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人生一串 > 第二百一十三章 扩大规模

人生一串 第二百一十三章 扩大规模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1:40:21 来源:免费小说

  “亲爱的,还没走吧,到我这里来,怎么样?”

  燕子给小樊打电话,听两个女生之间的腻歪,冬子就想笑,但忍住了。

  “你跟小蒋一起来,就在我这里,每人8000一月,包吃住,怎么样?”燕子一边打电话,一边还在搅动锅里的鸭肉,叮叮当当的声音,估计电话那头,小樊也听到了。

  “只是工作有点累,杀鸭子做卤菜,就当帮我的忙,这两天,我跟冬哥一起做的,如果要扩大,我们忙不过来。你最好跟小蒋商量一下,莫急着做决定。来跟我吃苦,你倒是没问题,人家小蒋怎么想,你得尊重人家。”

  燕子听到对方讲完后,哈哈大笑起来:“莫太欺负人了,我是请师傅的,不是请小工的。我忘了问你,小蒋会开车吗?”

  燕子看了看锅里鸭子的颜色,把火调小了些。冬子过来加第二个程序的作料时,燕子又对电话说了起来:“哎,太好了,太好了,我正需要这样的人。我这里条件不太好,你没问题,小蒋来了,我怕他嫌弃呢。”

  啰索半天,才挂断了电话。

  她跟冬子详细说了那边的情况。按小樊的想法,毕竟遇到这么钟情喜欢自己的男朋友不容易,打工,哪怕油漆对身体有害,也想在一起。两个人过日子,总比一个人单挑要好得多。一听到燕子这边有活干,高兴得不得了。毕竟,跟自己朋友打工,那种感觉与外地与别人打工,完全不同。更何况,价格与待遇合适,两人一个月一万六,还包吃住,这已经超出他们的预期了。如果在广东做油漆工,两人一月一万三,除去吃住,最多落得了一万块钱。整整多出六千每月,想都不敢想的。燕子把这事跟人家一说,人家还感动半天,说是老朋友总没忘记自己,有好事总想着。

  在家乡附近打工,到老家车程不到两个小时,家中老人有事,也好回去,再好不过。

  “那你没说,杀鸭子拨毛卤菜,这些工作,都是很辛苦的。”

  “人家说了,我们干得来,他们就干得来。更何况,总比油漆工要好吧,没毒没害的。”燕子拿起抹布,擦着那不锈钢的食品架子。“哎忘了跟你说,小蒋还会开车呢。如果说,晚上出去卖货你开,那早上到武汉白沙洲进货,由小蒋来开,我们卖货时,他们可以早点休息,替换着来,那多好?”

  冬子笑到:“燕子,你变了。变得跟资本家一样,榨干工人最后的血汗,居然不给人家涨钱。”

  “哎呀,涨钱,也得看今后经营得如何嘛。小樊要是跟他真成了一家人,我送他们一个大礼包,不就行了?”

  “那确实该送个大礼包,你落难时,人家尽全力帮你,这个情分,咱可不能忘。”

  “工资是工资,人情是人情。我们经营得好,他们就有就业拿工资的机会。我们如果做垮了,他们也得另找活干。所以,冬哥,不能把人情扯到生意上来。对了,我们做生意,除了我们自己的,还有5%给爹爹,这虽然没合同,但咱们赚得多,给爹爹家家的也就多,也证明了你的孝心,对不对呢?要说情分,哪个人比得上爹爹家家对我们的情分呢?”

  这倒是提醒了冬子。按冬子的意愿,给爹爹一半他都愿意。后来,燕子给冬子解释了,爹爹这人从来不贪人便宜,本来他就不同意占股份。之所以,他答应这5%,其实是对冬子经营的鞭策,想看看冬子的成绩,这相当于是考试打分。冬子一想,也确实是这个理。

  这一天,没办法做四十个鸭子了,因为早上到武汉进货,也确实起得太早了些。中午时,要照看火,还要串羊肉串,冬子把准备工作做好后,两人简单吃了一点东西,其实就是电饭煲蒸了点饭,冬子炒了一个羊杂,两人快速吃完后,燕子就劝冬子睡个午觉。

  “我没睡午觉的习惯,况且,还有事没做完。”

  “没习惯,也要睡。你仔细想想,你父亲,怎么得的病?他一天睡了多少小时?”

  燕子一脸严肃,很认真的样子。冬子吓了一跳,这确实是个问题。当年父亲那好的身体,因为每天睡眠不足,所以被拖垮的。血压长期处于高位,与过度劳累与缺乏休息,有严重的关系。父亲为了多挣钱,一天只睡四五个小时,再强硬的汉子,也坚持不了。

  “那火怎么办,煮的东西,可不能停的。”

  “我来看,你莫管,你就踏实睡觉。我早上在车上睡了的,睡眠时间是够的。所以,今天,我们只做三十只鸭子,不能再多了。”

  冬子没办法,只好回房睡了。但是刚躺下,有些睡不着,想到燕子一人还在外面劳动,内心总觉得不踏实。

  燕子突然窜进来:“晓得你睡不着,必须睡着,你不睡,我就把火关了,陪你睡觉,你觉得呢?”

  火关了,鸭子就废了,这是威胁,冬子只好努力地睡觉。

  任何焦虑都是有原因的。但是,当你发觉,自己焦虑的事情没有改变的可能性时,你反而不焦虑了。接受现状,就是最好的安眠药,冬子也确实有种筋疲力尽的感觉,很快就睡着了。

  等燕子把冬子喊醒时,冬子一年,都快到下午三点了。

  “你怎么不早喊我?都睡了两个小时了。”

  “没办法,本来不忍心喊你的,但是第三次加调料的时间到了,分量与顺序,还得你来掌握。如果你搞完了,还可以睡一个小时。”

  冬子从床上一翻就起来了,睡什么睡,这两个多小时,都已经苦了燕子了。

  当天晚上,虽然尽两人最大努力备货,但还是不够卖的。昨天有工友吃了鸭脖和羊肉串后,大呼过瘾,搞得今天慕名而来的人很多,又是不到两个小时,又卖完了。

  但燕子却不让大家失望:“各位大哥,今天就这些,我保证,明天,量还要大些。既然大家喜欢,我们就索性拼一把,尽量满足大家的要求。明天再来,今天有几位预订的,我都记好了的,保证你们明天来得早与晚,都给你们留着。”

  晚上回家,再次清点了收入,赚了三千元左右,当然是毛利,如果把一切杂费除开,两千六是肯定有了的。

  第二天早上,因为昨天进的货还有,所以睡到六点钟才起床,两人的精神都很好。房东大婶在早饭过后就来了,她带来一个好消息。

  “你们在工地卖得太好了,那个四川项目部管后勤的,也听工友说了,想让你们每天送一部分货,到他们食堂去,价格如果稍微便宜些当然更好,不便宜也行。但人家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开发票,人家毕竟是正规单位,要做账的。”

  燕子一听,觉得这事恐怕要隔几天再说,况且,如果马上答应,显得自己是上赶着做生意,谈判时有点被动。于是,对大婶说到:“大婶,这得过几天答应他们。如果他们图便宜,那不行,我们的货又不是卖不出去。况且,我的加工能力只能这样,忙不过来。哪怕就是便宜,也只能便宜你,不能便宜别人。这样,大婶,我跟人谈,算原价,但每只鸭子,我给你两块钱的辛苦费,怎么样?”

  大婶一听,脸都笑皱了,像个核桃。“那敢情好,我正说,要给你们送钱来的。这不,这几天卖鸭血,总共卖了三百多块钱,你一半我一半,这一百六,应该给你们的。”

  大婶把钱摆在桌子上,燕子没有推辞。“那好,大婶,我们是长久合作,都互相信任,亲兄弟也明算账,你给我的,我就收到,莫怪我贪财呢。”

  “哎呀,看你说的,我是看着你长大的,你是那贪财的人?只有我这种挣不了钱的人,才贪财呢。你说的过几天跟人家谈,得过几天呢?”

  “我提前会通知你的,你就等消息吧。”

  大婶离开了,燕子却悄悄问到:“冬哥,咱们有营业执照吗?”

  “有啊,我父亲当年就办了的,老陈烧烤,还有注册商标呢。”

  冬子翻开一个老箱子,果然找到了那张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燕子笑了:“你这是哪里的黄历,业主不应该是你父亲了,应该是你了。况且,卫生许可证,也得是你。你现在没事,今天多忙一点,你赶快出去到工商,找大舅帮忙,给你更改一下营业执照,到医院搞个体检,办一个卫生许可证来。先把你的办齐了,过两天,我的也要办。”

  大舅是政府工作人员,他跟工商的人熟悉,他打招呼的话,别人会卖面子的。

  冬子跟大舅打了个电话,大舅说:“这没得关系,很快的。我给那个工商所的所长是同学,打个电话就是。如果今天办证,明天就可以拿得到。”

  冬子穿好衣服,正准备出门,突然回头问燕子:“项目部送货,要开发票,是这样说的吧?”

  “对啊,怎么了?”

  “那还得办个税务登记证,这服务餐饮行业,好像是地税的,要不然,哪里来的发票?”

  燕子一拍脑袋:“我没想到,没当过老板嘛。冬哥,你怎么懂这些?”

  “我毕竟帮重庆的丁哥,在西安做过账的。”冬子前脚刚跨出门,后脚又收了回来。“对了,你不是说,小樊他们今天要来,怎么接他们呢?”

  “你去忙你的,半天出不了城,跟个大姑娘似的。我都不慌,你着什么急,快走快走。”

  冬子出来开车,往工商局去,拿着这个老执照,与所长聊了起来。

  “哎呀,小陈,你父亲做的烧烤确实那,你能够继续,我很高兴。你大舅给我打电话,我都在想,哪天有空,专门去尝尝你家的老味道呢。”

  “叔叔,随时欢迎,多提宝贵意见。”

  “你拿这个老执照来,其实用不着,这个老执照,是我当年刚参加工作时,当办事员,亲自给你父亲办的。你留着纪念吧,我给你办个新的。当然,老的留着,还有一层意思,表明你这是老字号,这是个证明。万一哪一天有人质疑起来,就拿老执照给他看。新执照,你把这个表格填一下,经营范围,经营地点及方式,填一下。以后,每年这个时候,如果经营内容有变,可以过来改。每年一审的,这是规矩,莫嫌我们多事,好不好?”

  冬子当然满心欢喜,很快填完了表。所长知道他要办卫生许可证,就主动帮忙,给食品监督局的人打了个电话,把联系人的名字及号码写给了冬子:“我们工商跟他们,原来就是一家的,后来才分了家。你找他就行,很快的。拿着体检报告去就行。”

  到了医院,好像刚好碰到一个工厂,新年开工招人,有几十个人要体检,吓了冬子一跳,这样下去,不知道要排队到什么时候。

  他就给那位食品监督局的联系人打了个电话,对方说到:“只要是县级医院的体检报告,都是认可的。一医院人多,你就到二医院嘛,都一样。”

  二医院虽然有点远,但好在自己有车,很方便。冬子必须节约时间,好尽快回家,帮燕子的忙。燕子一个人在家照顾这么多火与锅,冬子不放心。况且,今天的鸭子还没杀呢。今天如果办手续慢,那只好明天再抽空来了。

  结果,只花了十来分钟,就到了二医院,体检部门,根本不需要排除,去就开始。其实,人家只是抽个血,询问一下,一个尿常规血常规,化验个痰样,就差不多了,至于什么体重身高的,也是过过程序。冬子跟人家说了,是办卫生许可证,也就是所谓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就这几样就行。

  结果得要明天来拿。冬子一想,明天,就拿结果再去食品监督局。拿到执照,去税务局。因为据工商所所长讲,其实,工商税务的网络是通的。这边办了工商登记,那边自动就有税务登记,只不过到税务局去,要填一个表,申请发票限额。

  今天上午只用了两个小时,就办完了今天的事,明天就可以出结果,冬子真是感叹,现在经商就这么容易了吗?

  其实,他不知道,新来的县长是从外地调来的,有新思想。他要求,能够办的就尽量一天办。能够让商家少跑路的,就一窗办。这种政府效率,才提前吸引了那么大的房地产商过来投资,才有冬子家的拆迁事宜。

  其实,在今天的这个时代,有人把发财归功于自己的其勤劳与聪明,其实,更多的是政府创造的良好经营环境。行政机构少一些阻碍,就是对自由市场最大的支撑。没有这个大环境,经商的隐性成本不知道要高多少。时间就是金钱。如果冬子多浪费一天办证的时间,那他就少赚了几千元钱。更有可能,他与项目部的固定合作,也可能因为耽搁太久而泡汤。

  等冬子开车回到院时,人还没进门,就听到鸭子叫,那明显是杀鸭子的声音。难道?燕子在亲自动手?她可是不敢杀的啊?

  进门后才发现,一个年轻的男子正在操刀,身边一个姑娘埋头,正在端着鸭血的盆子准备换一个。当她直起腰,与正在盯着她的冬子,差点撞上。

  “小樊,你们怎么来了?”冬子大为吃惊,他们一来,就进入状态了?

  “你们有事,我们还敢耽搁?小蒋,这是冬哥。”

  穿着工作外套的小蒋抬起头,脸瘦瘦的,但眼光很精神。“冬哥,我这生手,搞得不快,你莫嫌我笨啊。”

  冬子赶快上前要接刀:“我来我来,你们刚到,还没休息,就让你们上场,不好意思。”

  燕子听到声音,从里面出来:“办好了?”

  “今天的事办好了,明天还得去一趟,就差不多了。”

  “那你给小蒋做个示范,让他更快些。”

  “人家刚来,就让人家下苦力,这怎么要得。”

  小蒋把刀递给冬子:“冬哥,你一口一个人家的,我们虽然是第一次见面,但是小樊,不是外人吧。来了就是一家人,你做示范吧,我得尽快熟练起来。”

  一看,就不是打嘴炮的人,是个踏实干事的家伙。冬子看他精神抖擞的样子,打心底里喜欢。

  冬子做了杀两只鸭子的示范。从如果杀,到如何将它放入脱毛机,然后,如何剖,如何分开清理内脏,整套工序出来,行云流水一样,不多一个动作,不重复任何一个步骤,看得小蒋与小樊目瞪口呆。

  “行家就是行家,冬哥,你果然是个师傅,我恐怕一时半刻达不到你的水平。”

  “不在快,少做返工的事。慢点做,但做到位就行。你刚开始时,一步步来,想好了再做,当你杀了五十只鸭子后,你的经验就跟我一样了,成了师傅了。你成了师傅,我是不是得加钱?”

  小樊听了,哈哈大笑起来:“加什么钱,吃你的住你的,还给这么高的工资,免费学技术,加什么钱!”

  四个人做起事来,果然轻松不少。今天杀了五十只鸭子,因为各有分工,所以,速度快多了。比如小樊,只做收纳的工作,相当于传送带。而小蒋,只做杀鸭分解的工作。而冬子,只做调作料,加配料的工作,而燕子,只管火候,到时要加作料了,招呼冬子一声。

  社会化大生产,是建立在分工精细的基础之上的。因为分工,所以,熟练程度提高快,形成各个专业的部门,极大的提高了整体的工作效率,产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规模效应。比如今天,卤了五十只鸭子,做了三十斤肉的羊肉串,还没有平时累,显得各自都比较轻松。燕子还有时间给两个男生泡茶,而冬子还有时间,给四个人做饭炒菜。两个男人,中午还喝了一点红酒,只是一点点,是个接风的意思,因为要开车。

  隔壁房间,也是一模一样的三进通间,家具都是齐的。下午利用空闲,燕子让小蒋开车,带她出去采购。当然,冬子明白她的意思。她一方面是想看小蒋的驾驶技术,另一方面,也是让小蒋熟悉这个车子的车况。因为明天早上到武汉进货,主要是小蒋开车了。

  冬子在家也不是没事干,除了卤菜以外,就是在隔壁最后面,还要支两个灶起来。因为,后面与院墙之间的两米的距离,都是通的,正是支灶的好地方。散热散烟最好不过。

  而小樊,则主要是穿羊肉,这些动作,燕子已经教给她了。

  等燕子与小蒋回来时,煤气灶与新的钢桶和煤气罐已经拖回来了,多了两个灶,那卤菜烧水,倒更从容一些。

  当天晚上,本来卖这东西时,是燕子与冬子一起出去的,但小樊与小蒋非要凑热闹。燕子劝阻到:“你们刚来,家都没安好,先把床铺好,生活整理好。再说,明天小蒋要跟我一起到武汉拉鸭子,他得四点钟起床,所以,你们早些睡。”

  “燕子,那你明天不也得早起吗?你怎么办?”

  “嘿,我早起,冬哥就用不着早起了。我明天睡个午觉,不就行了?我们小本生意的,只能让一个人换着休息,懒不起不是?”

  冬子与燕子开车出门,在路上,冬子问到:“你暂时不让他们参加卖货,恐怕不仅仅是你说的原因吧?”

  “当然,他们如果也来卖货,他们就晓得我们的利润和生意规模了。不是怕他们眼红,主要是,他们刚开始,就以为我们赚了大钱,把自己的胃口也吊高了。过高的期望值,对他们反而不好。”

  “你这是啥意思呢?”

  “你想,生产与销售,是不是两条线。如果是一条线,那不成了老板了?”

  话糙理不糙。冬子突然意识到,这是公司管理的基本要求啊。燕子虽然从来没在大公司干过,也没学过这方面的理论,但她怎么对这些知识,有那么敏锐呢?

  是不是有个古老的传说,像《武林外传》里郭芙蓉说的:女人的直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