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王妃嫁到之喜气满堂 > 第130章

王妃嫁到之喜气满堂 第130章

作者:离岸的水手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10:39:41 来源:爱上中文

“意欲何为?”司徒空摩挲着酒杯,低声笑了笑:“霍将军也算是打过几年仗的了。难道不知我们兵力大不如前了吗?五万军队如何与徐进那三十万秦军一战?况且那徐进分明是布好了局等着把我们一网打尽。霍将军如此骁勇善战,难道不知此事?”

霍寻眉心微挑,当即反驳道:“在其位而不谋其事,司徒将军如何对得起祁王之托?如何对得起楚国历代推崇的“仁义”二字?莫不是要将我楚国陷于不仁不义之地?”

“霍将军实在多虑了,还是回营好好待命吧,本将自有定夺。”司徒空摆摆手,又加了一句:“本将看霍将军如此蛮横,想必是霍老将军从未交过霍将军兵法吧?霍将军若是闲里无事不如好好研读一下兵书。”

“告辞!”项羽眉心微动,仍是沉着脸色起身。他刚刚走开几步就听见司徒空声音似戏谑似无意:“传本将令,军中上下,无本将令,不得擅自行动。凡有好勇斗狠如狼虎,强悍不遵令者,杀无赦!”

“诺!”霍寻脸色平静的可怕,发狠似得快步走出帅帐。

霍寻傍晚时分亲自与赵志云岳钧一同为士兵发放寒衣,直到深夜方才回营休息。

他把大氅脱下来,退去鞋袜,小心翼翼地掀开被子躺了下去。顾镜辞翻了个身转身抱住他,似乎是呢喃着说:“回来了?”

“恩,”霍寻应了一声,把在司徒空营中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顾镜辞。顾镜辞听完只是叹息一声,“司徒空为人狂妄自大,倒是越来越不把你看在眼里了。”

霍寻俯身拨弄着她脸侧的一缕散发,轻捻着绕到耳后:“要他把我放在眼里做什么?我需要的,不是他,而是军心。”

“那下一步,该怎么做?”顾镜辞轻轻问道。

项羽的笑意越发浓,有些意味深长:“按兵不动,等民愤积攒够了,就送司徒空去见阎王。”

顾镜辞心中一沉,轻叹一声闭上了眼睛。就让她自私一回吧,至少由现在到未来的一段时间,她是幸福的。

伴随着刺耳的一声巨响和随之而来的哗乱,霍寻放下手头的书卷走出帐外微微蹙眉:“怎么回事?”

四周黑压压围了一片人,霍寻与顾镜辞走到跟前发现竟是顾铮直挺挺地昏过去了。

“哥哥?”顾镜辞不由得大惊,忙过去搀住顾铮。霍寻蹙眉问一旁的赵志云和岳钧:“顾将军怎么了?”

赵志云和岳钧互相对视一眼,连连摇首:“禀将军,本来我们三人在给士兵分发寒衣,结果顾将军说自己有些头晕

四周一片哗然,霍寻蹲下身扶起顾铮,随手把自己身上的披风披到他身上。他低头诊脉,心中一颤,低声喃喃道:“不可能,怎么会……”他连忙把顾镜辞扯到一边,对着她使了个眼色。

霍寻蹙眉道:“你们之中还有没有人与他一起接触过?”

赵志云和岳钧一时愕然:“怎么了,有什么不对吗?”

霍寻面如沉水,低头吩咐道:“把他送到张军医那里……”

当即有人把他抬走,顾镜辞悄声道:“出事情了?”

“这是瘟疫……”霍寻低声说:“暂时还不能说。”

顾镜辞微微颔首,明白了事情的严重性。大军东进,还未与敌军交战就发现瘟疫。这对士气绝对是损伤极大的。

张军医闭目把了把顾铮的脉,捋着胡子好一会才道:“还好将军发现的及时,这瘟疫来势凶猛啊。”

顾镜辞忧心忡忡地望着面色如蜡的顾铮,本来他就身体虚弱,又染上了瘟疫之疾,不知道能不能捡条命回来。她望向张军医:“能否治愈?之前可有先例?”

“老夫也不晓得啊,只能慢慢治疗了。”张军医无奈摇摇头,起身去翻找书简:“待老夫找一找。”他边找边提醒顾镜辞一句:“夫人还是小心点为妙,这瘟疫可是会传染的。”

顾镜辞帮顾铮掖了掖被子,轻叹一声:“没事,我知道分寸。”她闭目想了想,一切都来的太突然,总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哎呀呀!”张军医拿着那一卷书简,气的直跺脚:“简直混账!哪个竖子把这一根竹简抽掉了!”

顾镜辞眉心一蹙:“怎么会呢……不应该……”怎么会有这么巧合的事情?莫非这军中,真的有秦军的奸细?……还是……她左想右想,莫非滞留安阳是有人授意为之?

约摸着过了三日,顾镜辞和张军医一起去看其他人的症状。张军医查了所有人的病情,伤寒者有三位,都是很轻的发热。

瘟疫之疾冬季少发,季节的诡异让顾镜辞更怀疑是不是有人故意作祟。霍寻的身边一定有奸细,只是她始终不敢确定到底是谁。司徒空虽然可疑,但是他绝对不至于帮着秦人。至于旁人,她也实在是想不出来。

其余三人的病症略轻,稍稍治疗就痊愈了。

回去之后,她发现本来面色好好的顾铮忽然就一直昏睡着。

顾铮时睡时醒,昏昏沉沉的。药更是喝了一罐又一罐,病却丝毫没有起色。她想着药会出问题,却没有一丝异样。越想她越觉得背后发凉,为什么唯独顾铮出了问题?背后到底有什么阴谋?

顾镜辞赶紧向霍寻说明实情,霍寻沉吟片刻,摇摇头:“不会,我身边的人自己清楚。绝对不可能有细作。而且……凭着自己的感觉就说有细作想要害顾铮,让我查人,又没有证据,未免太过牵强了。”

“许是……顾铮发现了什么……”顾镜辞低头思量着:“我说不出来,反正就是有些蹊跷。顾铮的病来的奇怪,前几天明明已经好多了,可是忽然之间又昏迷过去了。”

尉迟拄着拐杖本欲进去,忽然听见他和顾镜辞的对话,怔了怔然后回头走了。

“这么疑神疑鬼的,你是不是也病了?”霍寻摸了摸她的额头,笑道:“要不要我也给你找个大夫看看?”

顾镜辞瞪了他一眼:“我说正经的。”

霍寻微微叹息:“果然病了,还病的不轻。竟然开始说胡话了。”

“你——”顾镜辞转身就走,刚刚出门就看见一角白袍飘过。

心中咯噔一下,顾镜辞连忙追过去。她终究是慢了一步,待她反应过来,那人早已经不见踪影。

顾镜辞丧气地回到顾铮所在的帐篷里。刚踏进帐篷里她就闻到一股很浓的艾草味,虽说是平常的一味草药,可是这味道之中似乎还有一些其他的……惊觉有些异样,顾镜辞当即把鼎炉中的火熄灭,用火钳把里面的黑色残渣拿出来。

一小摊黑色的东西,她也顾不得烫手,伸手拨了拨残渣,果然翻出几小片还未燃尽的干叶。

顾镜辞把干叶放在鼻尖细细地嗅着,味道似艾草,却又有些格外的冲,应该是做过处理的……

她不禁疑惑暗自冷笑,好深沉的计谋!

果然,没有了那香炉中的艾草,顾铮的症状减轻了不少。不出几日就醒来。

顾镜辞终于还是没问出什么,顾铮这般对于身边的人一点都没有防范的人,自然是不记得有什么奇怪的人或事情。线索到这里算是断了,但是那人不惜杀了顾铮一定是因为顾铮无意中窥探到了什么。

而她再去问其他的人,也没有发现什么意外。这件事似乎就这么过去了,可是其中的不对想想也就更蹊跷了。

她只要一想起有人在暗中作祟,在某个角落里冷冷地看着他们的一举一动就觉得心一阵阵发凉。

如此又过了数日,一场意料之中的大雪如期而至。雪花纷纷扬扬,旋舞着轻盈落下。帐里温暖如春,顾镜辞裹着厚厚的貂皮风衣,静静坐在一旁翻看古籍。香炉里不时传来哔剥哔剥的响声,更衬得帐中的气氛甚为诡异。

霍寻端坐上方,深邃的目光却是一直盯着前方厚厚的帐帘。一旁的尉迟轻轻一叹,并未出声,哗啦啦翻了一页书卷。

“第四十三日了……”霍寻忍不住喃喃自语,猛地站起来抽出剑鞘里的寒锋。寒光四射,那冷冰冰的剑刃映出一张坚毅的面孔。也让一旁的尉迟忍不住出声:“寻儿,你要做什么?”

霍寻转身深深看着尉迟,似是在宣告着什么:“四十三日了,若我们再不走,大雪马上就会封路!我们的粮草已经支撑不了一个冬天了!”

尉迟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他缓步走到霍寻面前,定定立在那里:“老夫今日绝不会让你做出此等事!”

“先生!”霍寻微怒,唤了一声,却并未做出动作。

尉迟紧闭双眼,无动于衷地按住他手里的剑。

静,片刻的寂静。

霍寻最后只得冷笑一声,重重地把剑摔到剑鞘里面。

“咣当。”

听得剑声落地,尉迟微微闭眼,轻叹一声。

更漏声声,霍寻翻来覆去却也难以入眠。

“怎么了?是因为和尉迟先生闹别扭而烦心吗?”顾镜辞轻声问道。

“我一直搞不懂一件事,想问问你。”霍寻熄灭了烛火,登时一片漆黑。

顾镜辞点点头:“说。”

霍寻轻声问道:“今天,先生为什么拦着我?我真的不明白。”

“他啊……”顾镜辞翻了个身,嘴角的笑慢慢却慢慢僵起来。她一骨碌爬起来,对上怔怔看着她的那双悲伤的眼睛。

霍寻握住她的手,似是得到了答案。他低声笑起来,笑的凄惶不已:“这才刚刚多久,他们就露出獠牙来了。我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都在算计我,他们都希望我死。镜辞,你说,这个世界上我还能相信谁?

顾镜辞不知道如何去回答他,突然心中油然而生一种很悲凉的情愫,他是可怜的。可是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注定要一辈子饱受孤独与冷清的滋味。她用力地抱住他,轻轻闭上了眼睛。

次日入夜,霍寻把顾铮,赵志云,岳钧等军中将领叫来,道:“诸位,我们千里迢迢从彭城来救赵。为的是团结诸国力量,一举剿灭秦军主力。可是上将军宋义却滞留安阳,今已四十六日之久。他口口声声说什么等待时机,可一旦大雪封路,我们将寸步难行!而且我怀疑宋义与秦军私相授受才故意为之。此乃叛国重罪。诸位和我一起从长安起兵,我们怎么能看着我们光复的楚国沦落奸臣之手?”

诸将相识一眼,立即齐声道:“愿听将军差遣!”

霍寻微微一笑,“好!我即刻去取宋义逆贼首级。英布龙且,你们随后带兵到帅帐前与我回合!”

“诺!”

“赵志云岳钧!”

“在!”

“你们严密监视司徒青的一举一动,稍有躁动,杀之!”

“诺!”

诸将皆告退,霍寻满面自信,起身提着佩剑出门。

“霍郎……”顾镜辞忍不住低声唤道。

霍寻微微回身,“嗯?”

“小心点。”

“好。”他微微一笑。

霍寻沉着脸色从帐内走出来,一手提着血迹斑斑的长剑,一手把司徒空的首级丢下台阶。四周士兵听得声音登时围上来,见滚下来一个血淋淋的人头,都脸色突变,一时骇的说不出话。

傅越恰时带兵赶来,见势怒喝道:“霍寻逆贼!莫不是想反?来人——”

持戟士兵上前一步,银甲碰撞之声寒冷发凉。

“傅将军此话差矣!”霍寻淡淡地扫视众人,扬声道“司徒空奸臣贼子,勾结秦军,贻误军机,叛国作乱。霍某奉祁王密诏,杀之以正军法!”他睥睨众人,那眼神中的阵阵寒气让所有人楞在原地不敢上前,就像是着了梦魇一样。他如山岳般稳稳站立着,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巨大的威严。那种凌然的气势让每个人从心底恐惧。

赵志云与岳钧带兵赶来,傅越见人数众多,而且皆为霍家亲兵,心中暗叫不好。他仍是怒道:“竖子休得胡言!凭你一己之言就可断定司徒将军叛乱吗?你的证据呢?奉祁王密诏?密诏拿来!”

“吕将军要证据吗?”忽然听得一个男声传来,顾铮束发穿甲,带着赵志云岳钧而来。他微笑着看向吕臣,对赵志云使了个眼色。

赵志云冷笑:“既然我们傅将军要证据,那可就得把证据收好了!”他抬手,一上前把一个包裹扔给傅越。

傅越接了包裹,看了一眼吓得立即把它扔出老远。那包裹滚了滚,落出司徒青的人头来。他一时惊慌失措:“你……你们……”

顾铮冷笑看着傅越,扬声道:“就在刚刚,司徒空之子司徒青擅自调兵,意图行刺霍将军。晓得霍将军不在之后又欲行刺军师尉迟先生,幸得赵将军和岳将军及时制止,斩杀逆贼。请问傅将军,行刺军中将领,军师,擅自调兵,司徒青意欲何为?又该不该杀?”

傅越脸色突变,岳钧厉声质问:“只是不知,傅将军如此维护司徒空司徒青贼子,究竟是有意而为还是与其合伙为谋?”

“这……”傅越登时慌了神,不料他们动作那么快。

霍寻轻轻一笑,看向吕臣,语气温和:“当然,不知者无罪。傅将军若是忠于祁王,无意为之也不会有人怪罪。傅将军说呢?”

傅越挥了挥手,四周的士兵如释重负般站回去。

顾铮当即跪下,抱拳道:“军中不可一日无主,为了以免再次发生此等事况,还请霍将军主上将军一职。率领我们东进!”登时所有将领皆跪成一排,齐声道:“请霍将军主上将军一职!”

霍寻微微思量,看向一旁的傅越:“傅越将军亦是领军主帅,此事还是请傅越将军定夺吧。”

傅越重重咳了一声,道:“我等皆效命于祁王,此事还是先上报祁王为好”

一夜之间军中兵变,一直处于弱势的霍寻重新夺回兵权,执掌全部兵力。

冬日逐渐逼近,刺骨的寒风席卷过关西大地。在十月三十这日,霍军终于赶到了黄河渡口。

波涛汹涌的黄河之水滚滚东去,骇浪滔天。狂风撕扯着乌云卷携向更远的地方。霍寻立在黄河岸堤之上凭栏远望,不觉眉头深蹙。

顾镜辞紧了紧身上的合青色狐皮大氅,静声问道:“霍郎在想些什么?”

霍寻低低叹了一声,随手一指那远处的青山:“那里就是青州城。想要安稳的过冬,一定要拿下那里。况且此处乃是关西至关中要道,黄河之水由此分流,历来乃是险要重地。过了青州,就是朝阳关,入了朝阳关,再无屏障可阻挡我们东进!到时候便可直取京师!只是……青州城易守难攻,想要拿下那里绝非易事。”

“青州城……”顾镜辞低低思量着,忽然道:“突厥那边呢?有消息了么?伊卓不会在耍赖吧?”

霍寻苦笑着摇摇头,随手递给顾镜辞一纸书信:“指望他们?算了吧。伊卓这般精明的人,怎么会白白派人来送死?人倒是来了,也来了不少,不过我瞧着他们也就是来做个样子,丝毫没有要和我们合作之意。”

顾镜辞瞧了瞧那上面的情报,寥寥数行,却是让她眉心紧蹙,心惊肉跳。伊卓真是大手笔,随手一调兵就是五万骑兵之众,这些骑兵若是能为他们所用,直击徐进部倒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

她把书信收起来,道:“那该如何是好?”

“不打,是不可能了。我们的粮草也没有多少了,绝对难以支撑一个冬天。”霍寻转眼凝视着那河对岸朦朦胧胧的青山,定定道:“青州城,一定要拿下来。”

顾镜辞眉心一紧,犹豫着说道:“其实倒也不是不能试试,毕竟伊卓远在千里之外……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或许我们可以试一试劝说诺里……据我所知,此人并非大智若愚,只是空有一身本事,毫无头脑……”

霍寻眼中闪过一丝亮光,“你是说……”他转瞬又摇摇头,道:“不行,我不能让你去冒这个险……万一要是他们反过来……”

“诺里不敢,伊卓也不敢。”顾镜辞自信地笑了笑,“他们左不过是想到时候分一杯羹来,若是此刻和我们闹翻脸,只能吃不了兜着走了。”

霍寻转身拥住她,喃喃道:“我真是不想让你去冒险的……”

顾镜辞忍不住笑出声:“冒险吗?我冒过得险还少吗?从前倒也没有觉得多么危险,怎么现在就全是危险了?你以前都舍得,怎么现在就舍不得了?”

“镜辞……”霍寻知道她意有所指,却也忍不住心酸,这样一个玲珑剔透的女子,上一辈子为一个男人历经了艰险,吃尽了苦头,到头来却是繁华春梦,恩情不在。濒死的一刻,她该是如何的心境?他曾经发过誓,绝不让她受半分委屈,如今却让她陪着他颠沛流离,历经艰辛……

“无需多言。”顾镜辞对上他漆黑深邃的眼眸,沉沉道:“有些事,不必多言,我自能明白。”

霍寻苦笑了一声,紧紧握住她的手,轻声感慨道:“今生今世,幸得镜辞一知己,霍某知足矣。”

突厥军队是三日前赶到的。诺里拿着祁王亲自给予的通关令牌一路畅通无阻,第一次光明正大的来到长城之内。由云中郡而南下,突厥铁骑日行千里,很快就由霍寻留下的标记寻到了霍寻的军队,并且驻扎在黄河岸堤的西北方向,距离霍寻部不足五里地。

如此之近的距离,诺里却始终没有任何动作。既不操练军队,也不派人通知霍寻。

顾镜辞随着萧子詹一同来到突厥军队驻扎地附近。萧子詹摇了摇头,再三询问:“镜辞,你当真要冒这个险?那个诺里是伊卓手下第一猛将,手段凌厉残忍,万一要是遇上什么不测……”

“你多虑了。”顾镜辞笑盈盈地望着萧子詹:“且不说诺里为人如何,单凭他们来结盟,就不敢轻易动我们。不然他们在中原寸步难行。况且我相信,伊卓此次绝不会想着空手而归。九州大地这么好的肥肉,谁不想咬一口?”

萧子詹低低一叹,只得带上盔甲,扮作顾镜辞的侍从。

顾镜辞还未曾靠近营地,就有人上前来怒喝道:“何人?快走远些!”

“小女顾镜辞,乃是诺里将军故人,烦请军爷通报。”顾镜辞不卑不亢,直视着那士兵。

突厥士兵见她衣着打扮甚是不凡,放轻了些语气:“诺里将军也是你想见就能见的?趁着大爷还没发火,赶紧走!赶紧走!一会小心大爷把你抓到军营里面当军妓!”

“你——”萧子詹一时气怔,忍不住要上前去。

“怎么,想打架?”那突厥士兵冷哼一声,吹了个口哨,一时间聚过来不少面容猥琐的大汉。

顾镜辞的面容顿时冷寂下来,她不动声色地从怀里丢出一块通体晶莹温润的玉佩,扬声道:“我们乃是霍寻霍将军派来的使臣,你们莫非想挑起两国之争吗?”

那突厥士兵闻言脸色一变,和伙伴对视一眼,忙不迭地捡了玉佩往回跑。不多时,那人气喘吁吁地跑回来,同时还有一个灰褐色衣衫的高挑女子。

顾镜辞吃了一惊,那女子不是别人,正是昔日突厥营中的那个侍女——阿桑。

一别数年,阿桑似乎比以前更加美貌,带着些许凌人的霸气,居高临下地睨着顾镜辞:“霍夫人?”

“阿桑姑娘。”

阿桑冷若冰霜的脸上忽然绽出一抹笑颜,那笑当真算的上是忽如一夜春风来,恍若教人置身于漫天花海之中,绚烂美好。“许久不见,夫人风姿依旧。过得可还好么?”

若不是有两年前那惊心动魄的数月,顾镜辞会觉得她们是一对许久未见的好友。只是她如今却懂得这话中的嘲讽意味,她只是淡淡地回答:“一切安好。”

“多有冒犯,还请夫人宽恕。”阿桑赔笑道:“诺里将军在操练军队,外面天寒,奴婢先带夫人进去坐着吧。”

顾镜辞微微颔首:“有劳。”

随着阿桑进了大帐,阿桑为顾镜辞沏上热茶,及时补了一句:“大单于让奴婢代他问候夫人安。”

顾镜辞手里的茶杯一抖,热茶洒到她的手指上,烫红一块肌肤。

她暗暗咬了咬牙,强忍住笑了笑:“也问候大单于安,承蒙大单于两年前对我多加照顾,改日一定……‘加倍’奉还。”

“原来是霍夫人来了!”正说着,一个粗壮的声音硬生生闯了进来,诺里与之前没有什么变化,浓眉大眼,只是有些发福,肚子涨的老大。

顾镜辞连连起身,微微一笑:“诺里将军。”

“嘿嘿,大家都是老熟人了。”诺里皮笑肉不笑,扯动着脸上的肌肉,煞是别扭。他径直走上主位坐了下来:“不知此次前来,有何贵干啊?”

顾镜辞捧着热茶,淡淡地抬一抬眼皮:“这句话该是我问诺里将军,将军远赴千里来到这里,不知有何贵干啊?”

诺里被噎的说不出话来,脸色变了又变,骨节被捏的咯咯作响。

顾镜辞淡淡笑着望向诺里,仿佛丝毫没有发现他发白的脸色,又转向阿桑:“阿桑姑娘可否回答呢?为何而来?”

“自然是大单于授命于诺里将军,诺里将军才率兵前来的。莫不是霍夫人不晓得其中缘由吗?也难怪,汉人有规定说劳什子妇女不得干政……那霍夫人此行,可就……”阿桑面不改色,挑眉望向顾镜辞,丝毫不惧。

顾镜辞含笑回道:“既然是大单于授命,那么大单于他可有说授命于何吗?莫非就是让你们驻扎在这里,纹丝不动,坐看霍家军浴血奋战,坐视不理吗?”

“夫人言下之意是指责我们大单于冷漠无情吗?这话说的不对。当初可是霍将军写信向大单于求兵,个中缘由……霍夫人想必也是清楚的。怎么就成了我们坐视不理?若是如此也算是坐视不理,那么大单于又何必派军前来自寻烦恼?”

顾镜辞扑哧一笑,摇摇头道:“阿桑姑娘说话真是有趣,我哪里说到大单于冷漠无情了?我也仅仅是想问个明白,诺里将军可愿意与我们并肩而战?”

“你……”阿桑还欲出口,被顾镜辞噎回去道:“此事由诺里将军作答,阿桑姑娘还是不要插嘴的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