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们的1654 > 第306章

我们的1654 第306章

作者:小样有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3:54:51 来源:免费小说

  第四百零四章 以后你会明白的

  建国安董事和三爷郑斌慢慢顺着新七区蔗田的边缘,向着山坡上走去。

  山坡上早都经过修整,可以看出来,新一批次的木薯也早都种植下去了。

  汉唐集团所带的木薯品种是完全无毒的,所以产量上并没有达到那面的世界的最高亩产,亩产五吨呢。

  不过这个品种亩产两吨的数字也是把明人农民吓了一大跳,我的天神,二十石!一个山坡上,根本用不上的地方就产出二十石的吃食!

  建国安董事庆幸自己带的是完全无毒的品种,这个明人农民真是好奇啊,时不常就拿了一个生吃,不是他们嘴馋,也不是占小便宜——他们要确定这物件能吃!确定它能填饱人的肚子!

  结果他们没有失望,这物件能当吃食,还甜呢。

  第一批次木薯成熟后,赤嵌农业部门组织人手收获,除了留种的之外,马上组织人手切片,送到食品厂去烘干。由于量太大,只好又晾晒一部分——明人农民一看就明白了,这物件怕烂呢。

  建国安董事还把一部分木薯折算成工钱抵给参与帮忙的明人农民,这个不是赤嵌农业部门占人家的便宜,而是明人农民们强烈要求的——

  建国安董事说:“别总生吃,这东西胀肚,回去后你就像土豆一样处理就行了——想留种也随便!”

  生木薯的淀粉含量为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烘干处理后淀粉含量则为百分之八十,比土豆和地瓜多了些,而且,它对土地的要求不高,坡地和山地反而是最好,这东西怕积水。

  在计划中,汉唐集团对木薯淀粉的主要用途是食用、饲用和工业上开发利用。

  食用是最简简单单的要求了,它所含有的热量和大米等值,每百克都是1500卡。

  作为生产饲料的原料,木薯粗粉、叶片都是一种高能量的饲料成分,如果加上鱼骨粉和其他配料,这都是最好的有机复合饲料了。

  在发酵工业上,木薯淀粉或干片可制酒精、柠檬酸、谷氨酸、赖氨酸、木薯蛋白质、葡萄糖、果糖等,这些产品在食品、饮料、医药、纺染、造纸等方面均有重要用途。

  木薯淀粉一产出来,建国安董事立刻把黑芝麻木薯面包球的做法发网上了。很多技术员们立刻照着做了,这过程一点也不难,水、油和上淀粉就是个烤呗。

  然后大家吃着面包球,喝着羊奶,完全可以当早餐了。

  大家的口味还不同呢,有喜欢甜的,这是正常人,有喜欢酸的,有个性,有喜欢辣的,算你狠——自己去做吧。

  汉唐集团的技术员们,没有人喜欢藏私,明人们也就很快学会了。

  明人们的厨艺那真是有创造力,第二批次木薯大丰收后,随着木薯淀粉的问世,很快就有明人式的吃法了。

  木薯粉蒸糕开始有卖的了,这是明人擅长蒸;酸辣木薯粉开始有卖的了,这是明人擅长煮;海鲜炒木薯粉上了菜谱,这是明人擅长炒。

  对汉唐集团的生活行为,明人们有不同的态度。

  潘家商团的潘峰公子,完全彻底地接受了汉唐集团的新食法,人家还是自己家圈养的奶羊,羊奶是够新鲜的。

  三爷郑斌也试着让厨子照做,嗯,木薯面包球的味道是不错,但是绝不喝羊奶!

  三爷郑斌实在是受不了那个他认为的腥膻之味,不过喝茶还是不错的,这早饭吃得好。

  建国安董事和三爷郑斌再往山坡里走,就是一片马上要开始收获的木薯“林地”了。

  当然可以这样说了,这个品种的木薯全是两米多高的株高,如果不是有一定的株距,那就是一片林子了。

  同其他的木薯田地一样,这里也间种了一些大豆和花生,这样不仅有利于增加综合产出,还有利于肥地。

  建国安董事看着这一片林地,说:“老郑,你说这个林地给了你什么启发?”

  三爷郑斌说:“神种啊,可为天下之人寻到一个吃食了!”

  “不不,我想问的是,你看这林子里有木薯,有花生,还有大豆,你有什么感想?”

  “这木薯高大,可为花生、大豆遮风挡雨,它本身已经是产出巨量,又能惠及他物,伟哉,壮哉!”

  “老郑,事实上,这花生大豆才会让这木薯产出更多——这个大豆有固氮的作用——算了,老郑,你记住吧,它们三者间,绝对是花生大豆贡献的更多。”

  三爷郑斌看着那林间的矮小植株,百思不得其解,它们竟然能对那高大的木薯有帮助??待来日寻个农家高人问上一番,这是何道理。

  两个人继续前行,拐了一个弯后,可以看见山下一片丰收的场景。那里是土豆田和地瓜田,田边堆成山一样的土豆或是地瓜,告诉别人,这个丰收又是巨大的。

  隐约能传来明人农民的欢笑声。

  再远处,是开荒队了。

  这次缴获的马匹先经过王国涛主任挑选——他仔细一查看,顿时火冒三丈。

  这里面基本都是蒙古马不说,所有的公马都他妈的是阉割马!

  蒙古马是全世界较为古老的马种之一,主要产于内蒙古草原,是典型的草原马种。

  蒙古马体格不大,平均体高120~142厘米,体重267.7~372千克。它一眼看去,就是一头大毛驴的样子,但是它身躯粗壮,四肢坚实有力,体质粗糙结实,头大额宽,胸廓深长,腿短,关节、肌腱发达,背毛浓密,毛色复杂。

  它耐劳,不畏寒冷,能适应极其粗放的饲养管理,生命力极强,能够在艰苦恶劣的条件下生存。在南方如果照顾得当,也是完全可以很好的生存下去。

  蒙古马8小时可走60公里左右路程。经过调驯的蒙古马,在战场上不惊不诈,勇猛无比,历来是一种良好的军马。

  王国涛主任彻底给马做了个体验,发现其中得了鞍具伤,马疖,蹄裂的占了大多数。

  王国涛主任说:“休养一个月吧,这样它们以后可以多干些活,先别想马场了,先把驴场和骡场搞起来吧——”

  建国安董事奇怪地问:“你不是想搞阿拉伯马和蒙古马的杂交吗?你还扬言要把运动员和农民工给结合起来——”

  王国涛主任翻着眼睛说:“倒霉的是,好容易运来的两匹阿拉伯马,我当时指定的都是要母马——现在我们又没有优秀的蒙古公马了,咋这么不顺利呢?”

  建国安董事说:“那不怕啥,慢慢来呗——咱们的奶场还不是从无到有嘛,现在大家都夸你呢。”

  “行了,你别忽悠我了,那是明人还没有学会喝奶,他们要是学会了,我们的奶场才能真正壮大。”

  “正好,先紧着我们自己的需求。”

  王国涛主任没有话说了,只得去精心伺候病马。

  明大陆的人为何喜欢阉割马?为何同一时期同一纬度的欧洲则不是这样呢?

  汉唐集团给出了几条看法:

  这第一,人均土地较少。明大陆的土地开发很早,有限的耕地必须种植粮食来养活庞大的人口,阉割马,有利于农业生产。

  而同一时期的欧洲,即便在同一个纬度,欧洲文明基本还是半农半牧的,这在理论上可以看出他们的文化确实要比明大陆低一些。

  这第二,是人们产生了错觉效果。欧洲的军队由贵族统领,因此大量描写由贵族组成的骑兵的事迹。

  明大陆的军队由平民组成,所以描写不同兵种没有倾向性。欧洲的战争中也有骑兵较少甚至几乎没有骑兵的情况,例如《勇敢的心》里华莱士历史上就很少用骑兵。

  至于说历史上骑兵最辉煌的拿破仑战争,骑兵只占军队的10%都不到。所以他们较少有阉割马的情况。

  这第三点,明大陆上,一般的当权政府都不喜欢民间有马,所以,你懂的。

  但是无论如何,带回来的公战马都是阉马这一点是不争的事实,完全破坏了王国涛主任想把运动员与农民工相给合的梦想,但是,还好有母马,这也算收获吧。

  战马调养了一个月后,所有的阉马都打发去参加劳动了。

  赤嵌地区现在掀起了又一轮的开荒垦田的**。

  从山上可以看到,现在赤嵌农业部门把人力,马力,机器力全都用上,唱起了一支非常不合谐的劳动之歌。

  建国安董事对三爷郑斌说:“开放粮食市场了,就意味着,农民们可以自由买卖了,可以让粮食价钱回归公正的价位。农民们手里有了钱,他们就可以自由大胆的消费,各个行业就慢慢发展起来——我们汉唐集团再通过他们交的税,三成田租呢,再把公共事业,就是学校、医疗、交通等做好,这样,一个地区想不繁荣起来都不成——你看,就这样简单。”

  三爷郑斌思忖片刻后说:“道理是这样的,我家大哥也是花钱买农民的粮食,也开始给工人发工资了,但是,并没有出现你所说的大胆的消费——”

  “你们郑家给农民的粮价太低,给工人开得工资太低——他们哪里敢消费?”

  “与汉唐集团比,确实低了些——但两岸情况不同,鞑虏亡我之心不死,我们郑家只能把所有力量集中起来以抗鞑虏!”

  “这个原因我们理解,若是鞑虏被歼灭了呢?”

  “哈哈,那时,我郑家定会像汉唐集团一样对待农民工人!”

  “未必啊,尝到了甜头,不太会轻易放弃的——要有外力来制止才行!”

  “——”

  “算了,说多了老郑你也不懂,以后你会明白的。”

  第四百零五章 标准配件与大飞轮

  从山上下来,两人分手后,三爷郑斌觉得这建国安董事话里有玄机。

  他在赤嵌街上随手叫了一辆人力黄包车,便坐了上去。

  在回热兰遮城的途中,他认真思考了好一会儿,但仍是想不太明白,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现在发展的如此之快,远非他能想到的。

  他郑家集团在台湾的基地,主要是在笨港地区,在那里,他的宅子更大一些……但是他只想住在热兰遮城附近的香山左岸。

  那里真是舒服啊,不是说水泥路,也不是说夜晚的路灯,单单就是那种安静、和谐的氛围,就让人喜欢。

  住在这里的大多是客商,除了郑家和潘家早些施工外,其他的人家都差不多同时施工,同时完工,所以大家比较容易认识。

  以前是脸熟,或闻名罢了,现在大家都是邻居了,自然好好相待。

  汉唐集团给这个小区安排了一个明人物业公司,所有的服务项目都在一张纸上,一目了然。

  那里面关于小区道路的养护,环境卫生,人文景观,公共设施,会馆等都一一写好。客商们一看马上明白,这是类似明大陆上大城市里的商馆一般,提供全方位服务……也有人问了价钱,一年的费用还真不太贵,这些人不就是大家凑钱雇佣的长工嘛!

  让人高兴的是,巡警每天还要必须来这里巡视两次,还不用自己掏一马票,这真好。

  到了香山左岸,在挂着停车场三个字的大牌子下,三爷郑斌下了车,付了车费,还给了打赏,那个车夫很高兴,便问:“小的在此等待老爷?”

  三爷郑斌笑着摆手道:“家中有包车,只不过没有带出来……你等待其它生意吧。”

  在那停车处,还有几个车夫正在等生意,那人躬身退下,把车停到了那些人后面的树阴处,老实地排队等生意上门。

  黄包车这一行有规定,两辆车以上时,必须排队,不得争抢生意,否则吊销插队人员的运营资格……

  三爷郑斌溜溜跶跶地走进了小区,冲着值班房里的门卫笑了笑,那门卫当然认得这个小区里的所有业主了。

  从门口到三爷郑斌的家里,还有一段曲折的道路,这个曲折正是业主们的大爱,说实话,他们都有去过红星工业区,实在不太喜欢那里横平竖直,一眼看到很远的味道……这让他们感觉怪怪的。

  小区里的这条路好。道路的两旁都是鲜花盛开,垂柳依依,不时有石桌石椅来供人休息。

  再往里走些,便有一处花坛,那里面有石雕一座,面目模糊,衣着模糊,但形体上看出是个古装女人……下面还有四个镏金大字:自由女神。

  明人业主不知道,这个是韩力子厂长的杰作,大型石雕,他的技术还不过关,本想整个妈祖,但是作品实在觉得拿不出手,就胡乱起个名字,卖给了明人业主们,不能浪费了石材嘛,这当然得算是人文景观了。

  但是明人业主们,每次路过都要思忖一下,这个,这个自由女神,好像没听说过,定是自己学识太浅,还不好意思问。

  三爷郑斌又在路上转了几个拐弯,方才到了家里。

  他冲了个澡,洗去了浑身的燥气,又换上了家居服,这时心里平静下来,开始给大哥写了一封密信。

  大概内容是把实际情况说了说,指出这粮食市场开放了,福建的粮食之忧就彻底没有了,可以随便在市场上买到了,但是,两岸的关系却愈发的紧密了,万万不可短视了,再行急功近利之事。

  此事有所指,以前郑家集团中,有个幕僚看到这海贸的海关收费大有收益,便建议把漳州、泉州两地的海商都指定在厦门交易,不得出海去其它地方,郑家集团才刚刚放出风来,汉唐集团当时就火了,伍大鹏董事长发了一封电报,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你想破坏贸易规则,玩垄断,那么我们汉唐集团也可以……当时永胜伯郑彩就清醒了,这个可玩不过汉唐集团,有些着相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