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之娇娥锦绣 > 第160章

重生之娇娥锦绣 第160章

作者:黑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45:31 来源:免费小说

  自此四海升平,朝中无事。

  朝臣们突然发现,刘询有了一个新的喜好:修仙。

  ☆、第199章 尚主

  皇帝要修仙,是朝堂中的大事,群臣震恐。

  有人觉得机会来了,准备搜罗各地的方士,献给皇上。

  有人已经搜肠刮肚地准备写万字谏言,准备劝谏。

  昔年,武帝打败匈奴,四海升平,无事可做,一心想学黄帝成仙故事,许多方士都冒充是神仙弟子,吹嘘能帮助皇帝见到神仙。

  当时的术士之中,数少翁、栾大和公孙卿最为出名。

  起因是武帝宠爱的王夫人死了,齐国人少翁自荐有召唤鬼神的方术,在夜里招来了王夫人的鬼魂,武帝在帷帐中遥遥相见,以解相思之苦。

  武帝便心生成仙之念。

  少翁被封为文成将军,又建议武帝兴建甘泉宫,招请天神,可是请了一年也没有招来。

  武帝发觉上当,就将少翁杀死,对外宣称少翁是不小心吃了马肝被毒死的。

  接着,又听信巫医的话,在甘泉宫里请神灵。

  神灵忽来忽去,来时肃然有风,总是藏身在帷帐之中,每每说些普通人都知道的话,武帝会将这些话全都记下来,没事就一个人揣摩,内心非常高兴。

  武帝想世上还是有神灵的,有些后悔杀了少翁。

  再接下来,乐成侯丁义又推荐了方士栾大,说栾大和少翁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

  栾大声称经常往来于大海和陆地之间,见过各位神仙,但是神仙认为他地位低微,不配得到长生不老的秘方,他的师傅曾经说过,只要心诚,黄金可以练成,黄河的决口也可以堵上,长生不老之药也可以得到,想见神仙也不是难事。但是他不想跟随少翁的后尘。

  武帝就骗栾大,说少翁是吃马肝死的,只要栾大能够让他得到长生不老的药方,什么都可以舍弃,为了展现真心,他甚至将女儿长公主嫁给栾大,送黄金十万斤,封栾大为五利将军,还经常亲自去栾大家中看望,生怕供奉不足。

  可是到了后来,他派人跟踪栾大,发现栾大没有入海去求仙,而是进了海边的山上祭祀,就立即将栾大处死。

  诸如此类的事情,怎么都说不完。

  公孙卿比他们都聪明的多,只是经常说在各地看到了神仙的踪迹,一会在河南的缑氏城上看到了神仙的脚印,一会在东莱山上见到了神仙,武帝一会儿去东海祭祀,一会儿去泰山封禅,又担心道路太窄了神仙不愿意来,忙着扩建道路,兴建高楼,可是神仙始终不来。

  武帝后来厌倦了,可也快死了。

  在未厌倦之时,武帝每年到各地巡游祭祀,经常有郡守匆忙不及准备皇帝随驾人员和马匹的用度,而畏罪自杀。

  武帝压根不在乎,沉迷得到了说出,若是能够像黄帝一样成仙,抛弃妻子儿女就如同破鞋一般,没有什么不舍的话。

  对于认真做事的官员来说,这是一场浩劫。

  对于想冒险求富贵的术士来说,这是极好的机会。

  刘询难道也开始步他家老祖宗的后尘了吗?

  正是因为信奉术士,武帝身边围着一群阿谀奉承的小人,和太子之间越来越疏远,以至于太子多次被武帝身边的郎官诬陷。

  一次两次不算什么,次数多了,就中了计,最后卫氏一系只剩下了刘询。

  想想武帝和卫太子,想想刘询和刘奭,这其中有太多相似之处。

  萧望之忍不住就要劝谏,却被赵广汉拦住了。

  赵彭祖如今在宫中已经升迁至中郎,再历练一段时间,就可以去郡里做长史。在皇上身边伺候,当然明白皇上的情况是什么。

  听了亲家的话,萧望之决定忍忍,当今太子,深得民心,若是动摇,则会伤国之根本。

  刘询见儿子大了,身边也有了喜爱的人,他没有什么事做,平复西域也已经完成,国内富强,年轻的皇帝还正当年,就只等着抱皇孙。

  这是一件特别消磨人志气的事。

  可能够看到儿子长大,子承父业,这志气消磨了就消磨了吧。

  有了皇长孙,刘奭的太子之位便坐牢了,没有人可以取代,即便刘奭早夭,也有皇长孙承袭皇位。

  刘询急着抱皇孙,这是为了刘奭,也是为了许家。

  太子府中的妃嫔,按制有太子妃、良娣、夫人三阶,刘询说那位妃嫔能够先生下皇孙,便会被封为太子妃。

  刘奭年少情深,只喜欢司马良娣一人,可司马良娣迟迟不能生子,刘奭为了让司马良娣能够坐上太子妃之位,日日独宠。

  此举招来了太子府中姬妾们的愤恨,司马良娣年纪轻轻便生了不知名的病,到了最后,形销骨立,太子也不厌弃。

  但这样的深情还是没有留住司马良娣的命。

  司马良娣在死前对刘奭说:“我还这么年轻,并不是病死的,一定是其他的夫人们嫉恨我,诅咒我至死。”

  刘奭痛哭多日,悲愤成疾,谁都无法劝解,他发下重誓,今生再也不碰太子府的这些夫人们。

  刘询又急又悔,仰天长叹,想起了他和许平君。

  当年他对许平君不也如此吗?这个儿子果然像他,只是……

  父子二人都痛失所爱,刘奭发誓不再碰这些女人,而刘询却想起了被废在上林苑的昭台宫的霍成君。

  刘询下旨,迁霍成君去云林馆,厌恶之心溢于言表。

  霍成君在昭台宫等了十二年,等来的是更惨的结局,接到这份旨意,她终于死心自尽。

  刘询又下旨,将其葬在昆吾亭东。

  自此之后,刘询一边安慰刘奭,一边想修仙,希望能够再见许平君一面。

  众位朝臣说什么的都有,只有戴长乐非常了解他的心情,到处打听能够招魂的方士。

  刘询开始像武帝一般巡游,第一次去了甘泉宫,祭拜天神,过个三个月,又去了河东郡,祭祀后土神,听说益州有金马神和碧鸡神,可以通过祭礼请到,就派林天携带皇帝符节去寻找。

  林天已经从左廷监升任为议论朝政、评定是非的中大夫,秩俸千石。赵广汉和萧望之多次说林天已经具备了做太守的能力,但刘询就是不同意任用林天。

  接到了皇帝的旨意,林天苦着脸回到了家里,娇娥正在给午睡的儿子摇扇子。

  ,

  洛嬷嬷和林氏将她的身体料理的极好,瓜熟蒂落,孩子就生出来了,生第二个比生女儿要快的多。

  娇娥年纪小,恢复的很快,才生了孩子不到半年,又窈窕的如同小娘子一般。

  看着愈发明丽的表妹,林天愈发不想动身。

  武帝时期,公孙卿要守一年半载才能声称见到了神迹,还不知道是真是假,林天不想蒙骗皇上,可又不想一直在益州找下去。

  “怎么了?”娇娥奇怪地问。

  做中大夫比以前做左廷监的时候要清闲,林天多了不少时间陪她和孩子们。

  什么时候都是喜笑颜开的大表哥,今日怎么心事重重,愁眉不展的?

  “皇上派我去益州找金马神和碧鸡神……”林天不情不愿地道。

  娇娥沉默半响,不知道该如何劝慰大表哥,在她怀儿子时,曾经梦到过焦方士脚踏祥云前来道别,焦方士也算是和她有些交情了,都是想出现就出现,林天拿着天子的符节,就能将神仙寻来?

  “丽君,去找你二舅去,就说你阿父有难题了,看他有法子没有,”娇娥眼珠一转,将女儿唤起来。

  广哥如今在太子府中作舍人,三天两头不着家,回到家中就气赵义,半大小子,气死老子,父子两个次次都要吵到面红耳赤才算作罢。

  虽然隔着院墙,娇娥还是听到了阿父的叫嚷声,丽君揉着眼睛,噘着小嘴,道:“阿母,真坏。”

  娇娥“噗嗤”一笑,只催着丽君梳头发,换衣服,又道:“二舅最喜欢乖巧的小娘子了,丽君这么乖巧,二舅就跟着你来了。”

  林天也笑着道:“别睡太久的午觉,省的夜里睡不着,你去了,你外祖就有梯子下了,叫夏婆子带着你去。”

  看着呼呼大睡的小弟弟,丽君噘着嘴道:“偏心,弟弟就可以没完没了的睡。”

  “你可真是……怪不得和你二舅这么有话说,”娇娥嫌弃地道:“快去把你二舅请回来。”

  没过多久,广哥就黑着脸抱着丽君来了,一进门就道:“父亲真是,年纪越大越昏聩……”

  娇娥立即在他头上给了一掌,“乱说什么,也不怕带坏我的女儿,现在都知道说我们偏心了,以后跟你一样忤逆怎么好?”

  广哥这才不说话了,喝了些酸梅汁,顺顺气,道:“姐夫只有先去益州走走,到时候让太子想法子将你唤回来,太子没了司马良娣,正难过着呢,皇上又要修仙,真是让人为他们父子两个操心。”

  “……”你还真是操心。

  林天想了想道:“那你快点想法子让太子把我叫回来,不然我就写折子劝谏皇上别修仙了。”

  反正已经娶妻生子,娇娥也不会休夫,惹恼皇上,就先赋闲几年在家带孩子好了。

  林天早都眼热娇娥整天都能和两个孩子在一起。

  去了益州三个月,林天呆的烦闷不堪,许多人说通过在郊外祭祀能够请来金马神和碧鸡神,可林天拿着天子的节杖祭祀多次,也没有唤得神迹的出现。

  他带信给广哥,也一点回音都没有。

  林天有些绝望,真的开始起草谏书了,就在这时,小黄门宣旨让他速速回朝,皇帝已经放弃了在益州等待神迹的打算。

  在这段时日里,戴长乐介绍了一位会招魂术的方士,让刘询在月朗星稀的夜晚,远远见到了许平君。

  许平君的声音相貌宛若生平,两人聊了些许往事,还未多说几句话,许平君便不得不离开。

  当刘询冲入许平君所呆的帷帐里,伊人已去,只留下身毒国的宝镜一柄,几缕香风,而这正是许平君平时最爱的熏香。

  这下,刘询更加相信他是真的看到了许平君的鬼魂,这柄身毒国的宝镜是祖父所赐,祖母史良娣亲手打的五彩格子缠绕,幼时系在他的胳膊上,说是可以驱邪避魔,所以他才得以留存。

  当年他与许平君相互爱重,将这柄宝镜作为定情信物,交给许平君,并伴她长眠于杜陵南园。

  如今亲眼得见,刘询还有什么不相信?

  他厚赐方士,请求方士再想法子让他再见许平君一面。

  方士却告诉刘询,这个法术在施展第一次的时候最灵验,后面再施展,只怕招不来了。

  又劝刘询,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死后也会在泰山底下享有尊位,到时候想再见许平君也不是难事。

  这句话,打动了刘询,他不再强求修仙。

  而是将关注点放到了儿女身上来,王皇后听从刘询的要求,准备了许多家人子,送到太子府,请刘奭宠幸。

  一批被退回来了,就换第二批。

  刘询相信儿子总有恢复过来的那一日。

  接着刘询下旨,为长公主刘念开府,赵广尚主。

  过了两日,又下旨,为大公主刘施开府,于永尚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