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长歌 > 第四章 天威(中)

大明长歌 第四章 天威(中)

作者:酒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1:43 来源:免费小说

  第四章 天威(中)

  想到张居正死后自己的所作所为,一股后悔的感觉,瞬间就涌遍了朱翊钧全身。

  当年长期处于张居正威压之下的他,听闻张居正的死讯,忽然有了一种重见天日的感觉。再也不用害怕有人会废掉自己,另立新君。也不用再装傻充楞,任由张居正在朝堂上一手遮天,打压“群贤”。

  而接下来那些“群贤”对张居正的弹劾,则让他更彻底认清了后者的“骄奢淫逸”。于是乎,对张居正的清算,就变得顺理成章。张居正的长子张敬修因为忍受不了严刑拷打儿自杀。张居正的其他几个儿子,也都被流放到烟瘴之内,永生不准许返回中原。

  非常遗憾的是,“群贤”们在“清算”张居正全家这件事上所展现出来的能力,却不能用到治理国家之上。以至于张居正死后不久,朝堂上就乱成了菜市场,任何大政方针,都要吵上几天几夜,多次讨价还价才能达成。冗官,冗吏,人浮于事。原本还算充盈的国库和皇家私库,也迅速变得入不敷出。

  这时候朱翊钧蓦然回首,才终于又想起了张居正的种种好处。然而,作为帝王,他却没勇气去给张居正平反。只是叮嘱有司,稍稍放松了一些对张居正后人的管制,以减低自己内心的愧疚。

  帝王没有错,有错的,只是奸臣和庸臣。

  在他很小时候,他的父亲就这样对他教诲。虽然在父亲去世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张居正对他严加督导,努力让他做到知错就改。但内心世界里,他却将父亲当年的教诲,当做了为君的最高准则。

  帝王认错,会损害皇家的权威。

  一次两次也许谁都不觉得有啥变化,但次数多了,皇帝命令,就不会有人认真执行。文武百官,就会凌驾于皇帝之上。甚至突然跳出一个人来取而代之。

  历史上,敢篡权夺位的,可不只是武将。王莽当初代汉,可是在回应天下读书人“呼声”。所以,在自己活着之前,给张居正平反,绝无可能。况且当年处置张居正一家的那些罪名,有许多也不是空穴来风。至少,擅权,受贿,骄奢淫逸,甚至操纵科举结果,硬给两个儿子塞入进士队伍等弹劾,全都证据确凿。

  如果硬要说错,顶多是手段太酷烈了一些。死了太多的人,并且将张居正生前一些善政,也全都推翻在地。可那也不是皇帝的错,而是小人从中作祟。作为皇帝,他当时的确太稚嫩了些,太容易偏听偏信,受人蛊惑。

  想到”受人蛊惑“四个字,朱翊钧身上,忽然又是一凛。当初清算抄张居正的行动,可是从清算太监冯保开始。而之所以动了清算太监冯保的念头,则是因为张诚和张鲸两个联手弹劾冯保 “勾结内外,居心叵测。”。冯保被赶回老家之后,正是张诚和张鲸两个,接管了掌印太监和秉笔太监的职位,成为自己的左膀右臂!

  "皇上,自鸣钟虽好,但能用得起的人毕竟有限。而蜡烛却是家家户户必备之物,如果在登州一代开设鲸蜡作坊……” 张鲸的话再度传来,忽然好像就带上了几分阴森味道。

  “这点儿小事儿,不要来麻烦朕!” 朱翊钧迅速扭过头,满脸不耐烦地呵斥,“你自己安排人去做!另外,不要叫鲸蜡,既然是鱼油,叫鱼蜡便是!鲸上岸,诸侯薨。朕不想听到有人为此事啰嗦!”

  “是,奴婢明白。皇上圣明!” 虽然早就知道自己所伺候这位皇帝喜怒无常,秉笔太监张鲸被依旧被吓得冷汗直冒。踉跄着后退了半步,弯着腰答应。

  大明皇帝朱翊钧却忽然又从鲸蜡两个字,联想到刚才文华殿突然陷入黑暗的过往,刹那间,脸色变得愈发冷冰。

  自己刚下令关住护窗,文华殿就漆黑如墨。然后张鲸就奇迹般地出现,送来了自己最需要的蜡烛。这时间,也卡得太严丝合缝了一些!是不是有人提前跟他约好了,故意跟他配合?内宫里头的太监和侍卫,到底有多少是张诚和张鲸的人。如果太监和侍卫们,都听张诚和张鲸的号令行事,自己这个大明万历皇帝,岂不是要步唐敬宗后尘?(注1:唐敬宗,晚唐皇帝李湛,因为试图解决宦官控制朝廷问题,被宦官们联手谋杀。)

  ”皇上,奴婢在御用监那边,看中了一个姓李的小内侍,聪明伶俐,刚好可以派往登州,为皇上择地开设鱼蜡作坊。” 张鲸打破脑袋,也想不到朱翊钧已经对自己起了疑心,犹豫了片刻,继续低声汇报。

  国库和内库都日渐空虚,太监们想讨万历皇帝欢心,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帮助后者赚钱。所以,秉笔太监张鲸才趁着掌印太监张诚被派往辽东公干的机会,极力表现自己的赚钱本事。原本以为可以令朱翊钧龙颜大悦,谁料结果却恰恰相反。

  “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能只派一个小内侍去?你亲自去一趟登州,择容易打到鲸鱼的地方,开设鱼蜡作坊。”不愧是张居正的嫡传弟子, 没等张鲸的话音落下,万历皇帝朱翊钧,已经迅速做出了决定。

  “这……,是,奴婢遵命!” 刹那间,如闻霹雳。张鲸的身体晃了晃,脸色一片雪白。

  内宫宦官虽然没那么多等级。可内宫诸位宦官头目之间争斗之激烈,却丝毫不亚于朝堂。当初掌印太监冯保,就是被皇帝一道圣旨打发去了南京,才导致大权旁落,很快被张诚和自己联手取而代之。如今,自己又被皇帝一句话打发去了登州……

  “马上要兵出朝鲜,朕最近开销极大。所以,必须派放心的人去广开财源。你就以秉笔太监的身份出京,宫里的差事不必跟任何人交接!” 唯恐自己做得太激烈了,遭到某种反弹,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笑了笑,继续低声吩咐。“等鱼蜡作坊开起来,一切运转正常,你就立刻回来向朕缴令。朕这边还有更重要的差事安排给你!”

  “谢,谢陛下信任!” 张鲸颤颤巍巍地跪倒于地,朝着自幼伺候长大的皇帝大礼参拜。“奴婢,奴婢即便粉身碎骨,都难报答陛下一二。”

  “什么报答不报答的,朕身边,就这么几个一起长大的人了。有什么事情,不交给你们,还能交给谁?!” 朱翊钧忽然也好像动了离别之情,走过去,轻轻将张鲸从地上拉起,笑着拍打对方的肩膀,“去吧,速去速回,朕等你的好消息。自鸣钟的事情,也不要落下,你一个人先兼管着。忙不过来时,朕再派别人去帮你”

  “是,奴婢告退!” 张鲸弄不清朱翊钧到底是对自己起了疑心,还是依旧像以前那般信任自己,红着眼睛施了个礼,倒退着走向殿外。

  文华殿的大门敞开了一下,又快速合拢。门外的日光瞬间亮过烛光,随即又迅速被隔离。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的脸,被日光和烛光交替照亮,忽明忽暗。他的眼神,也忽明忽暗,宛若跳动着两团不甘熄灭的火焰。

  留在文华殿内的太监,一个个被吓得大气都不敢出。谁都无法保证,自己万一说错了什么话,或者做错了什么事情,还会不会活着见到明天的太阳。而大明天子朱翊钧,却不想给太监们逃避的机会,单手握成拳头在御书案上用力捶了一下,猛然大声询问,“都傻站着干什么,去把蜡烛都给朕熄了,打开窗户透气!朕不喜欢这种鱼腥味道,以后,不要再给朕用这种蜡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