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们的1654 > 第482章

我们的1654 第482章

作者:小样有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3:54:51 来源:免费小说

  他们通过对兔子、马进行实验,发现疗效不错,然后又用在一个因伤被感染的采石场工人身上试验,结果也是很有用,当时观察很久也没有出现不适反应。

  那个采石场工人是一个海盗,仅仅被石头划了三寸长的伤口后,便高热不退,昏迷不醒,浑身还打着哆嗦。

  当时驻场的是一个过去的游历医生,他摇摇头说:“此人邪气侵入肌里,非极寒之物不得驱除,那只有龙宫才有。准备后世吧。”

  围观的人大多是判了一到三年的海盗,有人暗暗落泪,再辛苦半年,这人就可以被放了——这都是人的命啊,哪里知道都是刀头舔血之人,竟会被这样一个小小的伤口害死?

  马军院长和小钱医生赶到了,便给他打了一针磺胺。

  结果,第二天此人竟然醒了!这把那个驻场医生吓到了,非要当场给马院长跪下,当场拜师。

  马军院长冷冷地把他拉起来,说:“这个你學不了的,好好准备你的医术常识吧,以后我们每年都要考。”

  磺胺有效果,而且以后肯定会扩大磺胺家族的成员,但是大家还是不甘心啊。

  马军院长说:“当然不甘心了,我认为它给牲畜用更合适,当然也可以给这个时空里的人用。它对人的肾有一定的伤害,还容易产生耐药性,容易造成积毒,我看还不如用青霉素。”

  大家深以为然,赶紧的,把青霉素搞出来!

  汉唐集团当初是直接从那面的世界携带了许多菌种,他们可不想在以后一点点去培养,这个不好冒险。

  其中比较重要的就是产黄青霉。

  产黄青霉属无性型真菌,一种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从梗孢科青霉属的真菌。

  它本来分布于土壤、空气及**的有机材料等基物。最适生长温度为20—30°c。

  它产生青霉素、多种酶类及有机酸,是重要的工业用真菌,也产生真菌毒素。

  可以这样说吧,产黄青霉的发现和大规模地生产、应用,不仅对抗生素工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加上其他抗生素的广泛使用,比如像磺胺药物,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再次延长了四岁。

  对于这些远远比黄金还重要的菌种,汉唐集团采用的是真空冷冻干燥法来保存。

  这是他们能找到的比较理想的一种方法。

  在低于—15c下,快速将细胞冻结,并保持细胞完整,然后在真空中使水分升华致干。

  在此环境中,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都暂时停止,不易发生变异,故可长时间保存,一般为5~10年,最多可达15年之久。

  此法兼备了低温、干燥及缺氧几方面条件,使微生物可以保存较长时间,但过程较麻烦,需要一定的设备。

  这些设备当时都是被认为必不可少的。

  可以这样说,汉唐集团建起的第一间超洁净实验室就为青霉素的生产服务的。

  这是一个不惜成本,不惜设备建起来的实验室,只为了制备青霉素菌种。

  吴咏梅教授想说这太超规格了,制备菌种不是你们想得那样复杂。

  但是没有人听她的,众人齐心协力,各个部门大力配合,一间汉唐集团倾其所有而建设成的,本时空最清洁最安全的实验室建起来了。

  建国安董事对吴咏梅教授说:“咏梅,不要拦着他们了,大家总得有些保命的东西,让他们做吧,这样大家好心安。

  这个投入,也许对制备青霉素菌种浪费了,但是它对以后的育种脱毒工作有大用处,算是早一些,就早一些了。”

  在这样的条件下,吴咏梅教授借用合格的培养基液,通过两级培养,得到了合格的菌种。

  这意味着,他们以后可以持续化生产青霉素了。

  当然,在以后的续发酵和提纯上或许还有难度,但是,只要有了源源不断的合适的菌种,他们还怕什么?

  吴咏梅教授对马军院长说:“大家把青霉素和它的衍生品看得过于神圣了。”

  马军院长轻松地说:“这是好事啊,我们需要一个没有后顾之忧的团队,哪怕它只是基本层面的规格。”

  吴咏梅教授笑着说:“你们男生就是这样,总把一些小事上纲上线的,在那边的世界,你还没有累够啊?”

  马军院长倒是委屈地说:“我心态很好啊,比在那面放松多了。我都觉得我要变成一个大善人了!”

  吴咏梅教授说:“切,你们都这样说!”

  马军院长难得地笑了笑。

  他心情放松是因为一切都在可控的范围内,接下来,他要和郑德生院长商量一下从医资格考试的事情。

  第六百零六章 台湾贸易记 14

  汉唐集团并没有主动去招募明大陆上的游医,但是这几年间,明大陆上的游医却接踵而至,有的甚至是从内地湖南来的。

  也许敢于游走是游医本身的特点吧,他们倒是腿儿勤,私下里听说台湾好挣钱后,主动坐船前来行医。

  一开始时,他们在台湾也不危害公共安全,也不去搔扰百姓,汉唐集团那时也没有工夫去管他们。

  这些游医们自己好一阵子自由竞争后,有的找到了落脚点,开馆行医,有的去山村去了,甚至还有的去了土著的村落中,总之,在汉唐集团的制度下,暂时没有发生劣币驱良币的事情。

  不过这时,好像老百姓也还没有學会医闹,但是纠分肯定有,都是简单的事情,巡警就处理了。

  这些游医里面的等级划分,应该是他们凭借自己的能力得到百姓认可的。

  谁都有个头痛脑热,肯定找自己信任的游医,这就是自然淘汰了。

  等到医疗部门的人员,不管是西医口的,还是中医口的,他们把自己的建设基本告一段落后,眼光开始投向了这些开馆坐堂的行医和那些在外行走的游医。

  他们必须要有行医执照,这是首先要确定的。

  汉唐集团的人对哪个部门的决定都敢喷,就对医疗部门,懂的人确实不多不说,如果乱说的话,说打脸就被打脸。

  马军院长和郑德生院长都说:“民间医疗体系很有潜力可挖,但是不能无序发展,这个公共卫生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操心!

  医疗体系,是一个政权的良心。”

  大家都说对对。

  郑德生院长还补充说:“这是一个好时代啊,他们看病的医生还挣钱,看病的钱还不贵,老百姓们也没有一个人能认为如果不这样,会是我们的责任,所以我们的工作正是好做的时候。”

  大家都说对对。

  马军院长和郑德生院长商量着出了一系列的教材,不过其实也就是薄薄的一个小册子。

  在这里面,马军院长加了一些人体的基本生理常识,以及非常简单的解剖常识,当然还有一些近现代的医疗器材的使用,还有相关医疗工具的消毒、保管要求。

  其实重点是郑德生院长安排的内容。

  他首先就把一些剧毒药物列出来了,明令在汉唐集团的管治地区不得使用。

  第一号就是含汞的各种丹药丸,申明只要有敢在汉唐集团的管治地区里使用水银的,将以图财害命的罪行来审判。

  第二号就是铅。

  接着又把可能致命的药材的最高使用量标出来了。

  然后又把资料库里能找出的毒蘑菇照片都画上了,并做了详细的描述。这个可把擅长手绘的苏离白累坏了,他还一直负责电影院的事情呢。

  他说:“我说郑德生院长,你见过哪个明人误食毒蘑菇死了?这些毒蘑菇看上去都吓人,得多傻逼能去吃它?”

  郑德生院长笑着说:“你不搞这个行业不知道,从我们来这里年年都有吃死的,今年随着外来人员的增多,这样的人还多呢,你千万别高估病人的智力,很多病人得病的原因都能把你气死!”

  最后郑德生院长把一些那面世界里常用的,被证明有效的药方都写上去了。

  顺便还把一些典型的案例也都写上去了。

  接下来两人商量着从这里面出一些题,大概半个小时的量,这样就算一次正规的行医资格考试了。

  接着他们又把一些人体穴位挂图、人体解剖图、人体骨架图印了出来,这个费了些劲儿,专找明人版刻大匠,刻成大幅的。

  还配上了手柄式听诊器,深绿色直裰式长袍。

  这些都是准备免费下发给考试通过的行医,本来还想都配上血压计、体温计的,但是超出预算了,只能规定个人可以出资购买,或者不买。

  这些费用,汉唐集团都以公共事业的名头下拨了。

  汉唐集团的考试从不收费用,为自己选拔人才,他们脸皮再厚也做不出来这样的事情。

  所有的从医人员都得到了通知,当时说是三个月之后考试,内容就从小册子里出。

  行医极少有不识字的,差不多都能顺利地看完了小册子。

  有的行医大喜啊,小册子后面的药方只要一琢磨就知道,这是实实在在的好药方啊。

  这个时空的行医,能知道几个药方就不错了,还有的行医一水的全是开偏方。

  郑德生院长还在小册子里严厉批评了所谓的药引子,他在小册子说道:

  “凡是开药方用药引子的,全是假医生!”

  这让擅长开偏方的行医不高兴了,有想反驳他的,但只能在背后说,没有敢当他面说。

  有高兴的行医,就有生气的行医。

  善于使用紫花地丁入药的刘刚军就生气了。

  他对爹爹刘建国说:“我家当年在长沙郊外也是小有名气,爹爹你也是当地的名医了,若不是该死的鞑虏,我家也不能沦落到这里来,受他们汉唐集团的鸟气!”

  他说完就把小册子摔在桌子上。

  “我乃医术世家出身,竟然要与那些游医们坐在一起考么什子从医执照!”

  爹爹刘建国正在津津有味地看着小册子,琢磨着汉唐集团列举出的一些药方,不时频频点头,甚是有道理啊,所谓医案都是宝贵的经历啊。

  看到大儿子的不满,刘建国脱下老花镜,说:“这小册子后半部分都是一些医术常识,你看,这里所说的,所谓望其色,以看出气血盛衰和疾病发展变化。白色,主虚主寒主失血;黄色,主虚主湿;青色,主寒主瘀主痛,主小儿惊风;红色,主热;黑色,主肾虚。

  这些都是寻常之道,怕是汉唐集团担心我等能力不够呢!”

  “我不是生这个气,我八岁學医,如今也有十余年,从未闻有过什么听诊器,还要我等學会使用温度计,要那些物件有何用?

  甚至要我等知晓血液循环,静脉、动脉,这真是前所未闻!

  天神啊,还要教我等给银针消毒?爹爹咱家那祖传银针有几百年了吧?什么时候像他们说的那样要消毒了?”

  赤嵌小學特训班的學生刘子宁这时正放寒假,在家里过年。

  他对大哥刘刚军说:“消毒是必须的,可以用沸水或是高浓度酒精——”

  刘刚军眼睛一瞪,说:“可笑,可笑,银器天生就是杀毒、试毒的,何用消毒?这点简单的道理你都不知?你最好跟我學医,别去上那个什么小學了!!”

  刘子宁说:“爹爹,大哥,我演示给你们看,这个是王强老师给我们演示过的——”

  刘子宁的娘刚煮了鸡蛋给小儿子吃,听闻小儿子在學校考了第一,全班还上天上飞了一圈,天神啊,太吓人了,小儿子回家来一定要好好补一补。

  刘子宁快速剥好一个鸡蛋,然后拿过祖传的银针。

  那银针果然不凡,样式古朴,而且整体亮晶晶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