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人生一串 > 第二百五十五章 试验扩张

人生一串 第二百五十五章 试验扩张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1:40:21 来源:免费小说

  庆功酒,当然只是个意思,就连这个机械,小熊也觉得,有值得改进的地方,当然,它的可靠性,及运行中要出现的问题,现在还不得而知。

  当他在掌声音中拿到这个奖励红包时,还是有些激动的。在众多人面前,知识的回报如此丰厚,感觉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承认。

  有心理学家说过,人的最高追求,不仅仅是钱,是安全,是尊重,最高心理需求是:自我实现。就是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人。

  虽然,自己高考失利,但从来相信,凭借自己的努力,利用学习能力,有可能会东山再起,目前,这一趋势,已经赴了。

  小向除了羡慕以外,稍微有些嫉妒,因为,他看到,当时大家祝贺时,大美女许玫,对小熊的目光中,赞许都是由衷的。

  一闪而过的嫉妒并不邪恶,那有可能会激发一个人的上进心。不把自己的负面情绪扩大为极端的行动,是因为,你有通顺的正路,以及身边这一堆走正路的人。

  大部分人的成长与发展,都是受环境影响的。极少有天生的恶人与圣者。

  这台机器如何使用,是大家关心的话题。但冬子决定随后再讨论它。现在,冬子想到的是,这台机器的专利申请与审批。而这台机器被仿冒侵权的风险,会随着它面世过后,就存在。

  冬子倒不怕机器本身被别人把技术偷走了,他害怕的是,有人利用这台机器仿冒“老陈烧烤”,砸了对他人生具备重大意义的招牌。

  咨询专业人士的意见,才是必须的。打电话给小舅,让他找市场管理部门的人咨询一下政策,需要什么资料,得多少时间,得多大资金成本。

  而小舅最感兴趣的,不是他的专利,而是他的作品。

  “你莫忙,机器那东西,莫瞎搞,等我过来再说。”

  大约过了半个小时,小舅开着车,连呼带喘地过来了,还带来了大姨。

  “冬子,烤一下,烤一下,过不了我们这一关,你莫想用它。”

  冬子明白,他们两位长辈过来,几乎是代替自己父母在世一样,是要检验老陈烧烤的风味,这招牌创立充满着爹爹的期望、父亲的心血,可不能为了贪轻松而用机器把它毁了。

  小樊几个员工倒很轻松,他们已经吃过,知道这味道很正宗。许玫虽然对冬子的小舅不熟悉,但小葛老师,那是熟悉的,赶快倒茶让座,恭敬而热情。

  冬子一边按规程操作,而燕子紧张地观察两位长辈的神色,这种紧张感,让几位其它员工意识到,老板害怕的人来了,这两位,是大佬。

  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两位算起来,也算是老板之一呢。他们全家,冬子燕子所有的收入中,得占一成的股份呢。

  更何况,他们是冬子的根。

  冬子在容城,不是没有根的人,虽然父母都不在了,这了这一家人,母亲最后托付的人,就是冬子的家长。在冬子最困难的时候,任何人不救,也只有他们,会舍得全部精力,来救冬子的。

  爱之深,责之切。冬子发明机器的消息一打到小舅的电话里,小舅马上就给葛校长和大姐打电话通气了。所以,他俩的到来,也是代表着葛校长来检验的。葛校长害怕冬子为挣钱,把自己父亲的心血抛洒了。

  两位尝羊肉串时,大家的神情是最紧张的,大气不敢出,冬子自己也只能搓着手,缓解尴尬。

  “我说嘛,冬子怎么可能骗人呢?他自己要觉得不行,怎么会随便给你打电话?”大姨对小舅说到:“这不?味道好得很,跟原来,没得走辗。”

  小舅假装正规严肃,但却忍不住面上的轻松。“嗯,不一定说很像陈大哥的百分之百,但小陈的味道,肯定正宗了。”

  大家这才长舒了一口气,冬子胀红了脸:“我跟我爸的味道,总欠一丝丝,只有你尝得出来。”是的,这一点欠,当年,母亲也说过。倒从来没有顾客吃出来,也许有个别吃出来区别的,出于礼貌或者感情,不说而已吧。

  “没事,你小陈摆的老陈烧烤,不正宗也必须正宗,再在哪里找一个更正宗的人呢?”

  这句话马上提醒了燕子,她一直在考虑,这个机器使用的方式。“对了,大姨,小舅,我们一直在想,这个机器申请了专利后,就对外试着营业,最开始,我们想同时摆几台出来,你这一说,我明白了。最开始,要让大家承认机器烤的与人工的一样,那只能由冬哥自己来操作一段时间。”

  小舅点了点头:“你自己对自己的品牌负责,这是对的,如果现场机器坏了,也不要紧,你在嘛,人工给别人烤就是,对不对?”

  那边有个多话的小向说到:“对,大不了,把人工烤炉放在车上,备着,以防万一,这不就妥当了?”

  大家觉得,这种办法最好不过。

  小向看到许玫也对自己的提议点头,顿时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前面对小熊的羡慕嫉妒之心,一扫而光。

  “剩下的,你找个保温盒,我拿回去,让你爹爹家家们,都尝一下,免得他们怀疑,我们只说好话。”

  这可是很高的荣誉与肯定。那个保温饭盒一直都在,很古老了,绿色的塑料壳子里,有玻璃胆的保温瓶设计,共分两层,可以装下两个菜。当时,这种保温饭盒,是市场上所能够买到的最大号了。当年,父亲做出了得意的菜,总是让冬子提着它,骑上自行车,以最快的速度,送到爹爹家去。

  那是亲情的温度,那是家庭的香味,那更是尊重礼节与情义的象征。

  这个饭盒的意义,早就给燕子说过。燕子一听说,早就飞奔进屋,在卧室里面的柜子里,把它拿出来,用开水烫洗一阵,拿了出来。

  “你也晓得这个盒子?”大姨问燕子。

  “这重要的东西,搬家时,可是冬哥让我抱在怀里带过来的,不敢乱来。”

  小葛老师觉得很欣慰,冬子找到了一个好媳妇。

  把羊肉串从签子上剔下来,放入盒子里,两位长辈就准备离开了。

  “我咨询清楚了,就给你电话,好像是以申请日期为准的,只要是申请了,暂时没批,你都可以拿出来用。”小舅一边走一边说到:“总之,我尽快。”

  他们一走,里面的人都沸腾了,纷纷期待着以后的发展。有的人说,以后,可以扩大规模了。有的人还说,干脆,整一个厂出来,以容城的市场容量,搞出五个摊位,都卖得完。还可以卖到武汉去,周边的城市也可以连锁经营。

  从理论上讲,他们说的都有道理。但实现上,冬子考虑得谨慎得多。刚才,两位长辈过来,就是提醒他,一定要谨慎。做生意钱是赚不完的,但品牌一旦砸了,什么都没有了。

  首先,在外地经营,这一条就难。管理困难,运输及监督困难,给品牌维护,加大了几何数级的难度。

  假设在附近城市开一个老陈烧烤的点,操作人员不可能由冬子自己来,最好得找一个当地的销售及操作人员,不仅是因为他们熟悉当地人的喜好及习惯,单纯从口音上来说,亲切感就很重要。

  尽管自己掌握着腌制的秘方,但要把烤的材料,从肉到调料,按最新鲜的方式运送过去,来去得一两个小时,增加了时间及人力成本。本来两人的摊位,增加一名司机的工资,那就增大的成本。

  那是否可以把调料在当地调好保存在冰箱里呢?这个问题被一些员工提出来时,燕子也作了否定。她已经熟悉了老陈烧烤的流程,说出来当然权威。

  羊肉,哪怕用冰柜冷藏保存,也最多用两天。第三天,就不能用了。这不仅是冬子父亲留下来的传统,更是因为品味的需要,冻久了的羊肉,会对嚼劲口感,发生变化,是绝对不行的。冬子开始烤羊肉时,一般都是当天进新鲜羊肉过来的,肉联厂的新鲜羊肉,产地品种都清楚,所以保持了品质。如果销售量过大,超过了肉联厂的供货能力,包不齐肉联厂会用其它品种来充数,那就不行了。

  更重要的是,调料,必须用当天的。比如,调料中用的醋,用的葱,多搁一天时间,就不行了,必须得换。

  这些细节,在外地城市,哪个来监督呢?更何况,外地人,不知道老陈烧烤的历史,他凭什么口感来鉴定你是否正宗呢?把一个正宗的品牌,做成路边摊一样的水平,无论如果,都是划不来的。

  关于到武汉开点的提议,冬子更是不赞同。毕竟,武汉那大的市场,天南海北的食品众多,自己这样一个小众食品,品牌能否打出来不一定,生意能否赚钱,都难说。

  竞争面太大,各种影响品牌的因素太多,就不好控制了。哪怕冬子自己在武汉做,也有可能做砸。卤菜,会遇到精武鸭脖一样的困境。而烧烤,光是新疆烧烤、西北烧烤、蒙古烧烤,这些东西满大街都是,你这一个品种过去,一开始的招牌,就很难打响。

  泯然众人矣。冬子想起了哪个古书上,有这一句话,突然从脑袋里冒了出来。

  “为什么非要进大城市呢?”冬子问到。

  急于表现自己的小向说到:“要扬名,得到大城市。要挣大钱,到大武汉,不对吗?”他看了看许玫的表情,她赞同,这让小向很高兴。

  冬子在遇到不同意见时,逻辑思维的方式出来了,他本来要习惯性地按逻辑推理来问。为什么要扬名要挣大钱,什么才叫真正的出名与挣大钱,怎么样才能够出名挣大钱。但一想到自己的答案,他沉默了。

  自己的答案,涉及到人生观的问题。

  千万不要跟境界不如自己的人争论,那会让你看起来像个傻子,这是小袁的告诫。而教别人人生观,其实就像在教别人如何做人,冬子再狂傲,也没有资格。

  一个人的格局与其见识及人生观有关系。而见识,除了他看到东西的丰富与深刻程度以外,还与他的喜好与分析框架有关。比如,一个画家看到一个麦田,会说,好美好,绿得纯正。但一个农民看到后会感叹:苗子壮,今年是个好收成。

  人们喜欢什么,就愿意相信什么,人们看到的世界,是他所能够理解的世界。不理解的世界,在他的认知中,相当于不存在。

  对不同世界观的人,不要争论对错,因为参照物不同,标准不同。但是,说服他们的办法,有一个捷径,那就是讨论是否可行,并且,以谦虚的方式。

  “我没那大本事,在武汉发财,容城能够发财,就算运气好了。”

  自谦的人,有可能是降维打击的说法。

  我们平时,总会遇到急于表现的人,也会见到极其谦虚的人。往往,他们的实力,与表现,是相反的。滔滔不绝的人想证明自己并不贫乏。而谦虚客气的人,想证明自己亲切地与大家打成一片。

  当然,最牛的,是自在的人。你有人无人他都一样,完全凭自己的本心说话做事。要么是不懂事的孩子,要么是参透人生的高手。

  冬子决定,就扎根在容城,不仅踏实,而且有意义。

  自己少年时代,几乎都没当过班上第一名,无论哪个科目或者体育比赛。如果长大后,能够在某一个小项上,能够做到容城第一,就已经是人生巨大的飞跃了。

  并且,做事,在自己的控制之下,有一种安全感与自得感,心不虚,就很好。

  当天晚上出摊,冬子守住了底线,小舅没打电话来,他不把机器搬出去。

  第二天,小舅打电话,把要申请专利的注意事项以及相关材料,给冬子发了一个模版过来,冬子照着这,与小熊一起,准备了两天的材料。最后,按小舅的联系人,向相关部门,递交了材料。

  当一切申请被登记受理后,有了保护的初步依据,冬子决定该使用机器了。

  他使用机器的第一天,燕子就提醒到,这个机器被市场承认,可能还需要时间。冬子决定,采取最原始的办法,得让人相信,老陈烧烤,由小陈手工烤或者机器烤,风味是相同的。

  当然,这个机器的外观已经得到了改进,不锈钢锃亮的外壳上,按爹爹的原始笔迹凸压出的“老陈烧烤”四个大字,明显晃亮。但与此同时,他把摆摊的地点与小樊她们换了个位置。

  在文化宫外最有名的夜市一条街上,燕子还是摆出了卤菜,而小陈,拿出了两套烧烤工具,同时点了起来。

  老陈烧烤出现在这个繁华的地方,人们的议论与围观出来了,是一个很好的广告效应。

  “这位就是老陈的儿子嘛,我认得的,你是叫冬子吧?”

  有老人这样问陈冬。

  “对呢,爹爹,你既然想得起我爸,我送你一串羊肉,请你品尝一下,有没得我爸当年的味道。”

  老者当场品尝后,赞不绝口。“对对对,是那个味,果然是父子相传,没得假。过去能吃一口这个味,下酒才有劲呢。老陈当年,够味,你买得多,他还送啤酒呢。”

  “对不起,我今天没预备啤酒,但是,送你多吃两串,谢谢你老的情意。”

  “不用了不用了,我自己买,不要你送。年轻人,这讲感情,扎实啊。”

  “要不,你老再帮我把个关,我这机器烤的,你也尝一下,提个意见,有啥不同的,我改。”

  机器烤的递过去,老人尝得认真,周围的人,看得也认真。

  “嗯,不错,一个味,绝对一个味。”

  这样一说,群情激昂了。这么一个机器,干净卫生还自动化,简直有点高科技了,居然能够做出完全跟手工一样的味道,不可思议。

  燕子当然会趁热打铁,给围观的人,一人两串,手工的与机器的各一串,免费尝,谦虚地问大家的感受。大家都觉得,两个是一样的。

  再有好奇的人问,这机器是哪里买的。当听说是他们自己发明的,都吃惊了。想不到卖羊肉串的,也在搞科技了。当听说他们已经申请了专利,佩服的声音就出来了。一个摆摊做烧烤的,居然这么有志气,简直不得了。

  一炮而红。

  容城是个小地方,口口相传的故事充满了扩张的力量。如果第一天的对比是打了头炮,那么,第二天的摆摊,是更多人来瞧热闹的,既然是下班路过,不妨来验证一下,机器与人工的奇迹。要知道,食品行业,很少有机器替代的,更何况,也算是一个老字号。并且,是这个字号最正宗的传承人。

  一对年轻人,不仅带来了新的卤鸭,还带来了烧烤机,缺少创新事物的小县城,人们都愿意来尝这个鲜。

  到了第三天,冬子准备的羊肉串几乎很快就被抢空了。名气得到了证实,那消费,是突然爆发的。

  这种销售速度,完全出乎冬子与燕子的意外。本想,有了人工与机器的对比,原来卖一千串的,现在卖出两千串就算成功了,谁知道,这两千串,很快被预订完。半个小时,就订完了,只是冬子烤的时间,得赶工。两边忙活,不敢有错,还真有点手忙脚乱。

  有性子急的喊到:“明天你搬两个机器过来就行了,手烤太麻烦,你照顾不过来。”

  冬子笑笑,这话,其他人也说过。但是,冬子对这种销售,有另外的想法。因为,他已经在上午,专门为此事,跟彭总打了电话。

  “当你有王炸时,得最后出。”这是彭总打了个比方,并且提议,在最开始打品牌的阶段,可以搞一段时间的饥饿营销。一方面,这是为了保持市场的期待,让消费的蓄水池积蓄压力,最后再整体释放。第二方面,这也是为了在初期,保持品质,最保险的办法。

  第一个理由,冬子倒并不在意,但第二个理由,确实必须考虑。许多事情刚开始红火,就急不可待地扩大规模,最后出了纰漏,收不了场,这种事,屡见不鲜。

  而食品行业,从风味分量价格,最关键的卫生,都是不能出错的。也许,最开始,可以用一个兴趣点吸引消费,但到最后,要保持大家长期的认同,那维护的决心,必须坚持。

  最开始跑得快的人,不一定能够抵达终点。

  尽管,小樊找燕子说过好几回了,想让小蒋们,也加入到机器烧烤的队伍之中,但燕子都劝大家莫慌。

  而小熊,也巴不得扩大机器规模,他拍胸脯保证,发明机器很难,但复制它起来,是很容易的事。“给我一个月,我找厂子做,可以跟你做三十台出来。”

  大家跃跃欲试的样子,冬子硬是不表态。因为,他内心中有一个结,就是扩大规模,究竟到什么程度,才是最合适的。

  比如在容城,日均消费量,是有天花板的,自己是不是越快达到这个天花板,越好?

  自己还需要其它经营模式吗?做工厂还是餐馆?做品牌干货销售到外地的卤鸭子,是不是也跟精武鸭脖一样呢?还是只做坐店生意,如同北京烤鸭?

  是坐店模式还是地摊散点模式?是用现代企业管理,还是传统管理?

  很多问题没有想清楚之前,冬子是不敢随意乱动的。更何况,目前,对于他来说,更重要的两件大事,是必须要准备了。

  第一件大事,当然是搬房子。自己家新房建设,主体工程已经差不多了,大约要两三个月后,就要交房了。加上街道路面工程及绿化工程,估计自己要开始装修新房子门面的日子,最多只剩下一百来天了。两个门面两套住房,该如何安排与筹划,必须要考虑了。

  第二件大事,当然是与燕子结婚的事,自己还得要准备各种细节,不可能完全把这些细节上的事,老让大姨他们操心。虽然大姨说过,婚礼的事,由她来全权负责。

  当然,最近的事,就是:过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