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人生一串 > 第一百七十七章 离开西安

人生一串 第一百七十七章 离开西安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1:40:21 来源:免费小说

  “冬哥,燕子给我打钱了,是五千,她是做什么生意啊,这才一周。”

  4号在电话里,明明是兴奋的。但是,冬子听到,内心却沉重起来。

  按彭总分析的两原则,燕子所从事的工作,相当不靠谱,这钱,估计有问题。更为危险的是,如果燕子自己并没意识到,那她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而另一边,容城的武杰,却听到了另一个消息。

  “冬哥,前两天碰到苕货了,我晓得你不喜欢他,我也不喜欢他,他非要拉到我说话,本来这事我不想告诉你的,但可能与燕子有关,还是跟你打电话了。”

  “有话快说,杰子,你莫不是想急死我,好继承我的贷款?”

  “贷款,对,就是贷款。苕货问我的也是这个事,他说,燕子跑到他朋友那里,借了一笔贷款,问我知道不知道,燕子的下落。我说我不知道,没听说。”

  这是武杰的精明,他知道苕货不是个好东西,关于燕子家里人生病这事,不想告诉他。

  冬子明白,也许就是这个贷款,逼得燕子不得不兵行险着,急于想挣大钱回本。

  “苕货说,燕子倒是已经把第一期的钱还了,不晓得她在做什么生意。我不置可否,但苕货拉着我说话,讲些职高的事情。意思是,职高的同学里,像他那样挣大钱的人,不多了。他明显是在显摆,好像他多能似的,不就是个茶馆老板嘛,细麻将,算什么?”

  “你就说这?”冬子觉得,这些信息,意义不是很大。

  “不光是这。如果他不扯到许玫,我就要走了。结果,他说许玫挣了大钱,啥时候回来,跟他说一声。因为他知道,我原来跟许玫家里熟悉。”

  “他咋说的?”这个信息很重要。许玫或许真的挣了大钱,要不然,从不打交道的苕货,怎么听说呢?

  “我也好奇,就多听了一会。他说,他们这里打牌的人,有许玫的朋友,输了钱,找许玫借了几万块,这事是听人在牌桌上说的,所以才问我。”

  “你怎么回答的?”

  “我当然说我不知道,我一个上班的人,怎么可能知道这么多。我估计,许玫有钱,苕货是不是动心了,想趁许玫回来,在牌桌上,做她的笼子。反正,这家伙,从来没安好心。他给我递烟,我都没接。”

  武杰不是那么笨的人,逢人且说三分话,这经验他是有的。更何况,苕货这个恶人,满脸堆笑地跟你说话,本身就很可疑。但凭武杰的判断,苕货所说的两条信息,有可能是真的。

  综合这几点信息来看,冬子可以理清一些脉络了。燕子之所以被许玫忽悠,其实是太缺钱所致。爷爷的病是最后的稻草,当时根本没人帮她。

  燕子,你忘了还有个冬子吗?为几万块钱,借高利贷,把自己搞得没有回头路,为什么呢?

  而许玫在这里,算是挣大钱的人,估计已经是个骨干了。那燕子挣的小钱,估计就是打工的份。这种钱,很有问题。

  以一周为单位来计算,燕子不仅还了高利贷,还给4号五千元钱,那估计,燕子一周的收入,肯定在大几千甚至接近上万,是什么行当,有这个效果呢?按正常行当,是不可能的。一个在西北公司当推销员的老手,要不是在彭总带领下,也挣不了这多。自己还算运气特别好的人,也没这高的收入。

  所以,大概率上,燕子挣的钱,不正常。

  所以,冬子得想办法,直接面对燕子,把她从不正常的状态中,拉回来。

  促使冬子做出这个决定的,还有公司的情况。

  公司从元月份以来,整个过程都明朗了。小袁打电话来,说了很多。总经理正在办交接,把销售部部长提升为新的总经理,虽然没出正式通告,但大家传得很热了。

  孙总,不仅进入了董事会,而且,他也被提升为副总,主管所有技术部门的事情。而销售部部长的位置空缺,有人猜测,估计一年之后,彭总将接替那个位置。

  冬子在内心中,为彭总的前途而欣喜,但已经不能当面祝贺他了。他已经被提前召回公司去了,说是对华南大区的工作做交接。而哪个会到西北公司来当经理,公司没说。只是彭总走的时候,临时指定丁哥,暂时负责一下。

  他的指定,是有效的,因为,彭总本人,也担任着总公司销售部的副部长。但是,这肯定不是正式任命,丁哥在同事们祝贺声中,表示谦虚低调。在一个单独的场合,他跟冬子说出了原因。

  “彭总这是回去过渡了,兄弟,你、我都是彭总最相信的人,咱们要为彭总站好最后一班岗,让他顺利地在一年后,接上销售部一指导手的岗位,咱这才是做人的道理,对吧?”

  “丁哥说得对,那必须的。”

  丁哥分析了彭总目前的形势,作为一个老江湖,他看问题,比小袁,更直接。

  董事长与老董事长虽然矛盾纠葛了好几年,去年一年是集中爆发期,在这个时间段里,老董事长算是输了一局。但是,他至少还有两个身份,没有变。第一,他是公司创始人之一的身份无法变。第二,作为大股东之一的董事身份,没有变。

  这就像打牌一样,只要牌局没散,大家还在桌子上,虽然上一圈输了,但下一圈也有可能赢回来。况且,新老董事长,虽然生活理念不同,目标不同。但是,他们毕竟是过去一起打拼的兄弟,一般不会撕破脸的。

  所以,新董事长,必须照顾到老董事长的利益。今天在公司的利益,得分两种。第一,就是经济上的利益。这个利益,董事长算是暂时保住了。况且,作为公开上市的公司,你得为股东负责,不管这个股东你喜欢不喜欢。为了公司的稳定与发展,必须保持表面的团结。

  这就涉及到第二个利益,人事关系。要知道,过去创业的老将们,各自归属各自的阵营,哪一方都不能把对方赶尽杀绝。所以,你们设计部的部长位置还是保留了。而彭总,暂时也无法立即当销售部的部长。如果现在彭总就当,那董事长任人唯亲的痕迹也太严重了,他必须让彭总在华南区干出业绩来,才会有理由,正大光明地提他。

  而丁哥,作为彭总相信的人,此时也不可能让他直接当西北公司老总,如果那样,就搞成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这肯定不行。

  “所以,彭总临走之前都告诉过我,别想好事。至少今年,我是不可能负责西北公司的。我只是暂时看守一下,相当于过渡时期的看守内阁。”

  冬子听到这么一个高大上的名字,差一点笑起来了。

  “越是在接近胜利的时候,越是要谨慎。乐极生悲这话好像没什么道理,但实践中,就是那么回事。”

  此时的丁哥,说话也显得正规起来,好像他真当上了领导。但冬子明白,他说得没错。古人讲: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大概说的是一个意思。好事已经快来了,就莫乱想别的好事了,把目前的把握好,不要让好事变坏事。

  丁哥给冬子一个深沉的眼神:“你不回设计部是正确的,如果彭总走到哪里你跟到哪里,忙帮不上,反倒给别人说法。我有句话,你别有意见。为了你的事,别人拿来攻击彭总,要不是孙总帮忙,彭总还真有些吃不消,这话,你能理解吧?”

  冬子点点头,丁哥是自己人,明人不说外话。

  “你就在西北公司,吃不了亏,反正两头拿钱,你也赚了。如果你回设计部,那某些人面前晃,有些人又要拿你说事。你在这里,好歹远有彭总帮暗忙。近呢,有我在,毕竟我算是资格比较老的人,新来的老总也会给我一些面子,你就低调地工作,啥事没有。等到这个过渡期过了,咱们兄弟再大展宏图,这个时间,你等得了吧?”

  丁哥说的是实话,但冬子听了,内心却感到难受。原来以为,按彭总的说法,自己是个优质资产。而今天,在公司的人事斗争中,自己几乎成了彭总的负资产,自尊心上,受到了严重打击。

  良药苦口、忠言逆耳,他的话没什么不对。一个推销员,说好话容易,说让人听起来舒服的话,表现应酬的话,那是他的专业。但当他说出不好听的实话来,是明显把你当自己人了。

  回想起彭总走前给自己的说法,彭总帮自己分析的前途,明显不在公司的发展上。这一切都说明,自己要寻找自己的幸福,在公司,呆长了不好。

  择日不如撞日,燕子在重庆,我为什么不利用春节期间,到重庆去找她呢?彭总说得没错,自己的人生设计,有一个关键点,那就是燕子。

  “丁哥,咱们什么时候放假?”

  “咋的,你要提前回湖北?”

  “不是,我的父母都没了,好像无家可回,听说重庆的东西很好吃,我跟你到重庆去过年,咋样?”

  丁哥一听这话,兴奋起来。他不断讲重庆的好处,什么江崖洞磁器口,什么朝天门解放碑,火锅美女茶馆小面,说得滔滔不绝。

  “我跟你说,你要是在我家住,我欢迎,我家有三个房间,住得下。如果你嫌不方便,你到我万达广场那边的新房子住,也行,可以拎包入住的,都是精装修,家具都配齐了的。”

  看到丁哥这种热情,完全不是单纯的出自对家乡的喜爱与怀念,也完全不是客套的邀请与热情。他是出于对冬子真诚的欢迎,冬子觉得,很是安慰。一个人是否真的是你的朋友,他的态度,虽然可以假装,但是,长期相处的人,是看得出来的。

  “你家有新房子,为什么要住老房子呢?”

  “老房子离学校近,我老婆上班方便些。再说,孩子的外公外婆家就在附近,他们之间好走动。有时,我回家时,家里空无一人,还不得跑到岳父家去蹭吃蹭喝。老实,我忘了跟你说,咱岳父是大饭店厨师出身,他做的菜,可以这样说,你只要吃一次,一生都忘不了。”

  冬子一听厨师这两个字,眼睛就放光了。原来,自己父亲是厨师这事,已经渗入他的血液了。

  “真有那么神吗?”

  “嗨,他也不是最正规的厨师,毕竟没考过厨师证。他那个年代,都是师傅带徒弟。那些年,他也跟师傅学过,也掌过勺的。当然,他师傅才是高手。他后来改行做管理,直到退休,他师傅还为这事可惜呢。”

  这种传统的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才是最扎实的学习。冬子知道,作为厨师这东西,有点类似于艺术,没有那种出于自然的模仿与好奇,根本学不出来。

  “那得拜访拜访。”

  “你也对厨艺感兴趣?”

  “我只是个食客。”冬子没有透露自己曾经的职业。毕竟那职业也太低端,况且,在一个重庆人面前,你自称是厨师,那是凶多吉少的。

  突然,冬子好像想起了什么。“丁哥,你说你新屋在万达广场,是吗?”

  “对啊,不是广场正中心,但只隔一条街。那可以说是最新的繁华位置了,很热闹的。风景也好,逛街也好,保证不寂寞,所以,我才给你推荐的。”

  “是哪个区?”

  “沙坪坝。”

  地点对上了,就是冯警官所说的地方。燕子,有可能就在那附近。要说重庆的情况,自己为什么不先问丁哥呢?但是,这是自己的**,又不想把它说出来。在公司,燕子的事,只有彭总知道。

  “你怎么对这个地方感兴趣?”

  “就是问问,老听说这个名字。这样,丁哥,我如果要去,也不住你的房子。毕竟你新家,自己没住,我去开荦,这不好。”

  “这有什么不好?房子是用来住人的,况且咱们是兄弟,空着也是空着。”

  “我说不好,是咱们湖北有个风俗,这新屋,最好莫给外人住。”

  “你莫跟我讲湖北风俗,到重庆,咱们不讲究这个。更何况,你又不是外人。”

  丁哥其实很喜欢冬子的,冬子帮自己代管账期间,他知道,冬子为了帮自己做事,把账目记得如此之细,分类如此清楚,这个小兄弟,还真用心。况且,他的设计,产生的效果,那就不用说了。可以说,在工作上,他也是有天赋的。平时,对自己,对同事,很是热心,尤其是在吃的方面,总是想在前面。如果自己身边有这样一个兄弟,那就太好了。更重要的是,他跟自己一样,都是彭总的人,可以算是一个战壕的战友了。

  一个热情善良,乐于助人的人,总是受人喜欢的。

  “不不不,我还是坚持住酒店,你莫劝我,你劝我,我就不去了。当然,老爷子,你岳父家,我还是要拜访的。”

  丁哥知道,这个冬子坚持起来,是没办法改的。所以也退了一步:“那说好,我当导游,重庆最好耍的地方,如果需要,我24小时陪。过年,三十初一,肯定要在我家过吧?”

  丁哥听说冬子是个孤儿过后,内心就起了变化。这样一个父母双亡的人,过年,如果没有人陪他,那真是太惨了。

  “行吧,反正,在哪里过都是过。”

  就这样,两人就准备到重庆的事了。西安,这个地方,还会不会再来呢?冬子根本没有把握。

  但必要的告别还是需要的。他踱步到那个餐馆,正好碰上了那位退休老师,他们一起吃了菜还喝了一点酒,听他讲了讲城墙根那些过去的故事。

  表示感谢,提前预祝新年,这些话,别人听起来像客套,但在冬子,这是必须要说的话。凡事有始有终,人与人的交往也一样。

  此去重庆,如果不太顺利,恐怕再回西安,有点难了。他也约了冯警官与小夏出来,自己只说提前请客,算是预祝新年快乐。甚至,他们今后如果要结婚,不要忘记请他当伴郎,这种话都说出来了。

  西安这个地方,因人们在此的际遇不同,对它的爱恨各有偏差。那灰色的城墙不说话,但是人们却按各自的悲喜,给它涂上了情绪的色彩。

  在这城墙下,有跳动的广场舞蹈大妈和扭秧歌的男女,他们奔放得比城墙洞里的摇滚歌手还要开,而河边的秦腔,苍凉远古的情绪,依旧饱满。

  到了西安,冬子知道,什么才叫一个中国人。咱们是从哪里来的,咱们为什么是这个样子。从文化上寻根,在这里,算是找到家了。如果说,中国是个文明型国家,那这里所沉淀的文明,就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老家。

  西安,也是给冬子留下快乐的地方。在这里的一年里,他认识的朋友,有高端的,像孙总的那些朋友。有平常的,像自己的同事们。有热情的,像冯警官小夏,也有最日常的退休老师与小餐馆老板夫妇。

  冬子在这里,挣得了人生以来最多的钱,开上了自己以前从来没开过的好车,吃过了这里最好的美食,开阔了眼界,并且,做了事。

  做成功的两件事,一件是成功地将自己的设计思路,得到了客户及设计部专家的认可。二件,是成功地为能娃的解救,作出了有意义的工作。当然,这附带,还促成了别人一对美好的姻缘。

  这里发生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以至于,冬子意识到,自己有可能离开它时,还有些伤感。

  城墙上的落叶,孙总曾经想听它们的声音。古巷子的美食,彭总想吃它的然面。而自己,在这里做成的事,也让自己更自信了,更有价值感。

  西安,让冬子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感觉,人生多长,它的记忆不会断。

  回望长安,车出城墙,你知道,一个新的生活将要到来。突然,看到一个邮局的标志,冬子要求停一下车,丁哥觉得奇怪。

  “给一个老人,报个平安。”冬子跑到邮局,再次如去年给爹爹写的明信片一样,原样的话,写了一遍。本来以为,今年过年会回去的,结果,还是不行了。所以,让爹爹知道,自己不活着,心里还有他们。

  写完投递,回到车上。冬子想起一年多前在武昌火车站的情景,那时,他是被逼而逃的。如今,他是主动离开。但是,何时能够再回到这地方,他完全没法估计。

  咸阳,是另一个历史都城。这里的名字都很古老,如同它的民风一样,礼性都是古代的,如厚厚的黄土,几千年的风,年年扬起那巨大的沙尘。

  但是黄土却不见少了半分。那实在是太厚实了,厚实得大风再吹一万年,它依然坚硬。

  冬子拖着的大箱子,是他专门新买的,因为原来的小箱子,已经装不下自己的东西了。这一年来,不仅卖了些什么电子产品,衣服也买得多了点。当然,不需要的,他没带。

  “到重庆,用不着那多衣服,你这有点夸张。”

  当丁哥问冬子,箱子这么大时,冬子说是衣服。所以,才有丁哥这个话。

  “重庆虽然不是四季如春,但在市区,还是暖和的。一件羽绒服就顶天了,如果只穿个羊毛衫外加一个外套,年轻人,也不是不行。男人嘛,衣服多了没用。女人到重庆,也不需要大包,毕竟她们最多的东西,是化妆品,到重庆,就简单得多了。”

  “为什么呢?”

  “勒是雾都,整天大雾,是天然保温霜。我不跟你吹,少莫入川,你去了就知道。姑娘们的水色,怕是要迷住你,让你舍不得走呢。”

  冬子还没笑出来,开车的出租司机笑了出来:“对着呢,我去过一次重庆,真不想回来。那里的姑娘,皮肤好着跟啥似的,还敢穿,眼睛都移不动呢。”

  冬子也附和到:“我就算到这一点,所以把全部东西都拖上,去了就不准备回来了。”

  “当上门女婿?找那种独生女的,人也归你,家也归你。”丁哥调侃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