能赚钱,谁愿意出来?

背井离乡,其中的苦累、血汗,只有自己知道。

李仁杰叹口气,还是他这个领导没用,不能带领着父老乡亲发家致富,不能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不好意思,让你们等久了。”陈知年下班就匆匆赶来了。首发

陈知年从冰箱里拿出一瓶维他奶,一边喝一边问,“小叔,周辞白还没有下班吗?”

“没有。他今天很忙。”

陈知年点点头,“嗯。他最近都比较忙。”最近天气反常,时冷时热的,孩子容易生病,周辞白这个儿科医生也忙。

而陈知年这段时间也忙着出仓库的建材,也忙得昏天暗地的。

“阿年,给你介绍,这是陈主任,这是陈医生。”李仁杰给陈知年介绍同行的两个人。

“你们好。”

陈主任不认识,但陈正道医生,陈知年还是认识的。陈知年小时候壮得像头牛犊子,很少生病,也很少看医生。

至于一些普通的感冒发烧?

呵呵。

在家门口扯一把臭气草煮水喝掉,然后就好了。或者用艾草、薄荷煮姜粥喝出一身猛汗也能好七分。

在阿婆生病前,陈知年知道的医生就只有每隔半年会来村里一次,给孩子们送杜虫片的穿着大白褂背着药箱的医生。

后来,阿婆生病了,周围的人好像都是医生了。这个人说吃了什么能好,那个人说这个能治病。

病急了乱投医。

只要别人说好,阿婆都要试一试。因为有个路过的算命先生说,阿婆活不过52岁,所以阿婆有些急,不管什么药都愿意试一试,想要快些好起来。

虽然有些药能缓解一时的疼痛,但有些药吃了病情越来越重。

陈知年陪在阿婆身边,看着她被病痛折磨,看着她坚强,看着她挣扎,看着她不愿意放弃。

从发病到去世,短短的一个月不到的时间里,阿婆看过十几个医生。每一个,阿婆都抱着极大的希望看医生,喝药,然后等来的是无尽的失望。

失望叠加,成了绝望。

那么多那么多医生,陈知年印象最深刻的是陈正道医生。

陈正道医生祖上是御医,医术了得。当年为了躲避仇家而全家迁居到青山镇的一个小村里。阿公听说后,用木板小推车送阿婆过去治病,陈知年跟在旁边。

可惜,太晚了。

来迟了。

阿婆吃了太多太杂的药。

是药三分毒。有些药不仅不能缓解病情,不仅不能治愈,还会让病情更加严重,甚至无力回天。

陈正道医生说,他也没有了办法,只能经历缓解阿婆身上的疼痛。

因为他说话太直白了,戳中了陈知年本就担忧害怕的心,陈知年瞬间就哭了,一边哭一边骂。

骂了些什么?

陈知年已经忘记了,但她永远记住那双平静无波澜的眼睛,里面是仁慈,是宽容,是谅解,是包容。

阿婆如算命先生说的那样,没有活过52岁。

从陈正道医生家回来不久,阿婆就去世了。但是,陈知年仍然感激陈正道医生,因为他帮阿婆缓解了疼痛。

让阿婆生命的最后不至于遭太多罪,不至于太痛苦。

再次见到陈正道医生,陈知年真诚的朝着他鞠躬,道歉,为自己当年的行为而道歉。她不应该也不能因为他说了真话而骂他。

“对不起。”

“还有,谢谢。”

陈正道已经忘记了当年的事,他这一辈子见过形形色色的病人,也见过形形色色的家属。遇到的事情太多太多。

骂算什么?

他还被打过呢。

70多岁的陈正道医生已经满头银发,但精神很好,神采奕奕,一双眼睛炯炯有神。这次,他整合了最原始也最详尽的方子,希望能为青山镇的发展出一分力。

当然了,方子还要考虑到成本和制作过程的繁简问题。如果成本太高,肯定还要继续调整方子的,尽可能用最简单的方子做出最好最强的药效;如果制作过程太复杂,同样要调整。

虽然现在拿出的方子是最好的,但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

在小叔准备好饭菜,准备吃晚饭时,周辞白终于下班了。

“阿年。”周辞白一身疲惫。最近太忙了,孩子生病哭闹起来累的不仅仅是家长,还有医生。给孩子看病,不仅要医术精湛,还要会哄孩子。

即使现在,周辞白还感觉耳边有孩子的哭闹声。

陈知年给周辞白介绍李仁杰等人。

“你们好。”周辞白是个谦虚也有礼的人,一一和李仁杰等人握手打招呼。

“你好,闻名不如见面。”清水村有不少关于周辞白的流言八卦。

经过传扬,流言已经蔓延青山镇。

版本一变再变。

现在?

周辞白已经成了70多岁的院长。

宋文老师听到那些流言也有些担心。在李仁杰来羊城之前,宋文老师找他,让他好好的看看陈知年的男朋友,是不是真的如陈知年所说的那样好。

看到周辞白谦谦有礼,李仁杰满意的点点头,老师不用担心了。有些男人,看着就给人安全感,就让人觉得能依靠。

虽然陈知年谈对象是她和家人的事情,和宋文老师没有什么关系。但是,陈知年毕竟是宋老老师看着长大的姑娘,无儿无女的宋文老师一直把学生当儿女一样教育照顾。

宋文老师也希望他的儿女们一辈子顺遂幸福。老师说,陈知年是个很倔强也很好强的姑娘,同时她有野心,私心,也有些虚荣,这样一个有着复杂性格的姑娘需要一个能包容她的男人。

宋文老师希望陈知年能遇到一个好男人,这个男人会欣赏她的优点,包公她的缺点,然后陪着她一起进步。

虽然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但钱真的不是夫妻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钱,可以解决百分之九十的问题,但感情同样能。

没有钱,生活会很苦。

没有感情,生活很难幸福。

宋文老师一直担心陈知年遇人不淑,担心她找到的男人不够好,担心她因为某些原因而不能顺心选择......

明明就是老师,却操着老父亲的心。

不过,想到陈知年岁宋文老师的好,李仁杰又觉得宋文老师如此操心担忧不是没有理由的。感情是相互的,也是你来我往的。

李仁杰打量着周辞白,不能否认,这是一个很出色的年轻人。温文尔雅,谦和有礼,一看就是被用心教导出来的,和农村放养长大的孩子有着天渊之别。

即使是李仁杰也要感叹一句,陈知年很有眼光。

注意到李仁杰打量的目光,周辞白朝着李仁杰点点头,然后和李仁杰聊起青山镇的风景和发展。

“吃饭了。一边吃一边聊。”小叔小婶准备了不少菜,鸡鸭鱼肉等等,色香味俱全。

一整天,小叔都乐呵呵的。

如果是以前,小叔根本就不敢想象,他有一天能和青山镇的大领导同一张桌子吃饭。

即使满满的一桌子菜,小叔还是歉意的说,“没有什么菜,大家将就将就。”这是青山镇特有的谦虚词。

家里有亲戚朋友来,不管准备了多少菜,都会谦虚的说一句没有什么菜,将就着吃。

吃过晚饭后,陈知年和周辞白带着李仁杰等人去看外公和舅舅。因为舅舅是大学老教授,所以外公和舅舅都住在学校的教师公寓楼里。

“呵呵。阿年来了?”外公很喜欢陈知年,笑吟吟的和她打招呼,一脸的慈爱,然后瞪了周辞白一眼,“怎么让阿年开车?”

周辞白没有说话,他能说什么?说陈知年喜欢开车?自从拿到驾驶证后,陈知年就喜欢手握方向盘的感觉,每次出门都要开车。

周辞白也由着她,让她多练习。

熟能生巧。

“哼。没有半点绅士风度。”外公继续瞪周辞白,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女朋友,竟然不珍惜。恨铁不成钢,想要打人。

如果不是有客人在,外公真的想要好好的和周辞白聊一聊,如何讨女生欢心。

“外公,是我喜欢开车。”陈知年笑盈盈的拉着外公的手,然后赶紧给他介绍李仁杰等人。紧接着又给李仁杰等人介绍外公和舅舅。

陈知年认真又详尽的说起青山镇的祛湿贴。虽然青山镇的人习惯叫祛湿贴为癞皮膏药,但陈知年觉得在外面还是正式一点好。免得给人一种假药的错觉。

祛湿贴的效果是真的很好,很明显,这是经过青山镇众人多年试用的。

外公让李仁杰等人和舅舅说,具体怎么操作?让舅舅处理。

外公则带着陈知年和周辞白在校园里散步。

“最近工作很忙吗?这么久都没有过来吃放。”外公冲着周辞白冷哼一声,然后朝着陈知年笑得慈祥。

周辞白已经习惯了外公的区别对待。

自从他有了女朋友,就成了可有可无的下草,而陈知年则成了外公手心里的宝。

“外公,我和阿年前天才回来陪你吃饭。”周辞白很无奈,越老越小孩。

“前天也是三天了。哼。”外公不高兴,“真不明白,阿年是怎么看上你这根木头的。”

陈知年呵呵的笑,然后偷偷的朝周辞白眨巴一下眼睛,俏皮又可爱。

周辞白:“是。我以后多回来。”

“说话算数才好。”

“外公,你烦心,我会督促周辞白的。”陈知年毫不犹豫的和外公一个阵营怼周医生。

周医生孤立无援,只能哄,“我保证,一定多回来。”

“哼。你回不回来没关系,阿年常回来看我就好。”外公拉着陈知年,然后给她介绍校园里的一草一木。

人老了,就喜欢含饴弄孙。但外公女儿早逝,儿子没有孩子,就周辞白一个晚辈。人老了,就总希望孩子能多回家看看,能多陪他说说话。

周辞白也希望多抽时间陪外公和舅舅,但人在工作岗位上,常常会身不由己。

“阿年,工作怎么样?”

“挺好的。最近有新项目开工,有一点点忙。”其实,主要忙的是建材的出货和采购。大笔钱入手,然后再投入。

“年轻人,就要多忙些。忙起来的人生才有价值意义。”

“生命在于运动。”

“不过,再忙也要注意身体。没有健康的身体,什么都是浮云、泡沫。”

陈知年认真的听着,时不时的附和一两句。

其实,也不怪外公喜欢陈知年的,因为不管外公说什么,陈知年都一脸迷妹的表示认同和支持。

聊着工作,然后又转到青山镇的祛湿贴上。

“青山镇想要开厂并不难,难的是打开销路......而且,我听说青山镇的交通不便?”

陈知年点点头,“交通很不便利。”

虽然从县城到青山镇有一条公路,但这条公路狭小又坑坑洼洼。每到下雨天,就会有不少路过的车辆陷入路中,出不来,需要找附近村的人推车、抬车。这也算是清水村人的一个收入。

因为修不修路,都不妨碍大家过日子,所以大家对修路并不热衷,不情不愿。当然,如果有人修路,他们也欢迎,也感激,但让他们拿钱出来修路不现实。

看青山镇的小洋楼数量,就知道青山镇人并不穷。但,如果看青山镇的公路、桥梁,就觉得青山镇绝对是贫困中的贫困。

青山镇上有一条低水桥,没有桥墩,没有护栏。

这条桥,年年下雨,年年淹。而且,每年都有不少人因为过桥而落水而亡,但青山镇的人就是从来没想过要修一条新的桥。

每次从桥上过都胆战心惊,但大家依然日复一日的胆战心惊。

李仁杰想要修路、修桥,但财务没钱。

每年都想要搞集资,但没有人愿意。每年都开动员大会,但一年年的,都动员不起来。

有时候,陈知年是无奈又不甘,她的父老乡亲怎么能如此的短视?明知道修路造桥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为什么就是不愿意?

“交通不好,增加运输成本......”外公淡淡的说着,“想要致富先修路。”

陈知年抿抿嘴,“我知道。”一直都知道。但是,她也是心有余力不足。

其实,陈知年能理解青山镇的人,他们觉得与其修路,不如走出来。就好像愚公移山,有人选择移山,有人选择搬出来。

移山容易,还是搬家容易?

谁也不知道。

谁也不能说对方的选择错了。

对于家乡,对于根之所在,年轻人没有老一辈子的执着。哪里生活得好,哪里生活方便,年轻人就更爱哪里。

至于家乡?

可能忘记了,也可能藏在心底。

“除非比较有名望的人出面集资。”青山镇最有名望的人是宋文老师。但是,去年,宋文老师集资建设了青山镇中学新校区。

“目光太短视。”外公摇摇头,“见识少。”外公也曾经在农村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了解农村人,能吃苦耐劳,也容易满足。

虽然陈知年也希望青山镇越来越好,但对修路造桥,她也无能为力,只能期盼。

期盼有一天,青山镇的人能集中起来,齐心合力的修路造桥。

周辞白静静的听着陈知年和外公聊天。

“你就没有什么意见?”外公就见不得周辞白安静,“真不明白,阿年怎么会看上你?”

“三拳打不出一个屁来。”外公摇摇头。

陈知年没有忍住,噗呲的笑了出来。

“你呀。”外公摇摇头,“哎。小年轻,什么都不懂。我告诉你,谈恋爱也是一门学问,是需要用心解读的。”

“出来散步,就要多和女朋友说话,聊天。你安静,沉默,算怎么回事?不知道的还以为你不情不愿呢。”

周辞白抬头看天,心里想,你滔滔不绝说过不停,占据了女朋友的全部心神,难道他还要来争宠?

到时候,外公肯定又会说礼仪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不懂尊老爱幼。和他一个老人争宠,不要脸。

外公叹口气,摇摇头,“幸好阿年眼瞎看上了你。”外公一直都觉得周辞白是个冷清冷情的人,明明就风华正茂,却总给人一种阅尽千帆的平静感。

可能是多年的书籍熏陶,让他少了几分少年心性,多了几人沉稳。

外公一直担心,担心不会甜言蜜语不会哄女生的周辞白会找不到对象。以前的姑娘喜欢沉默内敛的男人,觉得有安全感,但现在的小姑娘更多喜欢幽默风趣,觉得有意思。

自从周辞白大学后,外公就在担心,然后一年年的催他,在忙学习的时候也可以认识女孩子,然后找个聊得来的,三观一致的女朋友。

但直到毕业,周辞白都是一个人。

别说女朋友,连女性朋友都没有。

工作后,医院那么多的护士、女医生,但周辞白依然孤身一人。外公还一度担心周辞白因为周进步的事情而对家庭失望,从而不敢恋爱,不敢结婚组建家庭。

幸好,周辞白遇到了陈知年。

天知道听说周辞白恋爱后,外公有多高兴。

外公和陈知年说起周辞白小时候的糗事。

有一次,外公带周辞白去泳馆学游泳,看见一个长头发的年轻姑娘所过之处都留下一行红色的痕迹,于是上前去告诉对方你正经期,不适合游泳。

最重要的是,会影响泳池里的其他人。

那时候,外公就已经开始有意识的让周辞白接触一些医学上的知识,让他看一些医学上的书籍。

所有,对于一些常识,周辞白还是知道的。

但对方却直接瞪了周辞白一眼,直骂他多管闲事。

周辞白觉得对方不仅没有对自己的身体负责,还污染了泳池。

“阿年,你猜猜,后来怎么样了?”外公笑得一脸的灿烂,然后有些幸灾乐祸的看向周辞白,“哈哈。哈哈哈。”

陈知年想了想,“周医生应该不愿意下水。”

外公摇摇头,“不是。你再猜?很有意思的哦。”

陈知年摇摇头,“猜不到。”以她对周辞白的了解,肯定不会下水。至于和对方争执?应该也不会。

外公抿住嘴,“猜猜。”

“不猜。”陈知年摇摇头,摇晃着外公的手,“外公你说。”不想猜,懒得猜。

陈知年了解现在的周辞白,但青春时期的周辞白会怎么做?陈知年还真猜不到。

“哈哈。那个长头发是男的。”外公大笑起来,爽朗的笑声传出很远很远。

啊?

陈知年愣住了。

原来那段时间,很多摇滚男明星都留着长头发,一些年轻人也紧跟潮流留起了长头发。

“那他为什么会流血?”

如果是男的,应该就是没有经期一说了。

“泳裤掉色严重。”乌龙。巨大的乌龙。从那以后,外公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喝乌龙茶。

陈知年嘴角抽抽,这样也可以?

“阿年,你不知道啊。”外公得意的看一眼面无表情的周辞白,“当时那男的直接撩起头发,瞪着眼,大吼一声你眼瞎啊。老子男的,男的,不会流血,没有经期。”

“哈哈。”陈知年看看周辞白,然后看向外公,“所以,周辞白下水了是不是?”

外公摇摇头,“没有。直接走了。气冲冲的走了,然后投诉泳池不干净。”

周辞白抿抿嘴,“外公,我接下来很忙,可能没有时间回来陪你吃饭。”每次回来,外公都要说一说那些年的二三事。

周辞白很无奈,谁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些糗事?

但如果这些糗事被人记忆、收集,然后在你在意的人面前聊一聊,那就真的很让人生气了。但是,如果收集的这个人是亲人,还是不能生气的亲人,那就只能尽量的躲开,避开了。

“呵呵。你不回来正好,我可以给阿年讲述那些年的二三事。”外公呵呵冷笑,“阿年肯定会感兴趣的是不是?”

陈知年偷偷看一眼郁闷但又无可奈何的周辞白,然后点点头,“感兴趣。”必须感兴趣。

“多回来陪外公吃饭?”

陈知年:“好。”

周辞白抿抿嘴,叹口气。

认命吧。

外公高兴,女朋友高兴,就好。

至于他高不高兴?

不太重要。

陈知年偷偷的拉住周辞白的手,摇晃两下。

周辞白捏捏陈知年的手心,笑了笑。自从恋爱后,周辞白觉得自己特别容易满足,特别同意高兴。

有些快乐幸福来得莫名其妙。

但此时,被陈知年牵着手的周辞白就觉得自己很幸福。

外公看一眼周辞白,摇摇头,“傻小子。”

傻人有傻福。

“你们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外公开始日常催婚了。

“赶紧结婚,然后赶紧生孩子。”外公冷冷的哼哼两声,“趁着我还年轻,老当益壮,还能帮你们带几年孩子。”

陈知年:“外公,你说错了。”

“嗯?”

“不是带几年,而是带十几年二十年。你不仅要带,还要教育呢。”陈知年说的理所当然,“你把周医生教育得这么好,我还指望你把我儿子教育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

“我和周辞白要上班,没有时间也不会教育孩子,以后肯定就指望你了。特别是孩子的青春叛逆期......还有,如果他要娶一个我不喜欢的姑娘怎么办?哎呀,想想就觉得难受。还有,如果他不孝顺怎么办?自己养的孩子不孝顺,苦果是不是也只能自己吞?”

陈知年皱着眉头,“所以,外公,你一定要帮我。”

还没有结婚呢,就在讨论孩子了。

孩子还没有出生呢,就在讨论他以后会不会有了媳妇忘了娘。

“哈哈。好。那我就发挥余热?”外公一脸得意,“我可是很会教育孩子的。辞白以前......被我教育后......”在外公的表述中,如果不是他有着教育专家一样的本事,周辞白可能就成了性格偏执阴霾的古惑仔。

反正刚来羊城的周辞白一举一动都要被教育。

现在,周辞白能如此优秀出色,都是外公的功劳。

至于周进步的基因影响?

可以忽略不计。

周辞白能成为一个出色优秀的医生,全部是外公的功劳,是他扭转了周辞白的人生,是他纠正了周辞白的性格,是他塑造了周辞白的高尚人品......

陈知年用一脸崇拜的目光看着外公,“外公,你真厉害。幸好有你在,否则,周医生就不是周医生了,社会又少了一个人才。”

“外公,你真厉害。为社会,为国家培养人才。”

“这是必须的。教书育人,本就是我的职责所在。如果我连自己的外孙都教不好,还有什么资格教育别人......”

“外公,你这个。”陈知年竖起大拇指,“桃李满天下。”

周辞白......满头黑线。

这两人还真敢说。

一个敢吹,一个敢捧。

这样吹捧,是想要上天?

周辞白看一眼天空,很多牛在飞。应该都是外公和陈知年两人吹上去的。

陈知年和外公互相吹捧。

陈知年觉得外公厉害,外公觉得陈知年有眼光。

周辞白看着高兴的外公,再看看一脸笑意的陈知年,突然的心情很好。周辞白捏捏陈知年的小手,无声的说谢谢。

因为陈知年,外公开心了很多。

自从周辞白工作后,搬到了幸福里,外公就寂寞了。

舅舅在忙,外公一个人在家看书练字。虽然有时候外公也会和老朋友下下棋,但更多时候是寂寞的。

看着别的老人含饴弄孙。外公就总会想起早逝的表哥表姐,还有那段家破人亡的日子。周辞白并不希望外公回忆过去,因为过去太苦。

那段日子,外公失去太多太多。

现在,家里就外公和舅舅两个人,一个忙,一个孤单。虽然周辞白尽可能多的抽时间回来陪外公和舅舅吃饭,但更多是身不由己。

有时候,周辞白觉得早些结婚,早些要孩子也是一件好事。

对于他们来说,有老人帮忙照顾。

对于家里的老人来说,有个孩子会热闹很多。

有个孩子,外公和舅舅应该都会高兴的吧。

周辞白看向陈知年,她呢?愿意吗?会高兴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