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宋道 > 卷七 燕云急 第五百八三章 【黑科技】

宋道 卷七 燕云急 第五百八三章 【黑科技】

作者:隔壁老黄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1 09:09:23 来源:书海阁

战车上的外挂反应装甲,一块块大小如同成人手掌,以熟牛皮条裹夹经过耐火处理的藤条织成的衬里编撺,平时可以收起来放入辎重车中转运,战时根据需要来外挂就成了。

而且,采用鳞片状绵钢板,一方面便于拆卸和更换受损甲片,另外一方面采用鱼鳞状的叠撺工艺,不但能够有效的防御金属箭矢的正面射击,便是碰上地方使用抛石炮或是投石机进行石弹攻击,只要打过来的石头没有过三斤重,也是绝对无法伤害到反应装甲保护下的车体本身,不过如果对方射过来的石弹太大,也就不用研究了。

此时,车阵属于完全展开的状态,“品”字形三才阵的正前方左右双阵,各占据着柔狼山口的道左和道右,四十辆战车和二十辆后勤辎重箱车,以三十辆战车作为正面,十辆战车对着道路,然后将二十辆后勤箱车贴靠在山道口背面和底部,形成了一个“日”字的阵型。

至于说一共也就六十辆车,却为什么不摆“口”字形的车阵,是因为“日”字能够获得更大的空间来布设防箭棚。前文说过,黄家的战车在设计上采用的是可拆卸结构,战车的车身主要分成车体、车驾、车轮和四壁车板,这其中战车的左右两面为主战车板,前后两面为侧板,在需要的时候,左右两面的车板可以完全拆下然后更换或拼装,而前后侧板则各自装有两对合页,可以左右开合。

而如今,韩进宝布下的车阵,全部以车子的左面对外,左面车板放下直抵地面,右面车板拆卸后加装到左面上方,因此也就形成了一面类似于城墙的防御结构,两面车板叠加后得到的壁垒高度高达一丈四尺(接近四米五),这是一个很尴尬的高度。

以如今正常人平均五尺出头(约一米五、六)的身高来计算,如果壁垒的高度在一丈左右,还有徒手攀越或是多人配合搭人梯的可能,但多出四尺之后想要单人攀越难度高了多少不说,要叠罗汉搭人体至少要三层才能行。

而一丈四尺的高度对骑兵来说也是尴尬,就算如今最优良的西夏战马,平均肩高也不过四尺半,能够有五尺的身高都也算是“宝马”了,如黄杰当初跟老胡儿购买的黑云、青花骢和黄骠三匹马儿身高都过了五尺,也才卖的一千贯一匹。

以如今大宋马榷的规定,身高四尺四寸以下为劣马,价格都在五、六十贯左右;四尺五寸左右为中马,价格在百余贯前后;过四尺六寸便是良马,多是有价无市。

换言之,不论是西夏还是辽国,甚至是大宋,骑兵所用的战马多是四尺半前后的中马,只有校尉或是将领亲卫才有可能能骑乘身高过四尺六寸的良马,五尺以上的宝马也就只有主帅和部将才有资格骑了。

换言之,平均五尺左右身高的骑兵骑着四尺半身高的战马,是肯定跃不过一丈四尺的壁垒车墙的,就算他冲到了车墙脚下,想要徒手攀越,就算让他踩在马背上跳脚,也会刚好差了那么一二尺的身高,然后……也就悲剧了!

战车在战时完全展开后,车厢内部的空间会被完全清空,然后每辆车的车厢里会有一个六人的战斗小组,掌控着安装在车厢内的两架简装版八牛床弩,六人小组其中有射手一人,装填手四人,观测手一人。射手和装填手的作用自然也就不说了,而观测手的作用就是从车体内部的射击口拨动外挂的反应装甲片,并将目标的射击诸元报给射手,在射手射完毕后还要迅合上装甲片。

然后,在车体下部,还有一个六人战斗小组作为预备队,如果敌人在远处射击,预备小组就会轮替着入车为床弩上弦装填,如果敌人派遣步兵扑上来“蚁附”攻击车阵,那么这个六人小组就会拿出制式的长矛,将矛杆套在车底的预制套环上,然后等着车中观测手的口令往前一推,长矛就会通过套环和车墙上预留的穿刺口伸出,然后从外挂装甲的甲片缝隙扎在敌人身上。

甚至,矛尖的长度只有三寸,且呈三棱型,并且在血挡的位置上还装有一个十字形不足两寸长的横枝,这样就能保证矛头扎进敌人身体的深度只有三寸就会被横枝阻拦,不会出现扎进人体太深拔不出来的情况。

此外,车顶也不是空无一人,正常情况下车顶也是有一个六人战斗小组值守,这个小组既装备扎刀、骨朵儿、盾牌等近战兵器,也在车顶外挂的装备箱里备有神臂弓和羽箭,可以躲在车墙后抛射,也可以起身从车墙上的射击孔进行精确打击。

然后,在战车的后壁,还有用混杂熟牛皮条混合藤条织成的藤席防箭棚,战兵可以躲在防箭棚下避开敌军抛射来的箭雨,而但凡想要将箭矢越过车墙抛射进车阵里,箭矢的落点必然是垂直的,因此也就完全不射穿防箭棚上密织的藤席。要知道这些藤席若是在危及的时候,拆下来随便捆扎一下也是可以拿来当做盾牌来用的,而藤牌兵的藤牌防御力如何也就不要多说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此外,因为韩进宝这支新式战车部队,既是黄杰的心头肉,也是高俅的亲儿子,所以在装备上也是极尽了所能。先就是,当日在戴楼门外放床弩夹击建功的神卫军第四军第二指挥第三都的射手们全数调拨近韩进宝部,此外高俅更是大手一挥给韩进宝调拨了军器监的工匠,将城防用的八牛重弩进行改装,使之可以在狭小的车厢中使用,甚至还大手笔的一次性给韩进宝调拨了三百具神臂弓、一千两百把大宋禁军制式的两石铁胎弓,以及一些很牛叉的守城用的装备。

可别觉得三百具神臂弓不多,这要是放在西北边军就可以组建出一个成建制的神臂弓箭阵,人员配置最少是一千两百人的“指挥”规模,其配置为三百射手、六百装填手,以及三百专门负责背弓箭和近战的辅兵预备队。

攻击时以一百人为一个批次,在半盏茶的时间内(约五分钟)神臂弓箭阵可以连续射至少三十六泼箭雨,可不要觉得这个度不够快,要知道宋军的神臂弓极限射程约在三百五十步前后,所以上弦需要蹶张(脚踩套环以全身的力量来开弓),因此一旦以连环箭阵的战术来射,就需要一人蹶张上弦、一人挂箭、一人传递、一人射,而且蹶张上弦的那人一口气也蹶张不了多少次。

而今,这车阵里的一切,对于八十步外全都目瞪口呆的西夏人而言,无疑都是匪夷所思的黑科技!(未完待续。)

喜欢宋道请大家收藏:(wuxia.one)宋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