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麒麟阁传 > 第43章 无力回天

麒麟阁传 第43章 无力回天

作者:淮左卧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2:32 来源:免费小说

  大将军霍光吃了哑巴亏,一直寻思着要找补回来,但岁月不饶人,该年冬,霍光病倒了。趁霍光病倒,给事中梁丘贺趁机对病已道:“陛下,机会难得,机不可失啊!”梁丘贺四十多岁,之前是黄门侍郎,负责传达诏令,后来被升为给事中,负责为病已出谋划策。他机敏过人,足智多谋,多次为病已谋划朝局,只不过不传六耳,因此旁人不知。病已想起之前梁丘贺每次都一语中的,所以深信不疑。

  群臣议政,大鸿胪董梁率先上奏道:“启禀陛下,微臣接管大鸿胪府,稍微清查账册,发现诸多问题。微臣列了八项大罪,请陛下圣断!”病已抬手道:“不必呈奏,你当着众人面念出来!”董梁遵旨,扬声道:“罪一,虚报账册。左冯翊宋畴曾主管大鸿胪府,主管期间属下虚报账册成风,甚至坊间有传闻,不虚报就是不合时宜。罪二,不分尊卑。凡是郡国有事,先呈报大将军;凡是属国有事,先呈报陛下。罪三,因私废公……”

  众人议论纷纷,面面相觑。病已怒气冲冠道:“不必念了!左冯翊,你可知罪?”宋畴忙跪倒在地,辩解道:“陛下,陛下明鉴,微臣哪敢自作主张?这都是……”病已厉声道:“住口!你在推卸责任?难不成是大将军让你这么做得?这件事朕都不知道,大将军怎么可能知道?你私自决定,简直罪大恶极!立刻罢官削爵,永不叙用!左冯翊由河南太守李延担任。”

  少府宋畸也上奏道:“陛下,微臣当初在左冯翊时,配合京兆尹治理盗贼,两地皆民风淳朴,少盗贼。唯独右扶风周德不肯配合,而且言之凿凿说三辅分权是陛下的主意,他不敢妄自决定。如今三辅之地,也只有右扶风治安最差。微臣以为周德无德,不适合再担任右扶风!”京兆尹赵广汉附议,赵广汉虽然是霍光提拔,却始终奉公为民,不愿结党营私。

  周德大惊失色,忙跪地道:“陛下,微臣都是按照陛下旨意办事,微臣……”病已不耐烦道:“住口!朕有言在先,如果遇到盗贼事,京兆尹可以越境办事,你们都要配合。难道朕没有说过吗?谁给你的胆子敢拿朕当挡箭牌?立刻罢去周德官职,擢拔六安相朱山拊(fu)为右扶风。另外,以后京师治安也交给京兆尹兼办,三辅都尉都要配合京兆尹办案。长安贵戚太多,你要用心用智。”

  卫尉范明友大惊失色,趁霍光病倒,病已接连裁换官员,引起了霍光亲信不安。太常苏昌、大司农淳于赐、廷尉李义纷纷低头,其余人则昂首直腰,低笑不语。

  太常苏昌突然上奏道:“陛下,微臣有事上奏!”病已诧异道:“说吧!”苏昌扬声道:“微臣揭发廷尉李义!上次前广川王后被下廷尉狱,廷尉竟然纵容属下三十多人将其奸婬。如此丧尽天良,实在令人咂舌!”李义大骇,忙辩解道:“陛下,上次陛下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微臣一直谨记。王后阳城昭信曾……”

  病已怒声道:“住口!朕让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没让你假公济私!你做出这等丑事,还敢往朕身上赖?立刻革去李义廷尉之职,擢水衡都尉于定国为廷尉。至于水衡都尉一职,擢太仆丞朱辅担任。”

  淳于赐见形势危急,忙识趣道:“启禀陛下,微臣举荐一位贤才:弘农都尉尹翁归。尹翁归曾在前大司农田延年手下做事,为人清廉公正,深得百姓爱戴,可惜一直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微臣清查大司农府籍册,发现了此人。”太仆杜延年笑道:“微臣知道此人事迹,可为陛下解说。”

  原来尹翁归曾是一名小狱吏,文武双全,既练得一手好剑术,又通晓律法,后来被提拔做了河东郡平阳县市吏。平阳县是霍光家乡,霍光宗族势力十分强悍。平日里,霍光宗亲奴客甚至经常携带武器在大街上为所欲为,欺男霸女。当地官员知道霍光执政,自然不敢惹。唯独尹翁归奉公执法,不畏权贵,将不法奴客全部抓捕送审。霍光宗亲纷纷送礼,希望他网开一面,不料尹翁归软硬不吃,始终不徇私情。

  后来霍光派田延年担任河东太守,一次田延年巡视诸县,听闻尹翁归事迹,大喜,于是擢拔尹翁归为卒史,带回府舍。后来见他文武双全,胆略过人,对他更加器重,擢拔他为督邮,负责督察县乡,宣达政令等。尹翁归不到数月,参核几十名官员。田延年大骇,于是命他负责督察汾南。当时河东郡二十八县分为汾北、汾南两部,田延年命他负责汾南,足见对其重视。在尹翁归的治理下,河东一片清平。

  尹翁归立了大功,田延年却被霍光擢拔为大司农。尹翁归算是为他人做了嫁衣,自古如此。好在田延年知恩图报,举荐尹翁归为都内令。都内令秩六百石,属大司农,掌管国家所藏货币、布帛等财物。后孝昭帝去世,尹翁归被提拔为弘农都尉,拱卫三辅。

  病已听说尹翁归事迹后赞叹道:“能出淤泥而不染者,这才是真正的能吏、贤吏,朕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人!昭告天下,天下官吏当效仿尹翁归,既要做奉公执法的能吏,又要做出淤泥而不染的贤吏。擢尹翁归为东海太守,将他与大鸿胪、京兆尹和东郡太守韩延寿并举为天下楷模。”

  大鸿胪董梁、京兆尹赵广汉忙下拜。病已笑道:“韩延寿是儒道仁术的代表,京兆尹是霸道法术的代表,大鸿胪是两者兼备,这个尹翁归也是两者兼备。将四人提为典范,是希望天下官吏都能效仿:勿忘初心,德能兼备。”

  尹翁归入朝谢恩,听闻廷尉于定国是东海郡郯县人,尹翁归前去向于定国辞行,顺便了解其家乡风土民情。备上薄礼,亲自登门。

  于定国正在家接待两个宗亲叔辈,两人听闻于定国当上了廷尉,于是千里迢迢前来替儿子求官。其中一人道:“定国啊,咱们都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说两家话,这孩子都大了,一身的学问没处使,你看能不能给安排安排?”另一人忙符合道:“是呀,当初你家被孬孩六欺负,要不是我们帮衬,你也没有今天,你可不能忘本啊!”

  于定国一声叹息,只好先应下,让两个叔辈先回去,留两个堂弟在府里住下。听闻东海太守要来拜访,于定国大喜,忙让两个堂弟坐在后堂,自己亲自出迎尹翁归。两人相谈甚欢,于定国左思右想,始终没敢开口。临走时尹翁归双手拜别道:“阁下留步!下官先告辞了。躬逢盛世,又有明君在上,真是我辈幸事!”于定国欣然点头道:“望足下善待我的同乡,在下不胜感激!”

  送走尹翁归后,于定国对两位堂弟无奈道:“尹府君是当今难得的贤吏,廉洁奉公,刚正不阿,我甚为敬佩。至于你们的事,你二人没有真才实学,我不敢开口啊!希望你们回去向两位叔父多解释解释,有一位廉洁奉公的父母官在咱们家乡,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何必在意虚名?”

  尹翁归到任后,先命人清查民间诉讼,为冤案平反,将违法乱纪之人登记在册。随后分县处置,亲自决断,公开审讯,公开判罪,依据罪命名轻重,依法论处。该判死罪的绝不手软,但往往审慎再三,不肯冤死一人。东海郯县有个豪强叫许仲孙,仗着姐夫是刺史,横行不法,奸婬一方,附近十岁以下的女子都不肯放过。尹翁归得知后,亲自领着官府兵包围了许府,将许府爪牙上百人全部抓了起来,又当众将许仲孙处死。东海郡立时震悚,豪强纷纷收敛。很快东海一带法治严明,秩序井然。

  地节元年(公元前69年),春正月,霍光听闻病已接连换掉几个大臣,指着卫尉范明友问:“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不早说?”范明友低头叹气道:“实在是担心丈人病情,不敢相告。”霍光拍案怒道:“你们……蠢不可及!”

  翌日上朝,霍光率先上奏道:“陛下,前廷尉犯了什么罪要罢官削职?前左冯翊和右扶风又是什么罪?”丞相韦贤起身道:“大将军,这事何必问陛下?让廷尉回答你就是。”廷尉于定国忙起身道:“禀告大将军,李义纵容属下奸婬钦犯,他的属下可都下了蚕室,成了宦寺。下官正要审问李义,依法定罪。宋畴、周德二人治理州郡不利,罢官削职是理所应当。”

  见于定国四十多岁的样子,样貌平常,眉眼低垂,霍光怒问:“此人不是之前的水衡都尉吗?为何破格擢拔为廷尉?”宗正刘德起身道:“大将军息怒,廷尉之前担任水衡都尉,为西北筹措军需,立了大功。再说,自从他担任廷尉,朝廷上下都是交口称赞,百姓也深为爱戴,有何不可?大将军一直卧病在家,对廷尉的事迹恐怕不了解,容下官细细禀告。”

  于定国向来低调而谨慎,讲究礼仪。其父亲于公曾担任县狱史、郡决曹等官职,因为判案公允,郡中的百姓自觉为他立了生祠,称作于公祠。于定国秉承父亲遗愿,一直坚持公正判案,不徇私。而且谨慎断案,反复核查,尤其是死刑案。

  一次该询问东海郡,于定国特意调来死刑案。当查阅到一个孝妇被判死刑时,于定国拍案道:“这必然有冤屈!”原来东海郡有个孝妇,丈夫早死,无儿无女,辛苦伺候婆婆十年。后来婆婆上吊死了,她的小姑子将孝妇告上官府,指责孝妇与人通奸,逼死了婆婆。官府派人详查,孝妇只好承认自己不甘寂寞,勾引别人被婆婆撞见,于是逼死了婆婆。

  于定国一眼瞧出蹊跷,召来东海郡守问:“这妇人伺候婆婆十年,岂会逼死婆婆?我大汉明文规定,丈夫卒,女子可任意改嫁。她如果不甘寂寞,早就改嫁了,还用得着被人捉奸吗?依我看,其中必然有诈!”东海太守急忙解释道:“这都是前任太守定下的案,早已呈报廷尉核实,应该不会有冤屈。”于定国冷笑一声,执意重审。

  经过一番调查,果然发现另有蹊跷。原来孝妇是被屈打成招,其婆婆见她不肯改嫁,不肯拖累她,于是自缢身亡。于定国走访孝妇相亲,实地考察案发地,又查问了仵作验尸报告,终于替孝妇伸冤,将前太守绳之以法。

  自从担任廷尉后,多次为冤案平反。朝廷上下都称赞道:“张释之任廷尉,天下无冤案;于定国任廷尉,黔首无冤屈。”

  霍光见于定国是块硬骨头,只好望着左冯翊李延和右扶风朱山拊道:“陛下,三辅是拱卫京师要地,岂能同时调动?万一出现紧急情况,京城立刻便会陷入险境!微臣请陛下三思!”

  听霍光话里透着机锋,病已只好笑道:“大将军一心为国,远见卓识!朕一时疏忽,险些铸成大错。不过如今木已成舟,也不好再换人。依朕看,这件事就先这样吧!”群臣附议,唯独卫尉范明友一言不发。霍光面色难看,默然不语。

  回到府邸,霍光郁闷难当,怅然若失道:“如今朝中都是陛下的人,个个对我表面逢迎。没想到一朝病倒,朝廷已经换了天。”夫人胡显咬牙道:“陛下分明是想夺权,咱们可不能坐以待毙。”霍光冷笑道:“不能坐以待毙又如何?自古君王坐朝,哪个不是培养自己的势力?如今陛下已经长大,手腕越来越硬,看来我是时候交出权利了。”

  胡显大惊道:“夫君,你要是交出了权利,咱们霍家还有什么?将来又靠谁?”霍光怒道:“急流勇退才能保太平,贪恋权势没有好下场!何况后宫有成君,贵为皇后,只要你们奉公守法,陛下看在我和成君面子上,绝不会为难你们。记住,今时不同往日,不可肆意妄为!”胡显急劝道:“成君的位子还不稳,夫君不如过几年再交权,好歹等成君怀了龙子再说。”

  霍光叹气道:“也许是上天要惩罚我,之前让先帝独宠燕儿,可惜数年都没能怀上。现在成君入宫也两年了,后宫婕妤都怀上了,唯独女儿没有怀上,这不是天要亡我吗?”胡显忙宽慰道:“君儿才十七岁,不急,慢慢来。后宫嫔妃个个二十好几,过几年年老色衰,生了儿子也无用!当年卫皇后都有曾孙了,又如何?还不是被钩弋夫人动动手指就灭了?只要夫君还握着权势,陛下就得宠着君儿,依我看,迟早会怀上。”霍光虎躯一颤,欣然点头,暗暗希望成君能够早日怀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