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人生一串 > 第二百一十五章 生活问题

人生一串 第二百一十五章 生活问题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1:40:21 来源:免费小说

  “快来帮忙,还愣着?”

  冬子一看,原来燕子新裙子,被那野刺花,勾住了。赶快上前帮她理开。一边理一边笑:“你勾人就行了,怎么还勾刺呢?”

  “看你死皮赖脸的样子。”冬子埋头在理她的裙子,燕子轻轻摸了摸冬子的头发。对这个男生,自己的依恋感是越来越强了。

  冬子的手明显抖了一下,然后若无其事地站起来:“好了,没问题了。”

  这可骗不了燕子:“你手,快拿来。”

  冬子的手,被刺扎破了皮,一滴血珠渗了出来。冬子还没来得及反应,燕子抓住冬子被扎的手指,拉过来,放入自己的口中,吸干净了血,用口水抹了抹。

  自己的手指在燕子那唇红齿白的口中时,湿润与温暖,让冬子突然产生了某种激动。这完全是妈在世时的动作啊,这是第二个女性,为了自己的伤口,完全是下意识地用这种方式帮自己。

  燕子想丢开冬子的手,冬子却不放。他想抓往这温暖,这温柔,这时的世界,只剩下燕子了。

  拥在一起的时间太长,亲得也太久。燕子好不容易缓过劲来:“我都出不来气了。”冬子才放开她。

  两人继续向上爬,冬子跟在身后,两人的心思却不在周边的风景上了。冬子看着燕子的背影,仿佛那里,就是一个活动着的整个春天。

  其实,这种骚动已经发生过几次了。隔壁的小蒋与小樊,偶尔在深夜,床板传来的吱吱的叫声,喘气的声音,对于已经成年的冬子与燕子来讲,当然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小蒋的身体真好,明天还要起早到武汉呢。”冬子只好用这话来转移注意力。

  “羞不羞,听别人。”

  “你说,羞什么?”冬子不依不饶。

  过了好一会,从抱着的姿势改为平躺,燕子试探着。“冬哥,如果你想,你过来吧。”

  冬子只是捏了捏她的手:“我想给自己最好的仪式感。”

  仪式感,是给生活赋予意义的一种方式。冬子听过跟孙总一起谈天说地的高人们,谈论过许多哲学,也对人生的体验有新的看法。

  所谓人生,从结果来看,是没有意义的。从生到死,没有任何伟大、任何方式可以避免。既然结局一样,任你挣扎,也无法改变。无法改变的事实,本质无意义。

  但是,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寻找它们的意义。当那个原始人开始仰望星空时,当他在寻找大地以外的世界时,人类对意义的探索,就已经开始了。意识,开始有了超越现实的内容,并且,独立发展为一套思想,给生命以价值。

  面对这种无法改变的事实,有人采取了否定意义的方式,抛弃宏大叙事,只求及时行乐。

  但没有意义的行乐,只是感官的刺激,这种刺激有两个坏处。第一,刺激的力度有限。你都感动不了自己,何来高峰体验?这就像是自渎,一个机械运动,在紧张与放松的感官对比中,寻找那么一点可怜的情绪升降,然后,是无尽的空虚。

  第二个坏处是,单纯感官刺激,会升高快乐阀值。这就像是抽烟的人,从每天一包到每天三包,快乐需要的代价越来越大。最后,那除了睡觉就是抽烟的人,根本找不到抽烟的快乐,只是屈从于自己制造的习惯。这也解释了,那些纵情声色的家伙们,他们的快乐成本越来越高,得到的快乐,越来越少。

  有人说,快乐就像是存钱罐,人生的数量有限,你用多了,以后的储存就变少了。人到老年,你会陷入痛苦之中。

  冬子对这个存钱罐理念不以为然。毕竟,每个人的数量是不同的。有的人天生快乐多一些,我们叫他们乐天派。有的人,一生愁眉苦脸,好像生活欠了他什么。

  生活是公平的,给每个人的生命,并且给你身体的自由,看你如何对待它。

  冬子喜欢一个说法:“宁尝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并且在尝鲜桃前,给予一些仪式感,让它们带来感官以外的附加意义,以抬高快乐的峰值。

  人生的意义,是一种心理感受。冯警官说到:“你认为哪样最好,哪样就是最好的。”这是心理学的基石,所有幸福,都是一种感觉。

  冬子要制造出这样的感觉,就是他与燕子结婚时,是一个伟大的时刻,所有美好的东西,都应该发生在那一刻。这是给自己与燕子,在十来年的爱情中,从暗恋到喜欢再到一起,一个圆满的总结。

  今后,无论自己与燕子有任何不顺,只要想到那一天,就觉得自己一生毕竟有过高峰,一切都是值得的。

  除了那件事以外,他们俩生活的方式,与正常的夫妻,完全没有分别。冬子的所有衣服,都是燕子洗的。燕子来例假时,所有重活,都是冬子干的。他们之间,从钱到身体,从感情到食物,完全是不分彼此的。

  冬子只是想,把高峰往后推,推到那个极致。比如,结婚时,燕子穿戴什么,请哪些客人,甚至包括现场的安排与仪式,冬子没事时,就在想细节。还别说,许多细节,只要想想,都是美妙的。

  人有了期待,生活就有了盼头,自己给自己赋予意义,它就真的有了意义。

  佛家说,心想事成。大概是这个意思吧。

  这些天,冬子还开着车,拉着燕子回了几趟农村老家。一方面是看爷爷的病情和父母的情况,另一方面,是考察饲料与养鸭的进展。

  爷爷的病情,到了春天后,就明显好多了。冷空气减少后,人就可以起床,还会一个人到周边走一走。跟老人们说说话,听一听年轻人的祝福,这恐怕是爷爷最能够想象到的幸福吧。

  父母的蚯蚓养殖也在正常进行中,已经卖出去两批蚯蚓了。当然,有的养鸭农户,心疼钱,暂时决定不买蚯蚓喂。燕子也没有再作劝说。因为,到时候,交鸭子时,那喂与不喂,在质量与重量上的区别,就足够有说服力了。

  而堂兄的饲料厂,因为燕子送来配好的中药粉末,已经调配好了,也开始有村民,因为自家鸭子进食不够,来买他的了。这些都有利润在里面,但燕子并不打算,在这两项产业中赚多少钱。

  适当的利润率,可以维持再生产,这是冬子教给她的。饲料厂赚来的钱,她可以将一部分分给堂兄,另一部分,作为养鸭基地的备用金,以应付瘟疫等自然灾害。

  当村民们开始将养育鸭子的活路当成事业之时,随之而来的附产品,也开始产生,直接影响着燕子父母的生活。

  人情与生意的纠葛,从事业刚开始,就发展了。这是最有乡土特色的画面。

  有人找燕子父母要蚯蚓,而正规给钱的人却很少。

  有人说:“我们是一家人,你家这么多蚯蚓,密度大了,反而有害,送我一点。你家大业大,这现在怕产了几百公斤了,送了几斤,有什么呢?”

  这种人,往往是住得最近的邻居,或者是没出五服的亲戚。要说,几斤蚯蚓值不了什么,但是,假如你送了甲,乙就会过来说:要说没出五服,我们的关系还近些,燕子爷爷也是我的大爹,那不更应该多送几斤?

  有人说:“我们住得近,你家什么时候有事情,我没来帮忙?就是小陈第一次上门,凳子还是从我家主动拿来的。我不要你送,但是,先借几斤,没问题吧。等鸭子长大了,卖出钱来,直接就在那钱里扣,不是一样的?”

  这种借,其实,就是送,只不过,说起来好听一点。毕竟,你不可能为几斤蚯蚓专门记账,到时,燕子收鸭子时,专门找他扣钱。如果这样搞,那邻居没得做了。人家会说,你这人算得太精,为富不仁。

  有人说:“我也不要你送,也不借,咱们乡里乡亲的,低头不见抬头见,你便宜一点,让我有个赚头。毕竟,我们养鸭子,也是听了燕子的话,帮助她把生意做大,对不对?”

  这话就更不好推了,哪有乡亲不让利的呢?乡亲之间,祖辈生活在一块,你找我借点柴,我找你拿点盐,这事是生活的日常。燕子这个生意,等于打破了日常的小农经济下,农民互助的经济模式,对大家的生活观念,是投石击破水中天的感觉。

  当然,也有讲义气的,按正常价格买的,可是这种人,只占少部分人。

  “妈,莫在生意上讲人情,生意是生意,人情是人情。你送别人蚯蚓,不值什么。如果人家家里办事,你直接送钱,这人情才有价值。”

  燕子妈愁不过:“你话是这样说,但是,人家求上门,伸手不打笑脸人,我开不了口。”

  “开不了口,就莫做生意。”燕子爸在一边愤愤不平,他估计,也被这种事,伤透了脑筋。

  但是,这种事情,是无法避免的,燕子也知道,乡亲们,平时生活大体都在一个水平线上,温饱有余,富裕不足。自己家生活好起来了,引起人们的嫉妒,人家不当面恨你就不错了。羡慕嫉妒带来恨,这也是人性。

  如果人家找到理由,说你们发了家,就不把乡亲当人,那就失去了乡村生活最大的优势:亲情。

  天下不患贫而患不均,在几千年农村自治的平静水面上,燕子生意的出现,虽然会带来大家财富的增加,但也加速了不平均。这种心理冲击,会将以前那种团结互助的状态,打得稀碎。

  富贵莫还乡,古人的话有道理。更何况,燕子现在还没有宝贵,大家都以为心理上的富贵病来了。

  冬子倒是考虑得远一些:“叔叔,阿姨,不管怎么说,随着咱们的生意做得好,离开这个地方,跟我们一起到容城住,是必然的。因为今天借蚯蚓,明天就会借钱。你们应付不过来的,我们也不放心。”

  燕子也劝说到:“升米恩斗米仇,这事也是你们教我的。救急不救穷,当帮手不当扶手,这才是对的。”

  “不去不去,我们不到城里吃闲饭,你们现在正在起步,我们不愿意添麻烦。你们日子过得好,我们就放心了。”燕子爸虽然手有点残疾,但内心中却从未对生活失去担当。

  燕子妈也说到:“你们自己都是租房子住的,我们去干什么?况且,这边的鸭子还没长成,我们的任务,也没完成。再怎么说,你们生意上了路,一切稳定下来,我们再去也不迟。更何况,按风俗,你还没嫁,我就跑女婿家去,那不成了笑话?”

  冬子赶紧说到:“怕啥,燕子,只要你同意,我们明天就去扯结婚证。”

  “便宜你了。”燕子白了冬子一眼。

  但无论如何讨论,今天也不是离开村庄的好时机。但迫在眉睫的矛盾,该如何处理呢?

  燕子突然想到了堂兄。于是,她跟冬子一起来到堂兄的家里。看到堂兄已经拿出整整一间屋,堆放了成袋子的饲料,后面院子里搭一个棚子,里面有搅拌机和粉碎机,是加工饲料的工具。后院加工前院卖,搞得很正规的样子。正门口,一个磅称,一个桌子,一个账本,也搞得很像那回事。

  问了问情况,居然销售得很好,账目也清楚得狠。基本没有来赊饲料的,更莫说借和送了。

  “你是怎么做到呢?”燕子对堂兄的这一点,感到好奇。

  “很简单,人家要敢开口借,我就说,这是燕子的生意,不是我的生意。你借或者赊,等于是给我找麻烦,我无法跟燕子交账。”

  冬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对,这个说法有道理。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就避开了人情。”

  堂兄问到:“小陈,你说的啥?”

  他文化不高,当然没听过这些专业术语。冬子解释到:“比如说燕子爸妈,蚯蚓是他们在经营。但是,所有权呢?也就是老板呢?大家肯定知道,不是他们,就是燕子。燕子没嫁,当然也算他们的。既然是他们本人的东西,那他们就没办法推脱了。你不同,你把一切经济利益都推到燕子身上,别人就不好找你了。”

  燕子突然想到一个处理办法。她把堂兄叫到自己家里,当着父母的面,商量这个方案。

  对外宣称,燕子父母经营的蚯蚓亏了,燕子没说什么,但陈冬子不太高兴。所以,这个蚯蚓经营场,下面就由堂兄负责了。而燕子父母,只是拿工资,没有经营权,当然也没有所有权。因为,所有权,都是冬子的。

  冬子还不算正式女婿,所以,得罪不起,这个乡亲们也能够理解。

  “但是,乡里乡亲的,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呢?”燕子父亲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毕竟,这位堂兄,也是乡亲之一。

  “不是假交,是真交。堂哥负责记账与核算,你们只是负责技术与管理。最后,堂哥给我报账,我要算盈亏。对外,堂兄的工资,是冬哥发的。对内,这蚯蚓养殖利润的三分之一,也得归他,这样行不行?”

  对于燕子父母来说,此时的钱倒是小事,只要燕子有钱,他们就不怕。此时,不得罪乡亲,才算是大事。

  当人们的物质水平提高后,就比较重视精神与情感层面的东西了。古人说得好:仓禀足、知礼仪。

  冬子却想到另外一层,如果搞个体养殖,倒不需要什么手续。如果要正经开办饲料供应,对外的法律手续得完善。他让堂兄在镇里工商所办一个执照,算是饲料制作销售。法人代表,就是堂兄。

  但为了理清楚其中的法律关系,必须得订好公司章程。于是冬子给小袁打了电话,咨询了些法律问题,拟定了一个章程,几方都签字了。出资人与所有人中,除了冬子,堂兄本人,也送他百分之十的干股。

  而燕子及父母,没出现在这个章程之中。所以,不管从法律上还是名义上,这个饲料,包括蚯蚓,都与燕子一家无关了。

  堂兄签完后说到:“我有尚方宝剑,别人找我借,我就让他到容城找小陈,他就不好意思了。”

  而冬子提醒到:“饲料加工,还与农业管理部门有关,你得到镇上,找到他们,看是否要办证,还有卫生之类的条件,你得打听好,办证需要的钱,我来出。”

  当一切办完后,燕子父母终于松了一口气。由燕子堂兄经营,但每个月的营业款,都是交给燕子父母的。这只是个私下约定,他必须遵守。

  把公司的经营者更换,是否有风险呢?其实事先,冬子也想问燕子,这位堂兄的人品。

  “光有人品靠不住,人都是会变的。”燕子悄悄对冬子说到:“但是,他没有配方,没有技术,都在我手里,他没有耍滑头的资本,这就行了。”

  燕子果然高手,在开始说饲料这事之前,都已经想到过这一步了。

  他们还抽空,到了几家农户,看了看他们鸭子的养殖情况。长势正常,当然,喂了蚯蚓的和没喂蚯蚓的,区别明显。到了第一季收获时期,农户们就知道,钱是个硬道理。

  那时,饲料与蚯蚓养殖开始赚钱的时机,就真的来了。

  燕子给父母及堂兄交代了一个任务,就是平时注意观察,有没有人,不是每天赶鸭子出门。有的人,过几天才赶一次出去,到收购时鱼目混珠,会增加燕子判断的难度。关键是,收购的时间不能太长,她还得当天回容城。

  生活有它自己的逻辑,不因为你解决了一件事,另外的麻烦就不来了。

  人们之所以有烦恼,是总天真地以为,生活会按自己想象的进程前进。那是人类对自己的想象力及预判能力过于自信造成的,或者是想得太多。

  遇到事情解决事情,但你不要指望,毕其功于一役,解决掉所有麻烦。

  原来燕子没钱的时候,总以为,当自己有钱了,生活就没有麻烦了。现在自己有了些钱,却产生了一些富裕的烦恼,这种烦恼,还让自己远在乡下的父母受到了影响。

  冬子却没什么烦恼,因为他经历过大的痛苦,就是父母的离世。生活中任何麻烦,在这个对比之下,都不是事。只要燕子在自己身边,一切都是好的。哪怕偶尔有不愉快,看着燕子笑了,他内心,也在笑。

  而在一起工作的小樊与小蒋,此时正处于生活的甜蜜期,他们不知道还有什么烦恼。毕竟,他们没跨上新的台阶,没看到新的风景与世界,也就没有新的不愉快的景色出现。

  他们总与自己的过去比。以前两人分别单身,说个心理话都没有人。孤寂是最大的烦恼,两人抱团取暖,和谐而充满激动。光想想晚上的时光,小蒋就有力量了。

  再说,小樊以前在歌厅上班,强颜欢笑的屈辱感,此时被充实的劳动所占领,自豪与骄傲重新回到姑娘的心中,像极了自己当学生时,那得意得像鲜花一样的表情。

  而小蒋原来在做油漆工,难闻的气味与未来的迷茫,让他痛苦不已。而今天,与小樊在一起,未来的期许就有了目标。

  更何况,这里住的条件虽然简陋,但毕竟是自己的窝。吃的就更不用说了,冬哥的饭菜,那简直是一绝,好像天天进了大酒店,味道好,酒听喝。

  其实,他们不知道,随着自己时间的拉长,收入的上涨,今后的追求平台也会越来越高,也会产生新的烦恼。

  人总要回忆初心,以找准自己生活的锚。如果不是这样,总是因为生活的际遇而改变自己的追求目标,会陷入无尽的烦恼之中。

  想当年,燕子为了一条新裙子而弦绞尽脑汁,去找那过季的衣服及店子。而今天,有钱买裙子了,却烦恼着,没时间穿出去。

  当然,燕子这种小烦恼不影响她的快乐,毕竟,有冬哥在身边,她在这种巨大安全感的护佑下,偶尔会没来由地、偷偷地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