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珠 > 第22章

重生明珠 第22章

作者:七和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5:45:26 来源:免费小说

  郑明珠又笑道:“不过既然你小叔子出了这样大的事,妈妈也不好再在我这边管事了,还是回太太那里去吧。”

  顾妈妈一震,连连哀求道:“少夫人开恩啊,奴婢伺候少夫人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这样把奴婢撵回去,奴婢也没有脸见人了。”

  郑明珠冷冷一笑:“这么多年,妈妈只怕也捞了不少了,也该知足了,妈妈也放明白些,我这已经是看在多年的情分上了,不然哪有这样轻省。”

  顾妈妈瘫软在地上,抬头看到的是郑明珠不屑的目光,屋里丫头有的目光躲闪,不敢看她,有的幸灾乐祸,满眼快意,但没有一个丫头敢说一句话。

  也不过才半个月前,这些丫头还在她手下战战兢兢地,想打就打,想罚就罚,如今……

  还想再求,见到的却是郑明珠冷淡的脸色,并不看她,完全的不屑一顾。

  顾妈妈知道大势已去,止不住悲从中来,不禁放声大哭起来。

  丫头们都吓了一跳,有伶俐的就连忙连拖带拉的把顾妈妈弄出去,小声埋怨:“妈妈还闹呢,越发连累了人。”

  郑明珠皱眉,吩咐玲珑:“叫几个婆子来,把她关到空屋子去,等太太来领人吧。”

  玲珑忙应了,自出去办事。

  郑明珠终于出了一口气,这辈子头一遭这样憋闷,今天总算收拾了这婆子,其实已经算克制的很了。

  外头的粗使婆子并些小丫鬟,见顾妈妈落得这样,不由的都合十念佛,一边趁愿一边惧怕,有的就说:“连顾妈妈也这样没脸,咱们算什么,趁早儿安分着吧。”

  把顾妈妈在院子里拖了一路,震慑效果十分明显。

  郑明珠心情也好,收到了银票,找回了许多金银首饰,又收拾了那个嚣张跋扈的婆子,她连午饭都多吃了半碗,午饭后照例睡个午觉。

  刚醒,就有丫头在院子里报:“大爷来了。”

  还真的挺早的!

  郑明珠人还有点迷糊,迎到了门口:“大爷外头没事么?这样早。”

  她眼睛还有些迷蒙,倒越发显得媚眼如丝般,与平日里的端庄判若两人。

  陈颐安虽是心中有事,也禁不住趁屋里一个丫鬟也没有在她脸颊上亲了一下,倒把郑明珠吓了一跳。

  刚想娇嗔的埋怨一下,陈颐安却正了脸色,一脸正经的说:“有个事儿要跟你说一说。”

  郑明珠见他慎重,便收了脸色,转头看着他。

  陈颐安斟酌了一下语气才说:“今日早朝后,岳父大人叫了我说话,说是你的嫁妆事宜,他已经知晓了,昨儿岳母又在家里审了奴才,两位老大人都气的不轻,没想到这些奴才这样无法无天,仗着主子年轻脸嫩,岳父说,他已做主要换掉如今你在京里铺子的大管事,重新给你挑个好的使。”

  郑明珠明白了,父亲这样信任朱氏,只怕也不是一朝一夕扳的回来的,她只是笑问陈颐安:“大爷怎么说的?”

  陈颐安说:“岳父大人都这样说了,我自是应了。”

  嫁妆这种媳妇的私产,夫家从来不好插手,世俗惯例也是由女子的陪嫁家人打理,所以就算陈颐安知道不妥,还是只得答应。

  郑明珠对这点显是在意料之中的,便点头笑道:“我知道了,就这样罢。”

  陈颐安见她一脸淡定,云淡风轻的随便答了这样一句,倒有点不确定了,忍了又忍,还是追问一句:“你知道了?”

  郑明珠依然点头称是。

  她本就没觉得有什么要紧,不管谁挑个管事来,若是好的,就接着干下去,若是不好,她有那个自信随时可以把他揪出来,接着换就行了。

  论起生意上的事儿,能在唐白月跟前弄鬼的人不多,绝对不可能是这些人找得到的就是了。

  不过想一想这件事上安国公郑瑾所起的作用,还真是有了后娘就有后爹,郑明珠觉得,虽说当爹的并不想亏待前头的孩子,可是往往经不起身边人吹风,被人哄几句软话,说些似是而非的道理来,脑筋略不清楚,就会做出些奇怪的事来。

  何况朱氏实在有能耐,郑明珠只那日发作吴建荣的时候和她正式交锋过,凭她那样的口才本事,要哄一个男人实在不难,尤其是那男人又是她同床共枕的夫君。

  反正这一次嫁妆清查事件已经算是尘埃落定,朱氏的多年谋划成了一场空,刚刚开始的收成就被郑明珠不动声色的收了回来,顾妈妈必然是要被收拾的,这样,她的院子就清净了,至少再没有人能够拿捏住她了。

  铺子那边,朱氏就算重新安插一个大管事进来,郑明珠也自信有的是法子收拾他,这一次,看在朱氏养育了当年的郑明珠的份上,也为着郑家的脸面,她算是轻轻揭过,放过了朱氏,若是她还不识趣,下一次,可就没这么轻省了。

  想到这里,郑明珠微微一笑,对陈颐安说:“还要求大爷一件事儿呢。”

  陈颐安等着她说。

  郑明珠笑道:“我铺子这个大管事,虽说亏空良多,我已经答应了太太,他缴回银子我就打发他到庄子上去,如今他缴回来了,我也不想食言,只是我的庄子毕竟才陪过来不久,说句实话,我人都还认不齐呢,也不知道放在哪里方便,大爷能不能帮我一次?”

  陈颐安这样的人自然是听弦歌而知雅意的,顿时明白了郑明珠的意思,她就是要留下吴建荣这个把柄,若是朱氏再敢做什么小动作,自然更好出手。

  郑明珠的庄子里难免有朱氏的人,说不定吴建荣去个三两天,人就没了,陈颐安深知,没有人肯留下这样的把柄的,郑明珠虑的很是。

  陈颐安就笑道:“小事一桩罢了,回头你把人交给忍冬,我会吩咐他去办的。”

  然后陈颐安说:“那新管事呢?你可有安排了?”

  郑明珠笑道:“人还没来呢,不着急,不过就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罢了,大爷不用操心。”

  陈颐安见她这样有把握,并不放在心上的样子,想着的确人都还没来,也无从防范,便就罢了,转而说起别的闲话来。

  郑明珠陪着他说话,顺便打听些帝都的新鲜事,她总是闷在屋里,虽说这几日有事做,却难免想知道些外头的事。

  陈颐安见她有兴致,便说:“我书房里还有几份邸报,叫人送来给你看?”

  郑明珠眼睛一亮:“好呀。”

  如今的邸报早已和以前不同了,她记得三年前就曾改革过,并不仅仅是只给官员看,也在大街上贩卖起来,如今是极大一张纸,分成四页或者八页,甚至内容,也不再是以前清一色的各种奏章和圣上的批示,通常只有第一页才是政论,后面的全是大盛王朝的各种大事,新鲜事,趣事。

  郑明珠一直很爱看,只是这半个月,还没有看到过。

  陈颐安见她有兴致,就叫人去取,郑明珠如获至宝,看到有趣处还与陈颐安讨论起来,两人有说有笑,直看到吃晚饭。

  陈颐安这阵子都歇在郑明珠的房里,郑明珠虽不明所以,却自然不会问他,心中难免有些欢喜,床笫间越发温顺可人,颇有点投桃李报的意思。

  所以陈颐安每每早上起床都心情极好。

  ☆、赴宴

  三月初十是平宁长公主的寿辰的正日子,陈颐安照例是心情很好的起床,说:“今日是姨母的寿辰,咱们只怕得早些去伺候着。”

  郑明珠从镜子里看看他:“也不知母亲怎么安排的,且母亲说过,要带三位妹妹一起去。”

  “我陪你去请安,问一问母亲吧。”陈颐安接过一盏桂圆莲子汤来,只喝了一口就放下了。

  郑明珠便说:“那自然是好的,不过要略等我一等。”

  陈颐安示意无妨,自己在一边坐下,饶有兴致的看着她梳妆。

  因是要紧场合,郑明珠便叫丫头梳了个牡丹髻,戴了赤金五凤朝阳攒珠金凤,风嘴衔着一溜南珠垂在额间,另有一套四朵赤金镶红宝石的鬓花,再选了一对南珠耳坠子。

  郑明珠对着镜子左右照了照,有时候她看着这镜子中的容颜还没有真实感,可是看起来实在是人比花娇,清艳至极。

  郑明珠从镜子里对陈颐安笑道:“大爷瞧瞧这样子可好。”

  陈颐安走过去,双手扶在她肩上,也弯下腰来看,他不是擅长甜言蜜语的人,心中虽喜,嘴里却也只是笑道:“这样就好了。”

  倒是手一向很快,顺手又揉一下她的脸。

  郑明珠娇嗔的把他的手打下去,站了起来:“行了,咱们走吧。”

  今日荣安堂里不止陈夫人一人,郑明珠进去的时候,见陈夫人身边坐了一个男子,约四十出头模样,国字脸,浓眉入鬓,极有威仪。

  这显然就是她从来没见过的公爹,武安侯陈熙华,当今天子重臣,极受宠信。

  郑明珠和陈颐安一起恭恭敬敬的请下安去,陈夫人笑着叫他们起来:“难得今日齐全,侯爷和安哥儿都是休沐,咱们早一些去公主府,也是礼数。”

  郑明珠应了,站到陈夫人身边,陈颐安却是坐到了陈熙华的下手,还没说两句话,就见丫头打起帘子,报道:“二爷四爷五爷来了。”

  随即又是几位姑娘来了。

  原来侯府规矩,只有休沐的时候,侯爷早上会来正房用早饭,几位少爷都来正房给父亲和母亲请安,除三爷陈颐鸿在外读书之外,这一早上算是来齐全了。

  郑明珠不言不语站在一边,陈家这些少爷都是第一次见,二爷陈颐青是陈夫人所出,今年十七了,正在说亲事,三爷陈颐鸿是妾室花姨娘所出,如今在外读书,并没有在家,四爷陈颐礼是妾室林姨娘所出,刚满十三岁,还有五爷陈颐谦,是妾室兰姨娘所出,才八岁,一个个都规规矩矩的站着。

  兄弟姐妹间互相见了礼,陈夫人便吩咐摆饭,郑明珠和陈颐宽一边一个扶着陈夫人,到东次间落座,而公公陈熙华却带着儿子们在正厅吃饭。

  进门前郑明珠回头看看,见陈颐安挨着陈熙华极近,似乎正在说着什么,陈熙华冷峻的脸上就松动了一点,不似先前看起来那么严厉。

  这位公爹好大的威仪!

  郑明珠心想,见几个小叔子在公爹跟前都战战兢兢,大气都不敢出的样子,似乎只有陈颐安不顶怕他,一直在说话,脸上的神情也是微微带笑,并不紧张。

  看来自己的夫君在公爹心中是不一样的。

  郑明珠就放下不少心,也不好多看,如同往常一样伺候陈夫人和几位小姐吃饭。

  吃过了早饭,陈夫人对小姐们说:“昨日我已经吩咐过了,宽姐儿,雅姐儿和娴丫头今日随我去公主府拜寿,你们可收拾齐全了?”

  陈颐宽,陈颐雅和陈颖娴都站起来答道:“昨日就收拾好了,衣服和首饰母亲过了目就换上。”

  郑明珠在一边留心看着,三位小姐不分嫡庶,捧上来的衣服和首饰都是差不多的,只颜色和嵌的宝石略有不同,陈夫人看过了,让她们去换衣服梳妆,又问郑明珠:“我看你这样,是不用换的罢?”

  郑明珠忙笑道:“媳妇想着要伺候母亲梳妆,就先换好了才过来的。”

  陈夫人见这媳妇这阵子温柔懂事,心中也是欢喜,便让她伺候着换了件浅金色缠枝遍地锦长袄,黄色锦缎裙子,又戴了一副赤金镶翡翠的头面,她本就气质雍容,穿了这个颜色,更是贵气逼人,尽显侯夫人威仪。

  郑明珠不由的想起朱氏,朱氏年龄约比陈夫人小十岁,倒是十分俏丽,却差了雍容。

  公主府这个时候到的人并不多,也就是近亲和一些交好的世家,郑明珠扶着陈夫人,带着三位小姐到了上房,那公主府上房正厅极为高大阔朗,极尽富贵之能事,墙上张着大红幔子,墙边是一色的半人高粉彩大花瓶,都插着极绚烂鲜艳的时令花儿,阶下一溜的紫檀木椅子上是簇新的大红五福捧寿的锦缎垫子,两只椅子之间都有同套的紫檀木小几,上首榻上坐着帝国最年长的公主,平宁长公主。

  郑明珠留心看着,长公主今日五十整寿,但看起来只有四十岁的样子,穿着明黄的公主服侍,白皙丰腴,虽不甚美,却是十分高贵典雅,周围还坐了几个妇人,有三个身穿王妃服饰,自然就是长公主的弟媳,几位亲王正妃,也是她的舅母,几位穿着公主的服饰,另外还有两个穿的普通服饰,应该就是驸马的姐妹才对,身边还站着几个穿着大红锦缎袄儿的美妇人,以及林氏,那想必就是些侄女,儿媳妇和侄儿媳妇,正在说笑。

  陈夫人领着郑明珠和两位小姐给长公主磕头拜寿,长公主连忙叫人扶了起来,郑明珠便上前给坐着的几位妇人并这些姐姐嫂嫂们行礼,又对林氏笑道:“嫂嫂倒是到的早。”

  “你哥哥吩咐,叫我早些来伺候姨母呢。”

  那边长公主拉着三位小姐的手看了一阵,又夸了一阵,给了表礼,就叫人:“好生送三位姑娘去后头紫藤廊,小姐们都在那玩呢。”

  然后就笑着招手叫郑明珠:“珠丫头,过来。”

  郑明珠心中打鼓,却不敢迟疑,自从成为郑明珠以来,身边的人,不敢好意歹意,总是不十分待见她,有人冷淡有人客气,也有人装的花团锦簇,却叫她浑身不自在。而这位身份尊贵的公主,不知道又是怎么样。

  郑明珠从林氏跟前过来,长公主就一般拉住她的手,拉着她在身边坐下:“果是瘦了!前日我就听说你病了,惦记到现在,看瘦的这样,如今可好了?”

  郑明珠笑道:“只是一点风寒,如今早好了,还没谢过姨妈赐药。”

  心中有点吃惊,长公主竟然对她这样慈爱?

  郑明珠后来才知道,原来平宁长公主只有平阳公主这一个同母的妹妹,又小着近十岁,从小儿就是平宁长公主带着幼妹的时候多,有几分长姐如母的意思,后来平阳公主早逝,只留下一子一女,而平宁长公主一生生了四个儿子,竟连一个女儿也没有,便更是疼爱自己胞妹这唯一的一个女儿。

  长公主笑道:“果真只是一点风寒,不是被你姑爷气的?若是你只管说出来,有我给你撑腰,不用怕你婆婆。”

  陈夫人在一边坐着,笑道:“哪有这样的姨母,竟教唆我媳妇,幸而我这媳妇是个好的,凭谁也教不坏。”

  郑明珠心中略微明白了些,陈夫人显然和长公主极熟稔,玩笑随意,她便红了脸,低声道:“姨妈说的什么话,就一点风寒,哪里就扯到这里头去了,姑爷自是好的,婆婆也疼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