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麒麟阁传 > 第22章 大汉天子

麒麟阁传 第22章 大汉天子

作者:淮左卧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2:32 来源:免费小说

  待病已缓过神来,许平君小声询问。病已望着门外,幽幽道:“二百多臣子死于非命,到底是死有余辜,还是杀人灭口?到底是太后旨意,还是大将军矫命?”

  昌邑王刘贺被废,昌邑国大臣被诛杀,消息传到广陵国,刘胥大喜。立刻招来女巫李女须等人,赐钱巨厚,笑道:“巫师法术果然了得,汉帝终于被废了,哈哈……接下来总算轮到我出山的时候了!”

  刘胥是武帝第四子,是燕王刘旦的弟弟,两人一奶同胞,但刘旦多智有谋,刘胥力能扛鼎,二人是一文一武。只不过刘旦与刘胥都有帝王之志,向来不和,所以刘旦图谋造反,压根没有联系刘胥,自然也没有牵连刘胥。刘胥自信依仗巫术咒死了孝昭帝,咒废了刘贺,如今更命巫术作法,祈祷能坐上皇位。同时命广陵群臣收拾行装,准备随时应诏前往长安。

  废黜了刘贺,霍光重新夺回了大权,并命亲信子弟接管了两宫兵马。虽然大权在握,但拥立谁为新君让霍光犯了难。武帝六个儿子,太子刘据一门被灭,二皇子早卒,三皇子燕王谋反被诛,四皇子广陵王刘胥荒诞不经,霍光自忖难以驯服。五皇子儿子刘贺刚被废,六皇子正是孝昭帝,死后无嗣。废帝一时爽,可拥立谁为帝却令霍光十分头疼。

  霍光召集群臣商议新君之事,众人不知道霍光心意,因此纷纷不语。这时宗正刘德起身道:“禀大将军,前廷尉监丙吉有奏疏,托我转呈大将军,事关拥立新君之事。”

  霍光一惊,忙接过奏疏。奏疏道:“将军事孝武皇帝,身负托孤之重,社稷之任。孝昭皇帝早崩,更无子嗣,海内忧惧,天人共悲。为延续宗庙祭祀,不得不拥立昌邑王,然所立非人,又无奈以大义废黜,废立皆为了江山社稷,天下臣民无不叹服。方今社稷、宗庙、万民之命都系于将军之一念之间,故不得不审慎再三,以免为人蒙骗。微臣替大将军考察诸位王侯,无人在民间有特别声誉。唯独孝武帝曾孙刘病已恭良贤明,年十**岁,既精通经术,又沉稳能干,且恪守礼仪。望大将军仔细考察,并参考占卜,如果合适,可先让其入宫奉养太后,让天下人知晓其秉性,再决定是否拥立。如此则天下天下幸甚,大将军幸甚!”

  丙吉曾担任车骑将军市令,后来升任大将军府长史,霍光向来对他十分看重。丙吉也不负所望,既把事情做得井井有条,又不多嘴邀功,低调性格深得霍光赏识。霍光于是上书调任他为光禄大夫,后又迁为给事中,辅佐昭帝参议大事。即便到了昭帝身边,丙吉也从没有怂恿昭帝与霍光为难,反倒耐心宽慰,从中协调,霍光得知后更为赞赏。

  如今丙吉上书推荐皇孙刘病已,霍光才陡然想起表弟刘据还有一个孙子。霍光与霍去病为同父异母兄弟,而霍去病的母亲叫卫少儿。卫少儿的妹妹叫卫子夫,霍光依照霍去病叫法,也称呼卫子夫为姨母。

  霍光扬声问:“诸位大臣,你们觉得拥立谁为新君合适?大家不妨畅所欲言,言者无罪!”见众人一言不发,太仆杜延年起身道:“眼下有一人十分合适,他就是皇孙刘病已。刘病已是卫太子遗脉,之前养在卫太子良娣娘家。良娣的娘家是齐鲁史家,世代耳濡目染孔孟文化,听闻皇孙贤良忠孝,深受儒学熏陶。长大之后,身材伟岸,样貌俊秀,颇有武帝遗风。这样的人如果能承继大位,必能够使我大汉再创辉煌!”

  霍光疑惑道:“太仆为何对皇孙这般了解?”杜延年大笑道:“大将军误会了,我与皇孙毫无交情,只不过我儿杜佗游离四方,曾听闻皇孙在民间事迹。”霍光稍稍松口气,欣然点头。

  宗正刘德趁机附和道:“太仆说的没错,皇孙容貌秀美,有孝武帝遗韵;而其品行高洁,忠孝仁德,又有孝文帝遗风。如果他能够成为大汉天子,必能够延续先帝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为国家积蓄力量。待水到渠成时,又能够效仿武皇帝北击匈奴,扬我国威。这样的人实在是难得,更是天子的不二人选!”

  霍光见两人与丙吉意见不谋而合,暗暗吃惊,又迟疑不决。无奈询问张安世道:“右将军,你觉得他们的意见如何?”张安世见时机成熟,扬声道:“两位所言极是,下官也听说皇孙为人谦虚谨慎,从不骄狂,而且乐善好施,名声远播。如果选这样的人为天子,不仅是天下臣民的幸事,也是大将军的幸事。大将军请细想,皇孙既没有错综复杂的姻亲关系,也没有强悍的外戚势力,如果拥立他即位,朝廷既没有外戚纷扰,又全力仰仗大将军,岂不是一举数得?”

  张安世一句话说到霍光心坎,霍光不禁露出一丝笑意。扫视群臣,霍光扬声道:“右将军说的对,当初吕氏被诛,太尉周勃、丞相陈平联手拥立孝文帝,就是看中了孝文帝母亲没有强悍的外戚,不会擅权干政,重蹈吕氏覆辙。如今皇孙与孝文帝相似,确实是难得的人选。不知道杨丞相和蔡御史是什么意见?”

  丞相杨敞笑道:“听闻百姓对他赞不绝口,皇孙确实是难得的人选,可立为天子。”蔡义也附和道:“齐鲁大地多人才,想必是合适人选。大鸿胪,你说呢?”大鸿胪韦贤想起儿子韦玄成的话,陡然一惊道:“哦,民间确实对皇孙评价不错,依我看,人才难得啊!”

  霍光欣然点头道:“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那就先上奏皇太后,再派宗正、太仆与侍郎丙吉前往。不过皇孙现住在何处?”张安世笑答:“就在大将军府弟旁边尚冠里。”

  太后准奏,于是宗正刘德、太仆杜延年、侍郎丙吉率侍卫前往尚冠里迎接病已入宫。来到尚冠里,丙吉回头一拜道:“宗正、太仆阁下,皇孙还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不如让我先进去安抚,再迎二位入内。”刘德欣然点头,杜延年自然也无异议。

  病已听丙吉在外喊,忙出迎。见刘德身后护卫众多,心下暗惊。丙吉忙拉着病已入屋,细细叙说。病已又惊又喜道:“立我为帝?当真?”丙吉小心翼翼道:“皇孙先不要高兴,看似你就要成为大汉天子,但有一点你千万记住,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要保持对大将军足够的尊重。大将军能废了昌邑王,也能废了皇孙。第二,只要大将军还活着,皇孙千千万万不能想着亲政,除非大将军主动让权。”

  病已瞬间收了笑意,面色更加凝重,摇头道:“不,万万不可!大将军即便主动让权,我也必须三辞,看看大将军心意。如果他只是虚言客套,我决不能贸然夺权,否则死无葬身之地。”丙吉大喜道:“有皇孙这句话,微臣就放心了!”病已握着丙吉手,泪湿眼眶,哽咽道:“多谢少卿,当初是你救了我,如今又是你扶我上位。如果我能够承继大位,必不会亏待少卿!”丙吉也泪眼婆娑道:“皇孙是卫太子遗脉,卫太子仁慈,这是天意眷顾皇孙。”

  不久丙吉迎刘德、杜延年入内,刘德宣读太后诏命:“苍天不佑大汉,先帝早崩,废帝无道,内忧不绝,外患不断,社稷危如累卵。凡我汉室子孙,人人当奋发图强,匡扶江山。闻先帝皇孙病已贤良恭谨,品行高洁,忠孝仁爱,有孝文帝遗风。又勇冠三军,弓马娴熟,能言擅辩,勤谋善断,有孝武帝遗韵。大将军与众卿商议,一致推举皇孙承继先帝大业,延续宗庙祭祀。哀家顺应天下臣民之心,封皇孙病已为阳武侯。若天命所归,望皇孙能承继大位,延续汉家香火!”

  杜延年命人奉上朝服,许平君忙接过服饰,到里间为病已沐浴更衣。黑色冕冠为九旒,旒珠为玉制。冕冠两侧,各有一孔,用以穿插玉笄,与发髻(ji)拴结。笄的两侧系上丝带,在颌下系结。丝带在两耳处各垂一颗珠玉,提醒戴冠者切勿听信谗言。上穿玄衣,下穿朱裳,衣服上绘有纹章。另有蔽膝、佩绶、赤鞋等。

  许平君从后面环腰抱住病已,喃喃笑道:“夫君总算熬到头了!”病已望着铜镜中的自己,摇头道:“这才刚刚开始,苦为尽,甘未来,还早着呢!贤妻放心,我安排好一切就会派人来接你入宫!”

  待病已出屋,杜延年扶着他上了軨(ling)猎车。在刘德、丙吉护卫下,入了宗正府。按照礼仪,除了沐浴更衣,病已还要在宗正府斋戒三日,以免冲撞太后。

  秋七月,在刘德、杜延年、丙吉护卫下,病已入了未央宫。望着四周巍峨的建筑,病已暗暗震撼。虽然以前生活在掖庭近十年,却从未到过前殿。前殿东西五十丈,周围宫殿近五十座,青窗碧瓦,金门红柱,飞檐斗角,处处威严肃穆。穿过前殿,来到宣室殿,只见殿门上镶嵌金色花纹,门上有玉饰。入了殿门,大殿上以杏木作梁柱,以香木作栋椽,梁栋上都有壁带,同时挂着珍奇的玉石,清风吹来,发出悦耳的声音。

  大将军霍光先上前迎接,恭敬道:“微臣拜见皇孙!太后有诏,请皇孙上殿!”霍光扶着病已上了大殿,病已抬眼望去,卷帘后正端坐一女子,虽然看不清,但猜测必是上官太后,忙跪地叩拜道:“孙儿病已,参见太后!”太后娓娓道:“大将军,宣诏吧!”

  霍光忙接过诏令,抑扬顿挫宣读:“皇孙病已,年十八,受业齐鲁名师,学《诗》《论语》《孝经》,躬行节俭,仁孝善良,文武双全,恭谨贤明。曾游历三辅,为百姓济危解困,万民多有赞誉。后议之朝堂,诸大臣皆称皇孙有孝文、孝武遗风,堪当大任。哀家顺天下臣民之心,立皇孙为帝,望尔承继宗庙,不负哀家期许,不负万民所望!”

  霍光亲自奉上皇帝玺绶,病已即皇帝位,群臣纷纷下拜。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群臣再拜。随后拜祭高祖庙,上告列祖列宗。四周都是霍光亲信,病已只觉喘不过气。幸而右将军张安世在侧,让他稍稍安心。返回宣室殿,太皇太后归长乐宫。

  病已初即位,第一次坐在宣室殿议政,扬声道:“朕初即位,政事一概不懂,今后还要仰仗大将军和列位公卿大臣,希望你们辅佐朕内治国家,外御贼寇,承继先帝之宏业,再创大汉之辉煌!听闻先帝在位时,朝廷政事全部委托大将军执掌。朕承继先帝宏业,自然不能废先帝之法,今后朝廷大事全部交由大将军处理,再禀报朕。望大将军忠心辅佐,不负先帝厚望,不负朕之重托!”

  霍光感激涕零道:“老臣愿意为陛下效犬马之劳!望陛下继承先人遗志,奋发图强,与臣等共襄盛事!”病已笑道:“右将军与大将军拥立有功,朕以为可擢拔为车骑将军,不知道大将军意下如何?”霍光一惊,只觉骑虎难下,不得不同意。

  病已亲自前往尚冠里接许平君,同回后宫,封为婕妤。由于后宫暂时没有皇后,病已便让许平君暂摄后宫事。

  许平君性格文静而矜持,刚入后宫便前往长乐宫拜见太皇太后。虽然太皇太后比她小两岁,但许平君仍然礼仪周到,像对待祖母一样侍奉太皇太后。太皇太后年纪轻轻便守了寡,心中苦闷,拉着许平君絮叨半日,宛如姐妹般,无话不说。许平君暗暗心惊,没想到后宫的女人也这般凄苦,心中更同情三分。

  听说病已继承了皇帝位,广陵王刘胥大怒,咒骂道:“寡人是孝武帝四子,难道没有继承权?凭什么太子的孙子也能骑到我头上?霍光这王八蛋,之前拥立我五弟的儿子刘贺为新君,如今又拥立我大哥的孙子为新君,他就是要办寡人难堪!寡人诅咒他不得好死,断子绝孙!”

  刘胥请来女巫李女须,怒问:“巫师,你不说先帝托梦,让寡人为君吗?现在小小的刘病已承继了大位,你怎么解释?”李女须不慌不忙道:“大王息怒,这是变数,也是劫难,只要能渡过这一劫,自然能够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登临九五之位指日可待!”刘胥无奈,只好请李女须再度施法诅咒,希望能咒死病已,取而代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