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 > 第193章 话不投机

在九十年代升职加薪 第193章 话不投机

作者:明景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10 08:16:34 来源:88小说

第193章 193,话不投机

坐了一夜的小板凳,陈知年感觉自己的屁股都发麻了。

真不容易。

特别是下半夜的时候,气温低,湿冷湿冷的。车窗被打开,风从外面吹进来,好像还夹杂着毛毛细雨,让车内的温度更低了。

关上窗?

车内各种复杂的相融的气味能把人憋死。

即使开着车窗,车内的气味也很难忍了。要是关上车窗,应该就和住在臭水沟旁边一样,臭气熏天,可能连喘气都不敢了。

所以,即使冷,大家也恶补车窗打开。

冷风一阵阵的吹进来。

开靠着窗边的人加一件厚外套,忍受着寒夜冷风吹。

“下雨了。”陈知年摸摸凉飕飕的脸,感觉有润润的雨水打在脸上,应该是牛毛细雨,顺风而来,撞在她的脸上。

“冷吗?”小婶摸摸陈知年的脸,“还好。冷了就加衣服,可千万不能感冒了。”

在乡下,过年时候即使生病了也不能吃药。因为有一个不靠谱的说法,如果在一年之初就吃药,那么这一整年都会吃药。

在陈知年看来,就是瞎讲究。

过年的时候不能吃药,不能干活,不能扫地,不能......有很多很多的不能。说话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不能说晦气的话,不能说诅咒的词,不能表达丧气的意思......

但是,即使有很多讲究,还是喜欢过年。

小时候过年会有很多好吃的,有新衣服、新鞋子,还有新书包。至于爸妈会不会回来过年?想不起来。

只有爸妈回到家,他们才有‘啊。原来我们也是有爸妈的’感觉,否则,根本就想不起来。小时候,想父母回家,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会有吃的,穿的,至于父母子女情?真没有多少。

父母子女情,可能还没有一包旺旺雪饼来得吸引人。

当然了,过年有父母在肯定会开心很多。

陈知年紧了紧衣领,莫名的,她想爸妈,想家了。

“真的不冷?”小婶双手搓了搓,然后放在陈知年的脖子上,“如果冷,一定要加衣服。做人可不能要风度不要温度,那是傻子。”

“冷暖自知,可不能为了外表好看,就冷着自己。”小婶在叨叨念,就怕陈知年在车上感冒了。

看看车里的人,那个不是包裹得严严实实的?

陈知年点点头,“嗯。我知道。我真的不冷。”陈知年在外套里面加了一件毛衣,并不觉得冷。相反,她觉得冷风吹在脸上,能让人更清醒。

车上的人不困,应该也和阵阵冷风有关。

这样的寒冷雨夜,即使想睡,应该也是睡不着的。即使有座位的人,也不过是闭目养神。而正在侃大山的人也神采奕奕的继续着。

大家好像有说不完的话题。

大家聚在一起,好像能聊上十天十夜,不带累的。

车窗外面漆黑一起,时不时的一阵风吹来,路边的树木被吹得哇啦哇啦响,好像一首童真的歌谣在唱。

车内大部分人都在聊天,就好像在暖阳的正午,坐在村口的果树下侃侃而谈。

羊城大小事。

家里的二三事。

反正就有聊不完的话题,一个个话题都能让人精神百倍,精神抖擞。从乡下出来,有人像小叔这样做点小生意,例如开个糖水店,快餐店,又例如开个肠粉店、烤鸭店等等。

也有人像阿飞叔那样,带着村里、镇上的几个小伙子做建筑,还有人当保安、环卫工......只要能赚钱,就有青山镇人民的身影。

虽然,他们可能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勇敢勤劳肯干。

“小叔,你坐会吧。我腰酸了,站一会。”陈知年把小凳子让给小叔,然后站了起来,连伸懒腰的空间都没有,只能揉揉酸酸的腰椎。

小时候,帮家里插秧、收割的时候,陈知年就会对阿婆说‘我腰痛。’阿婆总会摸摸她的腰,然后笑着说‘年纪小小,哪里的腰?没有腰,小孩子的腰长在脚裸上呢。’

她信以为真,还用力的摸了摸脚裸,以为后脚上的那条根骨就是腰。

现在想起来,有些可笑。

“哎。”小叔坐在小凳子上,喝一口水,“天亮了。”小叔拍拍膝盖,站了一夜怎么可能不累?

但是,再多的累也抵不上回家的兴奋和激动。

天慢慢亮了。

不少人都大着呵欠。

累啊。

但是,想到离家越来越近,所有的疲惫都能一扫而光。

从羊城到青山镇,需要二十多个小时。

“终于到了。”

下车后,陈知年第一时间伸懒腰。

“可怜我的小蛮腰。”陈知年伸伸懒腰,揉揉腰肢的地方,真的太痛苦了。

小叔小婶已经聚在车厢旁,等着拿行李。因为他们的行李都用彩色标记清楚,很容易发现,一共九个蛇皮袋。

“一二三......九个,刚好,够了。”小叔确认没有错漏后,就把行李拖到一旁,然后拿出早就准备的盐焗鸡和面包来。

这本是准备在车上吃的,但车上的气味难闻,小叔就没把盐焗鸡拿出来。

“大妹,赶紧吃饱,还要走两个多小时呢。”

陈知年点点头,“好。”盐焗鸡耐放,即使凉了也好吃。

小叔扯下一只鸡腿给陈知年,“一天没吃没喝了,赶紧吃些补一补。”因为怕上厕所,所以陈知年从上车起就没有吃过任何东西,一口水也没有喝过。

“还好。”陈知年从双肩包里掏出三瓶牛奶来,然后和小叔小婶一起,一口鸡肉一口牛奶。村里的其他人也随便找个地方填饱肚子。

从青山镇回到清水村还要两个多小时。这两个多小时还是走山路的时间,如果顺着公路走,最少要三个半小时。

清水村的人出镇,一般走山路。

山路虽然要经过好几个山头,但并不崎岖,一些自行车、摩托车也从这里过。陈知年在镇上读初中的时候,每周都会骑着单车在这条小山路上来回。

“知年。”

“晚秋?”

陈知年有些意外的看着面前这个妆容成熟的女人,明明二十多岁的年纪,看起来却已经三十多。

成熟,风霜。

想想,她们已经很多年很多年没见面了,也也没有了小时候的亲切热情。

小时候,她们叫的事彼此的小名。

‘大妹。’

‘虾妹。’

但现在,他们疏远的称呼对方‘知年’‘晚秋’,没有小伙伴见面时候的激动,也没有老朋友突然遇到的兴奋。

有些冷,有些尴尬。

“好久不见。”陈知年看向陈晚秋怀里抱着的孩子,“你的孩子吗?”突然,陈知年惊讶,“你也这辆车回来?”

“嗯。你能帮我抱抱孩子吗?我想给她冲个奶粉。”

“啊?哦。可以。”陈知年看着手上的鸡腿,一把塞在嘴里把,双手刚想随便的在衣服上擦了擦,然后发现身上穿的是林萤光送的某大牌的外套。

虽然灰黑灰黑的,不符合农村审美,但不能否认它的价值。

陈知年赶紧把嘴里的鸡腿拿出来,然后放在旁边的塑料袋里,再掏出湿纸巾擦干净双手,“不好意思。”

陈晚秋定定的看着陈知年,好一会,“你一点也没变了。”但她却已经老了。不仅是容貌上,还有心态上。

小叔小婶看看陈晚秋,然后看看陈知年,“你们姐妹怎么生疏了?”

呵呵。

怎么可能不生疏?

她们多少年没见面了?可能连她们自己都忘记了。

在人生的岔路口,她们选择了不同的路,收获也不同。多年过去,陈晚秋嫁人生子,而陈知年大学毕业,有了好工作。

谁的选择跟好?

冷暖自知。

小叔小婶坐在行李上,一边吃着盐焗鸡,一边和陈晚秋聊天。

“怎么突然回来了?”小婶很好奇,眼里满满的八卦欲。在过年的时候回娘家?希望不是她想多了。

再看陈晚秋的脸,干涩灰暗,明晃晃的写着‘生活不和谐,生活不幸福’。看看陈晚秋的脸,再看看陈知年的脸,应该没人相信她们是同龄的小伙伴,相差太远。

陈知年是圆溜溜的娃娃脸,天然嫩,再加上她工作顺利,男朋友帅气,整个人散发着一种恋爱的甜蜜。

说她十八岁也有人相信。

再看陈晚秋,本就偏成熟的脸型再化一个偏成熟偏‘贵妇’的妆容,看起来三十八。

难怪人家说,女人过得好不好全再脸上。

“你是要在清水村过年吗?”小婶逗逗被陈知年抱着的孩子。可能刚刚睡醒,孩子木木的,没有什么精神。

陈晚秋笑了笑,笑容勉强,“回来看看我爸妈。也让他们见见外孙女。”陈晚秋摸摸女儿的小脸,笑容多了几分真诚。

陈知年看着陈晚秋僵硬的嘴角,知道她在撒谎。就算想爸妈了,也应该是过年后来,而不是过年前。

现在这个时候回来......应该有她不得不回的理由吧。

陈知年抱着孩子,“真乖巧。”莫名的,陈知年总觉得有些不对,但又说不上哪里不对。

“嗯。她一直很乖。”陈晚秋冲好奶粉,然后从陈知年手里接过孩子,“她很少哭闹。”

陈知年虽然照顾弟妹长大,但对出生不久的孩子......陈知年瞬间想起哪里不对了,这是刚出生不久的孩子。

作为一个母亲,一般情况下,不应该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带着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坐二十多个小时的长途客车千里迢迢的回乡。

就算再想父母,就不会委屈孩子。

而且,在车上的时候,她听到孩子的哭闹了吗?好像没有。

再乖巧的孩子,也不可能一直不哭不闹。

车上那样的环境,即使是她这样一个大人也受不了,更不要说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孩子。

陈知年带着打量的目光看向陈晚秋,为什么在这个时候带着孩子回来?就不能等一等?等到明年春暖花开时?

什么原因,这么急着回乡?

陈知年并不想带着恶意去揣测她曾经最好的小伙伴,但有些事情真的经不起深思和细品。有些事情,越想越怀疑,越怀疑越想探究明白。

陈晚秋假装没有看到陈知年打量的目光,抱着孩子,哄着孩子。陈晚秋抱着孩子的手有些僵硬,她也没想到会和陈知年同一辆车回来。

缘分吗?

可能吧。

只是,很多事情都已经物是人非。

曾经无话不谈的小伙伴现在相对无言,曾经好得能穿同一条裙子的小伙伴现在只剩下客气疏离。

谁的错?

谁都没有错。

她们只是往不同的方向追求不同的生活而已。

“这孩子真乖。”小婶的手指在孩子的小脸上轻轻的碰了碰,然后摸摸孩子的后脖子,“是不是穿太多了?孩子的后背有些汗迹。”

“我怕她冷着了,所以穿得有些多。”但是,脱掉,又怕她会冷着。

冷不得,热不得,陈晚秋作为新手妈妈常常手忙脚乱。也幸好孩子乖巧,没有哭闹,否则,她非奔溃不可。

但即使这样也是顾头不顾尾的,很难周全。

小婶摸摸孩子的小手,“大晚上的,宁愿热一些也不能着凉了,要是寒风入骨......说起这个,我就要说说你,孩子还这么小,你怎么能带着她坐这么远的车?你又不是不知道这车的环境有多不好。”

“车上气味杂乱,喷嚏、咳嗽、呕吐,哪一样不带着细菌?”小婶抿抿嘴,“就算你想爸妈了,也不急于一时。”

“孩子要是生病了,最后心疼的还不是你?”

“一会还有两个多小时的山路......孩子眼睛灵,最容易见到脏东西......”小婶不赞同的看着陈晚秋摇摇头,“都是当妈的人了,怎么什么都不懂?”就算想要见爸妈了,也不能这样委屈孩子是不是?

“你男人呢?他没陪你一起回来?”

再说,小婶记得陈晚秋男人是有车的。当年,陈晚秋在清水村摆出阁酒,她男人就开着车来接人。

因为清水村的路又小又破,还被瞧不起了。

很多村里人都记得当年陈晚秋男人的趾高气扬,记得他眼睛长在头顶,看什么都是‘你们这下等人’的姿态,更记得他鼻孔朝天的发出‘坑坑呲呲’的不屑声。

陈晚秋出阁。因为清水村的路不能进小轿车,所以,陈晚秋的男人就等在公路上,让陈晚秋的兄弟把她背出去。

亲戚朋友建议他去村里接一接。

谁家摆出阁酒,都是女婿来接的,就没有见过哪家是岳家亲自送上门的。但陈晚秋男人坚决不。

‘不是我不愿意,是你们村的路太破’。

一句话,就让村里的人想要打人。

小婶叹口气,想也知道陈晚秋应该是遇到什么事了,否则不会在这个时候带着孩子回娘家。想到陈晚秋的男人,小婶摇摇头。

“把孩子给我,你先吃些东西吧。一会还要走路呢。”陈知年接过孩子,“不管发生什么事,一定要先照顾好自己,照顾好孩子。只要人健康,就能扛起一切。”

“遇到什么事,不要闹腾,也不要自我折腾。应该保持最佳的精神状态,最好的健康状态,只有这样,你才能得到你想要的。”

陈知年一直都觉得因为夫妻两人闹矛盾回娘家是一件很蠢的事。男人愿意来接你固然还好,如果男人不愿意来接你呢?

一辈子呆在娘家?

肯定不可能。

自己回去?

那一辈子都别想抬起头来。

等以后再闹矛盾,再回娘家的时候,对方就更不当一回事了。

更何况还是陈晚秋那把高傲不屑写在脸上的男人。

听着陈知年的话,陈晚秋瞬间红了眼眶,然后低着头吃面包。

虽然她从来没有说过,但她真的很羡慕陈知年。羡慕她什么都能做好,羡慕她总能认真理智,羡慕她总能坚持自己......

曾经,小伙伴们在山头里结拜,说要‘一辈子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一辈子在一起,一辈子是好朋友,一辈子......’

那时候的他们还不知道一辈子能有多长,但就是喜欢用‘一辈子’这个词。

他们学着电视里的兄弟结拜那样,跪成一排,一起磕头说‘以后就是兄弟姐妹’。兄弟姐妹就要互相依靠,互相支持。

那时候,陈知年说,她要读书,要考大学,要成为城里人。

他们不仅支持她,还跟着说‘一起考。’

后来,坚持下来的只有陈知年,一个人。

曾经的小伙伴们,除了陈知年其他的都已经结婚生子。有很多小伙伴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陈婉秋结婚早,但生孩子晚。

好不容易才有了孩子。

但是,生活并没有因为有了孩子而变好,甚至更糟糕了。甚至糟糕到陈晚秋不知道如何去处理。

只想着,回家吧。

回到父母身边。

这些年,一个人在外面,真的又累又孤独。很多时候,陈婉秋后悔当初没有听陈知年的话,多读书。

多年后,陈晚秋才知道,知识才是自己的,男人不是。

但很可惜,她明白得太晚了。

把孩子哄睡后,陈晚秋背着孩子,吃力的提着两个行李箱。陈知年无奈,只能接过她的行李箱。

这样笨重的行李箱在山路上最麻烦,不能拖着走,不能抱着走,要么提着,要么扛在肩膀上。

论重量,四个蛇皮袋也不及一个行李箱;论装东西,两个行李箱也不如一个蛇皮袋有用。

这样的行李箱就是个样子货,只能看外表,论实力真的不如蛇皮袋。所以,为什么要提两个行李箱?

本来,陈知年她们的行李就不少,再加上陈晚秋的两个行李箱......陈知年微微的呼出一口气,累。

陈晚秋背着孩子,脖子上还挂着一个大布袋,布袋里装着孩子的奶粉、奶瓶、小衣服等等,然后咬牙提着行李箱。

小叔小婶一人提着四个蛇皮袋,而陈知年则一手一个行李箱一个蛇皮袋,艰难的行走在山路上。

大晚上的,风有些大。但陈知年却因为行李箱太重而满头汗。

也不知道装了什么,这么重。

“知年,不好意思。”陈晚秋讪讪的笑了笑。

陈知年擦一把额头上的汗,“没事。我力气大。不过,你行李箱里装了什么?这么重。”

“奶粉。”

陈知年傻眼,“全是奶粉?”然后先到陈晚秋应该是准备在清水村长住了。陈知年定定的看着陈晚秋,然后轻叹空气,不知道应该说些什么。

陈晚秋也不打算多说。

两个人安静的走在小山路上,小叔小婶提着行李袋吭哧吭哧的走在前面。一手提着两个蛇皮袋走路,真的很不方便,因为总会时不时的碰到路边的植物枝丫,一不小心就被刮住、勾住、挡住。

侧着身走,会更好一些。

但侧着身,又看不清路。

走一会,停下休息。

再走一回,又停下休息。

“不行了。要休息一会。”小叔擦擦汗,小婶一屁股坐在装着衣服的蛇皮袋上,然后赶紧拿出水来喝。

本来两个多小时的路程,现在看来最少要走三个半甚至更多时间。

突然,陈晚秋后背的孩子大声哭闹了起来。

陈晚秋赶紧把孩子放下来,抱在怀里,轻声哄着。

越哄越哭。

孩子越哭越大声,声嘶力竭的嗷嗷大叫,一边哭一边蹬着脚。

陈晚秋急得眼眶都红了,“乖乖。不哭,不哭。”

“饿了?”

应该不会。

应该刚刚喝了奶粉。

“还是尿尿了?”

没有。

为什么会突然大哭?

听着孩子哭得难受,陈晚秋也想哭。

“乖乖,不哭。阿妈在。”

小婶抿抿嘴,从陈晚秋手里接过孩子,熟练的哄了起来,然后瞪了陈晚秋一眼。别说孩子,就是大人走夜路也容易出事。

哄了好一会,孩子才慢慢睡了过去。

“走吧。我们赶紧回家去。回家后让你妈给孩子去去惊。”

村里的老人都懂怎么给孩子去惊。

“我会的。”看着孩子难受,陈晚秋也是揪心的痛。

陈晚秋离开清水村太久了,关于清水村的一些小故事,都已经慢慢忘记在时间的长河里。现在的她更相信科学,更愿意相信曾经的那些小故事都是大人哄孩子的玩意。

但看着哭闹不止的孩子,陈晚秋突然想起小时候听说过的那些关于大山的故事。各种各样,但大多带着神话的色彩。

小时候或许会相信,但长大后更相信科学,更相信那只是某个科学暂时不能解释的自然现象。

陈晚秋轻轻的亲亲孩子,想要把孩子背起来。

小婶,“你把孩子背在前面吧。”

“好。”

继续走。

小婶会问陈晚秋一些嫁人后的事情,过得好不好?丈夫对她好不好?她这些年在忙些什么?

陈晚秋也挑选了一些问题回答。

其实,她也不能算是结婚,因为没有领取结婚证。只是跟着男人离开了清水村青山镇而已。村里很多人都说她命好,其实,并不。

这些年,陈晚秋大部分时间住在深圳,有时候会去港住一段时间,有时候会出国。有时候也会跟着男人到处走,据说是寻找灵感,寻找美。

即使几十岁了,但他依然精神烁烁的走在寻找美的路上。

她男人是搞艺术的。其实,在陈晚秋看来,不就是画画的?但男人却很喜欢把职业说成‘搞艺术’。

从事什么职业的?

搞艺术的。

听着好像很高大上,其实就是画画。

他在寻找美,在心无旁骛的画画,而她就在旁边照顾他的生活起居。能去很多地方,能认识很多人。

但他的朋友都看不起她。

因为她什么都不懂。

不会欣赏画作,不会说英语,就连普通话都不好。她身上没有书卷气,没有灵气,没有气质,反正那个圈子人喜欢的一切,她都没有。

她也曾经想要学,但奈何没有天赋,最后只能不了了之。

村里人都以为她过得很好。因为她的男人虽然年纪大了,但没有孩子,没有妻子,虽然脾气不太好,虽然目无下尘,但谁让他有钱,有才华呢。

他有‘眼高于顶’的资本。

但是,她真没有大家以为的那样好。

男人脾气不好,性格不好。看不起她,也看不起她的家人,更看不起她的出身,觉得她除了一张脸就一无所有。

这些年,陈晚秋不止一次的怀孕,但总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生下来。好不容易,生了个女儿,但男人却说要结婚了。

是的。

在男人看来,他和陈晚秋一起并不是结婚,只能说是同居,各取所需而已。他需要一个温柔的能照顾他饮食起居的女人,而陈晚秋想要钱。

互惠互利,还问什么真心?

这些年,男人身边就不止她一个女人,陈晚秋也是知道的。但陈晚秋也挺前辈们说起过,男人不喜欢女人闹腾,温柔,善解人意就对了。

在深圳,陈晚秋能遇到不少前辈。大家有时间就见见面,然后互相交流一下心得。这些年,不管男人多过分,她都没有闹腾过。

因为她很明白,自己没有资格闹腾。就好像男人说的,要是觉得跟着他苦,跟着他不高兴,那就回青山镇种田去。

他拘着她,她有权利去追求更好的生活。从小跟着家人在国外长大的他,一直都有着一颗崇山自由的心。

即使跟着家人回国,也依然改不掉一些从小养成的习惯和性情。

陈晚秋很明白,他害怕被束缚,也不会去束缚别人。

为什么会看上陈晚秋?因为陈晚秋眼睛干净,有着一股他不熟悉的乡土气息。陈晚秋就好像一颗未经打磨的珍珠,让阅美无数的他一眼就看到陈晚秋的美丽。

而陈晚秋也很明白,这种所谓的‘一见钟情’不过是‘见色起意’而已。很快就会随着时间而消失,但她习惯了富裕的生活,一旦失去......

所以,她尽可能的温柔,尽可能的善解人意。别人闹腾,她安慰;别人折腾的时候,她安静如大海,包容他所有的缺点和坏脾气。

就好像他常说的‘我就是一个坏孩子。而除了你,再也没有人能这样包容我的坏脾气了。’

陈婉秋以为他知道她的好。

但是......

陈晚秋有些讽刺的笑了起来。

这次不一样了。

男人要结婚了,和别的女人,一个和他志趣相投,旗鼓相当的女人。几十岁的男人说动了真心,真感情,想要结婚了,想要从此以后收心养性。

风流浪荡了几十年的老男人,突然说要为了一个女人而浪子回头给,从此从良了。

不想再玩了,从此以后只守着一个女人。

所以,要和所有的红颜知己分手。

男人说要分手,但女儿归他。因为,男人喜欢的那个女人,真爱,已经四十多岁了,不愿意再受生育的苦。

男人也舍不得。

所以,男人想要女儿。

他有过不少女人,但现在好好活着的孩子,就只有陈晚秋刚出生不久的女儿。所以,希望陈晚秋能够把女儿给他抚养。

前辈们都劝陈晚秋,把孩子给男人,因为男人更有钱,能给女儿更好的一切。

不管是家庭条件,还是生活条件或者是教育条件,男人都比她陈晚秋好。女儿跟着亲爸不会吃亏,但跟着陈晚秋这个亲妈则会吃苦。

陈晚秋也很矛盾,她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办?她不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去选择?陈晚秋很害怕,害怕她替女儿做了决定后,女儿过得不好。

因为很多人都知道,有了后妈就有后爸。

再说,应该也没有那个女人愿意在还没有结婚就要帮丈夫养私生女。陈晚秋不敢去想像,她的女儿以后会过什么样的日子?她更不敢去想,她的女儿以后可能要叫别人‘阿妈’。

陈晚秋想要自己养女儿,但是,前辈们都不支持她,觉得她异想天开。因为有了孩子,她很难再找到更好的男人,没有男人愿意帮别人养孩子。

让女儿跟着她喝西北风?

她没有学历,没有文化,没有能力,除了依靠男人,她还有什么本事赚钱养活女儿?在亲爸家当个小公主不好?为什么要跟着她受苦受累?可能还要承受别人的白眼。

陈晚秋很纠结,考虑了很久,最后决定回村里,和爸妈商量一下。虽然陈晚秋已经能想到爸妈肯定不会赞同她把女儿养在身边的。

但是,她还是想回来问一问,就好像当初她要跟着男人走时,她也问过爸妈,让爸妈帮她做出选择。

陈晚秋看向旁边的陈知年。

“知年,你,你过得好吗?”陈晚秋知道陈知年考上了大学,知道她没有回青山镇当老师,也知道她在羊城工作,更知道她有一个年轻英俊的男朋友。

“挺好的。”工作顺利,男朋友帅气。

“那就好。”

两人真的太久没见了,生疏了。

一问一答,两人都尴尬。

“其实,我很羡慕你的。”陈晚秋语气有些幽怨,却不知道应该埋怨谁。陈知年说想要读书,想要考大学,她的爸妈就支持。

“当初,我也想读初中的。”可惜,她的爸妈不同意,不愿意支持,觉得是在浪费钱,还不如跟着村里的姑娘出外去打工。

即使没有遇到有钱的男人,也能打工赚钱。

在工厂里,一个月能拿好几百。

陈晚秋听从爸妈的话,出外打工,然后遇到那个男人。

被人鄙视的时候,陈晚秋总想,如果当年她多读些书是不是会不一样?即使是当小情,也需要文化。

因为文盲,所以和男人没有共同话题,没有共同语言,鸡同鸭讲。常常因为无知而被取笑,而被鄙视。

“即使不上学,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学习的......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这不是某一个时间断需要做的事情,而是一个终身都需要努力的过程......活到老,学到老......”

“虾妹。”陈知年看着陈晚秋。

听到熟悉又陌生的两个字,陈晚秋瞬间红了眼眶,泪如泉涌。

真的,太久太久了。

已经很久没有人叫过她的小名了。

“虾妹,不管什么时候,想要学习都不会迟。”

陈晚秋笑了笑,“希望不会迟。”

“希望。”陈晚秋擦擦脸上的泪水,笑了笑,“我想要换一种生活方式呢?迟了吗?”

陈知年摇摇头,“不会。”

“但是,我觉得太迟了。”这些年,她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花费在男人身上,剩下的那点属于自己的时间,美容,买衣服,和同一个圈子的前辈们见面聊天。

日子无聊又自在。

曾经,陈晚秋觉得自己很幸运,不需要付出什么就能享受好生活。不需要像陈知年那样,为了考试而努力,也不需要因为成绩不好而担忧,更不需要为了上一个好的学校而拼尽全力......曾经,她很享受自己的生活,很满意,很满足。

觉得那就是最好的人生。

但慢慢的,又觉得无聊,觉得空虚,感觉整个人都要废了。

陈知年奇怪的看着陈晚秋,“出什么事了?”为什么一副哀大莫过于心死的表情?

被抛弃了?

不过,她们当初在选择这条路的时候,不早就意料过会被抛弃吗?而且,村里也不是没有姑姑、姐姐被抛弃。

村里有不少小姐姐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被抛弃。她们也不会因此而气馁,她们会重整旗鼓,重新出发,寻找新的依靠。

‘抛弃’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

当然,如果人老珠黄,那就另当别论了。

其实,陈知年很不喜欢和别人谈论这样的话题。因为她总会觉得和谈论着的三观格格不入。有时候,她甚至想要摇醒小伙伴,让她自强自爱,不要总想着靠男人。

自古有话,男人靠得住母猪上树。

再说,靠人不如靠自己。

“到底出什么事了?”陈知年看向陈晚秋那即使后妆容也遮盖不住的黑眼前,微微的心疼。莫名的想起小时候曾经一起玩的日子。

曾经,他们一起放牛,一起捡柴火,一起上山一起下河......一起上学,一起玩耍......

“虾妹。”

陈晚秋抿抿嘴,没有说话。

出什么事了?

这件事,她并不想告诉陈知年。

莫名的,陈晚秋并不喜欢陈知年知道她过得不好。虽然,她现在的状况看起来很糟糕,但陈晚秋还是想要掩耳盗铃。

陈晚秋强颜欢笑,“其实,我还好。听说,你男朋友是个医生?”这是陈晚秋在车上听陈知年小叔说的。

虽然村里人喜欢吹嘘,但陈晚秋知道,最少有六七成是真的。而且,陈知年小叔和她阿爸一样护短,如果陈知年的男朋友真的很好,她的小叔也不会如此吹嘘。

真的有些妒忌啊。

“嗯。是个医生,二科医生。”说起周辞白,陈知年嘴角带笑。即使在漆黑的夜里,陈晚秋也能看到陈知年眼睛里的光。

“你们感情很好?”

“还好。”

“准备结婚了吗?”

陈晚秋知道,陈知年的结婚和她当初的结婚是不一样的。她是跟着别人走,是依附,是依赖,但陈知年不一样。

是两个人共同组合成一个家庭,互相是平等,是真正意义上的结婚。即使有一天两人分开了,陈知年也是能获得一半财产的。

不像她,没名没分,不明不白。

莫名的,陈晚秋有些心酸,为自己的傻,也为自己的无能。站在年轻貌美、自强自信的陈知年面前,陈晚秋真真切切的后悔曾经的选择。

曾经,她以为陈知年傻。其实,傻的是她。

陈知年从小精明,怎么可能会傻?

“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陈知年想了想,“计划中。不过,还需要家里人商谈。”

“你爸妈肯定会高兴的。”陈晚秋抱着孩子,“我当初结婚,我爸妈也高兴。”不过,她爸妈更高兴的是,能收到大笔的礼金。

“商谈礼金了吗?”

不仅村里的人在瞪着眼睛,等着看陈知年的礼金,就连早就出嫁多年的姑娘们也在等着看,都想要看看村里第一个女大学生到底能‘卖’多少钱,都想要知道陈大海能不能收回陈知年的学费。

陈知年抿抿嘴,“还没有。”其实,她爸已经明确的和周辞白说过,不要礼金。当然,也没有嫁妆。

陈知年工作赚多少钱,全部都是她的,不需要上交给家里。爸妈还年轻,能自己赚钱,不需要他们姐弟几个养。

“你男朋友是哪里人?”

不知道为什么,陈晚秋希望陈知年的男朋友并没有她小叔说的那么好。这算不算是她的私心?

“羊城人。”

“本地人?”

陈知年摇摇头,她不想和陈晚秋说这些,总觉得陈晚秋的语气里并没有多少关心。她可能只是想要一个对比,对比的结果最好就是陈知年的男朋友比不上她的男人。

当然,这只是她的一厢情愿,她自己也明白这是不可能的,但就是有这样一个臆想,幻想。或者陈晚秋自己都不明白为什么要问得这么详细。

现在面前的陈晚秋已经不是陈知年了解的陈虾妹了。

“真好。羊城本地人应该很有钱吧?”在陈晚秋看来,陈知年努力读大学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现在,终于能实现了。

作为曾经的小伙伴,她应该为陈知年高兴的,只是笑容却有些僵硬。

“有钱没钱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品好。只要两个人共同努力,就不会穷。”小叔不赞同的看一眼陈晚秋。

陈晚秋讪讪,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但眼神却明显不赞同小叔的话。她很想问问,陈知年读这么多书,就是为了过苦日子的?

再说,她了解陈知年,她的眼光高着呢。怎么可能会看上穷小子?陈知年找男朋友,必然是综合比较后才做出的决定。

能被陈知年认可,必定是各方面都相对比较出色的人。

否则,陈知年看不上。

所以,在听说陈知年交男朋友后,陈晚秋就知道她的男朋友绝对不会是一般人。再加上能被她小叔如此夸赞,就更不可能是穷小子了。

有瞬间的沉默。

突然,山里响起一声鸟鸣声。

山里总有一些奇怪的声音,甚至还能看到磷火。

所以,大家并不奇怪。

但小叔小婶和陈晚秋是话不投机半句多,三个人都不想说话。

至于陈知年?

累了。

也不太想说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