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麒麟阁传 > 第7章 情窦初开

麒麟阁传 第7章 情窦初开

作者:淮左卧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2:32 来源:免费小说

  第二日朝会,霍光担心引起陛下猜忌,请旨将尚符玺郎李忠武提升两级。众文臣武将没有不称颂霍光的,霍光却谦虚道:“都是陛下英明,我不过是说出了陛下想说的话。如今先帝过世,是该给先帝定谥号、庙号了!”

  众人议论纷纷,殿下宗正刘德突然扬声道:“微臣以为,《周公制谥》里说的清清楚楚:刚彊直理曰武,威强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先帝威德加于四海,开疆扩土,平定四夷,正应该定谥号为武。我大汉又以孝治天下,所以当为孝武帝!”霍光欣然赞同,赞赏道:“宗正说得没错,当为至理名言,微臣请陛下采纳!”昭帝自然没有异议,扬声道:“大将军说的是,朕没有异议!”

  霍光又让众人给武帝定庙号,众人再次议论纷纷,莫衷一是。霍光又问刘德,刘德娓娓道:“祖宗之法规定,唯有有大功于江山社稷之君才能加庙号。自从太祖以来,唯有二人有庙号,一是开国之君太祖,二是与民休养生息的太宗孝文帝。先帝开疆扩土,平定蛮夷,功劳次于开国之君,不过晚年穷兵黩武,民怨沸腾,这个时候议庙号恐怕不妥。”群臣纷纷赞同,霍光也欣然同意。

  不久昭帝赐给诸侯王玺书,燕王刘旦大怒,“我父皇过世,陛下竟不准我奔丧,其中必有蹊跷!我是皇三子,顺理成章的帝位继承人,陛下就算不传我,也应该传给胥弟,怎么可能传给只有八岁的刘弗陵?何况这玺书比往年的规制都小,京城必然有变!中大夫寿西长、孙纵之、王孺,派你们前往长安打探消息,务必查清陛下死因!”

  燕国一行人来到长安,先见了执金吾郭广意。寿西长眯着眼问:“执金吾,先帝是怎么去世的?得了什么病?临终前可有遗诏?遗诏又给了谁?命谁拥立新君?新君又是谁?今年几岁?”

  郭广意听出燕国使者来者不善,于是扬声答:“先皇寿终正寝,临终前命大司马大将军霍光、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丞相田千秋和御史大夫桑弘羊辅佐陛下登基。至于陛下是谁,还用问吗?”

  王孺见问不出所以然,又趁机领着众人前往拜访长公主。鄂邑长公主原先嫁给盖侯王充耳,后来王充耳过世,长公主成了寡妇。武帝去世前赐死了昭帝母亲,命长公主入宫抚养刘弗陵。王孺没能见到长公主,只好率众返回燕国,将郭广意的话细细禀报刘旦。

  刘旦又派使者递上奏疏,试探昭帝和霍光。霍光见燕王奏疏,担心朝局动荡,于是召来车骑将军金日磾、左将军上官桀、丞相田千秋和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商议。金日磾托着病体前来,上官桀笑容满面,田千秋面无表情,桑弘羊左顾右盼。

  霍光叹气道:“燕王是先帝之子,又是当初年纪最长的皇子,他希望在各地郡国设立先帝宗庙,这是公然僭越的请求,由此可见,他必然是对皇位传承有想法。如果强势打压,恐怕会逼反了燕王。我的意思不如安抚他,赐他钱三十万,增邑一万三千户,希望他能够收敛。你们觉得呢?”金日磾点点头,自然没有异议。上官桀率先道:“一切听大将军安排!”田千秋若有所思,桑弘羊低头不语。

  刘旦得了赏钱,怒气更盛,“陛下无缘无故赏赐我,必然是心虚,害怕我一查到底!依我看,定是霍光害死了陛下,拥立刘弗陵为帝,他好擅权!将来等他羽翼丰满,必然夺权篡位!你们迅速联络诸侯王,一起举兵诛杀霍光,废了刘弗陵!”王孺急忙建言:“大王,名正则言顺,应该先攻击刘弗陵,只要咱们宣扬刘弗陵不是先帝亲生,他的皇位自然保不住。”

  刘旦拍掌大笑道:“对对对,你不说我倒忘了。刘弗陵的母亲是钩弋夫人,当初钩弋夫人怀刘弗陵时,先帝已经六十多岁,一个累坏的老牛还能耕地?还能播种?这简直是笑话!何况钩弋夫人怀胎十四个月才生下刘弗陵,这不是妖孽转世是什么?”

  王孺接着道:“咱们兵力有限,应该先招兵买马。接着散布消息,指责刘弗陵不是武帝亲生,而是霍光等人拥立的傀儡,动摇天下民心。最后再联络中山王刘昌的儿子刘长和齐孝王的孙子刘泽等宗室亲贵,约定同时起兵诛杀权臣,恢复祖宗社稷!”

  刘旦按照王孺谋划,先上书诈称武帝在世时曾下令命他掌管地方行政,修治武备,以防备外敌入侵。骗过朝廷耳目后,刘旦大胆招兵买马,包括庇护各地亡命之徒,迅速扩张实力,又收聚民间铜铁,制造兵器等,还在文安县进行狩猎,训练骑射兵。

  待军队准备差不多了,刘旦命人前往各地散布消息,宣扬刘弗陵并非武帝亲生,是霍光和钩弋夫人的野种。一时间民间谣言四起,舆论汹汹。刘旦接着派人联络刘长、刘泽二人,商议一起举兵为国靖难。

  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秋八月,刘泽意图诛杀青州刺史隽不疑,不料消息走漏,隽不疑率先发兵逮捕刘泽及其党羽,奏报朝廷。昭帝命大鸿胪刘德审讯,按律将刘泽、刘长处死。燕王刘旦是昭帝手足,昭帝不忍加罪,下旨免死罪,仍为燕王。后刘德有功,封为宗正;隽不疑有功,迁为京兆尹,负责京师事务。

  隽不疑为官,行事严格,不苟私情,但又依法行事,绝不随意残害百姓。每次回家,他的母亲总会询问:“今日有多少冤案?救活几人?”听说隽不疑平反冤案多便高兴得像小孩般,否则便撂下筷子,不肯吃饭。

  九月,金日磾去世,其子金赏继承爵位。五个顾命大臣只剩下四个,而且最令霍光忌惮的车骑将军金日磾去世,对霍光来说,不知道是该喜还是该忧。自从金日磾去世,左将军上官桀与霍光之间的缓冲带没有了,矛盾自然产生,上官桀想爬到金日磾的位子,霍光岂会甘心再多一个掣肘的力量?

  始元三年,即公元前84年,上官桀趁机拜访霍光,私下道:“大将军,如今陛下已经十一岁,咱们是不是该给陛下物色个嫔妃?”霍光听出他的意思,顺着他的话问:“左将军的意思是?”上官桀嘿嘿笑道:“你的外孙女,我的孙女,如今已经六岁了,与陛下正般配,不如给他们撮合撮合?”霍光低笑不语。上官桀皱眉疾问,霍光道:“不妥,燕儿才六岁,现在太小了,等以后再说吧。”上官桀急劝,霍光执意不从,上官桀暗恨。

  不久听说鄂邑长公主正四处挑选女子入宫侍奉昭帝,上官桀大喜,但苦于没有门路。上官安突然道:“爹,我认识一人,或许能说得上话。”上官桀惊问,上官安贼笑道:“丁外人。此人与长公主私通,后来陛下和大将军知道后,害怕得罪长公主,所以命丁外人侍奉长公主。巧的很,儿与这丁外人关系匪浅,如果儿前往拜访丁外人,燕儿的事应该会有着落。”

  上官安亲自拜访丁外人,许诺道:“如果我女儿能成为皇后,今后我便是国丈,内有皇后,外有我和公主,你封侯的事不是弹指可成吗?”丁外人大喜,亲自游说长公主,甜言蜜语哄道:“长公主,上官安说了,如果事成,他为我求侯,到时候我就可以迎娶长公主,双宿双栖!”

  长公主也想给昭帝找个皇后,再为丁外人求个侯爵,然后脱身与丁外人你侬我侬。于是命上官安领女儿来相见,见上官家的孙女长得水玲珑般,欣然同意。亲自求昭帝下诏让上官燕入宫做婕妤,又把上官燕夸成了一朵花。昭帝为难道:“长姐,这事要不要问问大将军?”长公主怒道:“你是主,他是臣,为什么事事要问他?何况这后宫之事,岂能让前朝臣子插手?如果纳了上官桀的孙女,陛下就可以制衡霍光的势力,不是吗?否则任由他一家独大,将来陛下岂不是危险?”昭帝想起武帝留下的五位顾命大臣,身躯一颤,欣然同意。

  霍光听闻昭帝封了新婕妤,顿时心下一惊。担心上官桀与自己反目,霍光先行上书道:“陛下,既然新纳了婕妤,按照朝廷规制,应该加封国丈。上官安勇猛而有谋略,微臣以为应该封骑都尉,让他为国效力!”昭帝准奏,上官桀稍稍露出一丝笑意。

  一个月后,在上官家的运作下,在长公主的吹风下,昭帝立上官燕为皇后。霍光更震惊,思来想去,不得不再次为上官安加封,拜为车骑将军。上官桀投桃报李,趁机请求封长公主的情人丁外人为光禄大夫,并加封列侯。霍光大怒,扬声质问:“太祖曾留下遗训,非有功而称侯,天下共诛之!这丁外人只是长公主儿子的宾客,没有尺寸之功,如何能封侯?”上官桀大怒,厉声质问:“丁外人为陛下寻得良配,功劳甚大,怎么能说是没有尺寸之功?如此功劳封侯,众人当无话可说!”

  霍光指着众人问:“你们都是朝廷重臣,你们说说,丁外人该不该封侯?”众大臣左右不敢得罪,纷纷闭口不语。霍光一惊,回头道:“陛下,此风不可开!丁外人微薄之功,如果就此封侯,必定令浴血奋战的三军将士心寒!”昭帝见上官桀不济事,抬手道:“罢了,就依大将军。”

  长公主从此记恨霍光,上官桀也与霍光貌合神离,两人纷纷背地里怒斥霍光擅劝。

  始元五年(公元前82年),夏五月二十日,病已与琴棋已经十岁了,两人一个英貌不凡,一个清水出芙蓉,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病已领着琴棋来到宫门口,回头对琴棋小声道:“咱们出宫去玩玩吧!”

  琴棋满脸惊恐,忙拉住病已道:“不要,让爷爷知道了,要打你屁股!”病已拍拍屁股道:“我皮厚,不怕!走吧,今天我过生,你听我的!等明天你过生,我听你的,好不好?”琴棋还是不肯,病已回头附耳低语一番,琴棋这才点点头。

  来到宫门口,护卫拦住了去路,扬声问:“哪来的小屁孩?速速回去!”琴棋躲在病已身后,病已轻咳一声,拉着她上前道:“喂,你知道张庭令吗?”两个护卫互望一眼,忙低头道:“敢问小公子是张庭令什么人?”病已嘿嘿一笑道:“我是他的主子,这是我的玉符,你们看仔细了!”护卫接过一看,纷纷跪倒地上,惶恐道:“小人有眼无珠,不知道是皇孙,得罪了,皇孙饶命!”

  病已拉着琴棋大步出了皇宫,琴棋抿嘴偷笑。出了宫才细问道:“哥哥,你怎么有玉符?我以前咋没看到过?你真是皇孙吗?”病已大笑道:“我那是骗他们的,我哪有什么玉符啊,妹妹别多想。”

  两人来到闹市,东逛逛西逛逛,看什么都好玩。玩了半日,整整逛了四条街。琴棋累得脚磨泡,病已就背着她往回走。见他满头是汗,琴棋掏出手帕轻轻帮他擦汗。突然趴在他肩膀问:“哥哥,你以后会离开掖庭吗?”病已眼珠一转,笑答:“不会的,就算离开掖庭,我也会带妹妹一块离开的。”琴棋一愣,红了小脸,喃喃问:“真的吗?”病已点点头。

  琴棋皱眉道:“可是,我为什么要跟你走?我家在掖庭,我娘早就改嫁了,我只有祖父和叔父两个亲人,我不要离开掖庭。”病已大笑道:“不走就不走呗,我陪妹妹留在掖庭。”琴棋心下欢喜,趴在他肩膀上傻笑。

  突然闹市人群聚集,似乎发生了天大的奇事。病已回头望去,只见人人都往街道聚集,人山人海。两人看不到发生了什么事,于是病已抱着琴棋,让她抬头远望。病已虽然只有十岁,却长得人高马大。琴棋远远望去,只见闹市中间有辆马车缓缓驶来,上面站着一个中年男子。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叫唤声:“卫太子复生了!”琴棋一头雾水,病已却虎躯一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