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人生一串 > 第七十七章 驾校百态

人生一串 第七十七章 驾校百态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1:40:21 来源:免费小说

  尽管小袁发出了灵魂之问,并且对瓶把剩下的啤酒吹干,以强调语气,但冬子总觉得,他宁愿相信爱情。

  如果说他们的讨论很是高级,把爱情这事谈论到哲学的地步,有些钻牛角尖的感觉。但还剩下什么,却是现实的。桌子上剩下杯盘狼藉,冬子不得不应付这油腻的东西,用热火冲洗虽然很快,但手上的油脂,仍然很麻烦。

  而小袁,却什么都没剩下,他跑到厕所一阵吐,好像要把胃吐出来似的。冬子给他泡了蜂蜜水,安顿他睡下,自己到了床上,一看时间,已经超过两点。

  好在白天没事,看资料也是由自己掌控,并且,有咖啡提神,不把瞌睡,恐怕是上班的最低职业要求吧?

  这段时间,冬子在驾校学习的进展很快。驾校是个流水席,来来去去的人,如河流一般。但这里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冬子看到了各种层次的人。

  在这里,有公司的白领,还有利用假期回家期间学习的名牌大学生。还有底层的年轻人,有的想跑出租车,有的想搞货运。人们阶层混杂,但在此地,各种阶层都没用,师傅才掌控着一切。

  这个驾校生意好,不仅是它能够保证业余时间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它跟交管部门的关系很好。一般来说交管部门对新学驾驶的人,上车学习时间有控制。一般不到两三个月时间,不考试的。但是,这个驾校,在学员学习时间上可以做假,管理部门也睁只眼闭只眼。

  冬子终于又请了一次杨哥,以春节加班发了加班费共同庆祝为由。其实也是安慰杨哥,他刚被师傅骂了一阵。

  他们师傅平时脾气是很好的,但是过完春节后,不知道哪根筋坏了,脾气突然暴躁起来,动不动就吼,声音还特别大,表情也开始变得增狰狞。

  冬子有一次倒车移库时,少看了一眼后视镜,就被他吼到:“我怎么教的?没学爬就学走了?”

  冬子只好抱歉地对师傅笑笑,没有反驳。毕竟,从小到大,冬子的性格,本身是柔软的。他倒车移库,已经很熟练了,只需要看一次后视镜,操控就非常有把握。当然,明天就是去考场了,师傅不能得罪,万一他不给自己报名,岂不耽误时间。

  而杨哥挨吼,只是因为看到师傅脸色不好,自己学得也不是很熟练,误把转向灯,打成了雨刮器,被师傅骂了。骂的时候,话还很难听。杨哥马上刹车,气冲冲地从车上下来,师傅也下车了,挑衅地问了一句:“想不想学,不想学,跟老子滚!”

  都充老子了,这把杨哥惹火了。你是师傅不假,但我是交钱来学车的,按理论上说,消费者是上帝,你不就是会开个车吗?有什么了不起?杨哥当时的心态,冬子很是理解,但为了避免扩大冲突,冬子还是上前,拦下了,准备冲上去的杨哥。

  杨哥找驾校负责人投诉,别人最后的解决办法是,给他换了一辆车,再不在那个组了。所以,安慰杨哥,成了冬子应该做的事。

  “跟我充老子,我一脚都把他蹬爬!”杨哥跟着冬子来到烧烤摊时,杨哥还愤愤不平。

  冬子劝解到:“杨哥,莫跟他一般见识。他从春节过后,人就变得不正常,原来态度还是很好的。估计啊,春节期间,家里有什么不顺的事,所以才这样的,哪个人没得点事呢?”

  “屁,我不晓得他们这帮子人?”杨哥说到:“原来人家把他师傅师傅地叫,埋下去的头,抬起来了,怎么,现在要吃人?”

  这一段话,冬子不太理解,看着冬子的眼神,杨哥作了解释。他的父亲就是司机出身,所以,他还是有发言权的。在最近的这几十年,司机的社会地位与经济收入,在人群中,相对而言,是一个持续的下降过程,人在走下坡路时,就会积累大量的负面情绪。

  在二三十年前,私人是没有车的。车辆都是工厂或者单位才有的,那时的司机,可以说是最标准的技术工人。他父亲在他小的时候,总会给他们,隔三岔五地,带来各种好吃的水果与糖果。因为,他父亲当年跟领导开车,别人送领导的东西,总有他的一份。

  后来,工厂经营差了,父亲下岗开出租,地位就明显下降。当时,杨哥已经读初中了。但最开始的骄傲还是有的,父亲出车前,总是把车子内外洗干净,戴着白手套,很正规的样子,当然,最开始,他的收入,还比工厂多些。

  再到后来,会开车的多了,出租车面临各种竞争,生意也就没以前好了。再加上,私家车开始涌现,开车这门技术,再也没有竞争力了。不仅收入下降,工作强度被迫加大。而且,越来越被人瞧不起,很简单,挣钱少,又累,得了一身职业病。当然他没说是哪些职业病,毕竟两人已经开始喝酒吃肉。

  经过杨哥这一说,冬子有些理解这位师傅了。按他的年龄,他已经四五十岁了,应该经历了这个下降过程的全部时光。也许在他年轻时,刚上车时,也是意气风发的,姑娘们也追他,同事们也羡慕。但是,到了今天,估计老婆也嫌弃他,挣钱太少。他们的工资,基础大概只有五六千一个月,如果学员学得快,他培训合格率及学员周转率高,那他还有一些不多的奖金。

  为提高周转率,他肯定喜欢学得快的,学得快走得快,来的人也快,就提高了周转率。所以,从钱来考虑,他对学得慢的,心里有气,是自然的。

  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长期进入人生的下降通道,很让人难受。在今天这个社会里,大部分人都走上了人生的上升通道,就是在佛山最底层的农民工,那些临时来找工作的。他们大多数是农民出身。工厂的劳动强度虽然大,但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也强过农村。从收入上讲,农村一年干活的收入,或许抵不到他在工厂一个月挣的呢。

  也许他们的收入赶不上这位驾校师傅的水平,但从低向高的进程,让他们很满足,所以,他们还是有朝气的。有希望的人生,才是快乐的基石。

  由奢入俭难,人生的下降通道,如同鲁迅写的孔乙已,就是个悲剧。其实,仅就绝对收入而言,驾校师傅的收入不比他刚参加工作时低,甚至还高出几倍。但是,相对社会地位下降,让他有一种被剥夺的感觉。人人都在往上走,凭什么,我就越来越差?

  这种怨气,如果渠道不正确,就会变成负面力量。在这一堆学驾驶的人中,冬子就听到许多报怨。说政府不友好的,说贪官太多的,说老师不敬业的,说商人太奸滑的,说邻居不道德的,说老板不仗义的。

  总之,把自己的不舒服归疚于外部原因,这是普通人的做法,以取得心理安慰。其实,这种做法至少有三种错误。

  想到这里时,冬子觉得,跟小袁在一起久了,自己说话也受他影响,变得头头是道来。冬子的笑,当然没躲过杨哥的目光。

  “你笑啥?”

  “我在笑,那些整天报怨的人。我不是说人不应该报怨,但是,拿报怨过日子的人,肯定犯了几个错误。”

  “拿报怨过日子?”杨哥重复到:“有意思,我们身边到处都是这种人,所有的错都是别人的,自己努力起来,哪有时间和精力报怨别人?”

  “对,报怨其实有合理的因素,至少心理上好受些。当然,这个世界不公平,也值得报怨。”冬子强调到:“这就是第一个错误,报怨的前提不对。为什么呢?报怨的原因是不公平,或者说不合理。但是,世界本身就不是公平的,对不对?世界合理吗?这个理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还是哪个大师证明出来的?世界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哪儿说理去?你报怨的话,那么,如此多的细胞,为什么,偏偏只有你这个虫子,被生了下来?当一个人,就很幸运了,对吧?”

  杨哥听到这里时,就已经没有怒气了,他笑到:“对啊,小陈,你人小,但见识不小。我们都是幸运的,更何况,我们吃烧烤喝啤酒,那非洲人看到我们,不羡慕得要死?”

  杨哥递给冬子一串肉串,自己停下了吃的动作,想了想,说到:“其实,我们都有这种毛病,人人都有。凡是自己得不到的东西,人家要是得到了,就不舒服。凡是别人比自己强了一点,就骂别人的道德,好像越穷越光荣。他哪里是光荣,他只是没能力和机会而已。当然,我自己也这样,说不得别人。师傅骂我,对我有意见,估计跟前两天我吹牛有关。”

  “你吹了什么牛,我怎么没听见?”

  “你当时上厕所去了,我在车上,师傅也在。也就是我挂档时,总是把半离合与档位协调不好。于是,当时我报怨到:什么破车,我下步得买自动档的,起码在三十万以上那种,免得搞这离合手动的家伙,麻烦。当时师傅白了我一眼,当时说了句酸酸的话:没看出来,大老板嘛,还不要归我管?你要考不过,宝马你买得起,开不了!当时我还来了一句:又不是只有你一个师傅。这句话,估计早就把他得罪了,所以,今天的发火,是有原因的。”

  他的自我检讨很正确。冬子想,假如我是那位师傅的话,也很生气。在你面前,我只有师傅这个优势身份,只有开车技术这个能力,居然被你嫌弃,唯一的尊严仿佛受到了践踏,怎么不怀恨在心呢?

  “你刚才说的第一点,是报怨不应该。那第二点呢?”

  一个好的酒局,不是因为有好菜,而是因为有好言。碰到意气相投的谈话对象,真是下酒的好东西。所以古人说:酒逢知己千杯少。

  “第二点,是没得用。你想,你不管报怨哪个,能够改变别人吗?改变社会还是改变环境?都不可能。”

  “对对对,兄弟,喝酒,你这话,我跟我公司的员工也说过。愿干就干,不干走人,少说废话,没用。”

  “第三点,就是没意思。本来报怨是为了安慰自己,或者说在别人面前,给自己的负面情绪找理由。或者是找道德上的优越感。但是,它带来的负面能量,除了让朋友讨嫌以外,还能有什么意思呢?比如,我在你面前,老是报怨,把你当树洞,说那些没意思的话,你喜欢?”

  “我又不是心理医生,况且,你又没给我钱,凭什么要听你的?”杨哥果然通透,不愧是老江湖,接话很得当。“假如说听你的情绪话,那么是朋友或者亲人了,你把朋友和亲人的心情搞舒服,你就好了?”

  这一点,冬子还没想到,杨哥作了很好的补充。

  “其实我的父亲,也是个爱报怨的人,我不怪他。毕竟,他经历的年代,三重压力出来,是个人,也受不了。报怨如同苦力劳动的号子,缓解一下心理压力吧。”

  冬子好奇的问到:“不是只有工作地位下降的压力吗?”

  “还有两个,你没注意到。一个是下岗的压力,从国家保障的铁饭碗,到自己挣钱养家的泥饭碗,这就有天壤之别。过去条件再不好,城镇的,有工作,国家单位保障,与广大的农民相比,优越感是有的,足以安慰所有的不幸。”

  冬子听到优越感这个词,好像有些熟悉。优越感与人生价值观与参照系有关,好像如同空气一样重要,没有它,你生命的意义将不好定位了。

  “还有一个压力,就子女的压力。按以前的城镇户口人的模式,像我这样的,原来是可以靠工厂招子弟工或者街道安排工作来解决的,但后来改革后,我们的工作靠自己找,作为父亲,为我们的担忧,是天然的。”

  也许杨哥年纪大一点,还听到安排工作的说法。以冬子这个年纪,根本没这个说法了。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冬子从来没为这事报怨过。

  “所以,你看到的报怨者,最大的群体,大概有两个特点。第一个,城镇户口的报怨比农村的大;第二个,过去有单位后来下岗的,报怨的比例比从来就没单位的个体户大得多。”

  其实,冬子觉得他的理由并不充分。比如自己的母亲,就是下岗的,但从来没听过她的报怨。父亲单位效益不行,收入下降,每天睡四个小时,卖羊肉串,也没报怨过。冬子不知道,他父母这种优秀的品质,恰恰奠定了他优良的品格,那一种坚韧与顽强,是从小耳濡目染的。

  所有的性格都来自于童年,而童子功,是最专业的禀赋。

  再干一杯后,杨哥叹了口气说到:“就是最亲的人,也受不了。我老婆,就喜欢唠叨,报怨我这没做好那没做好。怎么办呢?我只有听到,谁让我是她老公呢?所以,有个名人说得好:幸福的家庭有个条件,不爱报怨的老婆或者充耳不闻的老公。”

  是哪个名人就不去追究了,况且,冬子没结婚,对这句话没什么体验。

  “我觉得,那几个打闹的年轻人,估计十**岁吧,他们好像没什么报怨的,算是正能量吧?”冬子把话题一转,说别人,总比说自己要轻松些。

  “他们哪”杨哥以过来人的身份,话语中显示出一种优越感般的从容。“他们是没吃过亏,刚走入社会,以为未来有无限可能。有希望的人,肯定是不会报怨的。但是,他们在社会中碰久了,也有不少人走上报怨社会的不归路,少数不报怨的,才有成功的可能。”

  “这话是什么意思呢?”

  “少年不识愁滋味嘛,初生牛犊不怕虎。仅仅一场失恋,就会打得他们中一些人爬不起来,更何况,今后遇到生活的波折。唉,年纪轻轻的,居然以开出租为理想,我为他们担忧。”

  “年轻人就不可以开出租吗?”冬子觉得,杨哥这样说开出租的,有点情绪化。可能,他父亲开出租的经历,让他对这个职业报有成见。

  “不是不可以作职业,而是不要对这个职业报有过高的期望。毕竟他们年轻,社会在发展,有一天,这个职业应该是给那些找不到事做的普通人干的,不是年轻人追求的理想。也就是说,年轻人如果干这个职业,社会境遇会越来越差,相对地位会越来越降。如果他安于这种状态,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他有攀比心,那他离报怨之路,就不远了。”

  冬子想到,自己其实也没具体的理想,对职业对未来,也没什么远大的打算。但是,真的没有吗?也许有,那就是对幸福生活的期待。

  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以什么途径实现?具体的模式是什么?冬子对这些都没有概念。但是,在隐约中,冬子感觉到,幸福可不是一个低追求,而是一个高标准。

  或许,冬子眼中的幸福,只是少年时代,父母呵护的那些日子。但那样的模式,不可能再回来了。

  起码得有个家,如果那个家里有燕子,可能就是最好的吧?

  冬子参加科目二的考试,很顺利。从此以后,冬子基本上就是上路驾驶的阶段了。在这个阶段,前几天,冬子还跟师傅学习,但后面,冬子就提问了。

  “师傅,我朋友有个车,他答应我,平时带我到外面路上学,行吗?”

  “你那朋友驾龄多少?”

  “三年了吧?”

  “行,那自己回去练吧,觉得熟悉了,再到我这里来,我考一下,如果行,就去交管所考驾照了。”

  其实师傅是巴不得他回家去练习。毕竟,少一个人来练,他就可以多接纳一个人上车,提高周转率,是他提高收入不多的方式之一,很重要。

  冬子跟小袁练习车子上路的那天,冬子专门买了些好菜,回家做了起来。小袁只是看着冬子忙碌,想帮忙被冬子拒绝,毕竟自己没这方面的技能,进了厨房,也是添乱。

  看冬子做菜,简直是一种享受。因为,冬子在厨房时,像一名将军,指挥着锅碗瓢盆,有条不紊的样子,从容而自信。他做菜时,神情专注,对外界的响动完全不理会。当一个人专注于某件事时,自有其迷人的风采。

  冬子所谓的拜师宴,就成了一种习惯。每天下午下班回来,冬子做饭菜,小袁不好意思,偶尔把拖地的事、抹桌子的事做了,以平复自己的愧疚感。

  有时候,看着满桌子的菜,看着井井有条的家具与洁净的桌椅,小袁有个错觉:这里真像一个家。

  冬子学车也很专注,悟性也很高。他有一个特点,就是不慌乱。不像自己刚开始初学车时,对面来一个车,尤其是晚上,对面大灯开着,自己就吓得不得了。对面的大灯让人看不清楚前面。假如你想避开它远一点,向右打盘子,又害怕右边是马路的边沿,把车开掉下去了。

  但冬子就不慌,他好像已经像某些老司机一样,意识到,自己保持着自己的路线,对方开大灯,看得见自己,就没有撞上的危险。

  冬子也记得,给对面的车子闪一下远光灯,提醒来车注意自己的灯光。作为一个新手,冬子如此沉稳的操作,让小袁有些吃惊。

  学过十几天,小袁觉得冬子的各种技术与反应都差不多了,就劝他到驾校,让师傅检验一下。

  结果到了驾校,在师傅车上,当着他的面,从上车起步到过红绿灯,一直到会车,那可都是晚上进行的。所经过的路况,与驾校的考场,几乎是一样的设置,冬子没有一处错误。

  师傅松了口气:“哎呀,小陈,你是我见过的,学得最快的学徒。我给你报名,你过两天就参加考试吧。”

  冬子不紧张是有原因的。因为他知道,只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不要去估计命运的安排。命运,对他的突然袭击还少吗?不也没有打垮他?

  “我不企求命运的好处,但我不是最倒霉的那个吧?”冬子心时常常这样想。

  正式考试,一次通过,冬子觉得,这也有幸运的成分。自从来到佛山后,冬子总有一种好运连连来的感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