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王妃嫁到之喜气满堂 > 第128章

王妃嫁到之喜气满堂 第128章

作者:离岸的水手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10:39:41 来源:爱上中文

两人于宫城外下了马车,徒步走入宫中。

长安王宫规模虽然比不上京都皇城,却也是**古朴,肃穆宏伟。长街上点满了铜铸宫灯,从脚下一直蔓延至无尽的远方,星星点点,如散落黑夜的星子一般。两人手挽着手,缓步前行。

转入举行宴会的未央殿宫门长街,迎面就是一片灯火通明,一大群人簇拥着上前来。

霍寻与顾镜辞相视一眼,忙躬身施礼,恭声道:“拜见祁王,王妃。”

秦烨身着冕服,额前玉珠频频闪动,烛火映衬下显得他脸色柔和,却又隐隐散发一种高高在上的气质。

一旁的霍清婉朝天髻上十二对凤钗,亦是玄色朝服。外面是逶迤的朱色玄衣、里三层外三层的压边素纱中单、凤衣外裳。或许是衣裳厚重的原因,霍清婉似乎有些虚弱,加之八月份的天气闷热无比,更是香汗淋漓,有些力不从心。

霍清婉见了顾镜辞,眉眼间的疲惫一扫而空,连脊梁也微微太高了些。她也不伸手扶顾镜辞,只是依在秦烨身边微微含笑,仪态万千,端庄高贵。

秦烨只是淡淡道:“平身吧。”他星眸一扫顾镜辞,关切道:“夫人身子可好些了么?”

霍寻抢先一步答道:“回祁王,内人身子好多了,多谢祁王关心。太后娘娘身子大好,凤体无恙,实在是可喜可贺。”

“姐姐身子骨弱,经不得风吹,不妨到殿里面就坐吧。”霍清婉笑看着顾镜辞,那温和的笑意几乎完美。

顾镜辞不动声色地望着霍清婉,就是这样,就是这种感觉。如上一世一样的感觉。当他们走到了这一步时,也许,就再也不能回头了。霍清婉,曾经那个与她嬉戏玩闹的腼腆女子,已经完完全全脱胎换骨了。

古有凤凰涅盘一说,她亦是身死过一次的重生之人,只是这样的转变,未免有些残忍。终究,他们的矛头还是指向了彼此——曾经最最亲密的人,曾经骨肉相连,亲如姐妹的人。

“姐姐脸色真是差极了,我改日教慕寒送去一些补品好好给姐姐养养身子吧。”霍清婉美眸一闪,望向一旁低眉顺眼的慕寒。

霍寻轻咳一声,道:“家里也不差这些东西,诚如王妃所言,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还是进去吧。”一句话划出了里外,道明了界限,无形之中,像是一种宣告一般。

他帮顾镜辞紧了紧披风,低首缓步而行,跨入大殿。

两人并排坐下,大殿里已经陆陆续续热闹起来,霍寻却没由得有些低落。那些氏族虽说对其不若之前那般趋炎附势,却也有少者对其十分尊敬。屡屡有人敬酒前来问候,霍寻也只是勉强打起几分精神笑一笑。

顾镜辞心里何尝不明白,只是她不愿意道破,既然彼此明了,又何必捅破窗户纸戳中痛楚呢?

在霍寻的对面,坐的正是一身华服的慕容锦瑟与慕容庄姐弟两个。顾镜辞顿一顿,忽然见慕容锦瑟莲步轻移,款款走来。一步一笑,当真是个风华绝代的尤物。

“怎么?霍将军娶得娇妻都不舍得介绍给本宫了?”慕容锦瑟一身张扬恣意的红衣绕玄色百鸟朝凤的图案,当真是艳到了极点。偏偏却让人觉得她本该如此,红唇红衣,美人如烈焰般张狂。

顾镜辞与慕容锦瑟对视一眼,两人四目相对,一瞬间的刀光剑影让她忍不住嗤笑一声,碰了碰一旁的霍寻:“霍郎,公主叫你呢。”

霍寻缓过神来,只是对着慕容锦瑟压一压身子,道:“公主。”

慕容锦瑟微微眯起桃花眼打量着顾镜辞,口中却道:“霍将军不必多礼,咱们都是一家人,同气连枝不是么,又何必与本宫见外呢?楚国复国大业,还要全靠霍将军谋划呢。”

“公主说的自然,只是毕竟君臣有别,这些也只是臣的本分而已。”霍寻越发谦和,缓缓抬头慢条斯理道:“诚如公主所言,臣尽心尽责为复国大业谋划,只是终究不如公主英名,竟能将眼线按到祁王身边。”

慕容锦瑟冷哼一声,睨着霍寻冷声道:“都知道了?”

“此事还须再议,”霍寻挑眉道:“只是,公主若是再妄加行动,臣也无可奈何了……”

慕容锦瑟眉心微动,却也不置可否,转眼望见一旁的白衣男子,微微舒眉:“对了,霍将军。本宫从民间寻得一位运筹帷幄的谋士,希望能帮得到霍将军一把。”

“谋士?”霍寻微微诧异。

慕容锦瑟嫣然一笑,对着一旁的白衣男子道:“过来,见过霍将军。”

顾镜辞忽然油然而生一种不好的预感,当那男子的面孔逐渐清明,她骤然觉得脑子里轰隆隆的炸开来——是他!是他!是他!

当真是冤家路窄!

那白衣男子,赫然是萧子詹。

萧子詹也未抬眼,只是淡淡地向霍寻作揖:“小生萧子詹,见过霍将军。”

“萧子詹?”霍寻微微一愣,攒着眉头似乎在想些什么。

“见过霍夫人。”萧子詹抬眼望见顾镜辞,却并未有过多的意外之情。

顾镜辞诧异地望着慕容锦瑟,心中的疑窦越来越重,最后只得强作镇定,吐出几个字:“萧先生好。”

萧子詹反倒报以微笑,恰时有尖锐的声音叫道:“祁王驾到!”慕容锦瑟眼珠一转,笑吟吟道:“那我们改日再聊。”话音刚落,她已经回身款款入席。

秦烨与霍清婉搀扶着傅静岚走进来,顾镜辞定睛一看,那个头发花白,憔悴沧桑的女子哪里会让人想到这就是数年前风华绝代,雍容华贵的傅贵妃?岁月不饶人,风霜催更老。任你风华绝代,艳冠天下,还是英明万古,侠义天下,到头来躲不过红颜迟暮,终究化作黄土一柸。

傅静岚的确是憔悴了不少,皱纹如沟壑般深深浅浅的布满那本该细腻如少女般的肌肤上,头发稀稀拉拉的被拢成一个坠马髻,尽管是锦衣华服,终究,是不复从前了。

她微微一笑,傅静岚恰好侧头望见她,顿时那张和蔼的脸变了又变,终究是没有说话。

终究是怨恨的吧,顾镜辞啜饮了一口茶水,叹息了一声。

“参见祁王。”一时众人纷纷下拜,齐声呼道。

秦烨立于正席间,面色肃然:“众卿家不必多礼,平身。”

“谢祁王。”

秦烨坐于席间,缓缓开口道:“今日乃是中秋佳节,恰逢母后身子大好,这才宴请众卿,一来为母后冲冲喜气,而来也是为霍将军与傅将军等众将士补一个接风洗尘的筵席了。”

“恭祝太后娘娘凤体安康。”一时大家纷纷举杯道。

傅静岚微微含笑,点头道:“多谢众位卿家了。”

“敢问祁王,日后作何打算?”忽然,坐在一旁默不作声的尉迟忽然起身,如钟声般的声音带着警醒的意味。

秦烨一时沉默,倒是傅越冷哼一声,先开了腔:“作何打算?自然是继续东进帝都,‘清君侧,诛奸臣’了。”

尉迟摇了摇头,对着傅越笑道:“傅将军多虑了,老夫问的是祁王,而非傅将军。莫非傅将军与老夫一样,耳背么?”

“你——”傅越一时间被噎的说不出话来,脸上青一阵白一阵。

秦烨闭目思量许久,才微微睁眼,对着尉迟和颜悦色道:“傅将军说的倒也无错,东进必定是最终选择。”

“既然祁王如此认为,那么敢问祁王一句,闲置霍将军又是何道理?”尉迟咄咄逼人,反诘道。

此言一出,四下惊叹。

“这楚国的老臣未免也太过于嚣张了吧?”

“就是啊,都质疑其祁王来了,将来还不得反了天了?”

“要我说,咱们秦国的事情怎么轮到他们楚国插嘴?所谓防人胜防虎……”

……

一时间大家都在窃窃私语,尉迟立于大殿中央,阖上眼皮等待着祁王秦烨的回答。

秦烨一字一字道:“霍将军身负重伤,刚刚经历过波动,实在是不适合再行行军打仗。我军经此一役,损失惨重,尉迟先生也都是知道的。此是不大适合出兵,军队也在修生养息,好为接下来的东进做准备。霍将军乃是本王手下大将,骁勇善战,所向披靡,本王对其甚是看重。不知道尉迟先生从何得出本王放空闲置霍将军的结论呢?”

“寻儿一直自认为对祁王有愧,故此老夫才冒犯直言相问……”尉迟望一望霍寻,点头笑道:“如此一来,倒是老夫多虑了?”

“尉迟先生心中所想,本王明白。”秦烨不怒反笑,道:“请先生放心,本王对于霍将军是绝对看重的,胜败乃兵家常事,对于之前一役的失利,本王无心责怪霍将军。”

霍寻起身举杯,不卑不亢:“多谢祁王宽恕。”

“无妨,你我之间,还需言谢么?”秦烨举杯相向,温言道。

尉迟道:“老夫还有一问,烦请祁王告知。”

“尉迟先生请问。”

尉迟望一望傅越,道:“听闻祁王得了一块宝玉,请天下能工巧匠打造了一块大将军印,不知祁王打算任命谁为大将军?”

秦烨四下望一望,道:“先生以为呢?何人可堪当重任?”

“老夫举荐霍将军。”

傅越当即反驳道:“霍将军青阳一役想必是受了不少的打击,听闻霍将军戍守边关从军数十年未曾一败是么?这次可栽了个大跟头了。还是好好休养,免得到时候再出岔子了。”

顾镜辞笑盈盈地望向傅越:“傅将军这是在说霍郎轻敌还是在说祁王指挥失误?”

傅越脸色一白,秦烨对他挥了挥手,傅越不甘地叫了一声:“祁王!”秦烨瞪了他一眼,他才愤愤坐下。

“大将军一职,事关我军的生死存亡,本王还还需再行斟酌考虑一番。既然尉迟先生举荐霍将军,本王也会酌情考虑。”秦烨轻轻一笑:“老先生乃是昔日乱世十大谋士之首,日后还需请老先生多多指教才是。”

尉迟微微一笑,道:“老夫已经年过古稀,指教算不上。这天下风云变幻,早晚是你们年轻人的。楚国乃是老夫故国,霍家乃是老夫恩主,老夫权当是为故国,为恩主尽些力气罢了。”

歌妓舞女变着花样歌舞,时而赞颂傅静岚,万寿长安,长乐未央等溢美之词;时而称道说是万古基业长青等。筵席上的众人亦是各怀心事,沉默地看着那歌女的表演。

顾镜辞小酌几杯,感觉脸颊有些滚烫,脑中轰隆隆的颇不宁静,于是就悄悄携着诗意离了筵席出门透风。

“小姐,您刚刚脸色有些不对,可是出了什么事么?”诗意心思本就玲珑剔透,小心翼翼地问道。

顾镜辞立于屋檐下,沉默片刻才发问道:“很明显么?”

诗意道:“可不是,脸都白了。吓得奴婢以为小姐撞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顾镜辞不觉蹙眉,最后怅然一叹:“罢了,只是有些伤感罢了,无妨。”

她静静地立着,觉得越发猜不透了。萧子詹与慕容锦瑟有什么关系?既然他们有关系,也就意味着萧子詹之所以刺杀顾镜辞乃是慕容锦瑟授意为之。慕容锦瑟……

坏了!

慕容锦瑟为何如此针对于她?为何又敢明目张胆的把萧子詹引荐于霍寻?除非她坚信顾镜辞不敢将当初的事情告知于霍寻……而事实上,她的确不愿意告诉霍寻……

好一个心机深沉的女子!

她想方设法除去自己定是有什么原因的……

“小姐,起风了,咱们回去吧。您身子骨还很虚弱,若是病了姑爷又要抱怨奴婢了。”诗意陪着顾镜辞立在长廊上。忽然一阵冷风吹过,拂乱她发丝。

顾镜辞转头对她笑道:“夜色如水,难得有这般宁静偷闲多好。前殿那里面又闷又吵,闹得我脑仁疼。”

诗意颔首,道:“那奴婢去帮小姐拿披风来。”

望见诗意渐渐远去,顾镜辞凭栏独坐,望着远处的点点星火,心里思绪万千。

“夫人为何独立寒风之中?”忽然有一个清亮的声音传来,昏暗的走廊尽头缓缓行来一个月白色长袍的男子。男子身段欣长,清逸隽永,那身上的白袍恍若是最洁白柔软的月光织成,温暖而又柔软。

顾镜辞眸光一闪,心中隐隐作痛着。那一双琥珀色的眼睛,烁烁摇曳着水汽,充斥着许多复杂的情绪。顾镜辞只是微微低头道:“萧先生。”

萧子詹凝望着顾镜辞,蓦地笑道:“一别数年,夫人风姿依旧。”

说的潇洒,心中终究是有痛。一别数年……何止数年,那距离,相比陌生人又多了几何?

“先生……”顾镜辞幽幽苦笑,转而改口涩涩道:“子詹。”

顾镜辞抬眼的瞬间,望见萧子詹清朗俊秀的面庞。昔年在淮南之时,早早就有人来家里为她提亲。父亲曾摸着她的头与她笑称,我家镜辞模样好,生的又聪慧,嫁人便要嫁如子詹这般的男儿才算是不辜负自己。

一别数十年,当初的笑语早就随着那场大火消散殆尽,随着往事的洪流被湮没,被遗忘……而他们,左不过是那些被洗刷过后残留下的可怜人。拖着疲惫的身躯,承受着时间带来的压力,在这个世上,继续举步艰难,浑浑噩噩的走下去。

相见之时,早就是彼此陌路,不复从前了。

“你在想什么?”许久,萧子詹徐徐开口,像是哽咽,像是反问,充满了疲惫之色。

顾镜辞定定看着萧子詹,“不想解释些什么吗?”

“说来话长,这十年,我经历了很多。”萧子詹低低絮语着,那声音早已没有昔日的年少轻狂,倒像是经历过世事沧桑的老者一般,“那场火,没有烧死我,却让我不得不成为另一个人——他也叫萧子詹,只是他不是那个淮南萧家的公子,他是一个隐士,没有人知道他从哪里来,也没有人知道他会到那里去。”

顾镜辞心中猛地动容,她慢慢上前,轻轻抚摸着萧子詹的脸,“告诉我,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镜辞!”萧子詹后退了一步,摇了摇头。

顾镜辞慢慢逼近他,蹙眉沉声道:“为什么?子詹?为什么你不愿意以真面目示人?连我也不行么?我是顾镜辞啊!”

萧子詹缓缓摇摇头,坚决道:“你是镜辞,我却不是他了。你该明白,正如你已经嫁人,已经有一个可以执手一生的男子了,你已经不再需要我了。”

“不再需要你?”顾镜辞冷笑,“你在怕什么?这里面究竟有多少秘密在里面?”

萧子詹平静地看着她,忽然抬起手自耳后缓缓划开一道裂痕。顾镜辞盯着他手里的动作,慢慢的揭开那薄如蝉翼的人皮面具,看见了那张原本的脸。

那张丑陋的,爬满了烧痕的脸。

秦烨并没有过多的沉浸在母亲逝去的悲伤里,在傅静岚逝去一个月大丧期满之后,他传信来叫霍寻到王宫中商议军情。

霍寻带着顾铮等人进殿,一进门就看见沙盘四周围绕着秦烨,傅越,还有一个青色官服的男子。霍寻以礼相见,赫然瞧见那青色官服的男子骤然转身,竟是司徒空。

霍寻嘴角微微勾了勾,挑眉道:“司徒大人?”

秦烨朕低头研究地图,闻言抬首道:“是本王让司徒大人来的,怎么,霍将军似乎很惊讶?”

“臣并无多虑,故人相见,仅此而已。”霍寻微微低首,谨慎道。

秦烨点点头,随口道:“霍将军可知,本王为何迟迟不肯动兵么?”

“敌我悬殊过大,我军兵力不足六万余人,而徐进则有着数十万的主力军队和后援团队。而且冬日渐进,此刻动兵绝非易事。”霍寻一一道来。

“不愧是征战数十年的霍大将军,虽然身在小小长安城中,却对于军队之事了如指掌。”傅越不咸不淡地说了一句,颇有鄙夷与挑拨的意味。

顾铮淡然道:“还请傅将军注意言辞。”

傅越受秦烨眼神示意,不在说话。

“关西征兵的通告已经发出去了,应征者寥寥无几。”秦烨叹息一声,对上霍寻的目光道:“霍将军心里有主意应对么?”

霍寻低头思酌一会,道:“主意不是没有,就是此事事关重大,臣……”他着意压着后面的话,转而深深看了傅越和司徒空一眼。

司徒空见势只得躬身道:“臣现行回避。”

赵志云和岳钧顾铮三人听了也纷纷告辞,只剩下傅越冷冷看着霍寻。

霍寻为难地看一眼秦烨,秦烨挥挥手道:“傅将军,你也先回避一下。”

傅越极不情愿地离去,一时间偌大的宫殿只剩下霍寻与秦烨。他微微地笑一笑,道:“祁王可曾想过,我们能借兵。”

“哦?借兵?问谁借?”秦烨满脸疑窦,不可思议地瞧着霍寻,不觉摸了摸下巴,蹙眉思考起来。

霍寻笑道:“除了秦楚,王爷莫非忘了还有突厥人么?”

“突厥?伊卓?”秦烨闻言一顿,然后又是疑云满面:“伊卓会借兵?莫非……莫非……”

霍寻沉声道:“臣许给过伊卓一些东西,故此,要求他答应臣了一件事情。如今之计,唯有问其借兵了。这也许是唯一的法子了,虽然冒险一些,但是比起现在的举步艰难,还是值得一试的。”

秦烨不由得陷入深深地沉思中,不可否认,伊卓绝对是一个无比强大的外援,甚至突厥的兵马军队比秦国的铁骑还要厉害许多。百年前,九州大地混乱不堪,正是诸侯混战之时。突厥就是靠着兵强马壮,一举南下中原腹地,一度摧毁楚都长安,直逼大秦京师外的朝阳关。为此,九州诸侯才有着唯一一次团结一心抵抗外敌,合九州之力,终于将其赶回漠北草原。楚国皇帝更是恼羞成怒,复兴大楚之后派大将霍将军率兵镇守西北,才保的百年平安。

如此一个强劲的敌人,若能化为己用,无疑是一个福音。但是天晓得霍寻许给了伊卓什么,天晓得伊卓会不会中途改变主意,再次借机南下,祸及中原。

用得好,就是福音;反之,则是祸水。

秦烨沉默不语,心中反复掂量着。一时间大殿里静悄悄的,大菱格窗透进来万丈光芒,落在秦烨身上,那些盘龙刻丝越发闪耀。过了许久,秦烨才开口道:“问伊卓借兵之事,霍将军有几成把握?”

霍寻道:“六成把握。”

“伊卓叛乱改变主意呢?霍将军可有几层把握将其制服?”

霍寻顿了顿,躬身道:“臣没有把握。”

“哦?没有把握?”秦烨好奇地玩味着霍寻的话,不觉摇摇头。

霍寻低声道:“臣的意思是,我们可以和伊卓做一笔交易,比如,分封他一些土地,裂土封王。先将其稳定下来,再逐步分化其势力……”

秦烨蹙着眉头沉吟许久,微微挑一挑眉,感慨地叹息一声:“那这件事——本王就全权交由霍将军负责了。东进之事,成与败,皆靠将军了!”

“臣一定不负祁王所托,必定助祁王夺得大统!”霍寻信誓旦旦道。

不久,霍寻修书一封,送至突厥王庭之中。

茫茫大漠,千里苍苍,一望无际。几只雄鹰盘旋在低空,湛蓝的天空下牧羊人的歌声苍凉悠远,风吹草低见牛羊,草原里一片和谐的景象……

在远处的高山之上,坐落着一顶巨大无比的帐篷。帐篷顶端是飘扬着玄色狼图腾的一面旌旗,苍狼神,那是突厥人心中至高无上的尊者,代表着无上的统治权利。

伊卓此刻正歪倒在王座上琢磨着那一封书信。

自从和霍寻定下约定,他利用那批不少的嫁妆维持草原牧民渡过了三个月的天灾。终于,天降甘霖,牧民们得以重新存活。所有人无不对他感恩戴德,连四个贤王也不敢再多言语。同时,他利用那批从中原带来的种子,教牧民们开垦荒地,播种粮食,草原牧民得以安居乐业。

正是一片和乐安宁之时,这一封信送到了他的眼前。

信上一一陈述了他们所遇到的情况,其实哪怕霍寻不提,中原大地此刻发生的一切伊卓也都心知肚明。两子夺嫡,造反之路,更是一场复国者与野心家之间的角逐。人心叵测,祁王秦烨为了皇位不惜反了手足,朝堂之中的秦尧动用秦国隐藏的实力去剿灭祁王,而楚国势力逐渐借助祁王而成长起来,准备坐收渔翁之利……

中原局势大乱,每个人都在博弈,希望成为最后的赢家。

乱了!

离中原大乱已经不远了!

伊卓猛地坐起来,冷声道:“来人!”

门外进来一名女子,身着胡服,面容清秀灵动,正是阿桑!自从慕容锦瑟逃离大漠之后,阿桑作为伊卓的心腹被重新派遣回伊卓身边。她虽为一女子,实则早已经是伊卓最得力的左膀右臂。阿桑只是屈一屈身子:“大单于。”

伊卓面色如铁,道:“去叫诺里来,本王有要事吩咐他。”

阿桑心中已经猜测到少许,眸光一闪,躬身退了出去:“是。”

不多时,阿桑已经带着一身铁甲的诺里前来。诺里满头大汗,俨然是刚刚练兵回来。他一抱拳道:“大单于找我有事?”

“霍寻要我们出手,借兵。”伊卓端起桌子上的酒杯,小饮了一口。

阿桑早已猜到几分,此刻暗叫不好,忙道:“大单于!万万不可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