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长歌 > 第二十五章 时代 中)

大明长歌 第二十五章 时代 中)

作者:酒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1:43 来源:免费小说

  第二十五章 时代 (中)

  “你说倭寇是假投降,缓兵之计?你启奏给皇上没有?他怎么说?” 王重楼久居南京,根本不了解东征战事的具体情况。登时,被李彤的话给吓了一大跳,质问的话脱口而出。

  “晚辈几个,的确都这么判断,也曾经当面向皇上如实上奏,奈何人微言轻!” 李彤苦笑着咧了下嘴,低声补充。“倭寇总计三十余万兵马入侵朝鲜,一路势如破竹。只是在我朝官兵渡过鸭绿江之后,才接连吃了几次败仗。但是,这些败仗加起来,倭寇的损失也就五六万人,远没到伤筋动骨的地步。晚辈奉命回国献捷的路上,又从军书上得知,朝鲜王京,也是倭寇主动放弃,李提督虽然尾随追杀了一场,歼敌却不满千。所以,眼下倭寇龟缩在釜山周围兵马,少说也在二十万之上。其不敢继续与我军交手,乃是因为士气崩坏,并非兵力和粮草不足。只要修整上几个月,针对前一阵子我军的战术,做一些相应训练,就有很大机会卷土重来!而我军如果眼下继续进攻,则可趁着倭寇士气低沉,将其一举全歼。若是相信倭寇的谎言,止步不前,甚至撤回辽东,待倭寇养足了精神,定会杀我军一个措手不及!”

  这番话,乃是在一路上苦苦思索的得出来的结论。现在一股脑抛了出来,一方面是希望能得到王重楼的理解大伙的苦衷,别因为张维善选择去舟师营,就心生芥蒂。另外一方面,则是希望借助此人手中之笔,再度提醒当今皇帝,切莫对倭寇的谎言偏听偏信。

  然而,王重楼听了,先是皱着眉头苦苦思索,最后,仍旧又回了一声长叹,“唉——!也罢,如此说来,你们兄弟三个,去海上倒不失为一条上策,至少,对得起皇上对你们的知遇之恩。浙江都司那边的事情,愚兄没资格插手。今后守义这边,无论缺钱,缺粮食还是缺人手,都尽快来信告知。只要愚兄力所能及,绝对尽快给你提供!”

  “多谢重楼兄成全!” 张维善这才明白,王重楼先前心里头,已经跟自己产生了隔阂,赶紧再度躬身行礼。“小弟虽然去了海上,但终归是您麾下的部将。哪天您这边有事,只要一声令下,小弟就是飞,也星夜飞到您面前!”

  “我们两个在浙江都司,距离南京也不算远。重楼兄如果有事,尽管派人招呼一声!” 不敢平白再拿王重楼的好处,李彤拉着刘继业一道许诺。

  “嗯,那是自然!” 王重楼欣慰地点头,然后,又轻轻摇头,“愚兄先前想得窄了。其实守义和你们两个,一道去了海上也好。如果舟师营能确保海上通路安全,大船每次都能平安抵达天津,我这个漕运总兵,就多了一条腿走路。今后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没必要再投鼠忌器!”

  这话,显然是在暗示,他这个总兵,将来必然会在漕运事务上有所动作。不由得张维善不收起笑容,认真点头。

  “晚辈在浙江那边,也会努力探索通往登州、朝鲜和北上天津的航线!” 事关漕运总兵衙门内部的事情,李彤不便掺和太多,只能在旁边再度小声许诺。

  浙江和南直隶(江苏)都是产粮大省,如果两地收上来的粮食,可以直接装海船北运。至少能解决京师七成以上粮食供应问题。如此,王重楼今后对运河有所动作,就不必担心有人会拿堵塞航道或者罢运来威胁。而只要不影响京师粮食供应的安全,不让皇帝和百官有饿肚子的风险,他在漕运总兵位置上无论跟任何人起了冲突,万历皇帝朱翊钧应该都会站在他这边,而不会轻易把他当做弃子!

  “好,好!”当即,王重楼的眼睛很快就开始发亮,对李彤和刘继业两人连挑大拇指。本打算也许诺一些好处,答谢两位小兄弟对自己的支持,然而,当他的目光再度与李彤的目光发生接触,却无奈地咧嘴苦笑,“嘿嘿,嘿嘿,兄弟你别这样看我。你对倭寇诈降的判断,我肯定会想办法转告给皇上。可是,兄弟,你也别报太大希望。皇上对我信任有加不假,可这事儿却跟信任不信任,关系不大!”

  “还请重楼兄不吝解惑!” 李彤已经习惯了失望,只管笑着拱手。

  “倭寇那个请降表,分明漏洞百出。丰臣秀吉跟朝鲜隔着大海,我们兄弟奉命回北京献捷之时,倭寇还在疯狂试图反扑。丰臣秀吉的请降折子,怎么可能跟我们前后脚就到达了北京?!” 不知道王重楼是故意敷衍,还是真的没办法劝谏万历皇帝朱翊钧改变主意,刘继业急得连连跺脚。

  “对,你说得对,完全对,愚兄完全相信你们的判断!” 王重楼脸上的笑容更苦,叹息声也更加沉重,“唉,可是三位兄弟,破绽再多有什么用?愚兄没入朝给皇上当侍卫之时,行走江湖,见多了被骗子骗得倾家荡产的可怜虫。这些人,又有哪个是天生愚笨?可骗子的最大本事,就是说出来的大部分话,都是他最想听,最愿意听的。所以,哪怕骗子的谎言漏洞再多,受骗的人,却根本不管不顾。甚至自己就帮骗子把漏洞给圆上了,外人怎么提醒,他都听不进去,甚至对提醒之人恨之入骨!”

  话音落下,整个房间内,顿时一片死寂。李彤、张维善和刘继业三个,铁青着脸摇头,没有力气再多说半个字!

  王重楼的话,说得虽然是江湖事,套用到朝堂上,却再恰当不过。眼下倭寇的请降举动,在李彤、张维善、刘继业三个,甚至大部分东征将士眼里,的确处处都是破绽。可奈何倭寇的请降信上所言,都是皇帝和当朝一众高官们最想要听到,也最愿意听到的说辞。所以,他们根本不会在意那些漏洞,甚至像王重楼所形容的那样 ,主动在心里替倭寇圆谎。而如果李彤、张维善和刘继业三个坚持提醒下去,非但起不到唤得朝廷幡然悔悟的效果,反而会惹得皇帝和阁老们不痛快,出手对他们三个施以严惩!

  “你们三个,也别太灰心,毕竟事在人为!” 半晌,见三个年青人久久都缓不过神来,王重楼笑了笑,故意用轻松的口吻安慰,“万一皇上看了我的信之后,有了效果呢?要知道,我可是皇上的门神,当年可是被准许披着全幅盔甲,带着刀去见驾。即便我的信没效果,你们在海上做的事情也不会白费,一旦倭寇翻脸不认账,你们想往朝鲜运粮食就运粮食,想直接带兵杀过去就杀过去,总好过再去辽东绕上一大圈儿!”

  “那倒也是!” 李彤、张维善和刘继业三个,苦笑着拱手。

  正准备找个机会起身告辞,忽然间,却又见王重楼抬起手,狠狠拍了一下他自己的脑袋:“唉,看我这记性,差点儿就忘了。打海战,我还认识一个行家。姓邓,名子龙,表字虎桥。他去年在云南那边剿匪,因为杀贼太多,受到了清流的弹劾,此刻正赋闲在家。我这就给他修书一封,让他去浏家港给守义帮忙。守义,这个人你一定要当师父对待。只要把他哄高兴了,甭说你想乘坐大海船直抵朝鲜,就是直接杀到日本去,都不算个事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