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们的1654 > 第732章

我们的1654 第732章

作者:小样有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3:54:51 来源:免费小说

  第1节杠杆

  在远古时期,没有现代大型工具,人们在需要搬动大块石头的,往往使用杠杆来撬动,如右图。

  三角部分是支点,黑色是木棒。在右边的向下箭头处,是人用力的地方,左边向上箭头处,就是木棒撬动石块的位置。可以用较小的力,撬动左边的大石块。整个杠杆,有两个用力点和一个支撑点。(在以后的叙述中,箭头向下的位置,都表示人用力的地方,箭头向上的位置,都表示物体受力点地方。)

  这就是典型的杠杆,是置放连结在一个支撑点上的硬棒,这硬棒可以绕着支撑点旋转。

  在中国战国年代,墨子曾提到应用杠杆与其操作机制的机械。古希腊时期,阿基米德和亚里斯托德,都讨论过杠杆原理。其中,阿基米德最著名的言论:“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举起整个地球。

  最开始的杠杆是为了省力,可以使用较小的力来产生较大的力。但在使用中,可以任意调整支撑点和用力的位置,这样就产生不同的应用。

  最基本的杠杆如图2.a,比如跷跷板。图2.b的杠杆,比如镊子。图2.c的杠杆,比如核桃夹子。

  选读:『『杠杆的作用效果计算:

  如图3.a,支点右边木棒长4米,左边1米,在右边放100斤重的物品,则左边可以撬起400斤的物品。实际上,左右两边的(重量x长度)是相等的。当杠杆如图3.b时,支撑点在最左端,右边有100斤放置的长度是5米,则需要500斤向上的力气作用在长度1米的位置。也满足(重量x长度)相等。

  杠杆效果可以累加,比如图3.b,在4米的位置放置125斤的物品。则在1米的位置需要1000斤的力气才能撑住。也就是(1000斤x1米)=(125斤x4米) (100斤x5米)

  使用杠杆的结果:如图3a,右边的木棒向下移动0.4米,左边的木棒才向上移动0.1米。虽然可以用100斤的力气撬动400斤物品,但是400斤物品的移动距离却是实际用力移动距离的1/4。』』

  事实上说明了一点,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总是要付出代价。用小的力来移动大重量的物体,代价就是移动距离小。用大的力来移动小重量的物体,效果就是可以移动更大的距离。

  生活中的杠杆:

  确定以下工具的支撑点和两个用力点

  1.啤酒开瓶器,

  2.剪刀

  3.菜市场里面老式的秤。(包括台秤)

  4.筷子

  观察家里面的各种工具,确定有哪些是使用杠杆原理。并找出支撑点和用力点,并分类为图2.abc中的哪一种。

  古代的军事应用:

  1.美洲人使用的标枪投掷器,阿塔阿塔。

  由一根木棒和绳索组成,类似于老式赶马车的鞭子。使用时,人握住木棒的下端,标枪卡在绳索末端的卡子中,用力向前挥动木棒,标枪在最高速时脱离卡子。3万年前的猎人就使用这种方式狩猎。500年以前,在现墨西哥曾存在古代文明阿兹特克,这种投掷器就是其武器之一,标枪可投掷250米。

  在体育比赛中,标枪投掷时,运动员的胳膊就相当于标枪投掷器的绳索,躯干相当于木棒。这种情况下的投掷记录可达100米。

  比较可发现,使用投掷器,杠杆效果很明显,投掷距离增加了1.5倍。

  2.配重式投石器,回回炮

  右边是配重,一般是大量石块。左边是待投掷东西,可以是大型石块(破坏防守工事,城墙)、燃烧物、毒药、污染物(动物尸体,用于制造瘟疫,14世纪蒙古人使用这种方法导致鼠疫流行)。由欧洲经伊斯兰地区传入中国,故称之为回回炮。蒙古人在灭亡中国时,使用这种武器进行攻城。攻击距离一般和杠杆长度成正比,大型的攻击距离可以到300米以上。

  思考:

  1.在什么情况下杠杆无法使用?【当木棒断裂时,杠杆就无法使用。所以木棒要足够结实。支撑点也必须有足够承受能力。】

  2.木棒在那个地方的受力是最大的?【杠杆在使用时,木棒不同区域的受力不同,当支撑点在木棒内部区域时,支撑点处的受力最大。当支撑点在木棒端点时,木棒内部的受力点处受力最大。】

  观察:

  1.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观察老式的秤。看秤杆的粗细有什么变化,并思考为什么。

  2.用一次性筷子夹物品,每次都比上一次物品重,当筷子断裂时,观察筷子在何处断裂。

  3.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观察载重卡车车厢下面的承重梁是什么形状,思考为什么。

  4.乒乓球和羽毛球,需要发力时都是手腕用力,这样打出去的球速度才快。

  5.人的身体充满了各种杠杆。仰卧起坐,腹肌带动上半躯干运动,组成杠杆系统。后蹬跑,跟腱和脚掌、大腿肌肉和膝盖都组成了杠杆系统。咀嚼时,感受下颌的杠杆系统。仔细观察身体,究竟有多少杠杆系统。

  6.双截棍,和长棍、阿塔阿塔相比较,看看区别。少年大卫的武器,牧羊人投石子的装置,和赶马车人的鞭子的区别。

  全书读完后,尝试一下问题:

  1.在杠杆计算时,忽略的木棒的重量。实际计算时,木棒的重量也要考虑在内,在图3.a中,木棒每米重10斤,左边放置400斤物品,右边要放置多少斤才能撬动?

  2.如果支撑点支撑不住会发生什么情况?比如在图3.a中,支撑点为大块的干土。左边放置400斤物品(忽略木棒重量),在右边开始慢慢增加物品重量,当物品重量增加到50斤时,支撑的干土开始破碎。此刻,杠杆效果由图2.a变成了图2.b的模式,那么干土受力为多少?

  3.杠杆的组合,如何使用2个杠杆,使用100斤向上支撑力来撑住2500斤的物品?

  4.图3.a和3.b中,支撑点受力分别为多少?(有条件的情况下,观察老式秤使用情况,并观察支撑点的使用状况)

  5.考虑木棒重量,每米10斤。那么问题3中的组合杠杆,需要多少斤支撑力才能撑住2500斤?

  梅乐芝经理的科普文章(二)

  第2节弹性

  橡皮筋比较常见,拉开就能感觉到它的收缩力,拉得越开,收缩力越大。弹簧,是另外一种使用很频繁的工具,也有同样效果。

  物体形状发生变化,有一种恢复原形状的趋势,而这种趋势的表现就是弹性。衡量弹性的大小就是弹性力。

  英国人胡可给出了以他名字命名关于弹性的定理,弹性力的大小和形变成比例关系。

  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着弹性的使用。从玩具到乐器,无所不在。因为物体的形变可以有很多形式,对应弹性也表现为很多种形式。以弹簧为例,沿着弹簧的纵向,拉伸或压缩,就产生相应的拉力或弹力。将弹簧扳成弓形,则产生侧向的弯力。像开锁一样扭弹簧,则产生扭力。这些力,都是以恢复原形状的作用方向命名,都可以统一命名为弹性力。

  特别的弹簧:空气,可以大幅度压缩在密闭的空间。当气体压缩后,产生弹力。

  生活中出现的弹性:

  1.简易弹簧秤

  2.席梦思床垫

  3.锁

  4.发卡

  观察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弹性,并分析对应的弹力是何种情况。

  有条件的情况下,尝试使用细铁丝制作弹簧。在一根圆棒上(比如擀面杖、竹竿,最好是一端稍粗,一端稍细,方便取下铁丝),用细铁丝均匀缠绕,固定较长时间后取下。检验这个弹簧,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有效产生弹力,在什么情况下,失去弹性。

  弹性的应用非常早,在狩猎时代,标枪和弓箭是史前时代的最强有力工具,人类借助这些工具配合陷阱,可以战胜力量和速度远胜人类的猛兽。

  古代的军事应用:

  1.弓箭

  弓臂是由弹性好的材料制作,弓拉开后弓臂产生极大的弹力,由弓弦将力传至箭上,使箭获得很大的发射速度。

  弩是弓的变形,有箭的导向板和弦的卡座,由扳机决定发射与否。

  弓的优点:在单位时间内,弓可以射出更多的箭,弓的个头可以做的较小(反曲弓),便于携带,操作便利、灵活,对箭的要求低。更适合地形复杂的丛林、快速移动的骑兵。

  弓的缺陷:弓全凭操作者的臂力,在持续发射30只左右后,弓箭手力气基本耗尽。射击的准确度完全依赖操作者的感觉,要对弓箭手进行长期训练才能合格。

  整体而言,对器具的要求低,对操作者的要求高,适合游牧部落使用。

  弩的优点:操作人员稍做培训即可使用,可以使用腰部力量和腿部力量增加上弦,精度高,威力大。可以小型化作为一次性攻击武器,大型化可以攻击工事、营地。(秦-明.蹶张弩、腰开弩,三国.连弩,唐.床弩,宋.神臂弓)。

  弩的缺点:射速慢,对箭的加工精度要求高。本身较大,运输条件要求高,后勤压力大。对器具的要求很高,对操作者的要求低,从制作到维护,文明程度高才能大规模制作使用。(特例:连弩可以持续发射,是古代版的冲锋枪。但威力相对小,对箭的加工精度要求很高。)

  2.投石器

  原理和捕鼠器相同。通常的捕鼠器是由扭力弹簧组成,诱饵触动扳机。投石器依靠扭绞绳索产生力量弹射。弹射杆平时是直立的,杆的顶端是装弹丸的开口容器,杆的下端插在一根扭绞得很紧的水平绳索里。弹射时,先用绞盘将弹射杆拉至接近水平的位置,容器内放进弹丸。松开绞盘绳索时,弹射杆恢复到垂直位置将弹丸射出。

  类似装置有:古希腊投石车、三国霹雳车、北宋旋风炮。自宋开始,火药开始进入军事领域,于是投掷火药包,称之为霹雳炮。并且开始出现原始的火、枪,由火药产生推动力来发生弹丸,称之为突火、枪。砲逐渐过渡到炮。在明时期,神机营就是专业火器营。

  思考:

  1.物体形变后,什么情况下,不产生弹性?【当物体形变后,无恢复原形状的趋势时,将不产生弹性。比如土块。】

  2.铁丝和钢丝的成分主要都是钢,但钢弹性比铁好,实际使用的弹簧都是各种钢制品。【铁丝形变后恢复能力差,也就是说形变稍大,就无法恢复原形状。而钢丝则在形变很大时,还可以保证恢复能力。。】

  3.固体产生弹性,比如弹簧,气体产生弹性,比如气、枪。液体能产生弹性吗?【液体和气体都没有固定形状,在密闭空间中(比如玩具水枪和自行车内胎),液体很难压缩,气体很容易压缩。所以通常情况下,液体无弹性。特殊情况:在物体高速与液体相碰,因为时间非常短,液体来不及移走,并且很难压缩,此刻液体就像固体一样坚硬。高空跳入水中,对人而言,水面就和水泥地面一样效果。高速水流可以切割金属,效果等同于工具钢刀。】

  观察:

  1.如果有高压锅,比较高压锅放气和和气球放气的异同。

  2.检查自制的铁丝弹簧,观察何时有弹性,何时无弹性。

  3.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检查满、半满情况下,骑车的感觉。路况较差的道路上更易体会。

  4.f1赛道内侧,尤其是弯道附近,放满了轮胎外胎。为什么?

  5.体育中的蹦床比赛,观察比赛中运动员的动作和最后结束时动作的差别。

  我们的1654外传:吴厂长的船

  作者为vip读者吴杰

  吴厂长的船(1)第一款纵帆战船

  随着安江船厂双桅纵帆船的热、卖,海安队员们感觉压力不小:在强劲侧顺风时,他们的机帆船有时候甚至没有纵帆商船跑得快!

  基于汉唐众普遍存在的危机感,汉江造船厂适时推出了双桅纵帆战舰--其实这款战船是与双桅纵帆船同期开发的,只不过船厂对军工产品的性能精益求精(或者说吹毛求疵),导致了产品严重滞后于需求。

  新型战船被海安大队亲切地称为"安江级驱逐舰",这是一款漂亮的双桅纵帆船。它体形修长优美、艏艉高挑,甲板上干净利落,除了一米多高半米来厚的胸墙,再没有任何上层建筑。

  相对于商船,安江级驱逐舰加大了船壳厚度,增加了上层甲板,提高了防护能力和结构强度。它的甲板为拱形以方便排水;所有的控帆索具也全部集成到甲板下面,置于其保护之下。

  由于不用追求装载空间和装载重量,它的v型船底非常廋削,水下线型严格遵守流体力学规范来设计,在水下截面积和阻力系数双双减少的情况下,其行驶阻力降低了一半还多。安江级采用水线尖舭设计,又加大了压舱重量,从而增强了稳定性和扶正力矩,使船可以配备更强劲的帆索系统:在实际海试中,安江一号取得了最高16节的成绩,孙大队长对此表示满意。但如此设计不是没有代价的:战船比同样长度级别的商船满载排水量减少了四分之一多,自重却远高于同级商船,导致齐装满员时安全载重量甚至不足50吨。

  控帆索具通过若干滑轮联通到艉楼的驾驶舱,水手通过两只脚踏绞盘控制风帆。驾驶舱中有左右两个联动的舵轮,舵手可以使用上风位的舵轮控制航向,以便不被风帆遮挡视线。出于安全考虑,安江级增加了一只副舵叶,在主舵损坏时仍然可以航行。

  下层甲板中段(舯部)作为作战舱,共装备了四门75mm火炮和两挺手摇加特林机枪(必要时可以加倍)。火力舱左右通透,地板上安置了六条左右方向、带齿条的滑槽导轨:中部四条导轨安装全向旋转炮架,前后各一条导轨安装活动机枪架。战时枪、炮可以全部固定到左侧或右侧炮位输出火力,也可以根据需要分别固定在左右舷侧分配火力。

  左右各六囗炮窗平时用钢板遮盖,枪、炮平时均固定于中轴线附近,强侧风时可以沿导轨推到上风侧固定以平衡船体。

  船用火炮防制于法国1897式75mm速射野战炮,并重新设计了旋转炮座使其可以360度回旋。在原型弹药的基础上减少发射、药量以降低膛压、增加火炮寿命。虽然炮弹初速从500m/s降到400m/s,但是其直瞄射程仍然超过5000m,在本时代足够形碾压效果。

  炮弹有穿甲弹和榴霰弹两种:穿甲弹高爆弹用于攻击掩体,它使用机械延时引信,设计为剧列碰撞后百分之一秒爆炸,木船时代基本上无解。榴霰弹用于对付有生目标,它采用燃烧延时引信,装弹前根据目标距离调整好刻度,发射后在目标前10-20米爆发。它爆炸时相当于小型火炮抵近发射霰弹,对无防护生物杀伤巨大。

  海安大队对新舰非常满意,正是海安级的优秀品质促使孙大队长下定决心,提前进行远洋投放训练计划。

  吴厂长的船(2)汉唐需要巡洋舰

  首次远洋投放训练计划圆满结束了,海安队员对安江级驱逐舰赞不绝口。

  安江级的安全性和适航性得到了检验:航行期间遭遇了几次小型风暴,大部分明人船只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还沉没了两艘排水量四五百吨的广船(看来褔船的适航性确实比广船好些)而咱们满载排水量仅220吨的安江级确丝毫未损。

  安江级的航行速度快、转向性能好、火力没话说,所有对咱们有敌意的船只,除了击沉的之外一艘都没跑掉。此次出航他们的两艘战舰(共四艘,台湾海峡留了两艘)就俘获了大量海盗和海盗船,以及大批物资。在经过两次实战之后,孙大队长卑鄙地让一艘战舰拖后,押着大半明人船队和俘获的夹板船躲在视线之外,自己带船混在少量明人船只里面冒充肥羊,引别人来抢,在反抢得手后再用对讲机通知船队前来接收。这一圈下来,几乎所有视线所及的武装商船都被鉴定为海盗船而被汉唐俘虏。你说那是商船?对不起他们向我们开火了,我说那就是海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