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人生一串 > 第九十二章 商业演进

人生一串 第九十二章 商业演进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1:40:21 来源:免费小说

  冬子转悠在大街小巷,汽车轰鸣与摊贩吆喝的交响中,层次丰富的商业形态,像一本史书,展现在眼前。

  前面说过,冬子因为爹爹的原因,自认为的学渣,还稍微有些历史知识的。仅仅因为曾经在书上看过的,仿佛在千年前的诗歌中出现的,那些古老的名字,今天仍然标定着现实的地名,就让冬子激动了。

  什么未央区、兴庆宫、朱雀大街,这些名字,多次出现在历史的传奇之中,当你走在这街面上,紧靠那巨大的城墙时,你有一种穿越的感觉。

  有一天晚上,冬子没事行走在城墙边上,城门洞里拥簇着一堆年轻人,穿着他们以为时尚,但冬子看来落伍的衣服。或者牛仔服故意破几个洞,或者沙滩花衬衫,以广东人的眼光看来,就是洗浴中心的一次性衣服。还有的,穿着脏兮兮的长筒皮靴,手上和脖子上挂着廉价镀锡的铁制首饰,头发长而且乱,眼神空而且迷。

  这是一帮摇滚青年,用最廉价最直接的方式体现高大上的精神境界。这种貌似投入小收益大的精神游戏,在冬子看来,是热血青年堕落的第一步,最终会变得与吸毒或者酗酒的结局。

  年轻人在堕落时,故意装出高傲的风姿,其实也是荷尔蒙的变种,其多数时间的意义就是,想白嫖。

  谁知道,那贝司声音响起时,门洞里的回声传来,像一颗钉子,杀进了冬子的心。直击灵魂的东西,你体验了就知道,那是真正的高尚。

  “喔,姐姐,我想回家,牵着你的手啊,我不会害怕。”歌手虽然声嘶力竭的痛苦样子,在冬子眼中,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纯粹。是的,每个人都想回家,每个人都是孤独的。这位歌手在唱歌,他还有怀念的人。而冬子呢?连姐姐都没有!

  冬子听到这一声,立即纠正了自己多年以来,对搞摇滚的人的偏见。对的,许多所谓的搞摇滚的人,确实如冬子以前的认识那样,输了不服,病了不治。但是,摇滚本身并没有错,它是直击灵魂的音乐。只不过,拿它来当伪装的人太多了,把它的名声坏了。

  坏一个人的一件事甚至一本书的名声,最好的方法,不是直接攻击,而是用劣质的沙子,掺入它。本来摇滚是最好的音乐之一,但许多别人用心的劣质人士,混入这个队伍,就把它的名声搞坏了。

  冬子听爹爹说过一个故事,关于古代一本传奇的书籍,叫《推背图》,因为预言王朝兴衰而受到朝廷的忌恨。如果朝廷用蛮力来禁它,恐怕是没什么效果的。毕竟,这东西流传太广了,烧之不尽,禁之不绝。怎么办?最著名的是清朝政府,用掺沙子的办法,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本书是无法被攻击的,因为它前面的预言都被验证了。但是要坏它名声,也有办法。就是搞出许多假的版本,把原来预言的顺序打乱,让市面上出现这种现象。假如有一本真的书,就会出现十个不同版本的假的书。最后市场上到处都宣称自己的版本是最正宗的。

  人们无法从这海量的伪本中挑出真的版本来,这真本的价值也就淹没在大量伪本的海洋里了。从此,人们也就不太相信它了,因为假的太多。

  在武汉,最著名的精武鸭脖,也是这样败的。毕竟从表面上看,冒充精武鸭脖的商品,看起来也跟真品一样,味道差距也不大,反正外地人第一次吃,分不清真假。久而久之,真的品牌,因为用料地道成本高,越来越卖不过假货,最终消失在假货的海洋里了。

  其实,这种思路,在银行里也会发生。不要以为银行家,或者生意人天生就精明,假信息如果太多,你是老手,也会丧失判断。

  比如借钱这事,普通朋友或者熟人之间,互相借钱是经常的事。人们喜欢根据以前的经历来判断以后的行为,有人就钻这种空子。冬子听彭总讲过这个故事,因为这是发生在广东佛山的,那个叫杀死比尔的网友设计师,上的一个当。

  他老家一名中学同学,在广东另一个城市打工,经常找比尔借钱,但是,信誉很好,每借必还。最开始几百上千的借,是因为生活上的周转,这倒没什么。但他每次说:“我下个月发了工资就还你。”还真是,每个月到了发工资的日子,他就第一时间还给比尔。

  后来,又找比尔借钱做生意,就一万两万地借,说是进货周转。但每次销销售回款后,都是第一时间还给比尔的。偶尔,还给比尔寄些小礼物来,以示感谢。比尔总以为,这位同学比较靠谱,虽然暂时生意不太顺利,但终究会闯出名堂的。

  他们这种借钱的历史,大概有三四年时间,有一次,那位同学打电话,说有急事,公司一名员工生病了,急需手术费,他作为老板有义务垫支,等员工家里面来人了,就还给比尔,要十万。

  比尔一想,救人嘛,况且这位同学不仅对员工这么仗义,以前对自己的信誉也很好,没多想,立即把十万元打给他了。谁知道,这位同学从那以后,就消失了,电话也打不通了,好几个月都没联系了。

  后来,经其他同学打听,才知道,这家伙是个骗子,他根本没开公司,到处用这种办法拆东墙补西墙,现在,人已经被强制戒毒了。

  彭总告诉冬子这些故事,其实是想引导冬子,在商场上,要多留些心眼。毕竟,在彭总看来,冬子太单纯了,独立处社会,危险系数很高。

  随即,彭总问了一个问题。“冬哥,如果你有一张信用卡,有一次因为失误,还款逾期,有了不良记录,你该怎么办?”

  “认钱认利,最快还掉,自己没那规划精力,就不用它了。”

  “你这是保守做法。每个人都有急用钱的时候,信用卡就像是你一个随时可以借到钱的朋友,如果你对它好,它在急时,还真有用。我都有过这种经历。”

  冬子不相信,彭总这样的大佬,偶尔还要求助于信用卡这东西。

  “我当年刚工作,也没多少钱。现在的老婆,也是当年的女朋友,我跟人家画饼,把人家骗了,人家以为我多有钱,多有本事,跟我交往。结果,承诺在她生日那天给他未婚,买钻戒。但那一年,我们公司搞内部职工认股,我把积蓄都花在那上面了。没敢跟女朋友说,怎么办?用两张信用卡倒钱,预支出几万出来,把钻戒买了,未婚成功,你说,作用大不大?”

  这个作用影响人的一生幸福,肯定是最大化了。有时候,一分钱难倒英雄汉,那是因为,那个时代,没有现代金融。关于信用卡怎么倒,这事,也被彭总详细介绍了。此时,冬子听来,彭总像一个银行推销信用卡的员工一样。

  其实,也是在教冬子,如何利用现代金融,突破创业者资金周转的难题。有一些青年,有能力,找到了好的方向,具备了创业的基础。但有一点,他们最为缺乏,就是资金。本金到处借,周转如果稍有意外,就会出现突然的困难。这种困难,有时候是非常要命的,甚至会把一个未来的企业家,当场是压倒在最后一分钱上。

  回到前面的问题,彭决对信用卡逾期的解决办法,给冬子作了详细的讲解。“其实,你就是不用信用卡了,你信用上的不良纪录还在,银行对你的评价还是很低,怎么办?”

  这叫一步走错,终身污点。冬子听了,吓了一跳。

  “其实没那么吓人。你就继续借,多用它,保证今后按时还,用久了,你的信用评级又会上去,你猜这是为什么吗?”

  冬子摇摇头,他还没办过信用卡,当然不知道这些。

  “你假设一下,银行是债主,就好是比尔,而你是借钱的人,就好比是那个骗子同学。我们假设,你以前用这个信用卡借了十次钱,只有一次逾期。那么,银行会按十分之一的比例,来计算你的信用得分。以后,你再借它九十次,每次都按期还,那么,银行计算你的信用得分,就是百分之一了。这样,信用污点的比例会越来越低,等级也就渐次恢复。”

  这就是商业的基本原理,概率。任何人,不能保证每一个生意都是赚钱的,但是如果能够保证大概率赚钱,都是可以一试的。对个人来讲是这个心态,对银行来说,也这样计算。所以,所有生意的对象,表面上是商品是钱,实质上,是人!

  了解了人性特点,掌握了对方需求,你就有得赚。

  冬子还有一点不太理解,问到:“那按这样说,如果概率有用的话,比尔为什么还要被骗呢?”

  “我不想用数学与逻辑来分析原因,比尔只注重了次数的概率没注意金额的概率,这是他的问题。银行不怕你骗它是因为它还有另外的追债手段,以法律及其它强大的力量,你顶不住。但我要说的,这种被骗,还有更底层最基础的原因,这也是商业史上的永恒话题:信息的不对称。”

  对了,信息的不对称无处不在。比如银行无法判断,你还款逾期是有意的,还是一时疏忽,或者是还款困难。而比尔也没有搞清楚,他同学究竟是不是在开公司,是不是有员工生病。

  “商业的发展史,就是解决信息不对称的演进史。”

  彭总讲到这里时,被来的电话所打断,这个话题就没有继续下去。后来几天,彭总带领那一帮子人,到处跑市场,找资源,冬子就有时间,到处闲逛,但他并没有把彭总提出的话题,忘掉。

  他走到一条街道上,这是他第一次来,刚出西门不远,看到一个雕塑群,是丝绸之路的纪念雕塑,让他感受到,这里,长安,曾经是世界上最繁华的商业中心,是联通欧亚大陆最高端的枢纽市场。

  雕塑体现了一个商队的特点,骆驼拉着货物,被各色人种组成一个驼队,成一字型向前排开,作出进入长安城的样子。对的,他们当年应该是从西门进来,这里面有波斯人、罗马人、胡人甚至高加索人,他们为什么都要来长安呢?

  从理论上讲,长安虽然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但能够买到丝绸和瓷器的城市是很多的。比如,他们来时经过的咸阳。咸阳与长安相距不过几十百把公里,也算是一个成熟的古都,一般的外贸产品,在咸阳就可以了,何必要到长安来。长安米贵,居不大易,成本这么高,还非要进来,为何?

  从成本理论上讲,他们应该把咸阳当成交易中心,从住宿到饮食到交易费用,都要低些。就像在武汉,把物流中心搞到汉口北,而不是在主城区。

  今天也一样,很多公司,花大价钱租或者买门面,在最热闹最贵的区域,比如上海的南京路、北京的大栅栏,比如武汉的江汉路等,最贵的地方,商家不惜成本,也要到那里去扎堆,顾客不怕货贵,买不起,都要上那里看上一看,这是为什么呢?难道是天生好热闹?

  不对,生意人的本能,应该是天生爱财。

  联想到彭总的说法,冬子仿佛明白了些什么。这些商人,不远万里而来,是信息的沟通者,商人不是商品的生产者,他们流通的工具,也是骆驼,而他们最主要的价值是,信息沟通。

  唐朝时的长安,被称为万邦来朝。这里不仅有西域传来的艺术文化及商品,也有西域传来的审美与习惯。而今住在西安最中心的回民一条街上的回民,他们信仰的教派与生活的习俗不一样,但他们可是正宗的中国人。他们的祖先在一千年前,就来到唐朝,来到长安,在这里生活、经商及做官,唐朝给了他们平等的待遇。

  这是交换的结果而不是原因。信息交换带来了商品的流通与文化的联通,所以,商业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创举。

  唐玄宗喜欢的胡旋舞,来自西域,今天,我们中国人最擅长的民族乐器唢呐,也是来自于西域。这虽然表现为商品或者文化,但最先到达的,本质上是一种信息。

  物质的交换因商业的产生而大规模流通,而商业交换的第一步就是信息的交换。而信息交换,只有在信息最充分反映的地方,才最有效最丰富最直接。

  而这就是大都市的价值。

  人们把最好的商品都拿到大都市展出,为什么?因为大都市来的人多,看到它信息的人也就多,传播的效率就更大。商业社会中信息交换的先导性,就打破了传统交换市场里,“酒好不怕巷子深”的信条,自然地进入到广告时代。

  按这个理论,商业就是信息交换为先导,那么,如果信息可以在一个地方聚集和交换,那就会成为商业最集中的地方。那么,今天互联网上,有一些商品买卖的行为,会不会颠覆今天商业的形态呢?

  冬子想到这一点时,中国的电子商务才刚刚起步。马云的阿里巴巴虽然成长很快,但还没有深入每个中国人的心人。主流的商业人士,仍然把它当成一个阿拉伯的传说,照例进行着层级推销与区域代理的商业模式。

  过得好的公司,没有想着改变,等大逻辑变了的时候,想变也就来不及了。

  冬子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有这些模糊的认识,只能说明他的敏感,并不能说明,他就是站在时代潮头的人。毕竟,人家马云再土,也是大学老师出身,也出过国,讲洋文很溜。

  而冬子,目前也只到过两个省会,当一个最基层的职员。他还在考虑自己未来能否有资格,回到容城,让爹爹为自己而骄傲。或者挣一些养家糊口的钱,娶到燕子。

  这个时代,如同冬子这样的小人物,本来没有大的理想。但是时代给予的机会太多了,以至于,最后出现的结果,连最有想象力的小说家,也写不出这些精彩来。

  冬子是从互联网上认识彭总的,因为彭总而改变了今天的境遇。但是,互联网虽然解决了信息的丰富性与传输便捷性的问题,也会产生一些新问题。

  以前人们要取得信息的丰富性,比如商人寻找商机。最直接的办法就是两个,一个是到信息量最大的地方去,比如大都市。一个是到信息产生的地方去,就是实地考察。在大都市设门店,在各消费市场设直接分销点,就是这两个逻辑的运用。

  要传输的便捷性,最早是老板自己去,比如从罗马到长安,要走一两年,相当不便捷。于是后来,就找代理人,职业经理人,帮忙跑。再后来利用骆驼马匹等加快速度,或者在沿途设点,分级传送。当然战争中的烽火台,是信息分级传递的典范。

  但在互联网时代,这两个问题,都在网上解决了。不用多说,冬子在论坛里作为冬哥的大神地位,就是受益者。

  但是,它还有一个问题没解决,就是真实性。信息的真实性,其实是相对的。从哲学意义上讲,眼见不一定为实。你以为就是你以为那样的?我不要你以为,我要我以为。等等,真实性都是相对的。但大体真实,是可以做到的。

  为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在商业上,最简单的方式,就是作保或者抵押。所谓做保,本质上也是人品抵押。银行支票的背书,也相当于作保。贷款时的低押品,保证了双方信用的物质基础。而朋友作保的借据,也分摊了违约成本,让信息多一个确认人,也就多了一分保险。

  信息的真实性还有一个自然法则,那就是时间与实践。实践,在商业上你赚钱了,说明信息是对的。在其它信息上,经过时间的沉淀,留下来的,就是信息的干货。

  中国有几千年没有中断的历史,除了历史书,西安摆给你活生生的实物,这样经过时间沉淀的巨大丰富而真实的人类发展信息,是我们民族无与伦比的财富。冬子知道,凡是真实的信息,都是财富。对金钱对社会对人生,都是有用的。

  前段时间,在网上看到一句话:“此生无悔入华夏”,冬子想,估计与这种文化信息的真实留存有关。前人趟平的路,后人走得顺;前人踩过的坑,后人警惕。这是祖先留给我们多大的恩惠啊。

  但是,互联网产生与传递信息的速度太快了,根本不会给你验证的时间。所以,回到前面听摇滚的感慨,冬子觉得,大量掺沙子的伪信息,不仅无用,还有可能,将真信息或者有价值的信息,淹没在假信息的海洋中。

  不怕你商品档次低,只怕你货假,以次充好。

  但现实中,有的商人就专门想赚这种黑钱快钱。在互联网时代,这钱来得更快,该如何杜绝呢?

  这涉及了后来电子商务大量的算法与规则问题,几乎与数学金融学法律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大量现代学科有关,不是冬子可以想得通的问题。

  今天这个社会产生的新东西太多了,如果你企图都要理解它们的话,是狂妄了。但是,冬子并不因为这些新事物难以理解就感到沮丧,他有一个基本经验,让他更充满信心。

  从小以来,就听容钢的工人叔叔们说,这也搞乱了,那也搞乱了。有人说农民进城了,怎么得了?有人说工人下岗了,怎么得了?有人说年轻人不种田了,怎么得了?有人说,姑娘越穿越少、小伙越来越娘,怎么得了?

  这些年来,那些担忧的甚至愤怒的人,根本无法预测今天的世界。这个社会一天天飞奔,就连最有经验的爹爹,见证过三个时代变迁的知识分子,也曾经说过。

  “哪个人要说他会预测十年后的事情,十有**,是在说大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