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们的1654 > 第260章

我们的1654 第260章

作者:小样有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13:54:51 来源:免费小说

  趁着站起来的机会,他细细看了一下,马上找到了潮州,那台湾和厦门之地被标了绿色的颜色,非常显眼,往西南一看,潮州城也正在图中。

  施琅指着那“州潮”两字,心里顿时明白,横字,这是倒着写了。

  他的手指在那儿大挂图上划来划去,慷慨激昂地说道:“想必永胜伯也是注意到了,这潮州城东北可联福建,引闽南之民为澳援;西南遥奉永历帝之命,我有大义;西北之地,鞑虏正欲南下,其剑指广州,眼下逡巡于梅岭之地,必不能分兵攻我……”

  永胜伯郑彩侧着头看施琅在那挂图上哗啦哗啦地指来指去。

  这地图是三弟从台湾重金购得,听说算成了“赞助出版费用”,要不他们汉唐集团不卖,说是至少十年后才可发售,借口说是诸多地方需要修订,怕丢了汉唐出版公司的名头。

  呵呵,如此肤浅的借口——想多要些银两罢了——三弟真是大有眼光,千两白银洒出,几个木版工匠送去——便是有了,汉唐集团真是小家子气,呵,呵。

  永胜伯郑彩完全懂得施琅的谋划,他点点头,这施琅果然是将才,雄才大略还是有的,比自家二弟,还是更胜一筹。

  他轻轻饮了一口酒,说道:“那潮州总兵郝尚久,岂能坐守待毙?他若一怒之下重投鞑虏……你如何处之?”

  “着啊!”施琅面带微笑,左手轻拍了一下右手的手心,然后更加恭敬地向着永胜伯郑彩拜了一下,说道,“这更坐实了他有投虏之心……大义如天啊……可惜国姓爷第一次攻城不利,这才派我前来,一笔写不出两个郑字……还望永胜伯多多帮助,晚生斗胆替国姓爷请了……”

  “自家子侄,无需客气……”永胜伯郑彩还是呵呵地笑了,说,“你见过那些攻城之具,也见过演示……有何看法?”

  施琅想了一下,慢慢地点评道:“那火箭、弩车之物,倒并不算是出奇……但那火药好生了得,药力竟比平常之物厉害几倍有余,这便大大不同了——以前火箭装填火药时,太少无用,太多飞行不远,鸡肋之物……如此方显它有大用处,如用来攻打潮州城,应如漳州城一般容易……只差药力强弱这一点。”

  “科技推动历史的发展——”

  “——”

  永胜伯郑彩叹息道:“这是汉唐集团之人所谈,先不提他们——这种火药,传说是大唐神医孙思藐所创,有人将那古方保留到今,就算我出万金,那人也不肯献出——”

  永胜伯郑彩看到施琅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杀机,他在心里笑了笑,毕竟还是年轻之人,心里的想法还是压制不住——

  永胜伯郑彩接着叹息道:“不过,虽不卖我他祖传之物,但好在那人只肯为我配制——我只好视他为命根子,重兵保护了——”

  看到施琅眼中的杀机不见了,只留有满满的遗憾,永胜伯郑彩装做无奈地拍了一下大腿,也站了起来。

  “施前锋,可否再远观一下?”

  施琅认真看了看地图,并在脑子里快速思考着。永胜伯郑彩没有去打扰他,去书架格上取下一物,掀去覆盖在上面的金丝绒布。

  施琅的手指在那地图上,顺着潮州往正北的方向上走,划到长江了,那是一条粗大的蓝线——他在脑子里回想着数次渡过长江时的情景——

  施琅感叹了一句,说道:“若是我等在这大江南岸有重兵屯守,江面上还有那利船巡视,满鞑如何过江?”

  永胜伯郑彩看到施琅那原本年轻而挺拔的后背,现在竟有些沉重了,便笑笑,说道:“可否再远些——”

  施琅又往上看去,看到了一个红星的地方,想想,便说道:“那定是北京城了,太师还软禁在那里——我等逃跑的快些,若不然——”

  “再远些——”

  施琅昂起了头,看到那东北之地,又有一个较小的红星,写着沈阳,想必是盛京了,那满鞑就是在那里改得国号——清,可是何时改为沈阳了?再往北面看去,竟还有两个红星——那极北之处还有大城?长春,哈尔滨?我怎么从没有听过?再往北,一大片空白之处——好大啊,那更极北处竟然是海!

  “呵,呵,年轻人眼神就是好,若是我,还得踩高椅——来,来重新回座。”

  施琅看一眼旁边的高椅,上面还真有隐隐脚印,这老家伙真不知道看过了多少次。这等军事重宝竟存于他手,可惜了。

  回到沙发上,永胜伯郑彩,拿出地球仪来,说道:“施前锋,这便是我等所居的地球——一开始我也不信,后来想到行海之时,总先见那远方船帆,勉强才想明白——没事,不是甚么贵重之物,你随意,可以信手把玩。”

  郑斌在热兰遮城看到了地球仪后,便急着要买,汉唐集团主管出版的技术员坚决不卖,心想,这要是流失出去,倒不是怕泄密什么,而是以后怕解释起来更麻烦。

  同那地图一样,郑斌就要买,他吃准了汉唐集团,无非是想多要银两而已。

  那出版社的技术员最后又服了,不管什么时空,有钱人就是任性。他只能提出条件,郑斌可以找几个郑家工匠来,如果他们会车木球,还会等比放大,可以让郑家做几个,但是必须在他的指导要求下加工才行。

  郑斌弄清了技术要求后,差点放声大笑,心道,休得小瞧我大明木工!

  结果三天不到,人家加工完毕,完全按那个技术员的要求制成,要不是技术员拦着,人家都会把经纬线镶上金银丝——费那个劲干嘛?用墨迹标出就完事了。

  那个技术员反复检查了一下这个半径为15厘米的樟木球,确定了一些世界主要大城市都是查资料查到的古名,所有国家都没有划出边界,只是概念性的标名地区,又都已经把南北美大陆上,大洋洲大陆上,非洲大陆上都恢复成原始状态。

  又特意在南极洲随便安排了一处位置,标明是南极洲大城。

  好吧,就这样了,给他吧。

  郑斌得了这大地球仪时,抱着它窥来嗅去,又举又转的,好半天不说话。

  那个技术员说:“做个支架不难,你急个什么劲儿?”

  “我等自有办法——我大明只有这么大一块土地?”

  “——不小了。”

  郑家明人木匠得了地球仪后,很容易就照着样子,又仿制了几个,非要在经纬线上镶上金银线不可,若不是海岸线曲折,恐怕也要镶上——还在厦门的地方镶上了金字,台湾也镶了——还给南极洲大城的地方镶上了一块红宝石,闲的。

  待送回厦门后,永胜伯郑彩参照着原件,啪啪啪就又制了上百个,挑了一个装饰夸张,差不多用去十两的金银线,上百块美玉宝石的地球仪,为了减重,还能费事不拉的剖成两半,挖空后,仔细粘合。

  永胜伯郑彩没事儿就在书房里,照着三弟寄来的一些说明,认真查看,随时转观赏,慢慢地把整个地球仪都了如指掌,心里有了太多中年人式的沧桑——有时明人为难明人,这都是何苦——

  年轻的施琅哪里见过,顿时就被迷住了,但绝不是那些宝玉之类。

  他反反复复地找,找到了台湾,热兰遮城,福建,福州,厦门,广州——潮州呢??南澳岛呢?!

  永胜伯郑彩往粤东地区虚指了一下,说道:“汉唐集团的人说,二三线城市标出来太费事了——”

  “永胜伯,何为二三线城市?”

  “不知,他们让我们脑补——后来我想明白了,他们可能是嫌弃那些地方太小。”

  年轻的施琅对着地球仪脑补起来,一时间安静下来。

  永胜伯郑彩悠悠地又给自己倒了一杯百年孤独,知道他一定会有好多话要问,自己当时也是这样。

  年轻的施琅忽地叹了口气,那声音与这个年轻人不太相符了。

  “永胜伯,这天下好大啊——”

  第三百四十六章 野火春风斗潮州 下

  经过一番准备,在1650年的季春时节,永胜伯郑彩大方地送了郑成功这个族侄他想要的物件。

  施琅来时,是乘一艘快船来的,走时,是坐了装着满满一大船货物的福船。

  永胜伯郑彩说过,如果想要的话,还会有,但是这需要一些时间和费一些劲,目前厦门之地缺少劳工和工匠不说,一些物件也是需要的,比如杜仲啊、桐油啊,还有铁、铅、水银之类的——当然,想必大木也会想到,这闽南还是缺粮啊——一笔写不出两个郑字来。

  施琅站在南下的船头上,他的双手紧紧地背在身后。

  南来的海风,将他劲装的下摆吹得胡乱摆动,头上的发巾也是随风舞动。

  福船上的郑家水手,一起喊着号子迎风操纵着硬帆前行——施琅没有回头也知道,那些水手的操纵非常自如,完全是合格的老水手。

  福船在南风中走着之字,这种船型船头压浪的效果好,但一样还是有些颠簸。

  施琅的双脚却似钉子一样钉在了船头的甲板上,如此小小的风浪,他都不用把住船舷。

  迎着风浪,他的心里也是波涛汹涌——一切都太不对劲了。

  永胜伯郑彩定会狮子大开口,这早就在他的意料之中——粮食和金银珠宝,还是有一些的——但是他竟然不先要这些物件了,张口闭口地提劳工工匠和粮食——还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物件,这个和火药也有关?

  在厦门停留的这段时间,他四周走着。那厦门在不停地修码头,岛上的道路更是大修特修,这个永胜伯志向不小。

  一开始时,施琅不明所为,待在演示场里看到那马拉行军炮,立刻明白,若有敌军前来夺岛,各方军卒便都可携炮而至。

  这真是匪夷所思,如其所言,固守且打开生存空间,善计啊——难道自己以前真的看错了?

  在谋划中,自己还曾经和国姓爷商议过夺回厦门,为我所用,只不过不到时机罢了——现在看来,这个选择不太合适了,那些军卒他也细细观察过,在演示场演示时一个个服装齐整,挺胸拔肚,这叫士气啊,不可轻易抗之。

  施琅在船头挥挥手,身后的随从立刻靠前。

  那随从低声道:“小的刚才与那船长密谈过,他们差不多十天就要去一次台湾,运回的货物主要是上好的钢刀,钢枪还有一些吃食——其它的船只他不太清楚,永胜伯不让他们互相打听——”

  施琅点点头,说道:“难怪他可以大方的送我们一些刀枪之物,定是有更好的货色——”

  那随从又说:“小的见过一些过去熟识的校尉,他们说最好用的是台湾所产的甘蔗刀——轻便且锋利,比台湾送来的钢刀还要好一些——只是极难买到。”

  “竟有此事?!”施琅听了想笑,又忍住了,自言自语道,“这台湾真是个怪地方,怪我以前没有看重,等攻下潮州城,我定要寻机去一次。”

  那随从低声道:“听闻,厦门和热兰遮城每日都有固定来往的客船,那泉州到热兰遮城的客船也将有了,那漳州的也必将有——”

  施琅没来由的一阵烦恼,也许是海风有些凌乱吧,吹得让人心烦。

  一路无话。

  施琅回到揭阳之后,把永胜伯郑彩的要求细细说了。

  定国公郑鸿逵哈哈大笑,说道:“这个郑彩,从小时起,就不是个吃亏的人——岁数大了,也依然如故,待我见到他必好好羞他一番——那老家伙身体还好?”

  施琅拱拱手道:“依旧可以提刀上阵,听闻正是永胜伯亲自带兵冲上漳州城头——”

  “好,待见面时,我要与他好好较量一番,这老家伙有胆!”

  定国公郑鸿逵说完昂然而去,可以看出他比较高兴。

  郑成功看着四叔的背影,幽幽地说:“造火药之法不可知?只能与他交换了?”

  “那火药加工厂防守的密不透风,非二三千人休想攻入,所有工匠都居住其中,由他统一看护——岛上新修了十几处炮垒,皆用水泥之物,坚硬如石,此物我也带回了些——沿海几无可安全泊船之处了;更有大修沿海大道,也是用了水泥辅路,虽然只是几处,但确实能保证一方有事,八方驰援——那炮车轻巧灵便,四人可推,一马可拉,厦门之事不可为了。

  他们取下泉、漳两城后,闽南之民争相当兵,人人士气昂然,永胜伯却不突进,只是整日练兵——”

  郑成功的脸上有些红了,说道:“他们的粮草从何而来!?”

  施琅知道国姓爷有些生气了,他却放松了情绪,轻轻说道:“他们平定了上百个不纳粮不听令的地方土豪,那些土屋、石屋在他们的手下拦不了一个时辰,这样他们就征集了一些——打下泉州、漳州两城,他们就又收获了一些囤粮——”

  “真是强盗所为!”真生气了,年轻的郑成功气的声音都有些变调了。

  施琅笑了笑,仍然轻声说:“这不算什么,米粮早晚会有吃完的一天——可是他们找到了几个方法——”

  施琅认真地数着手指说:“第一个,他们竟会自己大量种土豆、玉米,我都带回来了些许,一会儿便会看到,这作物据说不怕旱,不太挑地——几枚、几支便可活人。第二个,他们竟能用劳工、石炭、铁矿换到米粮。第三个,他们竟敢让蕃商们直接上岸,与他们开通贸易,特别是马尼拉商人,一两天就是一支船队。这第四个——”

  施琅叹了口气,没有说下去。

  郑成功差点跳了起来,连声说:“他是想让我等送去?!我等辛辛苦苦征集来的米粮,给他送去?!休想,休想!”

  年轻的郑成功转身就走,疾行如飞。

  施琅长长地叹了口气,没有去拦他,知道他这是上来倔性了,不过,他一会儿就会想明白——单单带回来的刀枪之物,就足以让人心动了,别说那经过检验的攻城利器了。

  郑成功过了一会儿后,真回来了。

  他大大方方地说道:“族叔送我这么多物件,不回礼,太不合乎事理,如此,与厦门联系之事,单单由施兄一手承担——不必再请示。另外,他们如果可以用劳工换到米粮,那么我等虽不要米粮——”

  施琅笑了,心里话,国姓爷就是国姓爷,明白我所言的要害之处。

  施琅说:“听闻台湾汉唐集团就是卖永胜伯军器和米粮的势力,他们还不太要永胜伯的金银——”

  “汉唐集团?就是传闻夜有巨光闪现,无风自行的大铁船的那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