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军事 > 皓月风云录 > 第九十六章 诗声显志鲲鹏展翅 同友弟恭佳话万年

杜康笑道:“周兄高见,小弟佩服。小弟本想去天佑军看看,听了周兄之言,倒也省了来去的麻烦。”

周昌伟笑道:“你心中已有决断,此时还不说于为兄听听?”

杜康笑道:“男儿生于世,当保家卫国。我听闻山夷出兵数十万,草蛮大军也扣边南下,周兄猜我东进还是北上。”

周昌伟笑着摇了摇头道:“你呀你,想为自己打出名声,直说就好,难道为兄还会笑话你?

山夷虽勇却少有智谋,兵卒虽多却无济于事。你若东进,胜则有人说山夷无谋,是人就可胜之,你若败,怕是要毁你名声。

而北境则不同。

笑狼王莫日根自幼熟读兵书战策,鞑乐王更是骁勇善战,此番大军来犯,五部同出,非同一般。

若胜,贤弟之名将传遍新汉。若败也可归于时运不济。

只要有亮眼表现,到时,还怕没有明主寻你?

再者,愚兄听闻,破蛮领刘氏满门英豪,若能近距离观察,不是更附和贤弟心意?”

杜康闻言哈哈大笑,道:“知我者,为兄长也。兄长就不打算与小弟同去?以兄长之智,必然会的重用。”

周昌伟轻轻点头,认真说道:“你呀你,还没去北境,就给刘氏父子做说客,这是直接想立功劳啊!”

杜康揶揄一笑,道:“兄长,有道是,看破不说破,还是好朋友。你说的如此直白,让小弟甚是汗颜。”

周昌伟笑骂道:“滚吧你!连兄弟都算计,算得哪门子朋友。”

杜康扔不死心,接着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天天窝在这小小的辉煌学宫内,又能有何做为?看不见这人世间的善恶美丑;辨不明这人世间的真伪对错;理不清这人世间的是非曲直。

兄长不如随兄弟出去走走,就当是散心也好。”

周昌伟闻言微微一笑,叹气道:“唉!高堂仍在,绝难远游,为兄不如贤弟活的洒脱。”

杜康闻言,点了点头,道:“兄长所言也有道理。如此,小弟就不在劝。那小弟就先去打个前站,为兄长探一探路,等日后小弟打出名声站稳脚跟,在邀请兄长出山。”

周昌伟见杜康自负模样,劝道:“你倒是自信的很。

要知道,天下能人异士多如过江之鲫,你我不过茫茫人海中的一粒尘埃,别把自己想的有多厉害。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杜康傲然一笑道:“非小弟蔑视天下英雄,实则若无舍我其谁之气势,又如何统领千军万马的,纵横于沙场之中。”

周昌伟笑道:“贤弟真是好志气。”

杜康哈哈大笑道:“

男儿生于世,当有凌云志。

心存志高远,少壮当封侯。

中原多乱世,操戈心难疏。

北境烽烟起,战火铸勋碑。

古人多墨守,今人重开边。

战伐有功业,焉能守旧疆。

千斤买战马,百金铸刀头。

封候拜将日,流芳千古时。”

周昌伟闻言一阵热血上头,忍不住叫道:“好!好一个封候拜将日,流芳千古时。贤弟此去必可封侯拜相,流芳千古。”

杜康笑着说道:“小弟谢兄长吉言。”

周昌伟举杯邀约道:“来!你我兄弟痛饮此杯。”

杜康笑道:“固所愿也,不敢请而。”

两人相视一笑,举杯共饮。

周昌伟又道:“此去北境,路途遥远,贤弟自行前往,为兄多有担心。为兄为贤弟备下钱银百两,庄前护卫耿彪乃为兄心腹,也颇有武力,有两者相伴,为兄还能放心不少。”

杜康急忙推脱道:“不可如此。兄长已帮小弟甚多,小弟都无以为报,怎可在让兄长如此费心。”

周昌伟笑道:“我性不喜与人交际,平生能为知己好友者,怕也仅贤弟一人,些许钱财不过身外之物,至于护卫乃为兄心意,贤弟断不可拒。”

“这……”

“贤弟莫要推辞,为兄能做之事不多,为上两点,乃为兄绵薄之力。”

杜康也知现在世道不太平,他虽弃文从武,习的也是兵书战策,虽也弓马纯属,却不善杀伐之道,若有武者相随,这路上倒也能安全几分。

当下,杜康一躬到地,对周昌伟感激道:“兄长大恩无以为报,他日若有所成,执千金,携甲卫,恭迎兄长出山。”

周昌伟笑着还礼,却对出山之事绝口不提。

少顷,两人酒后半酣,杜康放下酒杯,起身整理下衣襟,对着周昌伟躬身一拜,道:“此次一别,前路茫茫,小弟在此拜别兄长。”

周昌伟急忙起身,双手拖住杜康,道:“贤弟何故如此?”

杜康挣脱周昌伟,后退一步,再次深鞠一躬,道:“兄长莫要阻我,此一拜,感念兄长多年来的照顾,小弟此去经年,望兄长保重身体。

待来年春暖花开日,小弟携百胜之功,再来看望兄长。”

周昌伟亦后退一步,躬身还礼道:“贤弟此行路途遥远,为兄不能伴尔左右,望贤弟一路顺生,多多保重。”

杜康起身,转身离去,背影洒脱,不带半点拖沓之意。

“年少树心志,身弱心且强。

弃笔从军去,蛮夷莫猖狂。

孤身入北境,生死两茫茫。

坎坷路艰辛,难挡英雄步。

吾有鲲鹏志,何惧荆棘行。

展翅九万里,执手摘星辰。

讨得将军印,挥军斥方遒

百战回师日,白首还故乡。”

周昌伟听着这若有若无的诗词声,眼中带着浓浓的不舍和憧憬,嘴中喃喃自语道:“贤弟心有大志,为兄远不及也。

为兄在此遥举金樽,祝你鹏程万里,早日封候拜将。”

半月后,一辆马车行驶在云州地界,赶车的是个精壮汉子。

此人国字脸,卧蚕眉,眼有精光,鼻梁高挺,嘴唇略薄,没有太多血色。一身麻布衣衫,看上去如庄稼汉般,左臂纱布缠绕,隐隐有血色益处,看上去受伤颇重。但手中马鞭在却舞的啪啪作响,显出了惊人的意志力。

此时,车帘掀起,一个俊秀少年探出头来,看到中年人满脸汗水,带着些许疲惫,有些担忧的说道:“耿兄!此处已到云州地界,相对现在各州还算平静,你身后刀伤,不如休息下再行赶路吧。”

耿彪回头,憨直的说道:“杜康少爷,些许小伤不足挂齿,我受周少爷委托,必须将您尽快且安全的送到地方。”

杜康佯装怒道:“都说了,莫要叫我少爷,你怎么总是不听?叫小老弟我听的或许更亲近些。”

耿彪却憨憨的笑了笑,没有接茬。

杜康叹了口气,也不在规劝,却也没有缩回车厢内,而是如耿彪般,坐在车辕上,搭了着双腿,看着车外白雪皑皑,与耿彪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

这一路上,他们碰到山匪路霸,也遇到过飞贼乱兵,若非耿彪拼死相护,杜康怕也真可能死在路上。为此,耿彪也是也是付出了小的代价。故而,杜康也不在视耿彪为护卫,两人相处更多的却像是朋友。

杜康笑着问耿彪:“你身手这么好,一个人就打的百十个山匪狼狈而逃,怎么就甘心给我大哥当个护院?”

耿彪憨笑的挠了挠头,道:“是周少爷救了我的性命,我爹曾跟我说,受人滴水恩当涌泉相报。周少爷于我有救命之恩,为奴为仆皆不为过。”

杜康好奇道:“救命之恩?你身手这么好,我那大哥就是个书生,怎么能救的了你?”

耿彪解释道:“当初,我和我爹在断崖山上打猎,见到一只吊额白虎,我爹见猎心喜,用弓弩将其射伤……”

“啥?你爹真大胆,连白虎都敢猎杀?”

“嘿嘿……那算啥。我和我爹连一人半高的熊瞎子都能徒手杀了,区区白虎而已,不算什么。”

“你们把那白虎杀了?”

“没有!那老虎虽受了伤,但在丛林中依旧迅捷,我和我爹追了一日,被它给逃了。”

“那你是怎么受伤的?”

“我和我爹深入断崖山,来不及下山,只能在山上过夜。可能是我们运气不好,晚上碰到了狼群。

孤狼比不得猛虎,但狼群却比之猛虎甚多。我父子二人杀了近三十头左右,却也被逼的狼狈不堪,我父不甚失足坠崖,我悲愤莫名,奋而杀狼王以泄愤。

狼王死,狼群散,我却身受重伤。幸得,次日周公子带随从入山狩猎,才救得某残命一条。我感念周公子恩德,顾在周庄做一护院。”

杜康面有亏色,拍了拍耿彪肩膀道:“耿兄!抱歉!我不知道……”

耿彪笑道:“无事。事情都已经过去了,我也都放下了。

我爹曾说,天下人各有各的死法,但总归要死的。

寿终正寝,那是十世善人。

天命而亡,乃积德行善。

中年暴毙,就是德行有缺。

年少夭折,必是十世恶人。

我爹坠崖时已五十有七,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纪,算得上是积德行善之人。”

杜康闻言一愣,随即苦笑道:“你爹倒是个豁达之人,比之不少饱学之人都要看的透彻。你耿家怕也不是普通猎户吧?

据我所知,前韩国忠勇侯威武大将军就是姓耿。”

耿彪憨憨的挠了挠头,道:“非是有意隐瞒公子,乃是家父不让四处乱说。”

杜康笑道:“理解!当年你祖上耿昌驻守昌平,率五万大军抵挡汉军三十余万足足三月有余,最后还以诈降计斩了汉国大将颜白,使得汉军大败国力大损,延误了统一九国的进程。

新汉不少将领都恨你耿家之人,你爹的顾虑甚是妥帖。”

耿彪憨笑,对此不置可否,反而问道:“杜公子,咱们此行可是直奔古城?”

杜康目视远方,目露思索之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