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重生明珠 > 第23章

重生明珠 第23章

作者:七和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6 05:45:26 来源:免费小说

  长公主笑道:“既然姑爷是好的,怎么还没见你给我生个侄孙儿呢。”

  一屋子都笑起来,郑明珠低垂了头,把脸绯红了:“姨妈!”

  长公主身后有个穿着大红百蝶穿花云锦长袄儿的丽人笑道:“珠妹妹都嫁人了,还这样害羞。要不回头咱们问问妹夫好了。”

  说着就掩嘴笑。

  长公主笑道:“你当人人都像你这丫头这样不害臊不成。”

  “子嗣大事,做什么要害臊,姑母这是偏心,只疼珠妹妹,就不疼我。”那丽人说话爽利,姿态大方,郑明珠心中先就有了几分好感。

  其实郑明珠本身也是爽利个性,除了在陈颐安跟前,因仿若新婚,还大方不起来,平日里实在不是这样害羞的,商家之女,本来教养上就要松泛的多,她更从小就不是养在深闺里的,时时见着外人,和高门深闺的娇小姐自是不同,只是如今她头一次到这样地方来,许多该认得的人都不认得,只觉得头皮发麻,实在担心的很,只得装羞怯,少说些话,多听多看,只望过了这一关。

  正说着,一个乳母抱着一个襁褓进来,笑道:“哥儿醒了,找世子妃呢。”

  那丽人忙走过去接过来,又对郑明珠笑道:“珠妹妹过来瞧瞧你侄儿,回去也赶紧生个这样胖的。”

  一屋子人都笑起来,连陈夫人都站起来过去看,长公主说:“这丫头生个胖小子,就美的这样,到处显摆呢,当谁没生过儿子似的。”

  她笑道:“生个小子不难,生个这样胖的小子可不容易,姑母瞧瞧,生下来就七斤重,又能吃的很,两个奶妈子不够他吃,您瞧瞧这腿这胳膊,闹起来我还抱不住。”

  郑明珠此时已经知道了这丽人是谁,自从知道要来长公主府拜寿,郑明珠就琢磨过了,长公主是亲姨母,她的近亲也是自己的近亲,要说不认得实在说不过去,所以郑明珠未雨绸缪,早早的就扯着翡翠问了许多话,打听了许多细节,指望能从蛛丝马迹上猜出身份来。

  ☆、貌美的表小姐

  现在看到这位世子妃称长公主为姑母,又看到这个哥儿,郑明珠便知道了,这是四舅舅安亲王府的世子正妃,旧年底刚生了嫡长子,还没取大名,如今都叫着元哥儿。

  这位世子妃是当今深得帝宠的贵妃娘娘嫡亲的侄女儿,如今中宫无人,贵妃娘娘代掌凤印,家族却并不十分显赫,原只是川中望族卫氏,并无爵位,却没料到当年送进宫做秀女的一个小小庶女,深宫十载,竟然飞上枝头做了金凤凰。

  至此,家族立即显赫起来了不说,自己一房兄弟姐妹都身份不同了,原本的庶子庶女顿时就高贵起来,而这位世子妃的父亲,原本只娶了一个知府的女儿,可如今乘了贵妃的东风,他的长女竟被皇上指婚为亲王世子的正妃了。

  郑明珠在听翡翠说的时候就听出来她语气中隐隐的不屑,心中不由叹息,丫鬟的这种态度自然是从主子的态度里来的,不用想也知道,出身显贵,个性又清高的郑明珠怎么看得上这样的世子妃?

  可现在的郑明珠完全没有这样的负担,倒是觉得这世子妃大方明丽,性子又爽利,先就有了几分好感,此时见她这样说,便过去看元哥儿。

  见果然生的肥壮白嫩,睁着一双乌黑滚圆的眼睛看来看去,花瓣般柔嫩的小嘴一咧,就笑开了。

  几个贵妇人都连声夸哥儿长的好,郑明珠使个眼色,玲珑便捧了盒子过来,这是郑明珠早准备好的,原本的郑明珠看不上这位世子妃,世子嫡长子的洗三礼都托病没去,郑明珠无法,只得认命的补救,虽不知道今儿世子妃会不会带哥儿来,也准备好了厚礼,如今果然就用上了。

  郑明珠亲手把盒子交给世子妃,笑道:“前儿元哥儿的洗三礼,偏我病了,今儿想着哥儿或许会来,也好补上。”

  世子妃倒是露出一点讶异来,很快就敛了下去:“妹妹已经赏了元哥儿许多东西了,怎么又这样客气?”

  并没有叫人来收。

  郑明珠笑道:“那怎么一样,这可是我亲手给他的,怎么,还不兴我疼侄儿了?”

  世子妃便笑了,示意丫头收了盒子,笑道:“既这样,我就厚着脸皮替元哥儿收下了,咱们元哥儿果然有福气,长辈都这样疼他。”

  说笑了两句,世子妃笑道:“妹妹要不要抱抱他,瞧他这眼珠子只看着妹妹,显是想要妹妹抱。”

  郑明珠眨眨眼:“我倒是想抱抱,可是他这样软,我怕抱着他不舒服……”

  满屋子的夫人们都笑起来,有个穿着王妃服饰的女子说:“珠丫头不用怕,元哥儿若是不舒服了,会哭的,决不会忍着。”

  这个时候发话,想必是元哥儿的祖母,安亲王正妃。

  于是,笑的就越发大声了。

  郑明珠倒真有点跃跃欲试,她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小这样可爱,胖乎乎软绵绵,又满身甜香的小家伙,小心翼翼的伸出手去:“那我试试,嫂子你可别走开……”

  世子妃笑着教她抱孩子:“手托着他的脖子这里,还有这里也要托住,挨着你就行了,你看,他都不怕,你怕什么。”

  元哥儿果然不怕,笑嘻嘻的,还伸手抓她的耳坠子。

  郑明珠喜欢的心都要化了。

  正热闹的时候,外面有丫鬟报:安国公夫人到。

  郑明珠只得把安哥儿交还给世子妃,与林氏一起走到屏风跟前迎接,朱氏穿了件宝蓝色织金牡丹广袖斜襟长袄,云碧色裙子,身后跟了三个女孩子,其中两个郑明珠认得,是朱氏的两个亲生女儿,**和明真,都穿了一式的锦绣妆花的锦缎褙子,只一个是石榴红,一个是银红,俏生生的站在一起,另一个穿着鹅黄色暗纹如意团花褙子的女孩子却是不认得。

  那女孩子极是美貌,约十三四岁的样子,却已经有了隐约风华,容颜堪称绝色。

  郑明珠和林氏给朱氏行礼请安,朱氏忙一边拉了一个,笑道:“珠儿倒来的早。”

  郑明珠笑道:“姨母的寿辰,自然要早些来伺候。”

  三个女孩子都蹲身行礼,叫了姐姐和嫂嫂,郑明珠看林氏一眼,见她容色淡然,并无诧异之色,心中已经明白了几分,便退开一步,让林氏去扶朱氏,两个妹妹就上来一边一个挽了她,笑道:“昨儿太太说要带我们来公主府,妹妹就知道能见着姐姐,心里就一直盼着呢。”

  郑明珠笑道:“就是你们两个小家伙最会说话,倒是只说惦记我,也没见你们孝敬你姐姐。”

  **笑道:“姐姐这就说错了,妹妹们正是有东西要孝敬姐姐呢。”

  说着**身后的一个丫头上前来递了一个盒子,**接过来,双手捧到郑明珠跟前,笑道:“刚得了这个,我就想着姐姐定会喜欢。”

  明真在一边笑道:“可不是,就这一件,三姐姐说是给大姐姐留着的,都不许我摸一摸,我倒不信,我就能摸坏了不成。”

  语气里有几分酸溜溜的。

  郑明珠打开盒子一看,却是一本诗集,蓝色的书皮,看起来很陈旧,还有点卷边,但字体大方圆浑,端庄拙朴,极有风骨,一看就是名家所书,竟然是一本古籍!

  郑明珠倒是讶异了一下,她虽不大懂,也知道这样的古籍价值不菲,她仔细的看了**一眼,见她也在看着自己的神色,自己眼睛看过去的事情她柔声说:“姐姐素来爱这些文玩古籍,不像妹妹们,原也不大懂,妹妹便想着,这本子在我这里也是搁着白费了,便来孝敬姐姐,不知姐姐可喜欢?”

  郑明珠不是很明白,索性坦白的道:“太贵重了,你该留着它,今后放在嫁妆里也好看。”

  **就红了脸:“姐姐说什么话呢,莫非是姐姐看不上,那便还我好了!”

  郑明珠倒是很有一副你不说清楚我就不收的想头,郑**心中叹了一口气,拉着郑明珠走快了几步,避开自己妹妹和后面那位姑娘,低声说:“昨日爹爹回家,发了脾气,我才知道,娘竟这样对不起姐姐,可是我是女儿,再不能说娘的,只得来给姐姐陪个不是,娘一直疼爱姐姐,我想着,也是担心姐姐不大会的缘故,但怎么说也是娘欠考虑,一时就糊涂了起来,还求姐姐看着素日的情分,别放在心上才是。”

  郑明珠眨眨眼睛,朱氏竟养出这样的女儿来!且不论她说这话到底是真心假心,可是她十分聪明,英国公回家发了脾气,到底是怎么发的她不知道,但到现在都没有动静,想必是朱氏把事情圆了过去,可现在,郑**却说的十分笃定,显然是个明白人。

  可她现在这样,是求自己放朱氏一马还是真的觉得朱氏对不起自己来陪不是呢?或者两者皆有?

  郑明珠现在看不清楚,她也不用看清楚,她只是坦白的说:“太太于我有养育之恩,些须小事,哪里会放在心上,想来也是奴才奸猾,挑唆主子罢了,妹妹且放宽心,我自是明白的。”

  郑**微微露出一点黯然之色,自己的猜测原来是真的!

  大姐姐说的这样明白,此事并非是出于担心,而是有意,只是大姐姐念着娘的养育之恩,并不愿意追究罢了。

  唉,娘真是太糊涂了,国公府这样的基业,难道还会委屈得了她们母女并兄弟不成,怎么就动起这样糊涂的心思来。

  郑明珠这个时候倒觉得这个妹妹有点意思,便就叫丫鬟收了礼,又与她挽手笑道:“你放心,再不会有事的,便是有事,今后你的添妆姐姐也不会不给的。”

  说的郑**登时就羞红了脸,不依的说:“这也是做姐姐的说出来的话,哪有这样欺负妹妹的!”

  郑明珠笑的很愉悦。

  却正好一眼瞥见身后那位不知道谁家的姑娘冷冰冰的脸色。

  引着三位姑娘进去了,朱氏母女给长公主磕了头,便笑着引了那位姑娘给长公主磕头,长公主笑道:“这是谁家的姑娘,倒好个模样儿。”

  这也是郑明珠的疑惑,她就看了林氏一眼,林氏会意,轻轻的走过来,在她耳边低声说:“这是太太娘家一个远房的侄女儿,家里也不知道是做什么的,我也不知道她家是怎么搭了太太这条路,送进京来。”

  整句话没有一个字议论,可议论的意思却再清楚不过了,郑明珠佩服的五体投地,这才是大家子精心教养出来的闺女呢,哪像原本的郑明珠那样的糊涂,又哪像自己这样的野路子。

  这说的是家里不知道做什么的,意思就是家里中落的不值一提,出身很差,而后面一个不知道怎么搭的太太这条路,那多半就是说这是太太有心选的,而送进京来这四个字最妙,透出了许多意思。

  姑娘生的绝色,帝都又多的是王孙贵胄,太子兄弟都大了,皇上也不是极老,进京是要干什么,简直表达的太清楚不过了。

  郑明珠想,若是别人跟自己打听这姑娘,自己肯定只能干巴巴的说,姑娘太漂亮了,送到亲戚府里,希望能找个好亲事。

  哪有林氏这样婉转又清晰,还能表达出自己不屑的话来得精妙呢。

  送进京和送进府,只差一个字,意思却差的太远。

  郑明珠越想越觉得妙,抿着嘴只是笑,只林氏倒觉得自己这小姑子越发疯疯癫癫的了,虽比以往显得明白些,举止上反而更疯癫些,不由的轻轻拉拉她的袖子。

  郑明珠看了林氏一眼,连忙收敛了些,又笑道:“那太太带来这里,是什么打算?”

  林氏倒是十分正经:“这和咱们可不相干,用不着去打听她。”

  郑明珠被这个端庄的嫂子教训了,不由有点讪讪的,又想起一事:“那日的事,还没多谢嫂嫂呢。”

  林氏说:“这是世子爷吩咐的,我也只是替他办一办,妹妹不用谢我,只要觉着使起来好了,也就罢了。”

  这嫂子好无趣!

  郑明珠撇撇嘴,却又不肯放过她,自己就这一个嫡亲嫂子,跟在她身边,她怎么称呼人自己也怎么称呼,基本错不了。

  这是郑明珠今天走进这公主府,正发愁的看着满眼自己该认识却不认识的人时,看到林氏而闪现的灵光。

  只要抓紧林氏,出错的可能性就低多了!

  所以郑明珠哪里敢得罪她,此时就站在她身边,笑吟吟的看着这场面越发热闹。

  ☆、指点与八卦

  来拜寿的人越发多起来,这极阔大的厅里更是花团锦簇,热闹非常,除了上头长公主处是焦点之外,其他地方也是热闹非凡,要好的,需要交际的,或有不知道什么目的的,都各自凑了圈子。

  身份略差些的,还只能在偏厅或者在后头花厅坐了。

  而林氏与郑明珠因还年轻,能与她们交际的年轻媳妇和姑娘们,或是要服侍婆婆,或是要被母亲带着交际,一时间都还没空来,只需要应付行礼问好的就罢了。

  倒也轻松。

  郑明珠只留意着朱氏与陈夫人各自的交际,在她看来,两人都说笑随意,极为游刃有余,且上赶着她们的也都不少,偏又泾渭分明,并不像是交情深厚的姻亲。

  郑明珠倒有点想不明白了,嫡长子娶嫡长女,这代表的绝不只是一桩婚事,这更是代表的两个家族的态度,怎么说也应该同声连气,利弊一致才对,而这两位贵夫人,作为两族的宗妇,怎么会这样泾渭分明,互不理睬。

  她哪里知道,这两人互相看不顺眼,全是因为她呢!

  想了一会儿,郑明珠还是没敢问林氏,只大着胆子问着林氏围绕在朱氏和陈夫人身边的那些夫人的状况。

  “嫂嫂,你瞧那个穿真紫色褙子的夫人,我瞧着倒是面善,一时却想不起来是谁了。”

  林氏瞥了一眼:“这个你自是不记得,那是云贵总督的夫人,是明艳未来的婆婆,燕大人去年才升的总督,那个时候这位燕夫人和家里的公子小姐们也才按例送到帝都定居的。”

  唔,原来是新贵,要进入帝都的上流圈子,自是只能通过国公府这样的高门姻亲,怪不得嫡子娶庶女呢,这门亲事有学问。

  过一会儿,郑明珠又问:“咦,嫂嫂你瞧我婆婆旁边那个穿绿的姐姐,好亲热!”

  于是林氏又看了一眼:“姐姐?这个你得叫妹妹,谨郡王世子的填房,才十七岁,我记得成亲的时候,你也去了的吧?”

  既然是谨郡王世子,那就是表哥,肯定是去了,郑明珠眨眨眼:“自是去了,只是她那个时候和现在好像长的完全就不同似的。”

  林氏抿嘴笑:“这倒也是,那种打扮谁认得出人来。”

  两人一起笑,郑明珠放下心来,继续发问,林氏给她搅的不得安生,可到底是姑奶奶,不好得罪,只得耐着性子一一解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