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军事 > 皓月风云录 > 第九十五章 战麟出山欲寻明主 二贤把酒坐而论势

“精辟!周兄对各方势力掌控真是精确,小弟佩服。”

周昌伟笑而不语,只是默默的将小菜打开,又取了两枚酒盅放于桌案之上,拿起酒轻轻满上。

杜康看酒食已摆放完毕,自行坐了下去。

周昌伟提起酒壶各自斟个一杯,看了看酒壶品名,又瞅了瞅拌菜,苦笑摇头暗自叹了口气。

杜康端坐对面,想是说的口渴,拿起酒杯一饮而尽,接着说道:“周兄可曾听闻,薛谦薛大人被当街斩首,老相国被气死在太极殿上?”

周昌伟闻言神色一怔,随后缓缓且沉痛回道:“有过听闻。”

杜康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悲哀,苦笑着说道:“忠臣惨死,国将不国。社稷崩而群雄起,此为天命不可改也,新汉建国三世,除祖帝英武外,一代不如一代,武帝穷兵黩武至民生凋敝,现在那位更是痴迷享乐不顾民间疾苦,如此皇室如迟暮老人,已是回天乏术。你我兄弟二人若想有一番作为,当早做打算。”

周昌伟轻轻摇头,叹息道:“天道轮回,荣消孽张,不蓄民力,岁月无长,皇室自己作死,非人力可逆转,大夏倾覆不过转瞬之间。我等凡夫俗子,又如之奈何?”

杜康驳斥道:“逆来顺受非我之意,逆天征伐方显男儿本色。我预寻求明主,解救天下苍生。”

周伟昌轻笑一声,道:“明主?苍茫皓月路,举目望去,大多是庸碌之辈。纷乱刚起,局势不明,看不清形势,宜静不宜动。”

杜康苦笑摇头,不认同的说道:“踏得千山万水,寻得百万生灵,若能得遇良人,舒展胸中抱负,方才不辜负我这一身所学。”

周昌伟道:“听贤弟之意,是要苦苦寻之?”

杜康点头应道:“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寻之。天下纷乱将至,兴亡皆百姓苦,此乃大义,当早早平息。”

周昌伟哈哈大笑道:“哈哈……贤弟胸怀大义,仅此当浮一大白。”

杜康举杯,道:“兄长也心存高远,当共饮此杯。”

两人共饮,皆面有畅快之色。

杜康放下酒杯,接着说道:天下群雄虽多,然可称明主者几何?我杜康手掌甲兵,胸有沟壑,可统百万兵卒,纵横万里无阻,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我若选主,必要慎之又慎,精挑细拣,不能草率而贻误终身。”

周昌伟笑道:“知道的,你这是选明主,不知道,还以为你这是找相公。”

杜康闻言,正色道:“周兄此言差异。

女子择夫,讲究从一而终。良臣择主亦是如此。

百姓亦常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百姓明理,我等读书人岂能不明理?烈女不嫁二夫,忠臣不事二主,岂是玩笑之言?

我杜康虽不拘小节,却也要挺得起脊梁。若寻得明主,我必忠心辅之,生死与共,不离不弃。若真有一日事不可为,我也绝不会绝不会苟活,唯一死以证心志。”

见杜康说的认真,周昌伟不由得收起笑脸,诚恳说道:“贤弟有古之名臣风骨,是为兄孟浪了。择一明主,确实需慎之又慎。贤弟此去,可是有了备选之人?”

杜康举杯轻饮,道:“确有一两处,想观察一二。”

周昌伟差异的问道:“哦?何处?”

杜康也知自己刚刚似乎有些反应过激,借坡下驴笑着岔开话题,说道:“正是拿不定主意,特备了些薄酒素菜求教周兄。”

周昌伟笑道:“贤弟乃当世谋将,深知韬略,必然胸有腹稿,又何必来调侃为兄。”

杜康哈哈大笑道:“周兄何以见得?”

周昌伟闻言,笑着说道:“我见你提的是离乡愁酒,拿的是菜品是离根扮苦菊,就知你有离开的心思。

既然主意已定,又何必来扰我清净?”

杜康道:“如今时局动荡不安,正是我辈出山之时,周兄就真的不想走动走动?甘心窝在这废州之地?”

周昌伟轻轻摇头,笑道:“益州乃故秦之地。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不流干,誓不休战。凭此信念,二百多年前,秦国以一己之力,镇压八国,虽未行吞并之举,却也压的八国喘不过气来,八国被迫尊秦国为九国共主。如此之地,又岂是废地?”

杜康反驳道:“你也是说了,那是百二年前。如今之宜州虽还富饶,却也是镜中花,水中月,美则美矣,却难以持久。

宜州地处东南腹地,因无外敌滋扰,故而相对安逸。如此民丰粮足之地,若有雄主,必定可乘风而起。

然,秦王刘秩勇则勇已,却谋略不足,虽志在天下,却无容人之量,为人刻薄寡恩,嫉心极重。前有上水先生之无辜惨死,后有狼威将军愤然离去,在其麾下,有谋而无用,有勇而无功,野心虽大却难成大事,非是明主也。

而州牧王磊虽为人谦和,但胆小懦弱,既无胆割据一方,又不能遏制刘秩称雄。

至于太守李康,一趋炎附势的小人,不谈也罢。

故,宜州早晚必为他人做嫁衣。如此是非之地,还是早早离开的好。”

周昌伟举杯邀约,互饮一杯后,方才轻轻摇头,缓缓说道:“你说宜州乃是非之地,那这天下间又有哪里不是是非之地?齐地?楚地?还是赵地?”

杜康笑问道:“周兄为何单提齐、楚、赵这三地?燕、韩、魏、宋之地为何避而不谈?”

周昌伟笑道:“贤弟莫要拿为兄打岔。

燕地地处西北泉州,在青州和福州之间。此地虽民风彪悍,却物产不丰,多有悍匪横行。若是平日尚可安然,若是乱世,就是绝佳兵员之所在,那无疑就是砧板鱼肉,人人得而快之。

且听闻,燕王刘衡残暴不仁,生食人肉,掠人妻女,泉州州牧李源在其面前瑟瑟如鸡仔,太守冯杰和其沆瀣一气,如此人物岂是明主?

再说那韩地,韩地地处徐州,徐州东接赣州,南临兰州,西靠锦州,北面云州,如此四战之地,为兵家必争之所在。

韩王刘敏虽素有贤王名,却垂垂老矣。其膝下二子,长子刘浑软弱无能,此子刘潘乖张跋扈。

外戚张氏为徐州门阀,家主张远贵为徐州太守,却不顾长幼尊卑,只为其侄刘潘站台,州牧郑凯只是一颇有家财的土狗,根本上不得台面。

如此徐州,在刘敏死后必定难以太平。

魏地所在兰州,位靠西南,临近都御领,十几年前,都御领和护域领向西征伐,兰州就是主要兵员所在,这就导致兰州男丁稀少,不少郡县更是女儿国,如此魏王刘昊倒是和当今天子趣味相投,被掠入魏王府的良善女子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其狼藉之名比之天子也不成多让,如此人物某实在懒得评说。

宋王刘治倒是文采斐然,其所着《安乐颂》、《太平年》都是不错的着作。若是生在大富之家,倒是能博得些许才名,然生在帝王家,呵呵……

这些藩王也就齐王刘畅,楚王刘恒,赵王刘鑫还能看看。”

杜康笑着问道:“那在周兄眼中,这能看看的三王又如何?”

周昌伟也不推诿,思索片刻后,说道:“齐地所在之锦州,也为四战之地,且今年灾情不断,据说有魏同友之流已揭竿起义,声势浩大有席卷整个锦州之势。

齐王刘畅在民间素有贤王之称,但那所谓贤也是因人而言。据说,其领地内百姓生活困苦,各大世家倒是富的脑满肠肥,如此亲近世家,而不顾百姓死活,呵呵……

若齐国为屋,世家为梁,百姓为基,梁重而基薄,此屋必难持久。

内忧外患皆至,刘畅怕也是独木难支。

楚地所在惠州,位靠沿海,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且楚地多豪杰忠义之士,当年祖帝灭楚,曾有楚将龙云誓死守城,城破自刎而亡,又有督帅左翼守护王城,城破高呼:楚虽三户,亡汉必楚。愤而坠城而亡。

如此之地可谓得天独厚。

楚王刘恒为人谦逊有礼,无为之治是的楚国民生为八镇之首。

然,今年沿海洪峰肆虐,惠州也受到影响。依惠州之力,完全可赈济灾民,惠及沿海各州,但刘恒却听信谗臣霍燕之言,行封粮锁国之策,致惠州百姓生死于不顾,实乃昏聩之举。

刘恒腐儒气太重,宽仁有余而霸气不足,待人和气却不辩善恶,麾下有能臣猛将,也不乏奸诈小人。若能兼听则明,若偏信偏听,呵呵……

宋地地处德州,偏安东部,虽偶有山夷之祸,却也使得当地民风彪悍。

宋王刘鑫为人逢战当先,有霸王之勇。然,其人勇则勇已,却少谋寡智,刚愎自用。若有智谋之士辅之,且能言听计从,或可御风乘龙,但依其性格,怕是难亦。

这些都是为兄浅薄之见,倒是叫贤弟见笑了。”

杜康举起酒杯,正色道:“周兄足不出户,却能知天下诸侯,小弟佩服。周兄见识广博,不如在评价一下那些举兵反叛之人如何?”

周昌伟应邀举杯,一饮而尽后,笑着说道:“泉州通县郭达、冀州陇县李催,或是那锦州的魏同友?”

杜康笑着说道:“都可,都可。”

周昌伟笑着回道:“那就先说这郭达,据传郭达乃是一农户,听闻是纯良之人,如此之人太平年月或能安稳,乱世之时恐难善终。

至于那李催,听说原是官家人,为人急公好义,有小孟尝之美誉。但江湖恩义乃小义,于军政权谋无大用,指望一群所谓江湖人物,怕是难成气候。

至于魏同友,听说此人乃文武全才,但其在锦州纵容兵马霍乱士族,必然会被天下士族所抵制。再者,其麾下已经有智虎相随,贤弟若去,怕也没有位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