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长歌 > 第十三章 攻防 (中)

大明长歌 第十三章 攻防 (中)

作者:酒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1:43 来源:免费小说

  第十三章 攻防 (中)

  不像一百余年后的某盛世,官员们接一次圣旨比唱戏都要隆重。大明朝的颁旨仪式相当简单,几个主要官员核验过了圣旨包裹上蜡封,传旨钦差的身份,然后冲着北京方向行个礼,再请钦差将圣旨打开,从头到尾宣读一边就算完事。

  圣旨中的内容,也没太多废话,第一,准了辽东巡抚郝杰前一阵所上的请调折子,将其召回北京,经吏部考核之后,另有任用。

  第二,召掌印太监张诚返回皇宫,监军太监一职,移交给前来传旨的钦差,原乾清宫管事太监陈矩。

  第三,则是,询问刚刚升任辽东朝鲜总经略没多久的宋应昌和刚刚赶到辽东没多久的李如松,问他们二人是否已经掌握了倭寇在朝鲜的情况?是否已经商量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作战方略。按照二人的方略,大军何时才能够过江?胜算有几成?

  并且非常郑重地强调,如果没有必胜的把握,拖到明年开春再过江也无妨。朝廷已经从江南征调了当年入库的秋粮,正在水路并进运往北京。而北京城内目前的存粮,随时可以调往辽东支撑大军的日常消耗。

  “谢陛下厚恩!” 传旨钦差的声音刚落,宋应昌立刻流着泪,大叫着朝西南方向躬身。

  两个月前,他本是以兵部左侍郎身份,代表朝廷来辽东巡视,所以大伙都尊称其为宋钦差。谁料巡视着巡视着,他这个钦差就被朝廷下令留在了军中,经略朝鲜、蓟辽等处军务。也就是世人口中的备倭经略,头衔也顺势变成了右都御史。(注1:经略是差遣,也就是主要负责范围。左、右都御史均为都察院长官,有权力监察文武百官。)

  换了别人,肯定会兴奋得飘飘欲仙,而已经年近花甲的宋应昌,非但丝毫没感觉到飞黄腾达的喜悦,反倒愁得每天晚上都无法顺利入睡。作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1565),他在二十七年的宦海沉浮中,可是见过了太多的风浪。深知道,眼下万历皇帝和朝中重臣们,对自己的期望多大,将来一旦自己那处做得不令人满意,等待着自己的打击就有多重。

  所以,对于前一段时间张诚速战速决的主张,宋应昌毫不犹豫地就选择了否定,甚至多次公开与这个权势熏天的司礼监掌印唱反调,以免犯了当年李光弼的错,因为忌惮一个太监而葬送数万大军!(注2:邙山之战,中唐名将李光弼明知道时机不成熟,却不敢得罪太监鱼朝恩,强行开战,结果唐军大败。错失尽快结束安史之乱的良机。)

  这个举动,为他赢得了一片赞誉,同时,也令他说话做事,愈发如履薄冰。毕竟张诚是万历皇帝还在做太子时就陪伴左右的心腹太监,受信任程度,远远超过他这个嘉靖年间的进士。而大明朝自从永乐皇帝之后,又有太监执掌大权的传统。哪怕他宋应昌在跟张诚的争斗中胜利得次数再多,只要后者一日不从辽东滚蛋,他就有满盘皆输的可能。

  现在好了,张诚被皇上召回去了,监军的位置上,是传说中跟此人极不对付的乾清宫主事陈矩。这非常清楚地说明,万历皇帝已经不再像原来那样信任张诚,只是看在此人早年陪伴自己的情分上,给了他一个从容抽身的机会。而朝廷提前从南方调粮,全力供应辽东的姿态,也证明了万历皇帝和朝中重臣,对他宋应昌的信任。从今天起,无论是谁再想跟他宋某人争夺对入朝大军的主导权,都必须掂量掂量!

  “谢陛下洪恩!” 东征提督,备倭总兵官李如松楞了楞,扯开嗓子,紧随宋应昌之后。

  他最初在宋应昌和张诚都得难解难分之时,故意装傻充楞,两不相帮,坐收了很多意外的红利。但随着张诚的“节节败退”,他跟宋应昌之间的关系,就日渐微妙了起来。

  凭着多年跟文官斗智斗勇的经验,李如松至今还跟宋应昌两个,保持着明面上的友好。但暗地里,却为了东征军的绝对指挥权,已经过了无数次招。如果继续缠斗下去,双方很难不发生正面冲突,并且谁都没有绝对的胜算。

  而今天的圣旨,却给二人提供了一个休战之机。虽然万历皇帝没有明着催促,让二人赶紧率军渡江,别再耽搁。但那一连串问题,却已经清楚地表达出了,皇帝对早日结束战事的期待。

  从南方调集今年入库的秋粮,可以理解为朝廷对战事的全力支持,同时也证明了,在北方没有足够的存粮,供大军在鸭绿江北白白浪费。经略宋应昌想要一改先前稳扎稳打的态度,尽快出兵,就得尽快与李某人这个提督,在权力划分方面达成妥协。否则,二人继续斗下去,李某人虽然没把握斗倒这个宋经略,再坚持上四、五个月却不成问题。而甭看圣旨上说得好听,真的将出兵日期拖到了明年开春儿之后,等着宋经略的,肯定不会是一份嘉奖!

  “谢陛下洪恩!” 司礼监掌印太监,原备倭监军张诚,第三个反应过来,也含着泪高声喊了一嗓子,面向西南方叩拜。

  监军职务没了,但掌印太监位置,却仍然给他留着。这说明万历皇帝,终究不忍心对他痛下杀手。而只要掌印太监这个职位没丢,回到皇宫之后,他就还有机会,重新获得万历皇帝的信任。届时,哪怕宋应昌已经将倭寇彻底赶下了大海,立下了不世之功,张掌印依旧有的是办法,让他去做第二个岳飞!

  “谢,谢陛下洪恩!” 最后一个含着泪大声拜谢的,则是辽东巡抚郝杰。虽然祖承训早就官复原职,而朝廷那边,也早就调查清楚了,当初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派遣祖承训去替朝鲜人攻打平壤的人是他。但在上司和同僚的全力回护下,万历皇帝依旧准了他的请调折子。虽然这次回吏部述职,极有可能,他就要长时间赋闲在家,很难东山再起。可比起丢官罢职,毕竟已经好了太多。

  “谢陛下洪恩!” 见经略、提督、监军、巡抚都带了头,其他辽东文武,也赶紧集体面向北京位置行礼。

  朝廷这道圣旨,来得绝对及时!并且让绝大多数当事人,都感到了满意。

  至于上次入朝时,那些稀里糊涂战死的将士,反正已经死了,谁有功夫去管,谁会真心在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