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人生一串 > 第一百八十五章 司徒师傅

人生一串 第一百八十五章 司徒师傅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1:40:21 来源:免费小说

  跟大师产混熟了,人们就把他当正常晚辈了。有个师傅姓司徒,他喊冬子来,帮他的排骨除水。

  “你们湖北,搞这个排骨炖藕,搞得蛮好呢。”他学着一口湖北腔,因为不地道,所以很搞笑。

  “司徒师傅,你咋晓得呢?”

  “不要叫我司徒师傅,就叫我司徒就行,名字多了,麻烦。”

  “那怎么好意思呢?你是长辈。”

  “啥长辈不长辈的,齐师兄是我师兄,按说是平辈的吧?但是,他比我大近二十岁,按年龄上说,还不是我长辈?以前刚进酒店时,我把他喊叔叔,后来,我拜在师父门下,就升级了,我叫他师兄。你看,我们做活路的人,莫那多讲究。”

  这位师父还真低调,一个川菜一级大师,把自己称为“做活路”的,也就是“做工”的,或者叫“做事”的人。其实,齐老爷子跟他介绍过,这个人,在攀枝花开了好几个饭店,算是当地掌勺老大了,他是当地人,只是过年过节才来一回重庆,拜师傅。

  “老叫你小陈小陈的,说起来生疏了,你小名叫什么?”

  “叫冬子,陈冬。”

  “冬子。”

  “哎。”冬子听到这称呼,总觉得亲切那么浓。

  “汆一下水,那排骨入冷锅,我告诉你细节。一定要冷水入锅,烧开后,等浮沫起来,滤去浮沫,我叫你关火,你就关火啊。”

  “好的,你说了算。”冬子喜欢这种没有距离的交流,也喜欢跟这个师傅帮忙。要知道,这样级别的大师傅,让你站上灶台,他亲自指导,可不是一般的待遇。

  “司徒师傅啊,别人都做高档菜,你怎么拿排骨撒气了?”冬子先前看到,师傅剁排骨的时候,手起刀落,那个狠劲,那个干净利落,好像他是在剁一根萝卜。这种完全掌握了刀力与骨力的人,每一根都剁得切合骨头关节的缝隙,冬子算是知道什么叫游刃有余,一招致敌。那骨头断裂的剖面,整齐得一点豁口都没有,可见力道之狠,刀之锋利。

  “叫你莫加师傅两个字呢?冬子,就叫我司徒。好了,该滤浮沫了,莫用漏勺,就是瓢,不要怕多舀走了汤。”

  冬子马上按他的方式操作,他在一边指导得细。“搞干净了,看到汤里白色的东西出来没?没有出来,那好,赶紧关火,那东西如果出来了,关火就晚了。”

  冬子还是对这道菜不太理解:“司徒”他一句师傅刚想出来,又忍回去了。“你要做个家常菜吗?”

  这样的厨艺大赛,做个普通的排骨汤,可是不太讨巧。

  “说家常呢,也算。我就是反其道而行之。你看他们,什么雪哈,什么虫草,什么海参,我是乡下人,攀枝花你去没去过?”

  “没有,我还是原来在地理书上知道这个名字的,好像产钢,我是容钢子弟,对钢厂有些敏感。”

  “嗨,你真该去一下的。咱们有缘分,在重庆碰面。况且,你们湖北人,厉害着呢。刚才说到排骨藕汤,那就是家常菜,也可以上国宴呢。更何况,我第一次参加全国比赛,就输给了一条武昌鱼,你说,武昌鱼算你们湖北的家常菜吧?把家常菜做得最好,是最了不起的呢。”

  这一通扯,冬子终于明白,老师傅与齐老爷子说的那个厨师,原来是他。

  “我这表面上是家常菜,但实际上,一般人做不出来的呢。我的材料,就没人备得出来。我车上有个小冰箱,专门拉配料的,保鲜。排骨就是在重庆买的,不稀奇。但是配料,他们还找不到呢。”

  “那是什么?”

  司徒笑笑:“想不想细看?一骨两吃?一菜一汤,我最新研究的。”

  “我当然想,但是,这是你的专利,我没拜师,也没送礼,怎么敢随便看你的菜呢?”

  “嗨,我不怕你看,你又不是厨师,你学个八成,自己给朋友做,朋友都说好,你就说是攀枝花的司徒教的就行。请朋友们帮我传个名,请他们到攀枝花来,吃那些在内地,吃不到的东西,好多好东西,我保证,你都没听说过。”

  司徒让冬子把所有排骨捞出来,放在盆子里晾干,然后把锅细细地清洗,要保证,没有一丝荦油沾上。再上水,等水快开了,司徒打开了他第一个保温包装盒子,从里面拿出一把笋子来。

  这笋子,从外到里依次是绿黄白的颜色,他一层层剥开它,只留下最里面的芯子部分,这笋子,冬子好像见过,但总觉得有些不对劲。

  迎着冬子疑惑的眼光:“你见过吗?见过,但不是那个。这是一种特殊的荆竹笋,你看,与你在夏天见到的细笋,是不是很像?”

  冬子点了点头:“它为什么在冬天还有呢?是人工栽培,大棚里出来的吗?”冬子说完,自己都觉得不对,在这个极其讲究地道食材的比赛中,用那种大棚的反季节蔬菜,肯定是不可能的。

  不是反季节蔬菜不好,也不是说它们的风味不正。最主要的是,老师傅是最讲究阴阳平衡的,吃当季蔬菜,吃当地特产,是最符合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哲学。老爷子喜欢讲中医理论里五行生气之类的东西,因为他的理论根基是:医食同源。病是吃出来的,病也是吃好了的。

  这也符合传统饮食界的讲究,当年父亲就说过,大地长什么,你就吃什么。不需要找答案,土地是我们的母亲,她从来不害我们,不要反着来。估计,父亲这句话虽然土,但也是很哲学的呢。

  “所以嘛,在整个四川,在冬子能够找得到这笋子的,只有在我们攀枝花。我们城市里,四季如春。气候温暖湿润,鲜花四季不同。许多成都人都在我们那边买房子,有人说成都是全国最适宜于养老的城市,那懂行的成都人都晓得,攀枝花才是四川最适合养老的地方。我们有长江,长江里有的鱼,我们都有。我们有高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所以,四季的产出,我们随时都找得到。雪山的虫草与菌子,江河的鱼虾和野鸭,我们一样不少。我们是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是最年轻的城市。你如果去了,就往我那里,我每天给你找茬一个菜,保证,你一年都吃不重新。都是家常的哟,当地人吃的东西,不贵哟。”

  司徒师傅看到水开了,马上把竹笋放进去,煮了一会,就准备捞出来。冬子拿个漏勺准备帮忙,师傅阻止了。“不行,不能沾铁,你用筷子,把它们捞在案板上那个瓷盆里。”

  冬子正在捞时,司徒已经给瓷盆里加上了冷水,一边加还一边对冬子说到:“这笋子,只要那种坚硬的白,变成柔软的黄,在它刚开始变的时候,就得捞出来,所以你动作要快。”

  冬子知道,火候这东西,是千钧一发的事,所以,动作就比较麻利。把这东西放入冷水盆中,司徒又解释了。

  “你晓得吧,所有竹笋,凡是新鲜的,都有生物碱,所以有一种天生的涩味,必须通过汆水来去除它。这个过程既要高温迅速,又要离开得快,有点相当于茶叶那个杀青的过程。把它迅速浸入冷水中,让它在快冷快热中,胀与缩迅速交替,像打铁师傅的淬火,以例它的口感,变得很脆。以后,你遇到竹笋这东西,都是这个原理。”

  这是在教徒弟啊,自己没拜师,师傅就已经把精华部分说出来了。冬子觉得,这个司徒,还真是个热心人。质朴并且兴致高昂,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他一定是个幸福的人。

  从冬子这两年接触的人来看,那种保持在一个很好兴致的人身上,体现出他过去的背景。这种整天接受了很多爱的人,才会爱一切人。

  所以,能够让别人感到幸福兴奋,不仅仅是一种能力,也与他的经历有关。

  此时,他已经开始在案板操作了。此时,他显得很谨慎。他把排骨上的精瘦肉全部剔下来,切成丝状,而贴着骨头的那层筋和骨膜,被他细细地刮下来,放在另一个盘子中。

  当他把这事做得差不多时,将骨头放入锅中,加入作料,开始炖起汤来。“这汤得炖上两个小时,我们还做这个事。”

  他蹲下来,教冬子如何手撕这盆里的荆竹笋。

  “这东西,不能沾刀,让刀上的腥气铁气破坏了它。因为它此时,里面的毛孔是疏松的,它吸附味道的能力是最强的,所以,我们采取在清水中,用手撕的办法。”

  这也是冬子第一次听说,做某个菜,不允许用刀。把它们撕成了很细的丝后,放入一个干净的竹篮滤水,就等那个汤了。

  此时,其他弟子们,也要开始案板操作了,冬子本想帮助其他师傅的忙,司徒却提出要求了。“冬子,你抽烟不?”

  “不会。”

  “算了,你帮我到客厅,我那个包里,拿一枝烟来,还有火机,我在外面抽一根。师父不让在厨房和客厅抽烟,我不能坏他规矩。”

  等冬子拿来烟与火机后,发现,司徒已经脱掉了他的白色罩衣与厨师高帽,在厨房侧门与围墙之间的石凳子上,坐了下来。正准备返回厨房为别人帮忙,被司徒叫住了。

  “你没看,我把茶都泡好了么?喝会茶,说会话,时间长着呢。你忙了这么久,该歇一下了。”

  没办法,人家把冬子的茶都备了,不能不识抬举。

  “你没去过攀枝花吧?”果然是个话唠,这种人,一般都热情善良。“我跟你说,那地方你去了,就舍不得走。我们那气候,许多患哮喘的人,去了都不咳嗽,长寿的人多得很。我们那花多,许多花入药,也入菜。当然,一般的花,入菜前,也需要一个脱水的过程。如果不脱水去碱,口感不好。方法嘛,跟今天的竹笋差不多。”

  说来说去,不仅是教冬子做菜,更是在夸赞他的家乡。冬子觉得,这个司徒,如果有爱好,可能是两个。一个是真心爱好厨艺,一个是强烈热爱家乡。

  “你们湖北人做鸭脖,我也吃过,也有风味。你知道吧?”

  “知道,精武路的一条街都是。”

  “如果用上我们攀枝花的鸭子,他们就火了。你不晓得,如果做卤菜,最顶级的,就是我们那地方的放养鸭了。”

  “什么原因呢?”这说法倒新鲜。

  “我们那边,山多水多,就是田地少。当然土地虽然是山地,但是肥,紫土红土兼有,肥得只要有一粒土,它就长一蓬草出来。这种情况,最适合搞养殖了。况且,土肥草盛,那虫肥虾壮就肯定了。散放的鸭子,有虫虾吃,那就长得好。一般鸭子太瘦,做卤菜就容易干,口感柴。我们那边的鸭子,就肥瘦合适,油脂处理好了,就成了今天师傅做出来冷盘卤鸭脖的效果了。”

  原来,老师傅的材料,是从他们那里来的。

  “更有一点,也许你不晓得。我们那边有钢厂,因为天生有铁矿煤矿。不仅如此,云南红土的成份,在我们那里也有。这意味着什么?为什么茅台郎酒那么好喝?”

  这两个问题,冬子还真不好回答,因为他没研究过。

  司徒抖了抖烟灰:“赤水河嘛,水好酒就好。为什么叫赤水河呢?因为土地有红色,水就有红色嘛。水的红色,是因为矿物的原因,比如铁矿石,就是红色的嘛。土地丰富的适合于酿酒的矿物含量,是没办法模仿的。酒是一个道理,鸭也是一个道理。”

  抽了几支烟,那边齐老爷子过来,喊冬子过去帮忙。

  冬子过去了,齐老爷子问到:“你是设计师,电脑打字没问题吧?”

  “没问题,专业的。”冬子笑着说到。

  “这是我们三个拟的公司章程,你打出来,打印十几份,每人一份,晚上大家讨论,一个小时能行吗?”

  冬子看了看材料,大约只有一千多字。“半小时足够!”随着齐老爷子上楼,到书房开始打字,冬子敲键盘,齐老爷子校对,很快就完成了。书桌上各种文具,小摆件小工艺品,冬子没来得及欣赏,下面的司徒就上来了。

  “忙完了?”

  冬子点点头。齐老爷子回头反问:“做啥子,抓壮丁吗?”

  “对,找师兄要人。你是李老拴,我是王保长。”他们两人大笑起来,冬子并不懂他们的梗。

  与司徒下楼来,进入厨房,原来他的汤好了。

  按司徒的要求,冬子滤掉排骨,让整个汤锅进入沉淀的状态,放到一边,此时,该他拿出第二个冷藏箱了。只见打开箱子,里面的冰块中,一大篷碧绿的叶子,显露出来。

  冬子从来没见过这种叶子,想伸手去试试它。

  “别动,挨都不能挨,你要挨了,莫说吃饭,你今天睡觉都搞不成。”

  “啥东西?毒药吗?”

  “对,有毒,也是药。”只见司徒用一双长筷子,小心翼翼地把它们夹出来,放入洗菜池子中,让流水充分冲洗,用筷子反复翻动。那算来水龙头开到最大,巨大的压力喷出来,沾出来好多水花。

  冬子想帮忙,被他阻止了,在拉扯中,冬子突然觉得手臂好像被什么东西咬了一下,奇痒难忍,差点跳了起来。

  “我看看”司徒接过冬子的手,看了一下。“还好,只是手背这一点,用肥皂水洗一下,莫用洗洁精,要好些。”

  冬子洗了半天,才觉得稍微缓解了一些。从小到大,没有这种痒法,太难受了。

  “知道厉害了吧?这东西,我们土话叫它活妈。其实,它是荨麻科的,荨麻症,你晓得吧?最痒的那种病。”果然是正规厨师,对植物分类,界门纲目科属种,分得很清楚。

  “听说过,没见过,反正它好像不好治的。”

  “所以叫你别动呢。它有毒,但它也是药。这东西可不好找,现在,只有在山上,才偶尔发现得了它了。我带它过来,不仅仅是取它的药用,还要取它的食用。”

  原来,等那骨头汤冷了后,他让冬子把上面一层骨汤倒走,只留下下面一层稍有沉淀的,含有骨油的部分汤保留下来。这个汤,加上先前刮下来的筋与骨膜,进入汤中,重新烧开,炖了一会,就加入这种“活妈”,让它由翠绿变为深绿色,然后,冬子发现一个奇迹。

  这个汤已经变为绿色的了,还非常有凝胶的意思,汤变得很稠,绿色的叶子配上白色的骨膜及筋条,显得非常好看。葱顺姜末入汤,稍加炖煮,这个汤就完成了。

  “这个汤,你叫它什么名字呢?”

  “我不取名字,我只等师父来给它命名。”司徒说这话时,充满了自信。要知道,请师傅为徒弟的一个菜命名,除非这个菜非常好。

  这个菜的第二步,就是用剔骨肉炒荆竹笋,炒作方式很是简单,也只是用骨头汤里的骨油,猛火爆炒,加一点泡椒泡姜,都被切成丝状,然后大火猛炒猛翻,此时,那种香气出来,味道简直无法形容。

  此时的整个厨房,已经热火朝天了,两个灶台成了抢手货,而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剩下一个,就是摆盘。

  司徒拿出一个特殊的大圆盘,准备将两个东西结合起来。试了两次,效果不太好。

  “不如这样”冬子出了个主意。“你这两个,一个白色为基调,一个绿色为基调,差一点红色,不热闹,我觉得,一个萝卜雕成小花,红萝卜,用红色来配。菜摆四周,汤专门用一个碗,放在正中,一骨两吃,就在一个大盘子内。四周点缀几朵红花,好不好呢?”

  司徒想了想,觉得冬子说得有道理。他马上砍了一块红萝卜,迅速雕了几朵花出来,那速度,运刀如飞,把冬子看呆了。几分钟,几朵漂亮鲜嫩的月季,就出来了。上面滴几滴即将凝固的骨油,还有一种露水的感觉。

  当盘子效果出来后,司徒看了看,再看了看冬子,说了一句:“冬子,你还真是个人才!”

  色与型,冬子的建议起了好作用。

  大家开始陆续上菜了,所有行家开始从外型来评比。要说,都是大师级的人,都是花团锦簇的东西。食材名贵地道,制作精致考究,当然,冬子注意到,厨房里所有盘子,都是老师父找景德镇订制的,各类奇异的盘型,也开了眼界。

  最先尝菜的是老师傅,他尝了一遍过后,不说话,让弟子们自己依次品尝。

  大家开始也都不作声,最后进入讨论环节时,气氛就热闹了。对好几个菜,争论不下。

  “是投票还是怎么的?”齐老爷子问到。

  大家一想,争议中三个菜,如果投票,票数都差不多,都是顶级的。刘师兄没炒菜出来,他倒很直接。“我今年不参与评比,那我该有发言权了噻?我觉得,我们投票的意见都区分不了高下,那还是按老规矩,请师傅定调。毕竟,如果投票,师傅多哪个一票,哪个还是要赢,对不对?”

  大家表示同意。

  师傅指了指那个一骨两吃:“这是司徒的菜吧?这个菜最好的了。”

  大家对师父的鉴赏能力当然不能怀疑,但想听听他的道理。

  “把最普通最家常的东西,做出最好的感觉,这才是高手。你看,他只做了个排骨,汤里加了活妈,这是润肺生津、健脾开胃的药。你说它是药呢,但他不苦,却非常香。大家看这个绿色,你都舍不得喝,绿得那么可爱。喝起来,那种稠稔的味道,让你想把它当主食,一直喝下去。不仅有回甘,还有一种青草的气息,对不对?这东西,老人孩子都喝得,没有人不喜欢。”

  老爷子指着四周的剔骨肉炒荆竹笋说到:“骨肉瘦而筋道,笋子脆而香甜,这是把肉与笋的好处结合得最好的了。况且,它最大的优点,是他克服了自己以前的弱项,大家年,这个摆盘,是不是最漂亮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