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秘宋 > 第二十七章乡间学堂

秘宋 第二十七章乡间学堂

作者:荆洚晓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9:02:22 来源:免费小说

  于是刘瑜抛出了一问题:“待厥之官不胜数,何以不填之以乡里?北地乡里有弓箭社,何不能有乡学?”

  当下便有官员出来呛声,依旧是那位刚才被刘瑜撩倒的官员。

  这让刘瑜心中暗道:“以后切莫随便撩倒他人,却没有再踩上一万只脚!”

  这官员当场就出来反对,他反对倒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乡绅宗族,岂能坐视?此举何异于煽起民变!不妥!”

  出乎他的意料,刘瑜并没有暴跳如雷,也没有反驳他的意见:“确实如是。”

  那官员愣了一下,一口气不上不下,好悬没把自己呛昏。

  刘瑜笑着说道:“所以,新拓之地,去其首领、贵人,或斩之,或迁之内附,然后编户齐民,武编弓箭社,文立乡学堂。待厥之官,尽数派乡学差遣,也是物尽其用!”

  “小学,要建到村一级!”

  说到这里,尽管座间一众官员,都想开口,但已经没有谁,可以插上嘴了。

  因为接下来的概念,刘瑜是娴熟无比了。

  “小学一定要建到村一级,只要村里有三名以上的童生,就应该建立小学!”

  “乡里一级,应该建立学堂,派任教授。”

  “这样才能保证,中枢的政令,到达大宋最底层的社会结构!”

  “这样才能让每一个百姓,明白他们是为何交税赋,为何出丁,为何服役!”

  年轻的皇帝很明显是听进去了,他都坐不住了,一下子站了起来,背着手踱起步子。

  刘瑜所描述的前景,让皇帝觉得太兴奋了。

  如果真能如刘瑜所说的,那整个大宋,才真的是赵家的大宋啊。

  旨意、政令能够贯彻到每一个村庄, 那是什么概念?那才真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啊!

  刘瑜没有停下他的论述:“不单是建立学堂之后,教谕民众,把司法权回收,更为重要的,是各种政令,不被吏目扭曲,各类赋税,吏目难以加上杂项害民。”

  当然,事情不是这么简单。

  世上的难题,从来没有一句话就可解决的。

  刘瑜这边把皇帝煽得热血沸腾,在座的官员,却就有人开口反驳:“按直阁所说,中原腹心之地,不宜妄动,所以此事以新拓之地先行,可是如此?”

  看着刘瑜点头,那官员就苦笑道:“蕃部俞龙珂内附,待厥官员,有几人愿意去蕃部的乡里,出任乡学的差遣?便是出缺去琼州,都是生离死别,何况边地!”

  琼州就是海南。

  别说海南岛了,岭南一过,都是属于被贬了。

  韩愈都有诗为证: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去广东潮州当刺史,韩愈就觉得要死掉了,别说海南!

  但海南至少还不用面对青唐、西夏、辽国的兵祸啊。

  刘瑜说的,是让那些守厥的官员,去边地当官,当什么官?当乡学的教授,连个巡检都不是,没有权力可以寻租,手下不可能有吏员的乡学教授!

  这哪里有半点可行性吗?

  “但凡边地,不论是新拓之地,或是琼州,皆立乡学,不出二十年,国朝可复汉武当年!”刘瑜完全是不管别人说什么,一个劲地煽。他压根不准备去答辩啊,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煽动皇帝!

  当今大宋天子,是有雄心壮志的。

  听着汉武当年,真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刘瑜方才敲着桌子冲那反驳的官员问道:“不肯去边地,不肯赴岭南,为官不是为君父分忧,不是为百姓谋福,此等官员,要来做什么?”

  堂上一众人等,如果眼光可以杀人,大约刘瑜已被凌迟了。

  这不是放屁吗?为君父分忧,为百姓谋福,这是官面文章啊,就跟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样的事情啊。

  现在是讨论实际问题,刘某人仗着皇帝在这里,然后拿官面文章出来说事,这不是扯蛋吗?

  这些官员之中,也不是没有愣头青的,当下就有人忍不住起身道:“若教直阁赴琼州……”

  “提举儋、崖、万安等州水陆转运事,下官当时得了差遣,已结束整齐,准备赴任。”刘瑜冷笑着还击,他真的不介意,要是让他去海南岛当地方官的话,那他也就绝了其他的念想,好好种田练兵,然后不成则等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成则就是赤旗席卷天下吧。

  而且他真接到这差遣啊,被他这么一呛,那官员倒也没法继续往下说。

  刘瑜却不罢休:“我等不过平庸之人,品行高洁如涑水先生者,料想出任琼州某县某乡学堂教授,必也甘之若饴!彼时士林之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无不纷纷效仿……”

  不开口的王雱禁不住咳嗽了起来:“子瑾!”

  王雱本来是不想开口的,但他不开口不行了啊。

  刘瑜这是要把司马光逼死的节奏啊,要让这话传扬出去,那司马光怎么办?大约不去边地赴任都不行吧?尽管王雱很想司马光这些旧党人士死绝,但至少他拉不下脸,去弄如此下作的事出来。

  “子瑾所言,颇有见地。”皇帝听了这个学堂要建到乡里一级,很有兴趣。

  刘瑜见王雱不支持他把司马光拉下水,想想也觉得,坑司马光的可能性不太大。

  人家是正宗门阀世家子弟,哪有这么好坑?

  门道多着呢,人可以报病,人可以弟子服其劳,有的是办法。

  而且边上有官员开口道:“只是韩文公出任潮州刺史,都有很多抱怨,出任不过八月,便有‘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之语,边地学堂,教授差遣,恐无出任者。”

  韩愈这样的人,都扛不住啊,别说一般人?

  何况韩愈还是去当刺史呢!

  “如此者,无报国之心,无安民之志,追夺出身以来一切文字,永不述用便是。”刘瑜微笑着说道,“不过官蠢,留之何用?”

  年轻的皇帝听着,不住点头。

  这一席话,其他人不知道,至少刘瑜和皇帝,倒是聊得极为尽兴。

  如果不是内侍提好几次,暗示时间差不多该回宫了,皇帝大约还想再聊下去。

  不过皇帝走了之后,那些官员看着刘瑜的表情,就不是那么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