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麒麟阁传 > 第42章 祸福相依

麒麟阁传 第42章 祸福相依

作者:淮左卧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2:32 来源:免费小说

  该年五月,据说北海安丘、淳于出现凤凰。祥瑞现世,赐福兆民。谏大夫夏侯胜年近七十,精神矍铄,铿锵有力上奏道:“陛下,凤凰是祥瑞,自古祥瑞现世,都要改年号以应天福兆。微臣以为应该改年号为地节,节者竹也,地节意味蒸蒸日上,兴旺昌盛之意。”

  群臣纷纷附议,病已大喜,于是将次年改为地节元年。见夏侯胜为人正直质朴,且平易近人,病已多次召入宫询问治国良策。夏侯胜总是直言直语,从不遮掩,病已因此更亲近他,加号给事中,可以随时出入宫禁。

  夏侯胜上了年纪,毫无威仪,也不喜欢虚礼,有时候甚至直接称呼病已为“君上”,称呼其他大臣名字。病已毫不在意,反倒觉得夏侯胜真实自然,对他十分宽纵。

  一日夏侯胜入宫,病已问道:“谏大夫,你觉得眼下大汉如何能国泰民安,蒸蒸日上?”夏侯胜叹气道:“只要一个办法,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战争,与民休养生息。不是不打仗,而是要把打得其法,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成果。说到这里,微臣就不得不替孝武帝的往事。当年孝武帝在位近五十年,有四十多年都在打仗。许多仗完全没有必要打,比如为了给李广利封侯发动的西征。孝武帝驾崩后,距离他执政初期的人口,全国黎民损失近一半。”

  病已大惊,“真有这么多?”夏侯胜无奈道:“确实如此。其中灾荒、瘟疫都不算厉害,唯一损耗过快的恰恰是战争。微臣说了,打仗可以,但一定要避免不必要的战争,积蓄力量,一战定乾坤。孝武帝穷兵黩武,以至于当初很多人都说先帝好大喜功。微臣听闻前太史公司马迁曾写出一本旷世著作,可惜也被禁了,至今不知踪迹。”

  想起司马迁,病已回忆起了当初与司马迁外孙的对话,感慨道:“以史为鉴,可以匡正得失。可惜,这样的史书却被历史埋没了!今后应该多鼓励私人撰史,他们有不同的视野,能够看到不一样的东西。治理国家就是这样,要效仿春秋时期开放政策,百家齐鸣,万花争艳。”

  夏侯胜大喜,逢人便将病已的话一字不漏的传述出去,弄得尽人皆知。一日御史大夫魏相入宫提醒病已道:“陛下,谏大夫四处炫耀,将陛下的话到处说,这恐怕不合适。万一被大将军听到了,只怕会说陛下暗讽先帝不智。”

  病已大惊失色,急忙召来夏侯胜,责备道:“朕前几日与你畅谈,这本是私下密语,你怎么能随意传出去?”夏侯胜却笑道:“君上的话是至理名言,微臣这才帮君上传扬,让更多人效仿。昔日帝尧的话天下传扬,微臣以为君上的话可与尧舜相比,值得微臣传扬。”病已见他说的十分在理,只好作罢。

  听闻夏侯胜曾教习太皇太后读书,病已又将夏侯胜擢为长信少府,负责教授太皇太后。夏侯胜年过七旬,依旧一身正气,学识渊博。病已嘱咐道:“太皇太后在宫里十分孤寂,朕希望她能够从读书中找寻快乐,培养仁慈贤慧的美德,恪守妇道,遵循礼仪。”夏侯胜明白病已用意,谨慎道:“君上放心,太皇太后明理懂事,不会干涉政事,更不会成为别人对付君上的利器。”

  病已暗喜,过一个月,领着皇后霍成君前往长信宫拜见太皇太后。上官燕只有十九岁,青春正茂,见病已英俊不凡,心神一颤。在这深宫中,除了太监和讲席,几乎见不到什么男人。深宫女人的悲哀,正在这里。望着成君春风荡漾的模样,她心在滴血,自己在最美好的年纪,遭到了最惨无人道的对待。常常望着那伟岸身影,她总在幻想,如果他身边是自己,那该多好。但下一秒又被骨子里钻出的道德羞耻感撕得稀碎,怅然若失。

  后来上官燕又命女工教授自己绘画,尝试按照脑海中的模样画了一幅孝昭帝图。每到寂寞空虚时,便展开纸画,含情脉脉望着画上的英俊男子。其实孝文帝之前纸就出现了,只不过一开始纸由丝麻等纤维制作,造价昂贵,且纸平滑柔顺,只有贵族能用得起。这时期纸一般用途是绘制地形图,或者贵族绘画用,既没有普及到往来通讯,更没有普及到厕所茅房。这时候的纸仍然是高贵的东西,是稀缺之物。

  盛夏时节,一日霍成君前往长信宫拜见,笑意浓浓道:“燕儿怎么不去长秋宫玩玩?陛下赐了我许多西域奇巧,可新鲜了!”上官燕眼神游离,苦笑道:“太热了,我是哪儿都不想去。”成君诧异道:“陛下之前嘱咐我给你送些寒冰,他们没有送来吗?”上官燕摇摇头道:“送来了,我没舍得用,让人窖起来了。”成君大笑道:“这点破冰有什么舍不得的?明日我让人多给你送一些。”

  见上官燕脸色忧郁,成君笑问:“燕儿是不是想家了?”上官燕摇头不语。成君附耳低语,羞得上官燕忙掩面道:“小姨母是皇后,千万别开这样的玩笑,有**份。我哪有想……我就是闲来无事喜欢发呆。”成君满不在乎道:“那有什么?阴阳合,万物生,没有床笫之欢,怎么生儿育女?没听说男人能生孩子的!”上官燕不敢接话,成君挑逗道:“燕儿平日就没有思念的人吗?”

  上官燕明眸闪过一丝亮光,嘴角露出浅浅笑意,命人取来一幅画,指着画道:“我没事的时候就喜欢望着这幅画,慢慢就释怀了。”成君仔细观望,只见画中一个身材伟岸的男子穿着冕服,戴着九旒冕冠,眺望涓涓溪水,溪水对岸隐约有只飞燕。

  虽然只能看到男子侧脸侧身,但成君一眼瞧出有几分眼熟,不禁回头惊问:“这是谁?”上官燕笑意浓浓道:“是先帝。”成君娇躯一颤,喃喃低语:“我怎么看着有陛下的神韵?”

  待病已前往长秋宫,成君趁机询问:“陛下,您还记得先帝吗?”病已摆个大字,边让侍女宽衣,边漫不经心问:“记得,怎么了?”成君招招手,侍女纷纷告退,她亲自上前宽衣解带,慢条斯理道:“先帝和陛下长得像吗?”病已笑道:“怎么可能呢?先帝最后几年茶不思饭不想,过得那么憋……吭,早就枯瘦如柴了。”成君一惊,抬头道:“臣妾在太皇太后宫看到一幅画,她说画的是孝昭帝,可臣妾觉得先帝与陛下神韵气质好像啊!”病已一愣,默然不语。

  好不容易挨到秋季,总算凉风徐来,暑气退去。一日御史大夫魏相上奏:“启禀陛下,去年内史相强上奏广川王违法乱纪之事,陛下曾命大鸿胪牵头,领丞相长史、御史丞、廷尉正一起查案。如今已经查明,事情完全属实。臣请陛下圣裁!”

  广川王名叫刘去,原为广川缪王刘齐的儿子,是汉景帝曾孙,算是病已的叔辈。刘去自幼狠戾,长大后更加贪婪暴虐。他喜好文辞、方技、博弈、倡优,更喜欢掘墓。年少时就曾聚集市井少年挖掘古墓,先后盗掘了战国晋幽公古墓、春秋晋国名将栾书坟墓。又喜爱养倡优,多次摆酒宴,令乐师和倡优等赤身坐在中间取乐。

  后来刘去宠幸小妾阳城昭信,立为王后,并虐杀了心生妒忌的姬妾王昭平、王地馀。又在阳城昭信的谗言下,用炮烙刑惩罚姬妾陶望卿,陶望卿不堪忍受,投井而死。阳城昭信命人把陶望卿的尸体打捞上来,木桩堵阴,利刃断乳,用毒药烹煮糜烂至尽,惨无人道。又蛊惑刘去残杀十余位姬妾,自己命人燔烧烹煮、生割剥剐,骇人听闻。

  霍光起身道:“陛下,广川王虽然无道,但究其根源,在于王后歹毒。微臣请重罚王后,昭示天下,让女子不敢妖言乱政。”病已大怒,斩钉截铁道:“与女子何干?难道世人不孝都是因为没有娶到好妻子?朕以为恰恰相反,如果儿子孝顺且有骨气,儿媳岂敢不孝?如果儿子没有骨气,空有一腔孝顺有何用?广川王不孝且无骨气,纵容王后为非作歹,其罪当诛!”

  霍光大惊道:“陛下,自古法不阿贵,王公贵族都有赎罪的权力。当初燕王造反,先帝也没有施加刑罚。陛下承继祖业,应该效仿先帝,严守律法才是。广川王虽然无道,只需废去爵位,流放千里即可。”卫尉范明友等人齐齐附议。

  病已怒气冲高,对附议霍光的大鸿胪宋畴、右扶风周德等人恨得牙痒。这时御史大夫魏相起身道:“陛下,大将军说的也有道理。微臣以为要想达到目的,未必需要事事挑明,完全可以委婉实现。”病已稍稍平复,扬声道:“既然大将军开了金口,朕就依了大将军。将广川王废黜,流放上庸,撤除广川国!王后押入死囚,施加极刑,再斩首弃市。”

  廷尉李义虎躯一颤,忙上奏道:“启禀陛下,微臣愚钝,不知道什么是极刑?”病已冷然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将这恶妇发明的酷刑用在她自己身上,也让她尝尝其中滋味,好去地府忏悔!”

  散朝后,病已留下了太仆杜延年,嘱咐道:“刘去有今日,朕很痛心!听闻他自幼熟读《论语》《诗经》,朕派你给他一封信,让他体面离去。”杜延年遵旨,派人给刘去送了一封信。望着手中竹简,刘去悔恨交加,泪流满面,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众人纷纷劝慰,刘去哀叹道:“我对不起列祖列宗,陛下说的对,像我这样的人不配活在世上……”刘去回身拔出侍卫佩剑,横剑自刎。

  故广川王自杀后,病已开始着手收拾大鸿胪宋畴、右扶风周德。一日朝议,御史大夫魏相上奏道:“启禀陛下,故广川王之案原本能够迅速结案,但大鸿胪拖延时日,不知为何!”宋畴大骇道:“启禀陛下,微臣是为了谨慎起见,毕竟故广川王也是陛下叔辈,微臣不敢造次。”

  魏相不屑一笑道:“大鸿胪这话不对,据御史丞向我禀报,大鸿胪曾多次与广川王单独相见,据说后来广川王的盗墓名器等不翼而飞,微臣怀疑与大鸿胪有关!”宋畴忙下跪道:“陛下,微臣冤枉啊!微臣对天起誓,没有拿过广川王一件宝贝。”魏相继续急问:“朝廷有规制,你是查案主官,为什么要与钦犯单独见面?即便东西不是你拿的,也是你走漏了消息!”宋畴无言以对,忙望向霍光。

  霍光长叹一声,默然不语。病已冷笑道:“好个大鸿胪,广川王盗墓无数,可盗墓的东西全部不翼而飞,是谁走漏了消息?你身为办差钦使,难辞其咎!即便不是你走漏了消息,也是你办案不利导致!大将军,你觉得该怎么办合适?”霍光叹息道:“宋畴办案不利,当降职。不过微臣有事上奏,少府丞向微臣禀报,去年各地山海池泽税收减少,据说根源是少府卿擅自减少各地税赋,纵容百姓上山下水捕猎。微臣以为山林湖海是国家税赋重要来源,岂能为了富民而弱国?”

  少府吴恶惶恐道:“陛下,民富才能国强,去岁天下灾荒,百姓食不果腹,微臣在受灾地区解禁山林湖海,也是为了让百姓渡过灾荒。这件事微臣事先……”霍光冷眼一瞥道:“少府在推卸责任?难不成是陛下让你这么做得?这件事我都不知道,陛下怎么可能知道?你私自决定,简直胆大包天!微臣请陛下将其依法治罪!”

  病已面色冰寒道:“大将军说的是,那就免了吴恶少府之职,升左冯翊宋畸为少府。大鸿胪宋畴办案不利,降为左冯翊!至于大鸿胪,从去年受灾州郡擢拔为民请命的父母官。”霍光一愣,一时倒没了主意,忙望向大司农。大司农淳于赐皱眉细想,也一筹莫展。

  这时御史大夫魏相起身道:“陛下,去年关东四十九郡受灾,其中山阳太守董梁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州郡百姓最先渡过灾劫。微臣听说为了让百姓尽快脱离险境,董梁亲自督造敞篷,监督施粥,又为百姓送衣物。为了恢复生产,命各级官吏无偿贷给百姓粮食,并帮助百姓回归家园。最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常常把陛下的话奉为圭臬,一边警告官吏奉公执法,不准徇私枉法;一边提醒官吏要宽刑仁慈,不得欺压良善。董梁任太守三年,民风质朴,州郡少盗贼,官员奉公守法,个个清廉如水。微臣以为大鸿胪职位当选此人!”

  病已欣然点头道:“朕多次说过,如果能将霸道与王道结合,天下何愁不治?朕以为应该擢拔山阳太守董梁为大鸿胪!大将军,你以为如何?”霍光无奈点头,心下暗恨,本打算提拔了一个少府,没想到反倒损失了一个大鸿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