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大明长歌 > 第四章 天威(上)

大明长歌 第四章 天威(上)

作者:酒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21:43 来源:免费小说

  第四章 天威(上)

  “呼————” 北风卷着沙粒子,打得文华殿的雕花玻璃啪啪作响。

  雕花玻璃是西洋商贩从海上运来的,价格与皇宫原本糊窗户专用的蝉翼纱不相上下,但透光度和保温能力,却高出不止一个水平。所以,自从文华殿窗户改造工程结束后,大明万历皇帝朱翊钧就将处理奏折的场所搬到了此地,每天都忙碌到深夜才肯收工。

  然而,今天,朱翊钧却被沙打玻璃的声音,吵得心烦意乱。很快,就丢下毛笔,冲着门口大声吩咐,“来人,把护窗关上。这么吵,尔等一个个没长耳朵么?”

  “皇上恕罪!奴婢这就去关,这就去关!” 司礼监随堂太监孙暹被吓了一哆嗦,赶紧小跑着冲出殿外,招呼内廷侍卫们合拢楠木护窗,将玻璃与风雪彻底隔离。

  文华殿内的光线迅速减弱,转眼间变得伸手不见五指。万历皇帝朱翊钧顿时被气得火冒三丈,抬起腿,一脚将御案踹翻于地,“干什么呢你们?这么黑,让朕如何处理国事?!”

  “皇上息怒!奴婢来了,来了!“ 秉笔太监张鲸像肥球般从门口“滚”入,双手各擎着一根刚刚点燃的蜜蜡,宛若擎着两把倚天宝剑,“是奴婢的错,不该离开这么长时间。奴婢该死,该死,罪该万死!”

  嘴里不停地请着罪,他手上的动作却丝毫没有放慢。很快,就把蜡烛插到御书案旁的西洋烛台上,随即,又如同变戏法般,从宽大的太监袍子下,掏出了一支又一支新蜡烛,挨个点燃了,插在文华殿内各处烛台。

  原本黑漆漆的文华殿,迅速被照得亮如白昼。一股雨后花园中的特殊香气,也迅速在屋内散发开来,让人精神瞬间为之放松。大明皇帝朱翊钧轻轻抽两下鼻子,惊诧地询问,“这是谁家产的蜂蜡,味道如此清新?你这厮,一次拿了这么多来,是不是又赖了人家的银子?!”

  “不敢,不敢,奴婢不敢!” 秉笔太监张鲸晃晃白胖的手掌,笑着解释,“这是御用监仿照西洋方子,自己造的鲸蜡。里边放了一些花粉和草药遮掩腥味儿。价钱还不到蜂蜡的一成,所以奴婢一高兴,就多拿了几根请皇上您用个新鲜!”(注1:御用监,皇宫十二监之一。负责制造一些皇家专用物品,也兼做新奇产品的研发、仿制。如钟表,平板玻璃等。)

  “鲸蜡?” 万历皇帝朱翊钧微微一愣,目光迅速在张鲸身上来回逡巡。

  “不是奴婢的鲸,是鲸鱼的鲸。东海那边的巨鱼,过去的人都以为是鲲的幼崽。近些年听西洋工匠说,鲸鱼其实就是一种大鱼。肉不中吃,但鱼脑油做蜡比蜂蜡亮许多,所以奴婢就派人去弄了一些鱼脑油过来,原本只是想试着做几根蜡烛,给宫里边节约一些用度,谁料居然一次就做成了。” 张鲸从小就伺候朱翊钧,深知这位皇帝的脾气,又快速摆了摆手,大声补充。

  “鲸鱼的油?” 朱翊钧听得又是一愣,随即,鼻孔里就隐约闻到了一丝淡淡的鱼腥。虽然依旧被花粉味道和草药味道掩盖住了大半儿,但比起自己以前所用的蜂蜡,依旧显得“味重”了许多。

  不过,若论明亮程度,这鲸蜡可比锋蜡高出了不止三成。两相取舍,鱼腥味道,就又变得不那么惹人讨厌了。

  况且眼下朝廷正忙着拯救朝鲜,每天都有钱粮如流水般往外花。内宫用度能节省一些,肯定比不节省要好。至少,自己这个当皇帝的,是给朝野带了一个好头。今后面对那些反对用兵的文官之时,也更理直气壮。

  “奴婢在御用监那边,还找到了这个东西。” 唯恐万历皇帝朱翊钧还记着太监们刚才的过错,张鲸双手朝自己胖胖的肚皮下一模,迅速又端出了一个方方正正的木盒,双手举到与自己的眉毛齐平。

  "什么东西?” 万历皇帝朱翊钧的注意力立刻被木盒所吸引,看了看,本能地追问。

  “西洋钟,御用监设在宫外的作坊里头,已经仿制成功了。虽然没有西洋和尚带来的那么精准,但每天所差,绝对不会超过三分。” 张鲸迅速放低手臂,眉飞色舞地汇报。紧跟着,又快速将目光转向战战兢兢的随堂太监孙暹等人,笑着吩咐,“还不快点儿给皇上把御书案扶起来,好让皇上鉴赏自鸣钟。一群废物,平素张掌印是怎么教你们的?!再给他老人家丢脸,回头仔细你们的皮!”(注2:张掌印,即掌印太监张诚。为太监之首。)

  “奴婢知罪,奴婢知罪!” 孙暹等人感激地看了他一眼,答应着跑上前,七手八脚扶起御书案,将奏折,毛笔,砚台和镇纸等物,全都归还原位。

  秉笔太监张鲸则笑着将木盒放在了御书案一角,快速打开盖子。“皇上请看,这就是御用监那帮奴婢们监督工匠,帮您所造自鸣钟。用料折合七两纹银,耗时一个月又四天。如果买到市面上,大概能卖到一百三十两。”

  “能卖这么贵?” 万历皇帝朱翊钧又惊又喜,双手将自鸣钟从木盒里搬出来,对着烛光仔细查看。

  与西洋自鸣钟极尽奢华之能事不同,御用监所仿制的自鸣钟,除了正面外壳镶嵌了几块淡蓝色的玻璃,表盘用了一整片景泰蓝做背景之外,几乎没有其他任何装饰。但整个自鸣钟,却透着一股子古朴大方之气,非常适合读书人家装点门面。

  “这东西,其实卖的就是“稀缺”两个字。开始时市面上少,自然卖得就贵。将来做得多了,价钱就下来了。” 非常了解万历皇帝朱翊钧的心思,秉笔太监张鲸继续笑着补充。“奴婢觉得此物不错,就自作主张,让御用监那边准备材料,先做一百台。届时皇上无论拿出去赏赐有功之臣也好,着奴婢去发卖换钱也好,都能图个方便!”

  “那就是一万两呢,即便去掉工匠的薪俸!” 万历皇帝朱翊钧听得喜出望外,双目之中,瞬间冒出咄咄精光。“要是能尽快造出一万台就好了,朕手头就能多处一百万两银子来。上朝之时,就不怕有人跟朕哭穷!”

  “那就做一万台,今后谁再哭穷,皇上您就搬出银子砸死他!” 张鲸双手举起木盒,对着窗子做咬牙切齿状。

  “对,朕用银子砸死他!” 朱翊钧被逗得开怀大笑,心中不郁闷彻底一扫而空。

  作为乞丐皇帝朱元璋的后代,大明皇帝几乎个个都不在乎谈论钱财。英宗受困宫中时,皇后曾经亲自纺纱织布去补贴家用。武宗微服私访,也经常扮做商贩过瘾。所以朱翊钧本人,看待黄白之物,也亲切得很。有时真恨不得将皇宫多余的房间都给租出一些去,好歹也赚些钱来弥补亏空。

  但非常不幸的是,自打张居正去世之后,他想尽各种办法去敛财,国库和皇家私库,却每年都入不敷出。而老天爷似乎也故意再难为他,冬天来得越来越早,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北方的粮食越来越无法自给自足,整个京师的供应,都必须依赖于江南。

  眼看着北京城内的米价一年贵过一年,朝廷的用度越来越紧。朱翊钧怎么可能不着急上火?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去年孛拜叛乱,打烂了整个西北。今年朝廷好不容易平定了孛拜,倭寇又一举席卷了朝鲜。

  作为朝鲜的宗主国,大明不能见死不救。可要打仗,就得花费银子,米粮和各种辎重。而朝鲜此时,却无钱,无粮,无兵,全都靠大明来倒贴。而大明多贴给朝鲜一两,自己个国库就又少了一两。照这样下去,恐怕用不了五年,张居正所留下的九百万两库存,就得彻底花得一干二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