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 > 第203章 年后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 第203章 年后

作者:明景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10 08:16:34 来源:88小说

因为很多公司、工厂和工程都还没有开工,所以即使通天公司上班了,但也是闲着,并没有什么工作。

很多同事的精神都还处于放假状态,聊的也是过年期间的话题和趣事。

有同事在过年的时候相亲了,也有同事在过年的时候陪别人相亲了,还有同事结婚了......相亲,结婚,十天内完成,绝对的速度。

不过,在农村也常见。

两个人相亲觉得彼此合适,然后两个家庭也没有意见,然后一致确定下来,然后一起出来打工赚钱,为小家努力。

虽然没有领证,没有摆结婚酒,但已经住到一起,也算是‘结婚’了。

至于结婚证?

在农村真没有多重要。

有人孩子生了几个才拿结婚证。

陈知年一边看有几斤重的《建材》一边竖着耳朵听大家聊天。

“......化妆手艺不好,大白天的,那张脸白得像鬼一样,太吓人了。有些地方粉太厚,有些地方粉太薄,不均匀......带着一个圆圆的大耳环,真担心会把耳朵给扯掉一块来。大冬天的,竟然还穿裙子,冷得瑟瑟发抖。我都能看见大腿上的鸡皮疙瘩......我无意中看到,那丝袜竟然还破了个洞......”

同事向阳在吐槽相亲的对象,“大冷天的,看着就冷。我妈说,穿这样少,到老了绝对会风湿。”

“如果那腿像陈知年的腿一样细细的、直直的,还好看。但她的腿像钦哥的腿,粗粗壮壮的,小腿肚子因为缺少运动,而皮肤松松垮垮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她三十多了,皮肤一点也不紧致。”

陈知年抿抿嘴,满眼的厌恶,很不喜欢男人在讨论别的女人的时候把她拉出来对比。不过,陈知年有些意外向阳的相亲对象。

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向阳是北方人。

在北方,过年的时候穿裙子?穿丝袜?这是不要腿了?

在南方还能说是‘要风度不要温度’,但北方......脑子真的没有问题吗?也难怪向阳会吐槽。

陈知年也想起了她第一次看见堂姐穿渔网袜的情景。

大概是八岁的时候,农忙假,陈知年正在帮家里收割稻谷。那块田刚好就在进出清水村的小路边上。

那天的太阳很烈,能把人晒得头晕眼花,汗水更是如雨下,一滴一滴。但大家都在抢割,连擦汗的时间都没有。

六月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就变。

为了尽快把稻谷收割,晒干,就算是陈知年的弟弟妹妹也是要帮忙收割的。所以,即使太阳火辣辣的,陈知年依然在奋力收割。

汗水湿了衣服,湿了头发。

汗水挂在眼睫毛上,不敢眨眼,因为汗水进入眼睛,会酸会痛,只能轻轻的弹开,然后继续,继续。

陈知年擦擦汗水,直直腰,轻轻弹去眼睫毛上的汗水,然后看到从外面回来的堂姐。堂姐在开平的手袋厂打工,一般都是过年的时候回来一次。所以,陈知年一度怀疑自己看错了。

但仔细看看,的确是堂姐没错。

大热天的,堂姐化着浓妆,看起来脏脏的,好像哭闹过后的孩子的脸,一块一块的眼泪鼻涕的结合物。

那天的堂姐穿着一条热裤,短短的,里面还穿了一双黑色的渔网袜。因为堂姐比较胖,腿比较粗,看着就好像有鱼想要破网而出。诡异的让人想要红烧肉和红烧鱼。

一件吊带,一双高跟鞋。

陈知年定定的看着堂姐,忘记了手里的镰刀,原谅她年幼无知的审美,竟然觉得很时髦。看着堂姐小心翼翼得扭着腰走过来,陈知年竟然觉得堂姐比电视里教跳健美操的模特还要好看。

真的是看呆了。

看到陈知年,堂姐招招手,“大妹。”

陈知年正想要打招呼,然后就看着堂姐脚下不稳,摇晃两下,然后摔在路边的小溪里。而她手里的行李袋也被扔到了小溪里去。

水花四溅。

陈知年愣了好一会,还没有反应过来就听到附近有人喊‘阿丽摔溪里了。’

‘阿丽摔溪里了。’

虽然发现有人摔小溪里了,但因为大家都知道溪水不深,根本就淹不了人,所以也没有人特意赶过来扶堂姐。

大家都在等着堂姐自己站起来。

“我扭伤脚了。”堂姐可怜兮兮,声音带着哭腔。

附近的人这才急急忙忙的扶起堂姐,然后发现堂姐真的扭伤了脚,脚裸肿成了馒头。

“这么高的鞋,不摔着才怪。”

本来村里的路就坑坑洼洼的,还穿十多厘米的高跟鞋,不摔才奇怪。这样的路就是不穿鞋也能摔,堂姐竟然还敢穿十多厘米的高跟鞋。

陈知年的眼睛一直落在堂姐的脸上,还有她的渔网袜上。堂姐脸上的妆本就被汗水融得差不多了,现在被溪水一洗,瞬间所剩不多了。

至于渔网袜?

已经破了好几个地方。

直到很多年后,堂姐结婚,陈知年依然还记得那天堂姐的狼狈以及曾经被她认为‘很漂亮’的穿着打扮。

不过,村里的人都说丑,还说‘有伤风化’,更有人说‘不要脸’。

同事还在滔滔不绝的吐槽相亲对象。化妆的,虽然漂亮,但感觉太潮流,太时髦,不仅浪费钱还没有安全感;不化妆的,又觉得不好看......

穿得漂亮的,怀疑自己是否能养得起;穿得不漂亮的,怀疑对方的审美......穿高跟鞋的,觉得不接地气;不穿高跟鞋的,觉得身高不足......

陈知年抿抿嘴,偷偷看一眼对方,然后偷偷的翻个白眼,真是丑人多作怪。做人就不能有点自知之明?

自己有什么?这么挑剔。

看起来170不到的身高,长得贼眉鼠眼看起来就不像是个好人。说话处事,总一副‘我懂,我什么都懂’‘我懂,你们不懂’‘你们不如’的表情,其实就是个绣花枕头。

虽然名字叫向阳,但为人处世真的一点也不阳光。

记得刚到公司不久的时候,陈知年带了李子和哈密瓜来公司,她把李子分给公司的同事,但哈密瓜却留了下来。

哈密瓜被她切块装在一个塑料方盒里,打算中午的时候当午饭。

但向阳这个没有点避暑的人,却私自开了她的饭盒吃了她的哈密瓜,然后一边感叹‘真好吃’‘就是少了点’。

气得陈知年想要骂人,但向阳却丝毫不明白,陈知年为什么要生气。

呵呵。

为什么要生气?

不问自取就是偷。

再说,她放在自己办公桌上的水果,他凭什么不问就吃?就没有见过脸皮这么厚的人。不过,因为她刚入职不久,所以忍了下来。

但是,那个饭盒,陈知年从此再也没有用过。

看着就觉得恶心。

她就是这么矫情的人。

更让陈知年无语的是,总有一些人喜欢得寸进尺。吃了陈知年的哈密瓜后,向阳就喜欢在陈知年的工作岗位上走过,看看。

如果看到有水果,他也不会问,直接打开就吃。

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的时候,陈知年直接开口拒绝了,毫不留情面。从此以后,向阳就再也不会有事没事就在她的工位上转悠了。

不过,向阳也像个没事人一样和陈知年打招呼,聊天。就好像那天,她的拒绝,他的黑脸不曾发生过一样。

有些人的脸皮总是特别特别的厚,厚如城墙。

陈知年都要被向阳的脸皮惊呆了,水火不容,刀枪不入。

公司同事很多,让陈知年讨厌的很少,而向阳刚好是其中一个。没有自知之明,自以为是,喜欢自我肯定。

而且为人随意。

不仅说话随意,做事也随意。

而让陈知年对他避让三分的则是向阳对规则的无视。

有一次,陈知年要去工地送材料,然后公司只有工程部的面包车有空,于是同样有空的向阳主动送陈知年过去。

在红绿灯路口,向阳选错道,然后不管不顾的后退,打转方向盘重新选道,还差点碰到后面的车。

向阳是一个能把面包车开成拖拉机的人。

当时,陈知年就被吓了一跳,然后发誓,以后再也不要坐向阳的车,她的小命可经不起折腾。这样无视交通规则的人,总有一天会被反噬的。

陈知年看一眼还在滔滔不绝的吐槽相亲对象的向阳,笑了笑。有些人,就是一个笑话却还不自知。

陈知年看一眼正围着向阳聊天的同事,笑了笑。

虽然为人处世有些让人诟病,但向阳的技术却是数一数二的,否则,工程部的刘经理也不可能一直容忍他。

有技术没有人品,说的就是向阳这样的人。

这样的人,陈知年一直都是退避三舍的。

“阿年,在忙什么?”杨阳站在陈知年的工位前,递给陈知年一把核桃。核桃是杨阳家乡的特产,过年后,他带了不少过来。

还送了陈知年一小袋,当新年礼物。”

“看书呢。”杨阳最喜欢陈知年的认真和努力。虽然在入职的时候退通讯行业一窍不通,但她愿意慢慢学习,一点一点的积累。

努力的人,总是值得人敬佩的。

杨阳站在旁边,随意的和陈知年聊天,两人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建筑材料。杨阳并不知道陈知年囤积了大批的建筑材料。

公司,只有叶钦知道。

“听说建筑材料涨价了。有些材料比过年前涨了足足三成。其中涨价最厉害的事铜丝,短短十几天时间,已经涨了两次了,涨幅几乎超过了三成。”

陈知年瞬间瞪大眼睛,“三成?天哪。怎么可能?建材市场没有把控吗?为什么会让价格飞涨?”

虽然去年囤积材料的时候,陈知年就有想过年后建材价格会大涨,但她真的没想到竟然涨了三成。

从年前到现在,不过短短的一个月时间而已。

而且,以目前的涨幅看,肯定还会继续涨。至于涨到什么程度?谁也不敢想?

因为陈知年囤积了大批的建筑材料,所以周辞白一直都了解着这方面的消息。陈知年刚到羊城,就听周辞白说涨价了。

但没想到,涨得这么厉害。

“市场经济。”既然市场需要,就不可能强力把控。

陈知年点点头,“应该还会继续涨。”陈知年想着要不要先出手一批,然后再入一批,如此循环倒转......

陈知年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的敲了敲,如此循坏倒转是最快的资本积累,但需要的原始资本也多。

赚到钱,先不还林萤光?

继续投资?

“阿年。”杨阳的手在陈知年面前晃了晃,“在想什么?”

陈知年摇摇头,“没什么。”然后突然想起,杨阳可能认识一些建筑工程的负责人,是个很好的推销对象。

她想要赚更多的钱,就必须让仓库陈材料流转起来。

“杨阳,中午一起吃饭吧?我请。”

“什么事?”杨阳怀疑的看向陈知年,“鸿门宴?”

陈知年摇摇头,“没有酒,不是鸿门宴。”

中午一顿饭的时间,陈知年和杨阳两人商谈下销售建筑材料的口头协议。杨阳给陈知年介绍工程队,陈知年给杨阳一个点的提成。

杨阳:“这件事不要让马总知道。”

“为什么?”陈知年脱口而出,然后发现自己问了个蠢问题。应该没有老板希望员工把工作当成副业,把公司当成赚钱的跳板平台。

陈知年点点头,“我对外说是林萤光的生意。”‘陈知年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五金材料转卖是林萤光的生意,‘幸福家’也是林萤光的店。

其实,也没有说错,因为没有林萤光的支持就没有这一切。林萤光不仅给了精神上的支持,还有金钱上的支持。

应该说林萤光用她的钱支持了陈知年的梦想,帮陈知年铺设一条没有荆棘的走上人生巅峰的路。

“不过,叶钦知道仓库是我的。”因为叶钦给陈知年介绍了不少的货源。

现在公司知道这件事的就有她、杨阳、叶钦,三个人的秘密还能算是秘密吗?陈知年表示怀疑。

“叶钦也认识很多人。”杨阳提点陈知年。

陈知年笑盈盈的点点头,“明白。”

在公司的旁边的安全通道上,陈知年和叶钦谈下了销售协议,陈知年同样给叶钦一个点的提成。

“可以。”叶钦笑着摸摸满是发胶的大背头,“我也赚钱老婆本。”

“钦哥,你要结婚了?”陈知年惊讶,昨天还说想要继续当钻石王老五的人,今天就想要老婆了?

叶钦摇摇头,“不是。我想在天河买个房子。”

“你不是有房子吗?”

“投资。根本目前的趋势,房子肯定会越来越贵......我投资房子就和你投资五金材料一样,不过你的五金材料资金流动更快而已。”

陈知年表示理解,因为林萤光也有好几套房子,有些空着,有些装修出租。不过,她手里的流动资金太少,更适合五金材料。

“钦哥,能问一句你的装扮......灵感来自哪里?”陈知年看着叶钦辣眼睛的装扮,一言难尽,很想知道他到底哪来的勇气出门?

红色的喇叭牛子裤,绿色的短皮衣......白色的衬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衬衫领上的两朵刺绣玫瑰花。

真的很考验人的眼睛。

陈知年觉得自己要瞎。

“很帅是不是?”叶钦扯扯自己的短皮衣,“我今天出门,遇到三个穿绿色短皮衣的男人。不过,都没有我穿得好看。”

陈知年眼角跳跳,很想问问,你哪来的自信?

然后叶钦兴致勃勃的给陈知年介绍他的明星同款。原来,叶钦过年去港听演唱会了,然后身上的全是明星同款。

某天王的绿色喇叭裤,某天王的玫瑰衬衫,某天王的绿色短皮衣......嘎嘎嘎。大群黑乌鸦飞过,世界瞬间的失色。

追星,能理解。

喜欢明星同款,同样能理解。

但是,为什么把不同明星的喜好同时穿在身?

“是不是很亮眼?”

陈知年点点头,“很亮眼。”这是必须的。不是鹤立鸡群,是与众不同。

明明就应该是精英人设,为什么偏要把自己打扮成非主流?还是一个胖成球的非主流。

也幸好叶钦还有点职业道德,每次和别人谈业务的时候,都会换上更显精神的衬衫西装。不至于让别的公司怀疑他们公司的专业性。

......

第一天上班收红包,第二天上班和同事们聊聊天就过去了。

陈知年下班后,就看到正等在公司大厦外的马路边上吹冷风的朱暖,“你怎么不进去?”

朱暖摇摇头,“不想打扰你工作。”

“没关系的。公司有个茶水间,你可以等在那里,不会影响我上班的。”陈知年看一眼朱暖的裙子,“免得冷感冒了。”

“我外婆说,冬天最好不要穿裙子,会得老腿寒的。”陈知年看一眼朱暖身上裙子,并不赞同朱暖在这样又冷又湿的天气穿裙子。

“你在广东生活了这么多年,对广东的天气应该也有所了解。”在广东,接下来是回南天,是梅雨季。

湿气重。

现在不注重保暖,要风度不要温度,老了就受罪。

各种风湿、类风湿就会纷纷找上门。

朱暖是习惯了一年四季都穿裙子的,因为裙子更显身材,更显女性魅力,这些年也没有人会提醒她,关心她。

像她这样的职业,肯定是以美为主的。

为了美,谁还关心保暖?

朱暖的衣柜里就几乎没有裤子。即使有,也是短裤。

“阿年,谢谢你。”

陈知年:“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透支健康。”这是陈知年从阿公阿婆的早逝得出的结论。她的阿公阿婆就是太苦了,生生把自己的健康、生命给早早就透支完了。

她的阿公阿婆出生在不好的时代,历经了太多的苦难。为了养活孩了,为了生活,他们可以说是阔出命去的干活。

所以,辛苦了一辈子的他们,等到了新时代的到来,但却没能享受到好生活。所以,身体健康很重要。

不管想要做什么,都必须有一个好身体,一个健康的身体。

朱暖突然就笑了,笑容很暖很暖,“好。我以后注意保暖。”真的,被关心的感觉很久违了。朱暖再一次庆幸,当初她坚持和陈知年合租。

不过,朱暖想,她们应该也不能合租多久了。看陈知年和周辞白的相处,应该也快要结婚了。说真的,朱暖有些舍不得陈知年。

陈知年和朱暖到‘幸福家’去。

因为年后不久,所以店里的生意不太好,只有偶尔一两个人进来逛一逛,看一看,问一问。

看到陈知年,林燕平很高兴,“老板,新年好。”

“林姐,新年好,新年快乐。”

陈知年是来发红包的,和林燕平还有店里的员工打招呼后,就给他们一人一个大红包。林燕平这个店长是一百零八,其他的员工是八十八。

林燕平和所有店员都没想到陈知年会这么大方。

“谢谢老板。”

“谢谢老板,祝老板越来越漂亮,永远年轻,永远十八。”

“祝老板财源滚滚。”

陈知奶奶:“谢谢大家。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努力。为了‘幸福家’也为了自己,为了更好的生活,我们一起努力。”

“新的一年,‘幸福家’也会继续完善员工福利制度,除了基本工资和提成外,还有各种节日福利。例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幸福家’都会有相对应的福利。至于是发实物还是现金,就由你们自己决定,然后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一年一次旅游......”

不仅店员,就是店长林燕平也惊讶。

“我想告诉大家,‘幸福家’不可能只是一家门店。我希望你们能陪着我一起走,然后看着它成长、壮大......”

陈知年的梦想,不仅仅是她一个人的梦想。

“让我们一起期待越来越好的‘幸福家’。”

“好。”

朱暖站在旁边,看着笑容自信的陈知年,看着激动的员工,微微动容。朱暖知道,陈知年说的话都是真的,拥有一个家具购物广场是陈知年的梦想。

陈知年有梦想,并为之而努力。

朱暖认真的想了想,她的梦想是什么?

小时候,朱暖的梦想是能吃饱穿暖,能有肉,有新衣服;稍稍长大后,她最大的梦想就是逃离父母的打骂,逃离繁重的农活,能有一点点属于她自己的私人时间,能让她喘一口气;再大一些,她的梦想是嫁一个老实的好男人,不会打她,骂她......来到羊城后,她最大的梦想就是赚钱,赚很多很多的钱。

至于怎么赚钱?

没有本事的她,只能出卖自己。

“林姐,这是我朋友朱暖,她想要做服装生意,找你取取经......”陈知年把朱暖介绍给林燕平,让她们自己聊后,就看‘幸福家’的新账本。

过年这段时间卖得比较好的依然是手工艺品。其中,最赚钱的是美元学生的手工作品,进货价不高,但却因为其的艺术性、唯一性而售价不低。

有些作品天马行空,但正正因为它的天马行空给了人想像的空间。

越是让人看不懂的作品,就越是能赚钱。

看不懂?

不是艺术品的问题,而是你没有艺术眼光,没有艺术品位。

能逛这种手工精品店的年轻人,所少有些文艺情怀。

“林姐,有人定制窗帘?”陈知年有些意外,因为样品是她设计,然后让做裁缝的堂姑姑做出来的。

灵感来自林萤光的一件荷叶边衬衫。

陈知年很喜欢林萤光那件荷叶边的衬衫,大片的荷叶边,走路的时候就好像清风吹过荷塘,层层叠叠,叠叠又层层,真的好美。

一向有些强势的林萤光穿上荷叶边衬衫的时候也多了几分温柔。

但是,陈知年的身材比较娇小玲珑,并不适合大片的荷叶边,所以陈知年把荷叶边用在窗帘上。

没想到竟然有人认同她的审美。

莫名的有些开心。

陈知年继续翻看着账本,发现过年期间竟然有三个人定了她设计窗帘。难怪林萤光要求她在学管理的时候同时学设计,原来不是没有道理的。

窗帘、墙纸,虽然利润不高,但生意一直稳定。

看着清楚明白的账本,陈知年对林燕平的能力很满意。想了想,陈知年决定和林萤光商量给林燕平涨工资。

人才难得。

店员走了还能再招,但像林燕平这样有管理能力,同时还有销售能力的店长则是可遇不可求。既然遇到了,陈知年就不打算让林燕平离开。

只要她开出足够诱人的条件,就不信留不住人才。

从‘幸福家’回来,陈知年就根据最新的账本做了总结。

哪一类东西卖得最好?

哪一类东西利润最高?

如何提高‘幸福家’的总收入?

搞活动促销?

广告宣传?

陈知年在笔记本上谢谢画画,搞活动促销?买满多少送多少?还是打折?要不要推出积分卡?

陈知年咬着笔,然后一条一条的分析。

广告宣传的话?

选择报纸还是电视?宣传费用会不会太贵?

如果是报纸宣传,什么报纸?如果宣传效果更好?

陈知年看着笔记本,然后揉揉太阳穴,感觉比以前复习考试更累。

突然,陈知年看到正捧着一本杂志神游的朱暖,眼神迷茫,不知道在想什么。

“朱暖?”

“朱暖。”

“嗯?”朱暖迷迷糊糊的看着陈知年,眨眨眼,“什么事?”

“你在想什么?这么入神?”

朱暖摇摇头,“我在想开服装店的事情。”开服装店并不像朱暖想的那么简单。选择合适的地段,准确的定位,货源,员工......

还没有开始,朱暖就像要打退堂鼓了。

“万事开头难。只要上了轨道就好了。”陈知年觉得自己没有资格说这句话,因为‘幸福家’是林萤光一手办起来,她只享受了成果。

从买下铺面,到装修,再到货源、员工招聘等等,都是林萤光一手办起来的。林萤光准备好一切才给陈知年一个惊喜。

陈知年第一眼看到的‘幸福家’就是已经铺满货的店铺,主要打开门就能做生意。

所以,开店的前期有多辛苦?

陈知年并没有体会过。

“我决定了,我还是要开服装店。”朱暖豪气万丈,“我不仅要开店,我还要开公司。我现在把店开起来,等我弟考上羊城的大学,等他毕业后就能帮我了。”想到未来,朱暖觉得自己可以拼搏一下,可以努力一下。

每次,朱暖说起弟弟都一脸的幸福。

虽然没有见过朱暖的弟弟,不过,从他给朱暖的信看是个小暖男。希望他以后能真的护着朱暖,也不枉朱暖为他付出这么多。

在‘幸福家’发了红包后,陈知年又在周康成还有仓管们发了红包,一百零八,八十八。

“很多工地都陆续开工了,我们的买卖也要开始了。”陈知年看着仓库里的存货,心跳过快,这些都是钱啊。

杨阳和叶钦两人给陈知年介绍了不少人。这些人都没想到,陈知年一个小女孩竟然敢吞了这么多货。

现在的小年轻都这么野心勃勃吗?

出一批货后,陈知年立刻又入一批,让资金流动起来。

钱,只有活起来,才能带来更多的利润。

进货、出货,仓库忙碌起来。

因为仓库没有专职的搬运工,每次进货、出货都是仓管负责搬运,这样很不好。但是,又养一批搬运工?

陈知年摇摇头,不划算。

找临时工?

不安全。

仓库里的货太值钱了,陈知年并不愿意让太多人进进出出。

陈知年决定给仓管两份工资,让他们简直搬运货物。

“你们可以考虑一下。仓管的工资是一定的,但搬运则按照货物的多少还有重量来算计......”

能多赚钱,大家当然高兴了。

他们这些人也只剩下一身力了。如果没有这份工,他们可能也是在某个建筑工地搬砖而已。再说,陈知年是个大方的老板。

皆大欢喜。

陈知年不用再养一批搬运工,仓管们则能多赚钱。

当然,为了方便,陈知年也增设了一批搬运设备。

忙忙碌碌,十多天就过去了。李仁杰也带着‘癞皮膏药’的方子来了羊城。

陈知年带着李仁杰去见周辞白的外公和舅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