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秘宋 > 第二百一十一章刘瑜之能

秘宋 第二百一十一章刘瑜之能

作者:荆洚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02:22 来源:免费小说

  刘瑜的确是说得没错,魏武卒不单是披甲,而且是上身、髀部、胫部的铠甲,也就是俗称的三重甲,然后手上操持着十二石的弩,背了箭矢,还要带着长戈。而且还要戴铁兜盔,带剑以作近身格斗,再带三日粮草,然后,半天,要求这样全副装备走一百里。

  所以刘瑜说,是全负重的武装越野。

  他认为大宋的禁军,如果也这么弄,连接古时代六石的弩,都不能使用,开不了弩弦,上不了矢。

  李宪也在军中很有一些时日,这么一听,马上就明白了:“确如是!”

  这真的不用争辩,这时的弩,还是靠腰力、臂力来开的,并没有手绞盘,三重甲带剑、戈、弩和三日粮,然后早上出发,到中午跑一百里,再开弩五十次,别说魏武卒的十二石弩了,刘瑜说的,古之六石弩都开不了,还是客气话。

  按着李宪说的,更直接些:“便是西军,三重甲,操弩携戈带剑,铁兜帽,三日粮,去到日中,徒步百里者,恐百中无一二能达。”

  西军是优秀的山地步兵没错,但要跟魏武卒比,那真的是不可能。

  军人在大宋是什么地步?贼配军。

  魏武卒呢?不但是地位高,吴起治军严,训练好,装备精良等等,而且人家魏武卒可不单自己社会地位高,是连军属都有优待的啊,这跟大宋的军人,那荣誉感和使命感,就完全不是一回事。

  “经略相公言道,是以,吴起方能以武卒,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胜负),是今之所以不能也!沈括听之,如梦中方醒啊!”沈括是不遗余力的为刘瑜吹捧了。

  李宪听着,也不断点头:“刘子瑾当真知兵。”

  其实这玩意,和刘瑜知不知兵,当真一点关系也没有。

  刘瑜于间谍方面,有自己的天赋,那凡事就从逻辑入手,已几乎是他的习惯性思维了。

  魏武卒强不强?当然强,千古留名的强兵;

  宋军强不强?普遍来说,当然不强啊!

  那沈括说宋军比魏武卒强一倍有余,刘瑜这一听就知道不对了。

  接着分析,自然就条理清楚。

  可是对于李宪和沈括来说,他们觉得被震住了,那这也是刘瑜没有意料到的结果。

  “存中,但你总归小睢了刘子瑾。”李宪与沈括感慨了一阵,却是笑着这么说道。

  沈括再问,李宪却笑着摇头不语,只是对手下道:“取大铁椎来。”

  铁锤,取了上来,李宪挥手让手下退下,对沈括道:“汝怀中之印,不可留,汝袖之官凭,不可留。”

  沈括也是个聪明人,听着自然也不再废话,却了伪造的印信出来,用大铁锤砸得粉碎了,又把伪造的官身文告,凑到烛火上点着,置在火盆里,看它完全化成灰烬。

  “走吧,让我为存中洗尘接风,然后这秦州事宜,便交给存中了。”李宪大笑起来,握着沈括的手,却是扯着他往堂外去。

  因为他叫手下置办的席面,已经办好了。

  而往那席间一坐,沈括却就知道,为什么李宪会说,自己小看了刘瑜。

  因为坐在下首的,就是刘昌祚!

  刘瑜的结义大哥刘昌祚啊。

  只要沈括把刘瑜给他的私信,交给刘昌祚,那对方基本是不可能跟他怎么顶牛的。

  刘昌祚对于文官,向来就很听话不说,对于刘瑜,更是计听言从,几乎视之为恩主。

  说不好听的,刘瑜的书信,比朝廷的公文,会更让刘昌祚重视。

  政事跟李宪交割,兵事就和刘昌祚商量着办,哪里要他去伪造什么公文和大印?

  沈括不禁苦笑,举杯道:“是下官失策了。”

  李宪倒是大笑起来,推杯换盏之间,除了声音之外,倒还真的很难发现李宪的太监身份,这一顿酒,除了刘昌祚以刘瑜叮嘱,当值不能饮酒之外,其他,无论是李宪还是沈括,陪席的剥波还是童贯,或是秦州的官吏、豪富等等,都喝得极为尽兴。

  说来无他,秦州的官吏和豪富,对于刘瑜有一种莫名的信任。

  尽管刘瑜没到,但刘瑜派了沈括过来了,大家的心也就安定下来了。

  事实上,当时王安石在这边的情况一好转,马上就把刘瑜叫回京师,然后把他差遣一撸到底,不是没理由的。因为刘瑜在秦凤这一带,特别是西军之中、商贾之中,名望有些太大了,大到可以让人猜忌的地步了。

  以至于散了席之后,李宪对扶着他休息的童贯问道:“猴崽子,你说,咱家要不要跟官家说一说,刘子瑾在这秦凤的威风和权势?”

  童贯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他低头行礼道:“张公公常言道,刘子瑾从不亏待身边人。”

  他说的是入内副都知张若水,也就是因为神臂弓得了功劳的张若水。

  刘瑜把神臂弓的功劳,基本都让出去七七八八了,张若水是知道来去的,的确说起这事,便说自己若是刘瑜,做不到这一步。

  “嗯,刘子瑾也不曾亏待你这猴崽子吧?”李宪说到这里,口气就有些变冷了。

  童贯没有抬头,双手过顶:“是,小子尚在宫里听差,不曾跟大人出京之前,大哥身为范门子弟,便待我如亲弟。这回随沈存中过来的,有家里的仆人,还给我带了书信。大哥素来忠心王事,接着公文,无论是韩魏公,还是涑水先生,都抛下不理,即日便西来了。”

  “嗯。”李宪点了点头,沉吟了半晌,方才轻笑道,“你倒还算有良心。”

  其实他问的不是良心,他想的也不是良心。

  童贯要说的,当然也不是良心。

  而是当年李宪还没有出任走马承受,仍在宫中之时,通过童贯的手,刘瑜逢年过节,就不曾短了李宪这边的礼节!要知道,刘瑜可不是需要攀附他的那些无根脚官员,人家可是范门子弟。

  童贯就专门点出这一节,刘瑜不是要讨好李宪的那些人,而且,刘瑜也不是任由别人搓圆捏扁的,不单是范门子弟,而且韩琦也看好他,司马光这极不爽他的人,也不得不出席刘瑜的婚礼,他是在提醒李宪,要去拿捏刘瑜,得不偿失。

  而很明显,李宪接受了童贯的劝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