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们的1654 > 第398章

我们的1654 第398章

作者:小样有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3:54:51 来源:免费小说

  几个月的时间,大家别的还没有看出有太大的变化,但是这街道上干净多了,空气中也少了一种腐烂的味道。

  他们看见挂着崖州电报房牌子的大门口,排着一队人,两个海安队员在那里维持纪律,手里拿着不知道从哪里折来的树枝条。

  孙瑜大队长说:“这是干什么?上来就为了挣钱?它主要是为了海安大队服务的!”

  “没办法,那个屈站长一见我们架设天线,就跑我这来求我,这小子在热兰遮城见过电报,知道这是做什么用的,他能说出咱们要为商人做主的话来,我无语了,但是事先说好了,但凡是有军事需要,商业的一律暂时停止……”

  何马象船长摸着下巴说:“你们一个字多少钱?可别像齐国生经理那样黑……一马票一个字,喝人血呢。”

  孔明亮副大队长尴尬地说:“我们这里一块五……齐国生经理说得对,这要是便宜了,明商们又是开场白,又是问候话的,废话太多……”

  王成船长说:“行啊,这么贵的价钱,你们看他们还排队呢。你们用什么接收无线信号?”

  孔明亮副大队长说:“矿石检波器!黄铁矿石的,也是咱们的技术员亲手制造了几个,效果绝对好,还特别给新加坡兵站设计了特制天线,到时候看看,我们这里,或是台湾那面,能不能发过去电报,反正那玩意儿也不用电,会莫尔斯密码,或者有那个小本子就行了。

  对了,他们都说小时候就玩过矿石收音机,可是我怎么没有玩过?”

  何马象船长叹了一口气说:“你我小时候就没上过重点呗。”

  ―――――――――――――――――――――――――――――――

  汉唐集团远洋船队的回归,并没有吸引太多汉唐集团技术员们的迎接。

  孙瑜大队长和其他队友们一点也没有在意,这都是汉唐集团的惯例了,管你是哪个部门,大家都是在工作,凭什么你来去时,我们都要这个那个的?毛病!

  当然,因为个人情感或是部门内部人员除外。

  汉唐集团安保部伍坚强部长和陆安大队郝刚大队长亲自在码头迎接。

  1651年六月份,汉唐集团的远洋船队安安全全地停在了热兰遮城的码头上。

  汉唐集团,我们的集团,我们回来了!

  孙瑜大队长和何马象船长的眼睛都有些发红,七个多月啊,终于又回来了。

  王成船长的牙此时却有些疼了,这个人一激动,表明感动的地方还不一样。

  孙瑜大队长和伍坚强部长强行拥抱了,郝刚大队长也被抱了,鄂玉喜队长本来站在后排,也被他拉过来抱了。

  妈蛋的,以前看着都是平平常常的家伙,现在看起来都挺可爱啊。

  伍坚强部长说:“你小子带回来了什么?”

  孙瑜大队长向后面挥动了一下手说:“一个新的自我,一个新的舰队!”

  郝刚大队长说:“啊呀,文青啊。”

  俩人对了对拳头,哈哈大笑。

  这次远洋船队的收获是巨大的,当然,不同的人评价的角度不同。

  没有跟行的,或是来台湾晚了的海商,眼睛嫉妒得发红,黄金,大块的宝石,大桶大捆的香料……就算是平平常常带着的棉布棉花,都是好货物,凭什么让老子高价买你们的货?!

  但是,买了就能挣到银两,你不买,别人买。

  不过,大家的红眼睛马上不红了,今年末,汉唐集团组织将要更大的远洋船队,六只战舰护航!

  只要你跟着去,只要你也答应他们交护航费用,你也可以去发财,没有海船,大家可以组团啊……听说这次走得更远,至少能到波斯湾!

  去,还是不去?听说还有很大的风险……这是一个问题。

  热兰遮城地区的茶馆、酒吧里,许多商人在窃窃私语,连平常最受欢迎的评书都不太有人听了,那些说书人心里叫着苦,这打赏钱眼见着不如平常,莫非要仆街了吗?!

  此时此刻,热兰遮城周边的上空,涌动着许许多多人的梦想。

  汉唐集团太欢迎这样的商队了。

  说实话,这一次送来的印度棉花,由于体积的问题,加上这时候的打包能力太差,算算也不过一千多吨,黄麻也不过八百多吨,而且这还要感谢一些英国商人和葡萄牙商人也参与了运输的过程中。

  如果以那面世界的需求量来算,这些啥都不是。

  但是这可是1651年啊,还是以百公斤为计算单位的年代,多了,他们一时还处理不了。

  印度的黄麻是一种非常优良的黄麻,它是仅次于剑麻的一种天然纤维。

  对于这样的物资,汉唐集团不仅仅把它们用来纺布或是制绳,做成麻袋啥的,那样技术含量就太低了。

  汉唐集团需要这个时候它能够把剑麻的作用替代一下,因为剑麻的生产还没有到丰产期,而剑麻在工业上用处更多。

  金明池主任和韩力子副主任在台湾北部地区制造出剑麻帘芯加杜仲橡胶的传输带,如果配上锅驼机,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吴迪厂长在高雄地区制造出剑麻网带的轮胎内层,走杜仲橡胶实心轮胎加铸钢车轮的路子,这显然比原先隆隆做响的铸钢裸轮好太多。

  热兰遮城地区和赤嵌地区、布袋镇地区,乃至笨港、二层行溪地区通行的公交车上,目前就是使用的是这种车轮,果然极大地减轻了噪音和颠簸。

  这些地区是通了公交,但是这是在广义的范围上,对班次就不要强求了,三天一班,它也得叫公交不是?不过,红星工业区的隆隆声也从来没有停下过,一切都不要着急。

  汉唐集团还需要剑麻砂轮来做精细仪器加工的后处理。

  总之,这批黄麻起到了非常好的替代作用。

  印度的棉花属于一种土棉,比明大陆的棉花好一些,棉花纤维为中长型。

  汉唐集团的商业公司经过统计发现,棉布生产并非是现在利润最大,最受消费者欢迎的产品,针织品才是,那些手巾、袜子才是最受欢迎,当然,口罩也算上,不过这是系统内部最需要了,想卖,人家还不买。

  汉唐集团农业部门当然带了那面世界的美洲海岛长绒棉的种子,关键是现在也还没有到丰产期。

  台湾的西部平原和福建南部都非常适合生长这种长绒棉,但是由于种子带的少,当初大家都计算过种子的配比,得出的结论就是木薯种子都要比它重要,毕竟能活人命的东西,要比以后的细支纱线重要多了,所以他们只能慢慢等丰产期。

  所以,汉唐集团当然欢迎印度中长土棉的进口了。

  事实上,汉唐集团千万百计要跑到那里,他们还是看中了果阿西北地区的铁矿和锰矿。

  无论是在哪个时空,高品位,低杂质,几乎没有伴生矿的优质金属矿,几乎都在其它大陆,如何性价比最高地得到他们,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所以,汉唐集团建设大明城,这都是有原因的,没有实实在在的发展基地不行。

  这是一次成功的商业行为,也是一次成功的军事行为,更是完成了开辟一条以汉唐集团为首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行为,这不是个空洞的口号。

  除了某些信奉丛林法则的势力,所有人都从这里得利。

  潘家集团和郑家集团当然也得利了,得了多少?不便为外人道也。

  但是和潘家集团上上下下的人开心不同,永胜伯定远侯此时却勃然大怒!

  这就让郑家集团上上下下的人面上害怕,心中奇怪。

  第五百一十二章 地方行政楼

  永胜伯郑彩一开始其实也挺高兴的,账簿上的收益喜人。

  但是,潘家集团的所作所为让他发火了。

  特别是当他收集到所有资料后,又认真查看了地球仪,在上面找到了准确的地理位置后,他冲着给郑家集团带队的商人大骂:

  “赶羚羊,他们潘家都会在果阿跟着建商站,尔等就在一边吃干饭看着?!

  这就是尔等所谓的海贸经验丰富?!”

  那个带队的商人吓得瑟瑟发抖,真不怪他啊,永胜伯郑彩临行时有交待,多带些黄金和香料、棉布回来,到时定有重赏。

  现在他又怪自己没有开商站,开商站能是自己这个级别的人决定的吗?

  永胜伯郑彩冷静下来,他用手指沿着台湾、崖州、会安、淡马锡、安达曼群岛、果阿划了一条线后一看,啊,前方的路还有好长好长,那个汉唐集团志在全球了。

  永胜伯郑彩平静地微笑说:“去账房领了尔等的奖赏,滚。”

  那个带队的商人差点吓尿了,永胜伯要是发火,最多打自己一顿,若是这样微笑,那是要杀人的!

  “嗖”,那个带队商人没了身影。

  永胜伯郑彩此时一个人想静静。

  在笨港的潘家大院子里,潘家家主坐在自家楼顶的葡萄架下,拿着一个账簿,呵呵地笑着。

  初夏的微风轻轻掠过这里,葡萄叶子在轻轻摇动。

  他的身边,他的大公子潘琦和四公子潘峰都在,连最小的女儿潘婷也在。

  潘家家主扫了一眼账簿上密密麻麻的数字,翻了几页,然后又看了一眼最后的数目,随手递给了大公子潘琦。

  目前潘家集团的进出口生意主要集中在笨港地区,由大公子潘琦一人操持,进进出出一直都是中规中矩的。

  生意到了潘家集团这个程度上,没有哪个大家族会去做渴求一夜暴富的投资,正常的海外贸易,那才是常态形发展。

  潘家家主对这个大公子潘琦的表现比较满意。

  大公子潘琦当然能够体会到这一点,他感觉自己经过了一场考试,毕竟前一阶段,他的四弟表现太突出了,可以说,父亲几乎天天给他打电话询问不已。

  没有一个大家族的继承者喜欢这样,但是,这一次海贸事业的成功,让他看出来,父亲还是完全满意他的。

  他一边看账簿,一边用余光看四弟潘峰的表现。只见他正和小妹妹潘婷不停地说着话,是啊,别看大家离得不远,若不是父亲有意招集,大家还都难得地聚在一起呢。

  他看了一会儿说:“父亲,我家投资买海船的钱挣回一半来了!这一趟,相当于安江造船厂白白送我们两条两千石的大船!!”

  “呵,呵。”潘家家主点头道,“是,再有一次,我潘家还能挣两条,几年功夫,我潘家可能要比在广州的家业还大。”

  “定会如此!”大公子潘琦信心满满地说。

  他心里想,若不是四弟拿走了一些银两投入到那古怪的机械配件厂,机械加工厂,到了现在也没有见到多少利益,我潘家将来比在那广州的家业,可能更会大一些。

  潘家家主喝了一口咖啡,慢慢回味着。他偶然发现此物要比茶水更加提神,难怪有汉唐集团的人喜欢它,四公子潘峰也甚是喜欢,专程送与自己品尝。

  潘家家主说:“掌管基业者,必以守成为先,不可轻举妄动。琦儿,你近年来,进退有度,甚好!

  但是,又不可没有进取之心,不可有独占之心。所以,我等潘家盯住汉唐集团的动做,他们到哪里,我等潘家便将商站开到哪里。

  我看汉唐集团的所作所为,正是暗合大家族的管理之道,这个管理之道,他们称之为计划,这二字有道理,计算,规划全有了。

  农业为万业之本,但他们所产的粮食现在足够台湾所有人吃食还有余,可现在还在不停地开荒种田,与以往一样,还是不停地在招募大陆人手,只不过现在招募的地方偏北了一些,他们所图为何?

  向西他们又航向印度,沿途修建商站、兵站,自称修复了海上丝绸之路,他们所图为何?

  台湾北部,他们不停地开矿,运煤;台湾中部,他们那红星炼钢厂日夜不停,钢流滚滚;台湾南部,种粮不说,他们连牛马鸡鸭的养殖都放在心上,堂堂一位董事,竟然出没于农田之中,竟然还专门安排一名主任来管理牲畜的放养。

  而那些主管炼钢炼铁,加工机械,织布纺麻,还有那些叫不上名字的厂子之人,竟然只是厂长,而这些人,才是真正为汉唐集团挣得真金白银之人。

  我断定,他们在种粮和牲畜喂养上,必定赔钱!

  想想便知,我等不提香料这些人人皆知的货色,单单从那印度大陆哪怕只是运回黄麻,也是五倍利了吧?

  可是他们竟然会是运送牛马!琦儿,我且问你,若是从印度大陆运回一头牛来,会赔上多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