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长歌 > 第二十章 使者 (中)

大明长歌 第二十章 使者 (中)

作者:酒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1:43 来源:免费小说

  第二十章 使者 (中)

  “最初选锋营左部受经略、监军和提督之命,入朝查探敌情……” 顾君恩在路上就想好了具体措辞,定了定神,开始详细讲述选锋营左部渡过鸭绿江后的所有作战历程。

  前面有几场战斗,上次家将李盛带着倭寇的头颅回来报捷之时,已经向宋应昌等人讲述过一次。但是,此番从顾君恩嘴里说出来,却有着完全另外一番味道。

  与以前从没当过官的李盛相比,顾君恩也更知道,话该怎么说,才能让上司顺耳。当然,至于李盛与顾君恩二人谁的说法更接近于事实,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反正,已经有几大车倭寇的人头在仓库里冻着,外边又盛传那两个幸运的家伙,名字已经直达天听。大伙没必要非得在鸡蛋里挑骨头。

  “果然如经略和提督所料,倭寇表面上将主力尽数撤往了平壤,事实上,却一直在朝鲜咸镜道驻有大军。并且每日不断地劫掠地方,将抢来的粮食物资送往平壤积存,准备依靠坚城,与我军主力一分高下!” 当然,顾君恩也不敢没完没了地给自己人涂脂抹粉,短短总结了先前发生的情况之后,迅速将话题转向刚刚结束的那场恶战。

  “李千总担心倭寇积聚太多辎重,对我军光复平壤不利,就着弟兄们在吉州、端川、洪原三城之间,拦截倭寇的辎重队。因为屡战屡胜,终于惹怒了倭寇在咸镜道的大头目,锅岛直茂。此人调集八千倭寇,两万朝鲜新附军,倾巢而出!”

  “多少?” 明知道此战的结果是大获全胜,奉命前来为宋应昌谋划军务的兵部职方主事袁黄依旧被吓了一跳,确认声脱口而出。

  “真倭至少八千,朝鲜新附军两万有奇!” 顾君恩看了他一眼,平心静气地补充。

  “嘶——”袁黄倒吸了一口冷气,用力点头。“李游击真勇将也,明知敌军是自己这边数十倍,亦敢正面撼之!”

  “其实我们也不想打,可当时若是一走了之,未免会坠了大明兵威,又让前来助战的朝鲜义军失望。故而,只能勉强为之!危急时刻,自千总以下,将士们个个都存了以身殉国的念头。” 顾君恩的语锋急转,忽然变得无比低沉,随即,又快速拔高,宛若裂帛,“所幸天佑大明,我军竟出乎预料大获全胜!”

  “天佑大明!”祖承训立刻挥舞起手臂,大声高呼。

  “天佑大明!天佑大明!天佑大明!” 刹那间,高呼声响作了一片。自提督李如松之下,凡是跟祖承训和顾君恩两个有一点交情的将领,包括刚刚从南方调来的几个浙军游击,都群起相和。

  “上赖皇上洪福,下赖将士用命!此战,的确打出了我大明天兵的威风,老夫派人核验过真倭的首级之后,定然会为尔等请功!” 听众武将喊得热烈,经略宋应昌也不愿意在这个节骨眼上,给所有人泼冷水。站起身,对着西南方连连拱手。

  “皇上洪福,吾等必效死力!” 提督李如松见了,只好也站起身,拱手朝北京城所在的方向遥遥施礼。

  顿时,上一次场恶战的第一功臣,就变成了万历皇帝朱翊钧。虽然此人远在北京,到现在为止恐怕还不知道战斗的发生。

  “因为有朝鲜义兵和义民,感念皇上的恩德,主动前来示警。我军才于出征的半路上,得知倭寇绕路来袭。当即,李游击将弟兄们分成两路,一路留下来,由刘继业把总带领骚扰敌军,使得敌军无法快速行进。另外一路,则跟着李、张两位游击,星夜返回岗子寨,以砂石与冷水浇筑冰墙……“

  “冰墙?” 兵部职方主事袁黄又将眼睛瞪了个滚圆,惊叫连连,“可是《三国志演义》之中,曹操克西凉骑兵的办法?!李游击不愧为国子监出来的大材,居然连此计都能活学活用!”

  “没办法,我军全部加起来,只有六百多人。前来助战的朝鲜义兵虽多,却不堪硬仗。” 顾君恩对此人的感觉大好,拱了下手,笑着谦虚,“所以,只能先筑起一道墙来,挡住倭寇的脚步再说。”

  “那负责扰敌的将士,岂不是也被挡在了外面?” 袁黄越听越投入,立刻又为替刘继业担起心来。

  “刘把总熟悉地形,比倭寇抢先一刻钟,带着弟兄们,从专门为他们留出来的缺口回了岗子寨。随即,我军就用冰块将缺口封死。并且在岗子寨南北两侧的山坡上,也泼满了冷水!” 难得有人如此贴心地替自己捧哏儿,顾君恩非常耐心地解释。

  “哦——” 袁黄像个女人般,拍着自家胸脯,长长吐气。随即,又歪着头,继续刨根究底,“为何要在山上泼水?也筑了冰墙岂不是更好?!”

  ”的确也筑了,但是因为时间紧迫,没能筑得太高。所以,将靠近山脊的山坡上泼满融化出来的雪水,就能将山坡冻满了冰,令倭寇难以攀爬。只能从岗子寨的正面发起进攻!”

  “哦——” 袁黄夸张地点头,“高明,真的高明。如此一来,倭寇的兵力再多,也无法分成数路。而我军人手不够的难处,则大为缓解!”

  “您老说得极是!” 顾君恩不知道袁黄的名字,却通过袍服,判断出此人官职远在自己之上,因此,非常客气地拱手。

  “那正面交起手来,倭寇又如何动作? 顾守备刚才说过,倭寇倾巢而至,想必不会全都是不入流的杂兵!”袁黄听得心痒难搔,继续大声追问。

  “卑职不才,敢请经略赐下一副米筹!” 顾君恩这次,却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话,而是将面孔转向宋应昌,郑重行礼。(注1:米筹,古代沙盘。用来展示战场具体地形和敌我双方情况,推演战局。)

  “冯赞画,取一份米筹来!” 宋应昌也想知道,在敌我数量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李彤是怎么打赢的,因此,毫不犹豫地大声吩咐。

  被点名的赞画高声答应着走向后堂,不多时,就与四名亲兵抬着一盘专门供排兵布阵的米筹入内。顾君恩也不多啰嗦,向宋应昌道过了谢之后,立刻走到了盘前,堆米为山,竖筹为兵,将当日战场基本形势,向所有人展示了个一清二楚。

  提督李如松,宽甸堡总兵佟养正、以及祖承训、王有翼等人,都是老行伍,一眼就能看出来,虽然明军占据了地利和天时,但依旧不具备丝毫的优势。而经略宋应昌,兵部职方主事袁黄等文官,也顿时对敌我双方的情况有了直观印象,不再两眼一抹黑 。

  “倭寇的主将,名叫锅岛直茂,据我方全力打探,得知其为日本国的肥前节度使,年俸三十六万石。此番侵朝,做的是第二路军副帅,辅佐加藤清正攻略咸镜道。此人在倭国,还素负智将之名,因此,一上来并未派遣倭寇发动进攻,而是主动歇息两日,到了第三天,才派朝鲜新附军扛着赶制出来的云梯,蚁附攻城。其麾下的倭寇,则集中了一千两百余鸟铳手,冲着城头乱铳齐发……”

  谈到真正的战斗过程,顾君恩一反先前的浮夸。几乎是原封不动地,将当时的情况,如实用米筹复盘。

  提督李如松,宽甸堡总兵佟养正、以及祖承训、王有翼等人知兵,听到一半儿处就明白,此战赢得其实非常侥幸。倭寇的真实战斗力,绝非传说中那么差。而倭国将领锅岛直茂非但老谋深算,并且心黑手狠,大伙以后若是在战场上与此人相遇,绝对得打起一百二十分精神。

  宋应昌等文官,虽然只听了个似懂非懂,在顾君恩说到倭寇和朝鲜伪军凭借人多,硬生生用凿子将冰墙凿垮之际,也个个紧张得额头冒汗。不知不觉间,心中对李彤、张维善和刘继业三人的评价,就又提高了数寸!

  待听到李如梓率领骑兵,在最后关头突然出现在冰墙之外,中军议事堂内,吐气声此起彼伏。不光是文官,很多武将都扶额相庆。

  “李将军与我家千总,我家两位游击合兵一处,准备趁机扩大战果。所以,不敢分神。特地命卑职回来向经略与提督报捷。倭寇的头颅已经装车,最多十天之内,便可运回九龙城。朝鲜新附军的首级没用,所以李千总为了避免前来助战的朝鲜义兵物伤其类,特地准许他们将所有朝鲜人的尸首拖到山上入土为安!” 顾君恩的声音继续响起,带着无法掩饰的嘶哑。

  众人纷纷从米筹上抬头,这才注意到,此人的衣服已经看不出颜色来,脸上也沾满了灰尘,很显然,赶路赶得极为辛苦。

  “顾守备辛苦了,你尽管放心,为选锋营请功之事,老夫绝对不会耽搁。来人,送顾守备下去休息!” 宋应昌虽然好斗,却不会去故意刁难一个小小的守备,果断下令,让亲兵将顾君恩扶出了堂外。

  众武将和文官们,看得好生羡慕。都知道经此一战,李彤和张维善两个算是重新走回了经略大人的法眼之中。非但以前的所有冒犯都被一笔勾销,今后只要宋应昌在经略的位置上一天,二人的前途就一片坦荡。轻易不会有谁敢再给他们小鞋儿穿,也不会再有谁试图去冒领他们两个的功劳。

  “各位同僚也都辛苦了!” 将所有文官和武将的表现尽收眼内,宋应昌又笑了笑,向着大伙轻轻拱手,“既然选锋营左部,仅凭区区六百将士,就能挡住倭寇数万大军。那倭寇即便在朝鲜陈兵百万,又怎可能挡住我朝兵马倾力一击?!故而,老夫主张,不必再瞻前顾后,大军趁着江面封冻,提前入朝。力争一个月之内,赶至平壤城下,杀倭寇一个措手不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