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麒麟阁传 > 第8章 改变国策

麒麟阁传 第8章 改变国策

作者:淮左卧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2:32 来源:免费小说

  琴棋不知道卫太子是谁,病已却一清二楚。他忙放下琴棋,奔往人群中。没走几步,耳边传来琴棋的呼唤声,又停下了脚步,回头望去,见她楚楚可怜,担心她走散,急忙奔了回去。一边背着她,一边往人群挪去。

  琴棋暗暗好奇,低声问:“哥哥,卫太子是什么人?”病已激动道:“他是我祖父,自从出了巫蛊祸事,就再也没有人敢提起他。奇怪了,当初祖父不是自尽了吗?”病已背着她钻入人群,果然见一个中年男子身穿粗布衣服,驾着马车直奔宫门而去。

  不多时半个长安都被堵住了,数万百姓纷纷前来围观。当初卫太子刘据一向主张轻徭薄赋,减轻刑罚,深得民望。众人指指点点,有人说卫太子回来了,也有人疑惑不解。昭帝难辨真假,于是下旨命三公九卿、诸位将军和中二千石以上官吏前往辨认。

  但当初卫太子一党已经多被诛杀,剩下的也没有多少身居要职的。何况眼前男子与卫太子十分相像,尤其是眉毛和鼻梁。众官员也不辨真假,一时都不敢吱声。丞相田千秋暗暗叹息,宗正刘德也轻轻摇头,众人心里有数,却不敢直说。

  光禄勋兼代理右将军张安世率兵把守禁宫,防止有人趁机闯宫。张安世是张贺的弟弟,张琴棋的叔祖父。琴棋指着张安世道:“哥哥,那是我叔祖父!”病已忙小声道:“嘘,有人来了!”

  这时京兆尹隽不疑率军赶到,急忙派人拿下“卫太子”。众人都不敢吱声,“卫太子”厉声斥责:“你是何人?为什么拘禁我?我是先帝的太子,当今陛下的皇兄,你们放肆!”隽不疑冷笑道:“当今陛下已经即位,岂容你胡搅蛮缠?来人,立刻押走,等陛下降旨!”

  “等等!”病已大声疾呼道,“他自称是卫太子,你们还没有分出真假,凭什么抓人?”琴棋暗暗心惊,小手抓着罗裙,轻咬嘴唇。隽不疑扭头望着病已,大笑道:“你是什么人?哪来的野孩子?速速滚开,否则以妨碍公务把你抓起来!”病已毫不畏惧,扬声质问:“你们以下犯上,就不怕陛下把你们抓起来吗?”

  众文武纷纷吃惊,隽不疑也暗暗疑惑,指着男子道:“他自称是卫太子,可卫太子起兵谋反,得罪了先帝,至今没有翻案,连个谥号都没有。即便他真是卫太子,也是罪人一个。我依照律法办事,何罪之有?”病已不卑不亢道:“你血口喷人!先帝曾修建思子宫和望思台,明明已经原谅卫太子,你凭什么说他是罪人?他如果是罪人,先帝会杀了苏文和江充吗?会恢复我的宗籍吗?”

  刘德率先醒悟,喃喃自语道:“原来他是皇孙。”田千秋也捋着胡须暗暗吃惊,径直上前道:“原来是皇孙,京兆尹,你把人押下去,等候陛下旨意。皇孙,老臣送你回宫!”病已见隽不疑押走了男子,正要疾呼,刘德拍了拍他肩膀,语重心长道:“皇孙,人生在世总有许多不如意,你要学会一个字:忍!只有动心忍性,才能增益其所不能!”

  病已只好领着张琴棋回宫,掖庭令张贺听闻二人出宫的事,原本怒不可遏,后来又听说卫太子的事,顿时气消怒散,一个人偷偷哭泣。病已也暗暗神伤,蹲在一旁不说话。琴棋一边安慰张贺,一边向病已招招手。病已只好上前道:“对不起,我……是我强迫琴棋陪我出去的,你要罚就罚我吧!”

  张贺抬头望着病已,叹气道:“皇孙,不是我要约束你,是外面十分危险。万一你有个三长两短,我如何向九泉下的卫太子交代?今后皇孙要是再想出去,必须让彭祖和琴棋跟着你。”病已努力点点头。

  不久假冒卫太子的男子被押进了诏狱。廷尉找来太子府故人画像让男子指认,男子束手无策,只得老实交代:“小人姓成,叫成方遂,夏阳人,原本靠着卜卦为生。后来有卫太子舍人前来卜卦,对我说‘你与卫太子简直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我心想装成卫太子能获得荣华富贵,所以……就猪油蒙了心。”

  昭帝和大将军霍光知道隽不疑有先见之明,替朝廷挽回了面子,于是重重褒奖。霍光建议将成方遂处死,昭帝惊问:“大将军,他虽然假冒我皇兄,可他毕竟顶着我皇兄的名头闹得满城风雨,如果就这么处死了,会不会引起百姓猜疑?不如让他当街示众,自己承认招摇撞骗,也好安天下民心。”

  霍光眉头微皱,斩钉截铁道:“陛下不可!此人号称卫太子,往轻了说是造谣滋事,往重了说是有人蓄意打着卫太子的名号削弱陛下权威,如果不严惩,今后如果有人打着卫太子的名号谋反,岂不是转眼就能聚集数万大军?”昭帝无言以对,只好准奏。数日后,假冒卫太子的成方遂被腰斩弃市。

  该年秋,大鸿胪田广明、军正王平、校尉杜延年在益州平叛,斩杀数万人。这是自昭帝登基以来,西南夷首次出现大规模叛变。虽然诛杀甚多,但朝廷元气损伤不少。

  杜延年因功被封谏大夫。见朝廷屡次兴兵,杜延年屡次劝谏霍光道:“先帝临终前多次嘱咐我等要休养生息,恢复文景之政。如今连年征战,耽误农时,五谷不丰,百姓流离失所,应该与民休养,勤俭节约,施行仁政。”霍光欣然采纳,于是上书罢兵,与民休养。

  杜延年,字幼公,南阳人,御史大夫杜周的儿子,为人宽厚,精通法律,智谋深远。杜延年又建议取消盐铁官营,与匈奴议和,恢复边境安宁。霍光不敢做主,请示昭帝。昭帝也感到为难,这都是孝武帝定下的国策,岂能随意更改?昭帝询问霍光,霍光叹气道:“不如召集三公九卿、贤良方正等一起讨论!”

  于是霍光以昭帝名义,命丞相田千秋、御史大夫桑弘羊召集贤良文学六十余人,前来议政,讨论国策。先讨论盐铁专卖政策,杜延年扬声道:“盐铁专营,与民争利,如今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再不改革,只怕会引起民变!”这盐铁专营本是桑弘羊提出的富国策略,他自然坚决捍卫。桑弘羊起身道:“陛下,盐铁专营是先帝定下的章程,对国家富强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国家不富,如何抵抗匈奴?”

  杜延年冷笑问:“民富才能国强,民在前,国在后,民不富必然滋事,轻则烧杀劫掠,重则聚众造反。秦始皇残酷压榨六国,铸造十二金人,国家富裕了,可百姓怨声载道,最后还不是被历史的车轮碾压?太祖、太宗与民休养生息,轻徭薄赋,百姓富裕了,这才为先帝北征匈奴打下了基础。陛下,圣人说‘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陛下是明君,应该效仿圣贤!”

  昭帝欣然点头,询问霍光,霍光为难道:“全取消必然不妥,陛下可以先取消酒专卖政策,然后在部分地区取消铁器专卖,如此既不违背先帝的章程,又可以顺时而为。”昭帝同意,又命众人讨论对匈奴的战和政策。

  其中左将军上官桀扬声质问:“这有什么好讨论的,打就完事了!匈奴不过是蝼蚁之众,弹指可灭!谏大夫怂恿陛下议和,未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先帝当初数次北击匈奴,一直打到祁连山,连匈奴的老巢都端了。如今我国力强盛,为何要议和?不仅不该议和,更应该乘胜追击,剿灭匈奴!”

  杜延年不屑一笑道:“左将军掌兵,难道不比我清楚匈奴的实力?近二十年来,三次征战,哪一次胜了?太初二年,先帝派浚稽将军赵破奴率两万骑兵攻打匈奴左贤王,结果被匈奴八万骑兵包围,全军覆没。天汉二年,先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骑兵攻打匈奴右贤王,虽然一开始突袭斩杀上万人,但最后还不是被匈奴右贤王包围,死伤两万多骑兵?如果不是骑都尉李陵的五千步兵牵制住了单于主力,贰师将军早就被俘!一年后,先帝再次命李广利率六万骑兵、七万步兵出朔方,强弩都尉路博德领强弩上万,游击将军韩说率步兵三万,因杅将军公孙敖率一万骑兵、三万步兵出雁门,共计二十一万大军,其中七万骑兵。可结果呢?单于率十万骑兵击溃李广利,其余各部也被左右贤王击溃,大败而归!”

  群臣纷纷震悚,窃窃私语。昭帝虽然只有十四岁,却宛如亲身经历过一般,感触颇深。杜延年激动道:“陛下,如今国力不济,应该与民休养生息,与匈奴议和。待国力强盛,再一举扫平匈奴!当初匈奴曾寄信侮辱吕后,我大汉忍辱五十多年,终于在先帝时国力强悍,一举击溃匈奴。微臣相信,只要休养生息十年,必可一举击溃匈奴,收复漠北!圣人曾说‘小不忍则乱大谋’,又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如今上天把灭匈奴的大任交给陛下,望陛下忍得一时屈辱,为长远谋划!”

  霍光叹气道:“谏大夫说得对,微臣请陛下纳谏!”昭帝于是同意,无奈道:“不久前匈奴已经派使者前来,请求议和,朕没有答应。如今听君一席话,朕茅塞顿开。传旨,派人前往匈奴议和。”

  经过论辩,既肯定了武帝时期的基本国策,又根据形势做出了必要调整。但改革进入深水区,许多政策依然得以保留,未能触及根本。昭帝被武帝留下的大臣辅佐,也没有能力全面抛弃武帝的政治遗产。

  该年使者抵达匈奴,经过一番交涉,匈奴同意放回汉朝使节苏武。当年汉匈和解,武帝命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护送匈奴使者回国,不料中间出现变故,苏武被匈奴扣住。虽然被匈奴扣住,苏武却宁死不降。大单于佩服苏武的气节,派谋主卫律几度劝谏,不料被苏武骂得狗血喷头。

  苏武指着卫律鼻子怒骂:“你背叛国家,卖主求荣,与畜生有什么区别?既然单于把生杀大权交给你,你尽管动手就是。当初南越国曾经斩杀汉使,最后被灭国;大宛王曾经诛杀汉使,最后被大汉斩首,头悬城门示众;卫氏朝鲜杀汉使,同样被灭国。如今匈奴既然想灭国,那就动手吧!”

  单于震撼,下令将苏武囚禁大地窖内,不给吃喝。当时正值天降大雪,苏武于是一边吃着毡毛,一边吞着雪,一连十多日不死。匈奴人惊呼他是神人,单于更大骇,命人把苏武迁到北海,让他放公羊,戏耍苏武道:“只要羊能下崽,立刻放你归国。如果少了一只羊,就宰了你祭羊。”

  只给公羊,不给母羊,这不是扯蛋吗?要是给母羊,这事还好办,如今只有公羊,摆明了不肯放苏武归国。苏武到了北海,没有粮食吃,只能挖掘老鼠储存的果实,咀嚼青草取水。无论条件多么恶劣,他始终拿着汉朝旌节,不敢有辱国家。五六年过去了,旌节上五采析羽散落殆尽,只剩下一根光秃秃的竹橦。苏武始终不屈服,每天望着东方,希望能看到大汉的日出。

  后来李陵被迫归降匈奴,单于派李陵劝说苏武。李陵叹气道:“你何苦为难自己?明明知道一生都回不了汉朝,为什么要坚持?而且就算回去了又能如何?我来之前,你的兄长奉车都尉因为撞倒柱子,折断了陛下车辕,被斥责大不敬,惶恐自刎。你的兄弟郎中因为抓捕谋害驸马的官员不利,最后服毒自尽。后来你的母亲承受不住丧子之痛,也过世了。伯母走后,你的妻子年少,也改嫁了,只剩下两女一子。即便回去,又能如何?物是人非,徒留伤感罢了。”

  苏武摇头道:“知恩图报,我苏家之所以能荣耀,都是陛下的恩赏,我不能忘本。你李家也世代受大汉国恩,为什么要投降匈奴?”李陵无奈道:“我有不得已的苦衷。当初我率五千人浴血奋战,最后弓尽粮绝,为了保全他们,我不得不诈降。陛下起初相信我不会投降,没有为难我的家人。后来公孙敖谣传我给匈奴练兵,陛下一怒之下诛杀我满门。我询问之后才知道,原来帮匈奴练兵的是投降匈奴的塞外都尉李绪。贰师将军李广利等人害怕被陛下责罚,于是联手诬陷我!”

  李陵趁机劝苏武,苏武怒道:“右校王不必再说!我早就已经死了,如果右校王执意让我投降,我立刻自裁!”李陵喟然长叹道:“真是义士啊!我和卫律的罪过已经通了天,今生只怕都回不去了。”数年后听闻武帝去世,苏武捶胸痛哭,向南叩拜,吐血昏厥,为武帝哭孝数月。

  又过多年,汉匈议和,匈奴不得不放回苏武。始元六年,即公元前81年,苏武及其随从九人回到长安。出使十九年,再回故国时,苏武早已经须发全白,年近六十。

  听说苏武归国,长安数万百姓前往围观,刘病已也拉着张琴棋,带着张彭祖前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