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麒麟阁传 > 第4章 幼龙潜渊

麒麟阁传 第4章 幼龙潜渊

作者:淮左卧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2:32 来源:免费小说

  武帝再次病重,廷尉右监丙吉无奈叹气,望着皇曾孙刘病已天真无邪的模样,轻轻夹了一块五花肉,小声问:“皇曾孙,你曾祖父病了,大汉天下又要有一番血雨腥风。你说说,咱们要不要给陛下祈祷?”

  病已眨眨眼问:“为啥?”丙吉一愣,又道:“他是你曾祖父啊!”病已摇摇头道:“才不是,他杀了我娘,等我长大了,我要杀了……”丙吉大惊,慌忙捂住病已嘴巴,惊慌四望道:“嘘……皇曾孙可不要瞎说,这是犯忌讳的话,是会杀头的!而且他是你的亲人,记住,是亲人,亲人不能自相残杀,懂吗?你记住微臣一句话,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等你飞黄腾达,所有的白眼都会变成笑脸,所有受过的苦难都会成为财富。”

  病已傻笑问:“什么是财富?”丙吉指着他胳臂上佩戴着宝镜,笑道:“这个铜镜好不好看?”病已点点头。丙吉接着道:“只要你好好活着,将来你会得到更多比这种铜镜还要好看的东西。”

  这时内谒者令郭穰闯入大牢,将犯人一一押解出去。内谒者令是宫官,大多由太监执掌,是替皇帝传旨、替大臣通报的芝麻官,简单来说就是传话报名的。丙吉听外面乱糟糟,急忙出狱,小心翼翼锁上牢门,小声道:“嘘,皇曾孙,把灯烛吹了!”病已也手指压住小嘴唇,傻笑着吹了蜡烛。

  丙吉来到外面,疾问:“怎么回事?”只见常廷尉身旁郭穰展开诏书扬声道:“陛下有旨,命将长安狱中所有犯人全部处死!”丙吉大惊,“所有……犯人?长安狱有廷尉狱、中都官狱和长安县狱,总共三十六所,陛下没具体说吗?”郭穰摇摇头。

  丙吉忙拉过常廷尉细问:“尊驾,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常廷尉也推心置腹道:“丙吉啊,望气佐说长安狱中有天子气,陛下得知后十分震怒,这件事咱们是拦不住了。如今陛下正值病重,恐怕谁的话也不管用啊!别说了,你我还是照旨办差吧!”

  郭穰率领众人将犯人逐一押解出去,来到皇曾孙牢房外,丙吉忙拦在牢外扬声道:“且慢!郭大人,这牢里是皇曾孙,你们不能乱闯!平民老百姓枉死尚且不行,何况皇曾孙?如果想杀皇曾孙,必须有陛下手谕,否则谁也别想闯进去!”

  郭穰大怒,威胁道:“丙吉,我们奉旨办事,你要抗旨不遵吗?再不让开,以抗旨不遵论罪!”丙吉招招手,身后几十个护卫立刻拦住了牢房。郭穰质问常廷尉道:“尊驾,丙吉是你的属下,如今丙吉奉旨不遵,你来说说该怎么办?”

  常廷尉早已冷汗直冒,两边为难。一边是武帝,手握大权,一边是皇曾孙,故太子的唯一血脉,这要是得罪了哪一方,他都吃不了兜着走。常廷尉忙尴尬一笑道:“两位不要争了,我来说句公道话。郭大人是奉旨办事,旨意为大,咱们当然不能抗旨不遵!不过丙大人说的也有道理,如今陛下病了,说不定已经忘了皇曾孙还在诏狱,万一要是杀错了,咱们可都是死罪啊!郭大人想想,当初围攻太子的人都被陛下诛杀满门,咱们杀了皇曾孙,那还得了?还不被夷灭三族?”

  郭穰虎躯一震,觉得有几分道理,却又不敢擅自更改诏书,只能与丙吉对峙到天亮。丙吉半步不退,郭穰也不敢后退半步。在丙吉眼里,郭穰不过是一个在武帝面前传话的破官,狐假虎威的人罢了,他毫不畏惧。何况丙吉一直认为司马迁的死与郭穰脱不了关系,所以对他更恨三分。

  郭穰曾是司马迁的徒弟,也是靠司马迁的关系才当上内谒者令。司马迁自从被施行宫刑后,武帝为了笼络他,让他做了历史上第一个中书令。中书令主要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公文,并且掌管诏书的撰写、颁布。靠着司马迁的关系,郭穰当上了内谒者令。

  几年前,司马迁的好友北军使者护军任安被武帝诛杀。临死前,任安曾给司马迁写了一封信,司马迁忙着撰写《太史公书》,一直没空回信。直到两年前,司马迁完成了史学巨著《太史公书》,将副本托付给女儿司马英,这才想起之前任安寄信的事,于是提笔写了一封信,名为《报任少卿书》。

  后来有人揭发了这件事,武帝大怒,认为司马迁借古讽今,有意讽刺自己,立刻降旨将司马迁下蚕室。后来又派人取来《太史公书》正本,见司马迁在《孝景本纪》和《孝武本纪》中对父亲和自己据实记载,暗讽景帝任用酷吏,暗讽武帝好大喜功,于是怒而删去两本纪。

  丙吉一直认为是郭穰出卖了司马迁,虽然没有证据,但他直觉就是精明而好钻营的郭穰所为。两人都恨得牙根痒,一直对峙到天亮,郭穰不得不率军退去。

  常廷尉吓出一身冷汗,忙颤抖着手臂擦汗道:“我的天呢,这下事情闹大了!丙吉啊,我看你还是准备准备后事吧!姓郭的回去一准弹劾你!如今陛下正病重,情绪容易激动,你呀,小命难保喽!”

  郭穰果然回宫后就弹劾丙吉,委屈巴巴道:“陛下,廷尉右监丙吉抗旨不遵,不让微臣进诏狱,他这是公然造反!”年迈的武帝睁着朦胧醉眼问:“为什么?为什么不让你进诏狱?”郭穰不得不从头到尾细细禀报。武帝顿时清醒七分,陡然坐起,双目闪过一丝亮光,激动问:“据儿还有后?好啊,好!看来是天意,天意啊!长安诏狱有天子气,朕才久病不愈,没想到……哈哈,好,既然上天有旨,朕身为天子,也不能抗旨!传旨,大赦天下!”郭穰浑身一颤,简直不可思议,虽然心中暗恨,却也只好接旨。

  后元元年(公元前88年),春二月,武帝大赦天下。丙吉得知武帝大赦天下,高兴得合不拢嘴,突然泪流满面跪地道:“陛下圣明啊!”长安诏狱三十六所,数万囚徒得丙吉庇护,托刘病已洪福这才保全性命。

  刘病已也被赦免出诏狱,丙吉抱着他前往见诏狱守丞。守丞名叫谁如,是守护诏狱的官吏,地位在丙吉之下,长得十分平庸,看上去透着几分精明。丙吉语重心长道:“守丞啊,现在皇曾孙已经被赦免了,不应该继续呆在诏狱。我寻思着原先照顾皇曾孙的乳母胡组已经刑满释放,我也不能一直困着她。咱们不如以官府文书的形式去信给京兆尹,把皇曾孙和胡组一起送到京兆尹那里。皇曾孙是皇家血脉,咱们请京兆尹上书陛下,说不定能恢复皇曾孙的皇家宗籍。”

  谁如不敢得罪丙吉,又不敢轻易去信,为难道:“尊驾,您这不是难为下官吗?你也知道,这陛下……虽然赦免了囚犯,可明明知道皇曾孙还活着,也没有降旨恢复皇曾孙皇家宗籍,对不对?说明什么问题?说明陛下自个儿也没有拿定主意。咱们现在主动把这事提出来,万一陛下震怒,下官哪里担待得起呢?”

  丙吉怒道:“这是什么话?我如果担待不起,之前敢抗旨吗?再说,陛下如果不是因为皇曾孙也绝不会大赦天下。如今既然大赦天下,就说明陛下对皇曾孙十分在意。之所以没有立刻下旨,必然是担心影响,不知道群臣是什么意见。咱们这个时候请京兆尹上书,正是为了替皇曾孙争一争。万一将来陛下出事,皇曾孙还有一丝希望吗?”

  谁如惊慌失措,急忙摆手道:“尊驾,您可千万别说犯忌讳的话,这么着,我立刻派人送皇曾孙去!”丙吉大喜,忙笑道:“皇曾孙,快谢谢守丞!”刘病已奶声奶气道:“谢谢收成。”临走时,病已一边捂嘴偷笑,一边朝着谁如摆手。谁如这才缓过神来,喃喃自语道:“收成?我怎么成收成了?”丙吉也趁机教导病已:“皇曾孙啊,下次可不许捉弄守丞,人家是在帮咱们,懂吗?”病已点点头。

  京兆尹接到公文,没敢出府,惊得半晌无语。左思右想,既不敢回信,也不敢上书,只好派人又原路将胡组和病已送回了诏狱。病已指着路边树木道:“阿母,咱们又回来了耶?你看那棵树,去的时候就看到过,我都看到两次了!”胡组搂着病已,感伤道:“皇曾孙啊,你放心,很快就可以回家了。”

  丙吉得知京兆尹不肯接收,气得跺脚。胡组无奈道:“尊上,您看我都刑满释放了,我也不能一直呆在这里,家里都惦记着呢!郭妹妹还没有释放,先让她照料皇曾孙吧!”丙吉感激道:“既然这样,你就回去吧。有郭征卿在,你放心吧!多谢你一直以来对皇曾孙的照顾,这里是五十两,权当额外报酬了!”胡组抱着病已,忍不住泪湿眼眸。病已小手帮她擦去眼泪,安慰道:“阿母不哭,你还有病已呢!等长大了,谁欺负阿母,我就捶他!”胡组哭得稀里哗啦,擦去眼泪,扭身离去。

  丙吉拉着病已,病已眼看胡组离去,突然哭喊道:“阿母!”胡组忍不住回身,泪中带笑,病已早已扑入怀中,两人抱头痛哭。丙吉也忍不住偷偷抹泪,哽咽道:“胡组啊,你看皇曾孙对你感情太深了,毕竟一起生活了三年多,不如你再待几个月,等我安排好了皇曾孙,你再回去。你放心,工钱我一分不少!”胡组抹去眼泪道:“尊驾放心,我一直把皇曾孙当自己的孩子,这钱我一分不要。”

  丙吉先召来胡组和郭征卿,嘱咐二人道:“你们千万要照顾好皇曾孙,如果缺钱就找我要,缺吃的我会派人送来。还有,不管如何,千万不能离开皇曾孙半步。我出去几日,你们要仔细照料着。”

  后来丙吉先后派了几批人去寻刘病已的亲戚,但始终杳无音信。病已的母亲王翁须虽然是皇孙妃,但出身十分低下,进太子府纯熟意外。当初皇孙刘进年十六,太子刘据和良娣史节商议选几个人服侍儿子。于是太子命舍人侯明前去赵国邯郸求歌舞女,当时赵王是刘彭祖,为汉景帝刘启第七子,儿子正是刘丹。赵王便命贾长儿负责相助太子舍人侯明,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选容貌上佳之人。

  而王翁须原本出身穷苦,被送养给别家。后来因为容貌出众,在**岁时被中山靖王刘胜的孙子刘仲卿选中,培养她学习歌舞。四年后被卖给了邯郸人贾长儿,与另外四位歌女一起被送往长安,入了太子府,成为皇孙的家人子,从此与父母失去了联络。那时王翁须只有十三岁,直到五年后才得到刘进欢心,生下刘病已,荣升皇孙妃,又称王夫人。一晃已经十年过去了,王家人早就不知踪迹。

  丙吉无可奈何,刘病已的曾祖母卫子夫娘家更没有什么人,卫青的儿子卫伉一门被诛杀,卫青的另外两个儿子卫不疑和卫登更是早被削了爵位——元鼎五年,据说卫不疑和卫登因为在宗庙祭祀时进献的黄金成色不好,被武帝削去爵位。

  丙吉见卫子夫和王翁须娘家都无法依靠,只好去寻找太子良娣史节的家人。史节出身鲁国史氏,她还有一个妹妹嫁给了鲁王刘光。刘光与太子同辈,二人是堂兄弟,都娶了鲁国望族史家的千金。丙吉于是托人去鲁国拜见刘光,希望联络史节的娘家,将刘病已托付给史家。

  使者一去不回,丙吉只好先细心照料刘病已。待回到郡邸狱时,郭征卿前来禀报道:“尊驾,我们去领口粮,他们说没有皇曾孙的口粮。我们不得已,只好把自己的分给皇曾孙,不过皇曾孙正在长身体,咱们也不敢亏待了皇曾孙啊!您看这该怎么办?”

  丙吉大惊,忙前往质问少内啬夫。少内是后宫的小仓库,一般任命啬夫执掌,少内啬夫简单来说就是看守粮仓的小官吏。丙吉质问道:“为什么没有皇曾孙的口粮?谁给你们的胆子敢断皇曾孙的口粮?”那啬夫无奈道:“尊驾,小人哪敢做主?这都是上面下的命令,小人不得不执行啊!陛下明旨赦免了皇曾孙,可没有诏令让我们继续供养,咱们也不敢抗旨办差啊!万一陛下怪罪,小人十颗脑袋都保不住啊!您高抬贵手,就不要难为小人了!”

  丙吉只好作罢,用自己的俸禄买粮米肉等,月月供养刘病已,还省出钱来作为胡组和郭征卿的报酬。自己更是不分寒暑,日日前往探望病已,嘘寒问暖,亲自查看被褥干湿厚薄。即便自己生病了,也会派士卒代为看望。偶尔病已得了小疾,他比两个乳母还着急,亲自抓药煎汤。

  后来皇天不负有心人,总算使者回信,寻到了史节的母亲史贞君和兄弟史恭。丙吉大喜过望,立刻带着刘病已前往鲁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