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们的1654 > 第481章

我们的1654 第481章

作者:小样有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3:54:51 来源:免费小说

  再说了,一个车工工资那么高,干这个活,太当老板是小白了。

  所以,发包吧,鲍威参谋在杭州的做法值得借鉴,我给钱,你给我干活,还要干好,我还用管你有没有劳动积极性吗?!

  但是又不能完全借鉴,鲍威参谋发的包主要是基建,那个工作是野人都能干好的,工业上想要发包,就得提高接活儿人的技术含量。

  如何用别人的钱来提高别人的技术,还要他们为汉唐集团干活儿,这是一个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汉唐集团采用了两种办法。

  一种就是针对福建方面的办法:

  由于福建主要是以郑家集团为当地的领导者,经营主体属于郑家所有制,那么,李子强董事所倡导的工业产业园这种形式就比较得体了。

  原因很简单,这样就会在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里,保持环境的相对独立性。

  你是说培养出一批近现代工人也好,传播一些近现代思想也好,可操作性都极强。

  当然,他们没有想到,最后永胜伯郑彩会采用一票否决的办法来对付他们。不过,这个没有关系,方法要先想出来,文明的发展是很快的,很多事情最后的结果一时不好说。

  没有一个人,或者一个组织能挡住文明的传播,除非他们用极端封锁的办法。但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文明你要是不打开门迎接,它就会破门而入。

  这个第二种办法就是针对浙江方面的情况而想到的。

  从现在起,浙江地区就是属于汉唐集团所有了,至于以后的边界在哪里,谁都不知道。

  那些鞑虏是怎么想的?他们的态度会是什么?汉唐集团一点也没有在乎过,都没有一个人提过他们。

  真正的老虎从来不在乎豺狼是怎么想的,也不会与豺狼共同开发,一切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汉唐集团也要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

  当时,郭勿语通过一楼大厅里的服务台,预约到了赤嵌皮具厂厂长李燕婷。

  事实上,这个皮具厂是一个大厂区,所谓的帆布鞋厂、皮鞋厂之类的分厂,都是由原先各个车间升级来的。

  他们也早就对此做了规划,要不然也不能留出这样大的厂区。

  这里的庞大也不是一天建成的,是这几年中,一点一点发展起来的。

  李燕婷是负责整个轻工业区的皮革业的生产,外带着鞋业。奋斗了这几年,现在还好,可以轻松了些,但是心又有些累了。

  她本来给杨友行秘书长机会了,让他痛痛快快地追求自己,谁知道这家伙做事情就是一股子劲头,过了劲儿头,人都没有影了。

  姐妹们大多都嫁了,也有不嫁的,说是看透了家庭生活了,这一生只想为自己活着,正好,也有这样想的男人,两人就同居了,同时又保持关系上的独立。

  但是李燕婷不想这样,她要的是神圣的婚礼!

  明人式的,那面世界式的,西方式的都要有!结三遍!

  特别是西方式的,就是那种白色的婚纱老长老长的,要六个童男童女托着的那种,正宗外国牧师弹管风琴的,拉小提琴的!

  她还要有伴娘,但是绝不能比自己漂亮,杨友行的伴郎就不用操心了,汉唐集团里没有几个比他帅气的!

  当神圣的婚礼进行曲一演奏上,蓝蓝的天空下,满天的鲜花啊,满天的鸽子啊,英俊而潇洒的杨友行,带着迷人的微笑向着自己走来——走着,走着,怎么带上眼镜了,人也老了,胡子也变长了!

  难道他又成了扑街写手,真的让看盗版的看成这个样子了???

  郭勿语这时上了二楼,找到了二零九房间,他见那房间门敞开着,就进了去。

  这时,他看到一个姿色平常的女子,正坐在一个宽大的桌子后,看着自己发呆。

  这真是有些造次了,家乡中,哪里有女子敢这样看自己的?!

  但是,她绝对是汉唐集团的人,一看就是,她身上有一种气质,说不出来,这绝不同与那些办事人员——他小心地咳嗽了一声。

  只见那个女子吓了一跳,像是清醒过来了。

  郭勿语小心地赔着笑,还做了一个揖。

  李燕婷双手捂着胸,说:“我的妈呀,你可吓死我了,你是谁啊?!”

  郭勿语一时间没有听懂这个听上去和说书人口音差不多的话,他只能一直干笑着。

  一个拎着暖水瓶的少女进来了,她见此情景慌忙对郭勿语说:“你是行商郭勿语吧,先请坐下!”

  郭勿语见他用手指着藤椅说话,一听就知道她说的是泉州口音,他摆了摆直裰坐好。

  女秘书高娘对李燕婷说:“对不起厂长,我刚才去打开水了——”

  李燕婷厂长笑着说:“不关你事,刚才是我自己走神了。”

  她翻了一下桌子上的备忘录,今天下午应该有四个波次的明人行商前来洽谈。

  “小高,你帮我翻译下吧。”李燕婷主任不自觉地摆出一副冷艳的样子,说,“你是郭勿语商人吧?有什么事情与我们商谈?”

  摆好坐姿的郭勿语也把心情平稳了,开始提出自己的想法。

  后来,汉唐集团就李燕婷厂长的报告展开了讨论。

  大家慢慢地明确了一种想法,在杭州地区他们完全可以通过推行技术扶持的办法,扶持家族式产业,甚至可以把手里的一些加工厂卖给一些家族,让他们自己去出资金和人力来做大做强,要同类并举,一种技术,一种技能同时发包,共同扶持。

  这倒不是害怕他们某一家能长成巨兽,形成垄断,因为上游产业一直在汉唐集团的手里,汉唐集团就算是想卖了,也没有能接手的人或势力!

  汉唐集团手里的沼气发电厂,水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还有相关的电网建设和维护,这一些是他们最想卖出去的企业,因为这里是最占用技术员的地方,不要说专业的电力技术人员了,就是一些有相关技术的人员也都得参与进来,这里与同他们的通讯等机要部门一样,是需要三班倒的。

  连李子强董事都帮助值过班,电力技术员们是真辛苦了。

  但是,这一系列产业真没有谁能接手,只能自己扛着。

  不过,汉唐集团如果真能把手中的一些中下游产业,成功地交出去,那么,汉唐集团的相关人员安排将会更加紧凑,能够把上游产业做得更好。

  这个是有先例的。

  话说,当年参与汉唐集团第一次远洋投放训练的一个大叔,那条微笑的老海狼以他老辣的目光看准了清凉油的好处。

  他向着孙瑜大队长打听过这物件,听说里面的料材不多,而且都能在台湾本地解决,更重要的是,加工起来也不费事情!

  本来他当时装傻,想把清凉油的销售全包下来,但是一下子就被孙瑜大队长给否了,说他虽然不管这件事情,但是却认为不可行。

  等他回来后,亲自去找赤嵌中医医院郑德生院长商谈时,怪哉,他们不肯让他全包下货源,但是竟然可以把生产加工清凉油的作坊卖给他!

  这让他不得不好好思考一下。

  他第一次接触到这物件时,就知道这个是有用的物件,不仅跑船的需要,怕是那些赤热之地的人物更需要,他回想了一下他这二十年来跑过的赤热之地的景况,又想到在印度时,那些土王们对这个物件的喜欢,一狠心,买下了!

  大叔表面上装穷,其实有存货。

  他买下后,又把全家都动员起来,和原先的员工一起出力,大大地加工出一批,那一阵子,他人都累瘦了,但是心里明白,这一次怕是要挣大钱了。

  正好赶上第二批次的远洋投放训练计划,他怕别人不会卖,自己带着所有的货物上了船。

  当他带着金子和檀香从印度回来后,还没有等笑出声来,惊闻几里外又开了一家工厂,也是加工此物!

  他的清凉油叫海狼牌,听闻那一家起名叫雪狼牌,这真真是与我等作对!

  他带着买卖合同找上门去理论,他与汉唐集团的人交往颇深,他知道他们是讲究规定的人,讲信用的,而且不会以强力压人。

  反正是钱财动人心,大叔就是豁出去了,太欺负人了,竟然还能让第二家开业!

  第六百零五章 台湾贸易记 13

  当时,郑德生院长又认真看了一下双方的买卖合同,觉得没有什么遗漏的地方,就问这位气急败坏的大叔怎么了。

  事关自己的大事了,他再也不微笑了,强压着怒火说:“汉唐集团明明把这个清凉油产业卖与我了,为何又将配方卖与别人?”

  郑德生院长这才明白这位大叔为何发火了,他这是想玩垄断啊。

  郑德生院长笑笑,好言好语地说:“你看,我们在合同里写着将厂房、生产设备一次性卖于你,并传授你配方,提供你所需要的必要原材料,但是,我们没有说不能传授第三方、第四方啊,我们不可能卖给你独享配方的,所以这里我们不存在违反合同的问题。

  你的心思我知道,你想独家经营挣大钱,但是,你也是老出海的人,你好好想一想,这钱你能挣过来吗?

  就现在,你自己说,把你的厂子乘以百倍,你们的货够卖吗?

  第一批货是我负责的,就是印度一个地方你都卖不过来的!

  现在要的是铺货,四方去铺货,让那些人都见识见识这东西,养成使用它的习惯——这东西一旦用长了,是离不开的——”

  清凉油里的主要成分是樟脑,它有激奋神经的作用,用久了会有一定的上瘾性,但是未见有严重副作用的医疗报告。

  听完后,那条微笑的老海狼当时陷入了沉思,汉唐集团确实没有违反合同,传授配方与我,并非不可以再传别人,这是一时间着相了!

  再说这物件确实好卖!这次赚了多少,不便与他人说,再来几次,本钱回来了!

  不对,黄金留在家里,放在银行里有何用?莫不如再扩大生产,在那家什么雪狼牌还未生产出来时,抢先铺货,让人们先认识我海狼牌!

  这才是正道啊……

  想到这里,他又露出来习惯性的微笑来,拱手道:“在下一时着相了,勿怪,勿怪!”

  郑德生院长一点也没有在意,他拍着那条老海狼的肩膀说:“这样的小东西,我手里还有一些配方,不要只顾眼前,你们不是都喜欢为子孙后代考虑嘛!”

  那条微笑的老海狼回家后,想了半天,决心回去把老家的祖地给卖了,再从家乡挑些机灵的亲戚来,今生今世就跟着汉唐集团走了!

  利益动人心啊!

  郑德生院长也高兴啊,他前几年把携带的珍贵草药种子都种上后,发现基本上药性没有变,但是有一些特别的药材因为环境的不同,药性与以往不太一样,这个好办,他能够在山区里找到相类似的小环境。

  看着郑德生院长的行为,主治医师黄林广摸着下巴却有了疑问。

  他早把小胡子剃去了,因为郑德生院长曾经让他在显微镜下看自己的一根胡须,然后他就果断剃去了,确实是不卫生啊!

  单单是那螨虫的可怕样子,就差点让他叫起来。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如何能在台湾种出原有的药性?”

  郑德生院长认真解释说:“首先你弄明白橘和枳是两个不同的品种,它们的基因不同,这个和环境无关。你在大陆生的孩子和在这里生的孩子都是你的孩子,他们都带着你的基因。其次呢,又不能忽视了环境的影响,特别是一些对环境敏感的药材,比如三七,在山区里的药性明显比平地好,所以我们可以找到相似的环境,甚至可以创造出类似的环境。

  不要去信那些玄幻的说法,一切都是可以验证的。”

  这一下子,主治医师黄林广回去后,又要消化好半天了。

  这几年的教學与工作中,主治医师黄林广已经被郑德生院长摧残的不像样子了,有时候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会大明式医术,还是会汉唐集团式医术,都混搭了。

  这几年,在汉唐集团的管治地区,中医的发展远比西医要快。

  其实汉唐集团也就是还是以这个时空的医生、医术为主,而在所谓的西医方面,他们只发展了一些保命的东西。

  首先是磺胺类药物。这个磺胺地合成过程不算费事,只要有了足够的硫酸、氯气和煤焦油和差不多的搪瓷设备,加上不算复杂的磺化反应,这一些就够用了。

  在那面的世界里的二战前后,无论是德国发明了什么染料和药物,他们的基本原料都离不开煤。

  汉唐集团用实验法得到了磺胺,这个让他们松口气,至少在他们携带的药品全失效之后,一般的细菌可以对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