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人生一串 > 第一百四十二章 她的志向

人生一串 第一百四十二章 她的志向

作者:洪山诗人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1:40:21 来源:免费小说

  “好好好,我认真指路不就行了呗?”小夏一边指路,还一边偷看里面的图画。

  “车上别看书,容易晕车。”

  “想不到你还会关心人呢。”小夏白一他一眼:“这些都是你设计的吗?”

  “习作,刚上路,请小夏老师多提意见。”

  两人将车开到雁塔路,远远看见大雁塔了,身边路过一个花草布满围墙的地方,夏天的蔷薇开得奔放,在下午的阳光下,灿烂无比,连绿色的叶子,在微风中,好像也翻滚着海波般的光。

  “好漂亮,这是什么地方?”

  “植物园啊?西安植物园,你没来过?”

  “还真没来过。”

  “好,下次有机会,我带你进去,里面可漂亮了。”

  两人说着说着,突然,小夏仿佛紧张了起来。“快快快,靠边停下,我要下车了。”

  “什么意思?”冬子减缓了车了的速度。

  小夏却急了:“叫你停你就停,快点!”

  冬子只好靠边刹车,小夏拿着那两本画册,就要下去,脚刚落地,车门没关,突然想起,她的包还在车上,反身扯下包,迅速向街边离开。冬子只好隔着车窗对她喊到:“明天来这接你?”

  小夏紧张地看着前方,用手给冬子做了一个打电话的手势,速度地进入了街边的人流。

  冬子看了看时间,接孙总的时间快到了,把车子直接开向了西工大实验楼,在楼下,等孙总出来。

  近段时间,孙总好像在搞第三个实验方案,他是个在技术上追求完美的人,虽然前面两次方案都取得了部分成功,但他还是不满足。为了这第三次实验,他不知道又熬了多少个通宵。

  一个有专业的人,后来的工作状态,其实与金钱与权势关系不大了。按孙总的专业能力,以及他前两次的实验成果,他完全可以说完成了公司的任务了,该得到的一切奖励,都不可能少。但是,这个人热爱自己的专业,对实验探索有一种痴迷的状态,追求完美与极致,如同他高考的分数,要当状元。

  冬子在容城时,少年的他听过爹爹反复说过一句话:“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他当时的理解,只是以为,这个人,好刻苦,好努力,好认真。

  但是,今天的孙总,就在他的身边。他发现,孙总并不以熬夜以及通宵工作为苦,好像还有点乐在其中的状态。有时候,怕孙总晚上没有热咖啡喝,冬子故意在半夜里醒来一次。

  这其实不需要定闹钟的,在容城卖烧烤的父亲,就给冬子实践了一个土办法。只要你在睡觉前,喝一肚子凉水,最多熬不过4个小时,你总得要起来找厕所。如果你喝热水,就没有这个效果。

  现在是夏天,冬子喝冷水觉得爽,所以,他在睡觉前,总要喝一肚子凉水,等到半夜起来,给孙总泡一壶热咖啡,孙总在几次推辞后,也接受了冬子的好意。

  这已经不是为公司作贡献了,对孙总的服务,是冬子发自内心的尊重。这样一个算是成功人士的精英,为了专业上的进步,长时间不跟人说话,长时间加班加点,谁的板凳,有他坐得冷呢?

  但是,他热爱自己的工作,他哪怕睡得再晚,第二天早晨起来,还是精神百倍的。冬子担心他的健康,他总是说,中午时分,在实验室睡过的。

  “其实你知不知道,生物钟,只是个习惯问题。你想睡就睡,睡不着就起来干事。没必要那么死板,一切随性而为。所谓强者,是作习惯的主人,不能做习惯的奴隶。”

  这个身材并不高大的孙总,在冬子眼中,就是最强的人,高大威猛,冲锋于专业实验的第一线。在孙总的心目中,专业上任何难题,就好像敌人的堡垒,要攻克它,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气概。

  有这种气概的,不是英雄,还是什么?

  冬子从来没有英雄主义精神,他的父母只是教给他踏实做人,老实做事。爹爹也只是把他当普通的后辈对待,教一些做人的道理而已。冬子也从来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过人的特长。不管是厨艺还是设计,都是有些特点,但不精。

  在孙总身上,他看出,一个拥有强大专业背景的人,他体现出的精神力量,如同缓缓行进的长江之水,虽然未见波涛,却有排山倒海的力量。

  当天晚上,冬子发现,小夏跟那位山东求助者在网上联系,也只有二十几分钟,那位求助者,又得到工地加班了。他上的夜班,收入高一些。穷苦的人,只有凭劳力拼搏,才能够得到一衣食。所谓手停口停,也是最辛苦的命运吧。

  自己在容城卖羊肉串,不也是过的这种生活吗?辛苦卑微,挣得也不多。但是,那种生活却是踏实的。而目前,冬子的工资很高,但干活很少,内心中,总有一些不安。这种待遇,怕不是自己应得的吧?

  那位求助者,只是说了当年,是如何离家出走,如何被拐卖出来的。

  他因为在学校打架,被老师要求请家长。而他当时觉得没脸见年迈的爷爷奶奶,就自己跑了出来。后来遇上一位中年妇女,说是带他去找妈妈,说是妈妈新家的邻居,他就信了。好像带到西安火车站后,那位中年妇女就消失了,来了两年男人,说是她的朋友,就把他骗上火车了。

  具体的细节,对公安破案有用,对寻找老家没用。主要原因,是他经历过一次受伤,记忆有些缺失了。

  他在火车的厕所里,因为意识到,这两个男人好像不怀好意,要哭着下车,结果,在厕所被这两个人打了,当时好像是被打晕了,从此,人就变得木然,听人摆布。

  从心理学上讲,这是创伤后的心理保护机制。人们在潜意识中,有意忘掉那些不愉快的经历。但人的经历永远存在,只是心理不让它重新回到记忆里而已。

  从这个人在网上谈话的状态看,这个人明显有心理创伤。他找老家,也是他心理创作的治愈过程。为此,冬子产生了强烈的同情心,想用自己最大的力量,帮他圆这个梦。

  第二天,送完孙总,冬子给小夏打电话。结果,电话拨通只响了一下,对方就挂断了。也许,她不方便接听电话吧,这是为什么呢?

  “嘟”的一声,短信来了:“还是在昨天那个位置接我。”

  冬子就把车子往那个方向开,过了二十来分钟,远远看见小夏在路边招手,冬子就把车停在了她的身边。

  上车后,小夏丢给冬子一个袋子:“给,送你的。”

  “还有礼物,是什么?”

  “自己打开看,不就完了?”

  冬子打开袋子,发现里面是一张光盘,封面上,是小夏正在唱歌的照片。

  “都是你唱的?”

  “不然呢?”

  “那我要好好地听一下,就在车上听吧?”

  “不要”小夏不好意思地说到:“人家不好意思,当着人家的面,怎么听?你拿回去,有时间,在电脑上听吧。你把你的作品送给我了,这是回礼,怎么样,像话吧?”

  “有歌星送专辑,麻烦你给我签个名呗?”冬子装出一幅讨好的样子。

  “专心开车,安全第一。”小夏不理会冬子的话,反而说到:“你设计得挺好看的,曲线很漂亮。”

  关于冬子的设计,自己也不知道什么风格之类的专业名词。但彭总也夸过冬子,颜色与曲线,是他的特点。

  “你也懂设计,说得这么专业?”

  “我哪懂,但是,美的东西,都是相通的嘛,对不对?”

  “其实,我只是半路出家,没专业地学过,不像你,才是专业的。”

  此时,小夏却不说话了,只是盯着前方,好像前方有稀奇,其实就是普通的大街,美丽的植物园早就过了。

  “你昨天怎么了,怎么还急了?我是说,下车的时候。”

  “我妈在前面,万一被她发现了,问这问那的,难得应付。”

  冬子瞬间就懂了。年轻男女在一个车上,作为母亲,肯定会问这问那的。也许,女儿正在谈恋爱呢?对方是什么人?干什么职业?长得如何?家庭如何?收入怎样?有房有车?父母健在?这一连串问题,是今天的大妈们最大的兴趣,当然很麻烦。就是这些问题,小夏也答不上来,因为,她目前,对冬子还不太了解,根本没有谈恋爱的意思。

  “要不是我爸妈管得紧,其实,我也想去南方的,那边歌厅多,说不定,比在西安这里教书,爽多了。”

  一听到歌厅这个词,冬子突然敏感起来。以小夏的条件,根本不需要走燕子的老路。那是一条充满屈辱与羞愧的路。他觉得,有必要劝阻小夏这个念头。

  “千万别去,千万别去,你不了解那里的。”

  “你怎么跟我父母一样,年轻人,闯一闯,有什么不好呢?他们总是说风险风险,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冬子此时突然刹车,就在路当中,小夏头突然往前一窜,后面的车,喇叭声音突然响了起来,差点追尾。

  “你怎么了?”

  “小夏,咱们虽然只是普通朋友,但是,我还是郑重地劝你一句,你父母说得还轻了些。那不是风险,那十有**,也许是灾难!相信我,我就是南方过来的。”

  “什么意思?法制社会,有那么可怕吗?”

  冬子本想跟她说燕子的故事,但这个秘密,他话到嘴边又停了下来。他决定,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讲。

  “你认为,那些在歌厅消费的人,喜欢听什么样的歌?”

  “好听的歌呗,流行歌曲,我又不是没学过。”

  “错!他们不是单纯为听歌而来。他们是为了美女与暧昧的气氛而来。你如果去过南方的歌厅,你看看舞女们的穿着,再看看歌女的唱法,你就知道,那是一个卖笑的场合,不是一个听歌的场合。真正听歌的人,是在剧院、演唱会或者是音乐厅,你懂吗?”

  “不是说,好多明星,也是从歌厅里出来的吗?”

  “你太单纯了,今天中国歌厅里唱歌的人,成千上万,出来几个明星?机率太小了。从统计学上讲,小概率事件约等于没有,你何必把路走窄走死呢?”

  “你为什么也认为,我不可能成功呢?”

  “你不是不可能成功,你是不可能在歌厅成功。要知道,歌厅成功的明星,大多数是男明星。女明星有个别,但她付出的代价,你愿意付出吗?”

  “要付出什么代价?”

  面对对方不依不饶的追问,冬子觉得,这话得细说了。但,他不想说出太多燕子那样的遭遇,对于一个优雅的年轻姑娘,说这些未免太残忍。

  “屈辱与羞愧,从身体到心灵。”冬子觉得,只用这两个形容词,以小夏的聪明,都应该联想得到。为增加说服力,冬子决定运用新近学会的逻辑推理。对于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逻辑就是最好的武器。

  “我们都知道常识,一名歌手,要成为明星,起码得有几个条件。第一,艺术的独特性,这一点,你是有的。第二,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得有人包装你。大老板或者大公司。要知道,一般的歌厅,大老板们是不去的,大公司也只在音乐学院选人。那么,要引起大老板们的注意,要让他栽培你,你该付出什么呢?”

  冬子觉得这样说,还是无力。他继续强化到:“你觉得,你付出的东西,别的人会不会付出?哪怕你什么都敢给,那你是给得最极致的那个人吗?有些歌手,家庭贫困,为了生活,她们敢付出一切,尊严与自由,她们都可以不要,你能够做到吗?哪怕你能够做到,你做得比她们好吗?最厉害的,见到大公司代表,不要脸不要命地上,你做得到吧?更多的可能性,是受骗上当,成为几句空口承诺的炮灰,对不对?”

  小夏陷入了长久的沉默。冬子觉得,自己的话起了作用。“你再想想,冒这大的风险,追求那渺茫的希望,付出心灵的伤痕与青春,划得来吗?”

  “不试试,怎么知道呢?”小夏虽然嘴硬,但说话的声音明显小多了。

  “千百万人试过,何必差你一个。对社会来说,巨大的分母,没什么意义。对于你来说,是整个的青春与生活的美好。对社会,你的这种努力,是万分之一与一万零一分之一的区别。对于你本人及家庭来说,却是百分之百的代价。”

  “不要跟我讲数学!”小夏此时的生气,并不是对冬子道理的否定,反而说明,冬子的话,对她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只不过是心理上的防御机制与应激反应而已。

  “我不讲数学,我讲实践。至少,南方歌厅的样子,我比你熟悉吧?我见得太多,没有一个成功的,反而是大量求生活的人,受尽了屈辱。”

  “难道,我就安心在西安,过这种教书的、上班的,平庸的生活吗?”

  年轻人总有当英雄的情节,美女们总想在聚光灯下闪耀,这是人之常情。什么叫成熟,就是接受自己的平庸,承认自己的平凡,这就是成熟。成熟是对生活与志向的平衡,是对现实的妥协与安定。因为年轻不成熟,所以还有些不服气。

  但是,把教书上班当成平庸,让此时的冬子有些愤怒。这样的城里富裕家庭长大的娇小姐,居然把这种生活当成平庸,那是何等的骄情与奢侈。要知道,燕子,如此有声音的天赋,想当一个私立幼儿园的老师,都是求之不得的。

  燕子与冬子,是天下普通人中的一个,他们只求一个安定的生活,一份有尊严的工作,一个平凡安定的日子。此时,却被人说成平庸,这简直是一种侮辱。

  “你以为,上班就平庸了吗?教育就平庸了吗?上班代表着平安,教书意味着伟大。在学生眼中,你作为老师,你是他们的榜样与楷模,他们的成长,是模仿你而进步的。这一份伟大的工作,怎么可以说它平庸!按时上下班,这种安定与祥和,是多少人追求不到的境界?有人,尽其一生的努力,也达不到你的起点,你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小夏此时不说话,只是呆呆地看着窗外,扭着头,冬子看不到她的表情。估计,这些话她从情感上,不太愿意听。但从道理上,她又无法反驳。

  冬子突然意识到,有一个规律,叫:人们只相信他愿意相信的东西。自己说的这些,负面的东西太多,她虽然不反驳,但内心却不愿意相信。

  冬子觉得,自己要改一种方式。

  “其实,你不知道,你懂得这么多,唱得这么好。这样的老师,我读书的时候,怎么就没碰上呢?我的音乐老师,总在纠正我的音准,搞得我唱歌的兴趣都没得了。要是碰上你这样的老师,把音乐说得唱得如此生动,我肯定也会喜欢上音乐课的。要不然,到昨天,你还笑话我,跑调跑了一公里远,对不对?”

  小夏突然笑了起来:“其实没那么远,但确实是跑了。”

  “这就对了嘛。音乐教育是个伟大的事业。也许,你唱歌,在歌厅,偶尔会感动一个人,甚至一群人,但那只是偶尔的感动一下。但是,你在课堂上,学生们得到的,就不止是感动了,而是一生的影响。今天,人们越来越富裕,欣赏艺术的时间与需求都多了起来。但是,他们至少得懂欣赏。不能像我一样,当年教音乐美术的人水平不高,我到了碑林,也看不出圣教序碑,究竟是哪里写得好。到了音乐厅,听交响乐,能让自己睡着,怎么办?美的东西在那里,不懂欣赏。如果全民族的人都能够欣赏音乐与美术,那是个怎样的境界?”

  小夏开始兴奋起来,听了冬子的长篇大论过后,也笑了笑:“我就碰到过,有个家伙,在音乐厅听交响乐,自己打起鼾来了,成功地引来全场观众的注目礼。”

  “对嘛,你想,能够买票去听交响乐的,可以算是有钱了。努力挣钱的目的,是想享受更多的美,但没有教育基础,好东西摆面面前,却得不到,这是不是悲哀?就像天下绝世美女从你面前走过,而你眼睛瞎了,有什么意义?”

  小夏哈哈大笑起来。

  “你的意思说,教书的意义,还是很大的?”

  “当然大了,我跟你说,我有一个长辈,是我的崇拜对象,他就是教了一辈子书的人。他不仅用嘴教,还用自己的实际行为教,他是我们当地最受人尊敬的人。”

  “他是教什么的呢?”

  “好像什么都教过,主要是教语文。”

  “没教过音乐吧?音乐是副科,不太重要。”

  “错!音乐极其重要。要知道,历史上最伟大的教师是孔子,他本人就是音乐发烧友,你是知道他故事的,对吗?”

  小夏当然知道,不用冬子多说,小夏就自己讲开了。关于孔子第一次听到《文王操》这个曲子,就准确地说出了音乐所表现的内容,说明他是个行家。他听了师旷的音乐后,感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还有一次听了音乐过后,自己还说自己“三月不知肉味”,说明他是音乐的骨灰级爱好者,用音乐鉴赏家来形容他,一点也不为过。

  “不仅如此”冬子强调到:“他把音乐,当成政治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治国平天下的重要手段,上升到极重要的高度。礼乐治国,什么意思?礼,在今天我们可以把它当成法律制度等。乐呢?就是以音乐为代表的美学教育,对不对?为什么呢?因为美的音乐,可以激发人类的善,从而减少人类的恶,这是怎样伟大的事业!”

  小夏扭头,瞪着眼睛看冬子,冬子虽然眼光直视着前方路况,但也明显用余光感受到,小夏的注视中,有一道直直的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