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们的1654 > 第397章

我们的1654 第397章

作者:小样有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3:54:51 来源:免费小说

  大家进到了改建成的会议室后,一一坐好,勤务兵上了新下来的水果。

  孔明亮副大队长悄声说:“董事长乐见其成,你懂的,他以后要是调动这样的两支队伍,不用通过董事会……”

  孙瑜大队长露出欣喜的神色,说:“对,对,我们也借机加大我们陆战队的影响,省得为军费,人员的事情受一帮子伪军迷的质疑……呀,这个大芒果真好吃,大家多吃一些。”

  提到了那帮子伪军迷,孔明亮副大队长露出了痛苦的神情,他说:“我们两方在三亚的活动,一直是低调处理,可听够了他们指手划脚了,要不我也不能跑这面来,没有网络,他们说啥都行。”

  “陆安大队那面谁来了?”

  “他们那里还没有定下来呢,只是求咱们先把他们的办公室建好,说是要和我们一块去新加坡,这不是就影响了我们自己的计划嘛。”

  第五百一十章 火花式发报机

  孙瑜大队长本来还想在三亚地区的崖州城里多住两天,但是何马象船长不答应,这家伙当时眼里只有那些牛马了。

  那个明人屈站长现在把三亚地区打理的不错,加上后来他派人招来海安大队后,又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这样就使这个地区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起色,目前看,至少来往这里的商人也比过去多了。

  崖州城的商业来往在几个月内就有了很大的发展。

  明人屈站长在商业发展上的思路正确,他已经完全把发展定位在为汉唐集团市场的服务上。

  本来在低级品木炭市场上,郑家集团的木炭凭借着自己的价格,把汉唐集团所属的一些厂家,或者是台湾其它明商厂家加工的低级品木炭打得屁滚尿流,那些本来挺润泽的木炭生产厂家不得不升级换代,走机制炭的加工路子,似乎不走机械化,哪怕是半机械化的路子,完全卖不过郑家集团了。

  机制炭这个产品目前在相当多的领域里有需求。

  只说一样吧,汉唐集团现在就有规定:凡是在台湾城镇内行驶的锅驼机车辆,燃料方面,一律不允许使用煤炭!

  若是满大街都跑锅驼机车辆,它发出的那个二氧化硫味道谁受得了?!除非以后有越南鸿基的低硫动力煤!!

  靠,现在就开始环保了?有些早了吧……但是汉唐集团的绝大多数技术员还是支持这一点的,毕竟蒸汽汽车在以后越来越多是一定的了,毕竟和煤炭比,这个木炭的挥发烟尘少了太多了,都到这个时空了,对自己好点吧。

  所以机制炭还是能大卖好一阵子呢。

  但是,三亚地区的低级品木炭很快杀进台湾市场来了,立刻和郑家集团的产品打成个平手,而且还在饮食业这一块占了些优,传言椰子炭能增加食物的香气,比杂木炭好多了,这个不知道真假,但万一是呢——

  三亚地区算是找到了一个新出口项目。

  这其实还算是副产品,主产的椰肉干,那才是硬通货,汉唐集团真是喜欢食用油啊!

  至于其它椰棕产品,就是挣个辛苦钱了,但一定能养活勤劳人。

  在农业上,明人屈站长更是坚定的和汉唐集团学,他绝没有把王典史手上的大批农田分给原先的租户,而是借用海安大队给他们提供的新式农具、种子开始了集中耕作。

  反正以前他们也是租佃王典史家的田地,甚至连五五分成的租子都没有降。

  很明显,明人屈站长没有想当圣母的打算,他是想做出成绩。

  他最多管了佃户一顿田间午饭。

  早饭,他们都没有这个饮食习惯,以前纯粹是让汉唐集团带坏了风俗,一天三顿饭,太浪费了。

  到目前为止,那些佃户群众情绪稳定,没有出现群体性的事件。

  孔明亮副队长拍着孙瑜大队长的肩膀说:“看着他们明人的作法,咱们当年亏了不少呢,听说董事会现在都琢磨着怎么从他们手里挣回来……”

  “瞧他们这点出息,惦记着农民那点粮食,这一趟远洋你知道挣回了多少黄金?都要按公斤算了……”

  “好事,是好事,但是一下子多了这么多黄金,不等于我们需要的物资一下子多了这么多啊?西葡两国的帖子现在还挂在网上呢,这黄金一下子多了,要是也一下子放了出来,反而会直接导致物价上涨。”

  “所以那帮子董事又打坏主意了?你知道什么说说看?”

  “真不知道啊,我一个多月没回去了,这通讯也没跟上,他们小气死了,规定凡是木头船,都不让带无线电台出海……”

  说到无线电台,王成船长猛然插话说:“不对啊,我们在海面上遭到了无线电屏蔽,这不是自然现象,而是连续三次,非常有规律的!”

  孙瑜大队长也说:“这个事情必须查清楚!”

  孔明亮副大队长想了想,乐了,说:“哈哈,可能是那帮子人搞的火花式发报机!可能好用了呢!!走,去看看——”

  何马象船长赶紧说:“事先说好了啊,咱们明天就回去。”

  孙瑜大队长拍着他的肩膀说:“别急老何,这都是咱们海安大队的好东西呢,不能不去看看。”

  “屁,啥破玩意——汉唐集团都不让在台湾地区搞!”

  汉唐集团通信通讯公司的齐国生经理,坚决不允许在台湾地区搞火花式发报机项目,他声称,不到最后一台无线电台坏了,谁要是搞,他就和他拼了!

  也是,那玩意儿就是一个宽谱干扰仪!

  汉唐集团自己带的所有无线用品,会被它全方位干扰!

  如果所有现代通讯设备都不好使了,齐国生经理非哭死不可。

  火花式发报机的原理简单的要命,只要掌握了一个核心内容就明白了。

  就是击穿。

  当它的高压电源不断地为一个电容器充电,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不断地升高,当到了一定的电压,能够达到击穿火花间隙之间的空隙时,这个上万v的电压化成电流脉冲,化成电弧到达另一侧的电路。

  这段电路就叫lc震荡回路。

  当电流脉冲冲入lc震荡回路中后,它不断地在电容和线圈电感之间,“嘶啦”“嘶啦”地,通过发出耀眼光茫的电弧来回震荡,这时候,如果通过天线,把这个震荡的能量辐射出去,这个就形成了无线电信号。

  所以,它当然是宽谱的发报机了,也只能是宽谱。

  本来汉唐集团通讯通信公司想跨过这个阶段,再等一个阶段,咱们直接上电子管设备,又不是紧急事情。

  但是海安大队的行为打乱了汉唐集团通讯通信公司的发展计划,这个时候别说他们加工电子管了,白炽灯泡的加工技术都不能说是完全过关的,关于阴极阳极的材料这一块好像也有点问题。

  申冷儛技术员搞过电子器材,她说她小时候在妈妈的厂子里见过加工这东西的,不难。

  是的,各种资料显示,真不难。

  最后搞出来的试验室产品,是一个比十五瓦白炽灯泡小一些的玻璃体二极管。

  申冷儛技术员强烈要求和这个时空世界上第一个二极管合影,好吧,这个比较简单,于是就留下了一张黑白照片。

  这张照片后来被挂在了所有和电子有关的大学里——

  她被称为二极管之母,后来她找到杨友行,要求给她配一句合适的名言,不准是那面世界有的,还要很励志的那种。

  那个时候,杨友行早就不是秘书了,他已经是世界级的报业大王了,不提新闻、时事类的正规报纸,单单起点、纵横、创世三大连载小说报纸那是闻名全球了,经他手里培养出的大神级作者,数以百计,特别对以蒲松龄为代表的新人作家,那是大力培养,亲切地鼓励他走玄幻加修真加都市的路子,坚决不让新人写历史。

  历史的方面,他一个人担起那沉重的担子了,不过他的文笔相当了得,当一部弘扬正义的《射雕英雄传》写下最后一个句号的时候,人人为他欢呼,真的,那个男主人公从小在异族那里忍辱负重,认清了异族的邪恶,最后在襄阳城大战时,高呼:“堂堂汉儿,焉能受异族统治!!”

  那种誓与蒙古鞑虏死战到底的精神鼓励了无数的年青人。

  当然,那个时候的年青人不知道的是,杨友行背后受到了多少指责,谩骂,他都不在意,像是对待蛛丝一样轻轻抹去。

  他知道自己必须把汉人的形象正名过来,一定会有懂他的人,他最为骄傲的是,他彻底消灭掉了盗版者,哪怕他远在阿拉伯,任何侵害他手下作者权益的人,哪怕那人只是一个看盗版者,他都有办法让他们付出应有的代价。

  终于,一个个充满阳刚,正义,仁爱,向上,智慧的英雄一一被创造出来了,那些病态的,暴戾的,崇尚阴谋诡计的所谓名著,都一一仆街,只能当成一种文学现象来被评价了。

  **裸宣扬放纵**的黄文更是被打到最底级仆街。

  美好,不能靠人的肉欲来实现,这成了那时小孩子都明白的道理了。

  正在杨友行唏嘘感叹的时候,申冷儛大姐揪着他的耳朵责问他为什么拖延她的名言。

  好吧,你是大姐,我只不过慢了半年。

  杨友行认真想了半天,终于给她写了一句:“黑夜给了我们黑色的眼睛,我们却用它来寻找电磁波——”

  申冷儛大姐当时满意而回,这句好像真没有听过。

  当然,这一切都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真实的情况是,那第一个二级管连一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都没有抗过,这还是在不得不使用水冷的情况下做到的。

  所有参与实验测试的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个二极管在冒出一团刺眼的光茫后,瞬间便湮灭了。

  当时申冷儛技术员说:“大家看到了,这个二级管加工的工艺流程完全符合资料,这个材料和工艺水平,大家还要努力啊,不能连白炽灯泡的寿命都比不上吧?”

  当时大家没有接话的,事实上,哪怕能赶上一半,我们也早就上马了。

  汉唐集团的远洋船队意外地拿下了三亚地区后,人人高兴。

  但是后续呢?还得海安大队自己来操心。

  连李子强董事都说,等田独铁矿出菜,还都不如现在加大老郑家的产能,给他们锅驼机就是了。

  开发出田独铁矿,至少还要一年半了。

  孔明亮副大队长当时想了半天,决定自己来了,首先这个通讯就摆上了台面,不能以后一个月和汉唐集团联系一次吧?

  于是就请了几个技术员帮忙,不上马火花式发报机不行了。

  就这样,十几吨重的相关设备被运送到了崖州城。

  第五百一十一章 海上丝绸之路

  海安大队测量过,崖州城外的南山海拔141.4米,为崖州周边地区最高的地方。

  他们在南山的山顶处平整了土地,盖好了四间机房,架设上了二十五米高,重达三吨半的方形网状天线。

  事实上,如果能源问题能够解决的话,一间机房就够了。

  这里的核心设备不过是一个一米五高,直径为0.7米的线圈电感,一个高压电容,一个电解断续器,一个转盘式火花隙,一间机房轻松装下。

  线圈电感是技术员们自己绕的,高压电容技术员们自己用活性炭和铜板做的,电解断续器也要有,因为只有变化的电流才能产生出高压来。

  转盘式火花隙算是里面技术含量高一点儿的,这个没办法,由于他们要求的功率太大,这个火花隙之间的电弧温度过高,时间长了会损伤火花隙,所以,他们不得不请明人车工车了一个圆盘齿轮,放在一台小型直流电动机上,使它们在工作时,一直转动,几乎每一个轮齿都可以和相邻的电极构成一个火花间隙,这样就不怕温度高了。

  其实就是加特林机枪的原理。

  另三间机房全是为了解决高压能源。

  两间机房的蓄电池,一间机房是锅驼机带动的发电机。

  这个发电机也是技术们自己加工的,没有用明人技术员参与,他们希望以后能减少维修的麻烦。

  火花发报机,如果不出现机械式损伤,可以用一辈子了。

  海安大队不得不在山顶上安排了六名海安队员看护,其实主要是为了烧锅驼机锅炉。

  电报房在崖州城内,两者之间架设电线杆子用铁丝相联,技术员们说,一个破火花发报机,要不是怕以后你们总找我们维修,我们就让明人技术员给你们加工了,想要用铜线那可就太浪费了。

  好吧,孔明亮副大队长跟着他们后面好容易弄懂了这个原理后,认同了他们的看法,也接受了他们后来只派出明人技术员和明人电报人员的安排。

  孙瑜大队长等人在孔明亮副大队长的带领下,来到了崖州电报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