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秘宋 > 第九十章小抄

秘宋 第九十章小抄

作者:荆洚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02:22 来源:免费小说

  伙房老军宋七,被请出伙房之后,一直很愤怒。

  甚至他拒绝吃鸡,不论是蒸的还是煮的,或是叫化鸡。

  “老子就是因为馋,想吃一口叫化鸡,才让那杀千刀的经略相公,骗出了伙房!”大抵在秦凤路,敢这么骂刘瑜的,也就是这一位了。哪怕是憋着气当时要翻脸的王韶或是高遵裕,还是当初看刘瑜极不顺眼的司马光,也不会这么骂。

  刘瑜是早就知道宋七这么骂娘的,但他笑得很开怀:“随他去吧。”

  然后他走去那新辟出来当作学堂的院子,对宋七说道:“七叔,一个好的细作,还是不能行快意事的。”

  “你咬我啊!你杀我头啊!”宋七极为愤怒,一股子破罐子破摔的气势。

  因为他有他的顾虑:“老子当年在辽国,骗了多少豪侠、高官,这些人的门生子弟遍天下,老子在伙房安渡晚年,屁事没有,谁也不会在意一个伙房的老军。你偏生要把我弄出来,还是什么培训细作的先生,呸,一旦被人知晓……”

  “七叔,你要知道,这细作培训,可是一批又一批的,您老人家老当益壮,我看做上十年……”

  宋七号称年轻时,是最好的细作,那也是人精,一听刘瑜的话,马上就知道轻重,拱手道:“先前不过说笑,甚么叫化鸡?那不过是个说辞罢了,能得经略相公看重,这残躯能为国效力,能为君父分忧,何其幸哉!”

  刘瑜笑着点了点头:“看看今年带完这一拔,七叔就休息吧,我府里,阿全叔招呼不过来。”

  看着刘瑜离去,老军狠狠吐了一口口水,回头却见着一个半大小孩在照壁后面盯着自己,宋七就郁闷了:“你叫什么名字?不去里面坐好,跑这里干什么?”

  “小人叫剥波,剥波是主人的朗生。”看起来,剥波的宋话是新学的,很生硬。

  不过所幸老军宋七能说熟练的各种方言,包括契丹语、青唐话等等,都不在话下:“剥波,你在这里做什么?”

  “你要是背地里骂主人,剥波就弄死你。”少年很认真的说道。

  老军和蔼地揉了揉他的脑袋,掏出一块麦芽糖给剥波吃。

  剥波把糖放进嘴里,然后他就被吊起了,倒吊在木架上,推到院子里的那些少年面前,老军宋七很认真地对大家说道:“今天就是第一课,一个好的细作,不耍狠,不说狠话,哪怕下一秒要把他吊起来,抽他鞭子,我仍然会给他糖吃。”

  刘瑜在照壁处听着宋七讲述,微微点了点头,宋七的理论性不够,没有一个系统性的结构,但他讲的细节,对于实用性来说,都很不错。这年头,讲究的是学了手艺,基本上就得给师傅送终的,所以宋七并不太愿意教给别人这些东西。

  直至刘瑜许他到府里当管家,他才点头。

  “你也去听课,听完之后,好好反省,你和白玉堂这桩情报,是否有更好,更隐蔽的传递方式。”刘瑜对跟在他身连接筑登羽城这么说道。

  后者赔着小心,弯着腰准备进院子里去,却被刘瑜用折扇点住了肩膀:“我可以养你一辈子。”

  没有等筑录羽城回过神来,刘瑜继续说道:“你可以什么也不干,就当个饭桶,真的,一辈子不愁吃喝。”

  “或者,你有你的用处。你就算到了大宋,你仍然是我可以信赖的属下。你想清楚,到底要不要进去听课?”

  筑录羽城莫名其妙就淌下泪,冲着刘瑜磕了三个响头,匆匆便进了院子里。

  刘瑜点了点头,对身边的白玉堂说道:“他比你胜任细作这活计,你看看接下来,转去踏白司,跟姚武之一起?还是去西军?”

  “某是相公手里的刀,相公要某去何处,便去何处。”白玉堂微笑着这么答道。

  “那行,你就留在我身边吧。”刘瑜大概是明白了他的意思。

  张商英不肯让刘瑜去军前,那刘瑜就在秦州张罗自己的事,包括这间谍学堂,就是他折腾的项目之一。

  另外就是专治外伤的医馆,因为永兴军路那边的大商贾,做陕棉发了财的商人,给他送来的侍妾着实太多,所以刘瑜想了个办法,让她们学医,然后到这医馆里当医生,陪着来的丫环,就充当护士的角色。做得好的,自然就留下,做不好的,再给她们另谋出路。

  “反正,这些小娘子,是肯定不能安排在家里的。我虽然喜欢美女,但却不敢收这样的美女。”刘瑜这是对着高俅吩咐。

  为什么呢?因为刘瑜也不知道,这些美女里,有多少是商贾派来的暗探,他是绝对不敢放这样的人在身边的。

  高俅抱拳应了,却想了想,低声说道:“先生,还是有五六位,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也不会算术,学医也不用心,琴棋也不甚出色。”

  “调查一下出身,没问题的话,安排给姚武之的手下吧,不要弄成我给的赏赐,要让他们两情相悦,明白吗?”刘瑜低声吩咐,很明显,高俅是很能领会他的意思的。

  而这个时候,张商英却又是忙得一额是汗,因为刘瑜除了没有跑去军前之外,基本上什么都扔给他啊。

  张商英虽说宰相之才,但这时候他还没有历练出来啊,之前也不过是知一县,现在被刘瑜硬按着办差,又是边地的州府,一点不能出错。还要配合杨时,调集弓兵、蕃兵,给刘昌祚送过去。然后还要运粮草啊,刘瑜虽说能想出弄钱的办法,但有了钱,粮草也不会自己长脚跑去军前啊。

  “张相公,公事房外,有人执此印记,求见经略相公。”入内来报的门子,手里执着半个铜板。

  看着这玩意,不用说,这就是信物了,张商英不可能不理会,只能放下案前的公文:“快去呈报给经略相公知晓。”

  这来的自然就是细作,而这细作历尽万难,从辽国而来,带给刘瑜的,准确的说,就是一份小抄。

  和刘瑜一起从小长大,要去辽国干出一番事业,现在已经混成辽国小官的刘庆,花费了二十颗明珠,一百多两黄金,三百多贯钱,而弄出来的一份小抄。

  再跑死了十二匹马,累倒了五个送信的骑手,至今生死不知,从辽国递到大宋的一份小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