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秘宋 > 第一百五十六章起复

秘宋 第一百五十六章起复

作者:荆洚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02:22 来源:免费小说

  看着他理直气壮,辽使耶律南完全没想到,还以为刘瑜有什么新作,便拱手道:“不知刘相公新作……”

  文彦博和曾公亮都不住咳嗽,王安石摇头笑道:“子瑾,不得胡闹。”

  刘瑜冲着那一众相爷作了揖,却对辽使说道:“算了,读书人的事,你不懂的,不要较真了。”

  耶律南这时也回过神来,大致知道,所谓传唱,不过就是白狗身上肿,于是冷笑着道:“刘相公若说临阵死战,亲临矢石,那自是无二话的,可是诗词,却真真难以教人心服啊。不若请刘相公也对出这么一个‘不切当’的下联来?”

  然后他便又把上联说了一番。

  苏轼在边上笑道:“这真的难不倒子瑾,何难之有?再对一联,一阵风雷雨;又或是两朝兄弟邦;如不然,四德元亨利,虽不切当,但也能对得上。”

  辽使耶律南当场就傻了眼,却是说道:“这四德元亨利,不对啊,还有一个……”

  “先皇圣讳,为臣者自然不能随口念出。”苏轼笑着回了他一句,贞,跟宋仁宗的名字赵祯同音嘛。苏轼硬要拗避讳,也是拗得过的。

  刘瑜不住摇头,他真没想到这后世所传轶事都是真的,也没想到,这三四个不切当的对子,当真是苏轼对的。不过由此可见,苏轼对待辽国使者,压根就没把人当回事,至少在文学上,完全就是大人哄小孩的心理优势了。

  “苏相公的文名,在下是心折的。”辽使咬了咬牙,对着苏轼作揖认了怂。

  然后侧过身却对刘瑜说道:“愿请刘相公赐教!”

  刘瑜指着自己的鼻子:“真要我来?”

  “请!”辽使看着,是硬要从刘瑜身上找回面子了。

  刘瑜不住摇头:“我看你远来是客,就算你一再搬弄是非,给我起什么刘白袍的匪号,我也罢了。但你一定要逼我来,那就不能怪我扫了你的面子了。”

  辽使不住冷笑,折在苏轼手里,这他认,但刘瑜?得了吧,多没水平才会写出白狗身上肿这样的句子?

  但就在他不屑的眼光里,刘瑜轻拈短须,从容笑道:“六脉寸关尺,如何?”

  耶律南当场就傻掉了,六脉,两只手嘛,左手的寸脉、关脉、尺脉,合上右手的寸脉、关脉、尺脉,不正好就是六脉么?

  刘瑜向来不是什么以德报怨的人,他可不打算停下来,边踱着步子边开口道:“嗯,贵使怕不曾读过医书。大约也不懂什么叫寸关尺啊。我换一个吧,九章勾股弦,也可吧?对了,辽国可曾听说过《九章算术》?”

  这明显是寒碜人了,辽国现时汉化非常严重,辽使都能拿出三光日月星来显摆了,怎么可能没听说过《九章算术》?但刘瑜不管,他就是赤果果要打脸啊,后世传流的轶事竟是真的,那他就绝对能实力打脸:“《九章算术》怕是贵使身在辽国不曾听闻,白居易问诗老妪啊,不成,我再换一个……”

  辽使一张白净脸皮胀得通红,不单被打脸两次,还被刘瑜刻薄地比喻为没文化的老妪!

  这时只听刘瑜又吟道:“九赋上中下,五音清平浊,皆可吧?不对,贵使怕是不懂五音和九赋,自然也不晓得上中下和清平浊啊!诗问老妪,再来,百年幼壮老,这个可以,这个便是……”

  没等刘瑜说完,王安石就沉声道:“刘子瑾,你也是放过一任安抚使的人,怎的还如此放浪形骸?”

  刘瑜看着辽使那要滴出血的脸皮,笑嘻嘻冲着王安石还了一礼:“相爷,下官向来都是这般心性,在官家与众位相爷面前,却是不敢作伪。”

  “那看起来,还得赞你斫琱为朴了。”文彦博这向来看刘瑜不顺眼的,禁不住也笑着说了一句。

  刘瑜笑着拱手一一答了礼:“下官以为,文相爷最是诚实,从不好大言。”

  曾公亮禁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指着刘瑜,笑着不住摇头。

  刘瑜这话是个钩子,文彦博最是诚实不好大言,那文彦博刚才那句戏言,就当真了。

  “给刘爱卿赐座。”皇帝在上头开口说了一句,刘瑜行礼谢了恩,却就没有再闹下去。

  这算是殊荣了,当然,不是朝会,只是接见辽使,不过以刘瑜的年纪和官职,绝对算是殊荣,难得的是,一众相爷居然没有人出声反对,这倒让刘瑜有奇怪。但不管如何,到这点上,就不能闹了。

  再闹下去,就成了东方朔了。

  他可绝对不想成为大宋朝的东方朔。

  所以适可而止便好。

  至于辽使,就是他提出要见刘瑜,所以刘瑜才会被传上殿来,结果不单刺客没能做掉刘瑜,还被刘瑜生生打脸,耶律南当真是咬碎了牙往肚子吞。

  到了这里,大宋的君臣自然有人出来唱圆场,辽使也知道栽了,不过他能出使大宋,也是自有一番的城府,片刻之后,便已显得从容,甚至还向刘瑜一揖到地:“今日方知直阁相公之能!允文允武,无所不能哉!”

  看起来这辽使是一定要黑他到底了,不过刘瑜觉得这手法,限于年代,也着实太低级了,他笑着回了礼,也不打算去分辩什么。如果这种明显的栽赃,皇帝和相爷们就这么看着,还要刘瑜来自辩,那老实说,他自辩的意义其实也不大了——听者愿意去相信这种栽赃,换句话说,就是莫须有了。

  “将秦凤急报给刘卿家一阅。”当辽使辞出之后,年轻的皇帝明显很兴奋,甚至还没有移驾崇政殿之类的地方,直接就在这上朝和接见辽使的紫宸殿,直接让太监把秦凤急报交给刘瑜去看。

  宋军大败瞎药等部,遂进驻武胜,建为镇洮军。

  而在递上来的急报里,王韶很郑重地列出了刘瑜所建立的细作网络,在这次军事行动中的作用,并因此为刘瑜请功。

  “臣为官家贺,为大宋贺!”刘瑜起身,向着皇帝行礼。

  年轻的皇帝大笑起来:“卿家完婚之后,只怕不能在职事司赋闲了!”

  刘瑜倒没有什么太大的意外,直到君臣对答之后,几位相爷的示意下,皇帝终于放了刘瑜辞出来,苏轼问他:“终于起复,子瑾何故全无半分喜意?”

  “我肯定会起复啊,我是孤臣,还是能办事的孤臣,如果官家不让我起复视事,真把我扔在职方司,那这大宋天下,还有谁会愿意去做官家的孤臣?肯不是逼着为官者,在新旧党之间站队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