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科幻 >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 第200章

民国三十年灵异档案 第200章

作者:道门老九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3-12-26 04:35:14 来源:免费小说

  当时,英国士兵的餐桌上,见得最多的是坚如磐石的咸肉。英格兰之战时,许多英军水军甚至还在吃十多年前的腌牛肉,这些牛肉变得像红木一样坚硬,于是水兵把它们雕刻成军舰,涂上油漆,用砂纸打磨光,挂在住舱的横梁上。

  在这种情况下,易储存的罐装斯帕姆午餐肉显示了其重要作用。一年之间,英国战争部花费数千万英镑,采购了数亿罐斯帕姆午餐肉。午餐肉里几乎不含任何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健康无甚帮助,但它提供的热量对保持士兵的体力至关重要。在炎热的战争中,由于鲜肉难以长久保存,斯帕姆更成为战略物资。在铁皮罐头盒子里加热的午餐肉炖杂菜,成为二战中英法联军的共同记忆。

  不过,斯帕姆午餐肉的最大客户——英国士兵,却给这种似乎永远吃不完的倒霉罐头起了种种耸人听闻的绰号。如“代用肉”

  “仿制肉”

  “下水肉”等,流传最广的是“灵肉”。在他们眼里,斯帕姆午餐肉就像敌人的子弹和肆虐的疾病一样,纯属“应该消灭的对象”。

  因为在军营中,厨师们会在早餐时煎斯帕姆,正餐时烤斯帕姆,晚餐则将斯帕姆作为肉馅夹在玉米饼里,第二天睁眼起来,早餐仍旧是斯帕姆馅饼……

  为此,一些英国士兵还编了一个顺口溜:“杰克逊吃他的橡子面,格兰特在嚼黑麦,托迪在啃毒牛肉,他们吃的都比我们好,因为我们肚子都有一条蠕动的怪物,那就是斯帕姆午餐肉!”

  对于生活相对艰苦的苏联红军来说,进口的斯帕姆倒是极受欢迎。红军战士把午餐肉烧成糊状,直接抹在掺杂了木屑和糠皮的黑列巴(俄国传统面包)上,有时还洒上盐和生葱头,口味更佳。

  “虽然所谓的荷美尔公司有弄虚作假的嫌疑,但我不得不承认,这种午餐肉很适合军用。”陈天顶没想到,小小的一盒罐头,在华伯涛的嘴里竟还有这样一段有趣的历史。

  “是的。”华伯涛笑着点了点头:“只花上三分之一的价格,就能让自己的士兵吃到等量的肉食,而且携带方便,利于储存。相信,单凭这两个优点,就足以让各国政府动心了……”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中,这种毫不起眼的午餐肉,起码拯救了数万名英国士兵的生命。”

  华伯涛说道。

  “好,现在我算是彻底明白什么叫午餐肉了。”陈天顶将打开的长方形罐头放在了一边,然后咯吱咯吱的撬开了另外两种罐头。

  一种是三文鱼罐头,一种是菠菜罐头。

  和午餐肉相比,三文鱼罐头要正常的多,起码香味不是那么的虚假。盒子里,躺着的两条三文鱼又薄又短,头部,尾巴,还有鱼鳍都被去掉了。陈天顶凑近了一看,发现这种三文鱼的皮很酥,乌黑中泛着一层淡淡的金黄色油光,显然是用大火烘烤一番之后,才用盐腌制的。三文鱼旁还有一些散落的黑色豆子,陈天顶拿起一粒来丢进嘴里尝了尝,发现这豆子还不错,酱香味十足,应该是亚洲食品中也有的豆鼓,说白了,就是发酵了的黄豆。

  发酵了的黄豆,一可以做豆鼓酱,味道跟蚕豆酱差不多。

  二可以酿造酱油。

  所以这东西是中国自古以来,不可或缺的调味作料。炖红烧肉,炒菜的时候洒一点,做出来的东西都特别香,这一点,陈天顶可是深有体会的。

  但是接下来的菠菜罐头却让陈天顶傻了眼。

  与其说是菠菜,倒不如说一根根晒干了,卷成一团的绿色棍子,陈天顶试着用手捏了捏,干巴巴的,没有一点儿水分,罐子里也很干燥,散发出阵阵霉味。

  “这玩意怎么吃?”陈天顶疑惑的说道。

  他递了一根给杨开,又递了一根给华伯涛的,然后将剩余的绿色棍子也掏了出来,分给了好奇的独眼龙和石头,集思广益,大家好好研究研究。

  “呸!”才咬了一口,独眼龙就将刚刚吃下去的绿色棍子吐了出来,五官都揪在了一起。

  “真硬,而且很咸。日本人怎么喜欢这种罐头,难道半夜三更的咬一口解闷吗?”

  “要是牙口不好的老太太,嚼几下子,嘴里的牙也剩不下几颗了。”独眼龙连连吐着口水。

  拿到菠菜的时候,独眼龙还以为手中的是小鬼子的什么新鲜食品,于是便尝了口,结果刚一入嘴,这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便遭了殃。

  “奇怪……”

  听到独眼龙的抱怨,杨开将绿色棍子左看右看。除了一阵咸盐味,还有干燥后的霉味外,基本没什么特殊的地方。

  陈天顶不信邪,又咯吱咯吱的打开了几盒圆形的菠菜罐头,结果都是一样,所有盒子里装的都是这种风干的绿色东西。

  “陈老板,别拆了,这好像是脱水蔬菜。”华伯涛端详了一会,说道。

  “什么,脱水蔬菜?”陈天顶不可思议的看着手里的绿色棍子:“我只看过南方的客家族人,将芥菜晒干了腌制,冬天做梅干菜烧肉。但这菠菜,不都是炒着吃的吗?怎么也把它脱水晒干了?”

  “好好地菠菜变成这样,还让人怎么吃?”说到这,陈天顶摊开双手,一脸的无奈。

  “陈老板,脱水蔬菜的确是个新鲜词,你不知道也很正常。”华伯涛将手里的菠菜丢回盒子里说道:“这种技术,也是近几年才开始盛行的,说到底,就是战争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前面的午餐肉不也是吗?”

  “所谓的脱水蔬菜,是把新鲜蔬菜经过洗涤、烘干等加工制作,脱去蔬菜中大部分水分后而制成的一种干菜。蔬菜原有色泽和营养成分基本保持不变,既易于贮存和运输,又能有效地调节蔬菜生产淡旺季节。而食用时只要将其浸入清水中即可复原,基本上脱水蔬菜都能保持原来的颜色,风味和口感。而且这种特制的罐头,通常用于战争补给,让士兵在吃口粮的同时,还能补充一些身体需要的维生素,想想看,还是比较人性化的。”华伯涛娓娓道来。

  “华教授,你是说只要把这棍子泡在水里,就能变回菠菜?”陈天顶半信半疑的说道。

  “嗯,就是这样。”华伯涛笑着点点头。

  “脱水后的菠菜,只是缺少水分而已,一旦你给它补足了水分,就会差不多恢复原来的样子,我所说的原来样子,只是比脱水后稍微好点而已。并不是沾上点水,立马就跟一颗新鲜的菠菜一模一样,这是现在的科技所无法做到的。”

  第三二一章 能源a计划(27)

  “可惜咱们在仓库里,找不到水。不然做个汤什么的,加点这种脱水蔬菜,还能漂几片小菜叶儿……”

  “唉!”说到这,陈天顶叹了口气:“自打离开祥瑞镇之后,大伙儿可就没吃上一顿正餐了。”

  他说的的确是事实,在寒冷的黑龙江腹地上,大家基本都是用压缩饼干,和恶心发臭的大马哈鱼罐头果腹。唯一一次抓到了一条大鳇鱼,本想做顿俄罗斯烧烤派,又在鱼肚子里发现了一颗人头,结果到头来,这顿饭还是没吃成。

  至于眼下,也好不到哪儿去。

  虽然找到了斯帕姆午餐肉,三文鱼,菠菜这些食材,但这里是仓库,根本寻不到水源,连冰块都挖不到。思来想去,陈天顶觉得除了用火热一下之外,基本弄不出什么新鲜吃法。

  “陈老板,吃饭的事儿,咱们将就一下能填饱肚子就行了。”杨开劝慰道:“粉碎小鬼子的阴谋,才是至关重要的。”

  “杨开,我知道你的意思。”陈天顶放下罐头说道:“但一日三餐都是啃压缩饼干,也不是个事儿呀!”

  “压缩饼干这东西,只能填饱肚子,实际上并没有什么营养在里面,你看看这几天,小组里有哪个精神头好的?老华瘦的就剩下皮包骨头了。”陈天顶摇了摇头:“本来就没剩下多少体力了,还啃着压缩饼干去打小日本,你当你是神仙啊,我告诉你,再这样下去,不出三天,小组就垮了……”

  “可是……”杨开欲言又止。

  “我去找找其他箱子,看看还有没有其他收获。”陈天顶说道:“要是真不行,就一人发一罐子午餐肉,张道长和赵勇德不能吃,你们就一口口的给喂下去。”

  “嗯,好吧。”杨开点点头。

  陈天顶说完,便走到另一个绿色集装箱前,一把撕开封条,将箱子打了开来。这口箱子里并没有罐头,而是一个个陶瓷模样的小坛子。

  陈天顶皱了皱眉,将其中一个小坛子抱在手中,比对了一样,发现竟和前一个集装箱里,躺在罐头旁边的那几个怪异坛子一模一样。

  坛子大概有小孩子玩的皮球那么大,通体白色,富有光泽。陈天顶用手指敲了敲,发出‘当’的一声响,他是古董行家,一听声音就知道这玩意还真是陶瓷不假。

  只不过是粗制滥造的劣质陶瓷。

  翻转手中的小坛子,陈天顶看到坛身有几行日本文字,文字是青色的,显然是印在坛子的泥胎上之后,再放到窑子里烧制而成。

  “小鬼子还真挺有能耐的,咱老祖宗的东西,什么都给偷学两手,连青花瓷都开始仿了。可惜啊可惜,技术不到家,弄得不伦不类的,拿到南京古玩市场去摆地摊,白送人家都不要。”

  陈天顶笑着说道。

  听陈天顶这一说,众人也被这小坛子所吸引,纷纷聚了上来。

  箱子里没别的,就是这种坛子多。所以杨开,华伯涛,独眼龙等人都捧出了一个,在那敲得叮叮咚咚,谈论着它的用途。

  “指战员,华教授不是说,箱子外的封条是食品补给吗?”独眼龙问道:“那为啥会出现这么多陶瓷瓶儿。”

  “难道这里的日本军官喜欢收藏陶瓷?”

  “八成是当尿壶的。”杨开撇了撇嘴。

  “我东西还挺沉,我拆开看看。”独眼龙一边说,一边去拧上面的盖子,但是拧了半天,脸都红了半边,盖子还是没能拧开。

  瓷器虽然很脆,但却很硬,在不用外力击打的情况下,是很难将其弄碎的。

  “小心点,别割破了手。”杨开提醒道。

  “不行,我拧不开啊,要不指战员你来试试。”独眼龙喘了口气说道。

  “别拧了,这坛子,不是这种开法。”独眼龙刚说完,一旁的华伯涛就冷不丁的冒出一句话来。

  “华教授,你知道怎么开?”杨开诧异的问道。

  “嗯。”华伯涛点了点头:“这个坛子之所以用陶瓷制作,不是为了美观好看,而是利用陶瓷的特性,做成了一种隔绝空气的高压容器。”

  “日本人的制作时,将盖子盖在坛身,旋紧螺纹。然后通过某个缺口,用仪器抽光坛子里的空气,这样的话,整个坛子的压强就很大,将上面的盖子紧紧吸住,单用手去开,除非你是大力士,不然就没戏。”

  华伯涛笑道:“这样做,一是密封,二呢,就是抽光空气后,坛子里的氧气分子就很少了,这样的话,存放在里面的食物,就不会发生氧化反应,你们知道食物是为什么变质**的吗?答案就在这氧化反应上。”

  “看来日本人很高明啊,这么早就把这项科技用在了食品加工上。”

  “华教授,你的意思是说,坛子里装的是食物?”杨开问道。

  “是食物。”华伯涛点了点头:“不过究竟是什么食物,我也不知道,打开看看就清楚了。”

  说到这,华伯涛将坛子小心翼翼的搁在了脚下,然后摸出瑞士军刀来,从十几个刀片中,找到了一个类似于钢针的东西,捅进了坛子顶部的一个不起眼的小红点。

  等华伯涛再将钢针抽出的时候,坛子里发出咯噔一声。

  看到这一幕,华伯涛微微一笑,伸出手来轻轻一拧,那个让独眼龙费劲九牛二虎之力都弄不开的盖子,就开了。

  “瞧见了吧,这就是知识的力量。”杨开朝着独眼龙笑了笑,说道。

  “还是华教授厉害。”独眼龙由衷的赞叹。

  打开盖子后,映入眼帘的是一些黑乎乎的米饭,分量还不少,占据了满满一坛子,杨开估计是一个成年人两顿的饭量。

  说是米饭,其实也不尽然。这种米饭,是一个个用煮熟的大米捏成的小圆球,小圆球上颗粒饱满,外表的那层黑乎乎的东西,像是某种特制的酱汁,在饭团放进去以后,特意浇上去调味的。

  对于很久没吃到大米饭的杨开等人来说,这东西还是很有吸引力的。

  前些天,陈天顶还在抱怨,在祥瑞镇最遗憾的就是找不到卖米饭的地方。那地方是东北极寒地区,不适合水稻生长,所以吃的大多是面食。

  “华教授,这种米饭是日本人的食物?”杨开闻了闻,说道。

  坛子里的味道还好,除了酱香,就是米饭的味道,中间夹杂了一丝馊味,但并不明显,看来这种真空包装,的确起了很大的作用。

  “是的,在日本人口中,这不叫米饭,叫饭团。”华伯涛说道:“我刚才不是提到过吗?日本士兵的主食品,就是这种饭团。”

  说罢,他凑近望了一眼:“这种饭热一下就能吃,上面的黑色东西,是味噌,调味用的。”

  “华教授,那这日本人为什么不吃米饭,而吃饭团呢?”杨开问道:“感觉有点多此一举。”

  “这你就不知道了。”华伯涛笑着解释道:“饭团从很早以前就已经是日本人外出野餐以及午餐便当的首选食物。三角形状的米饭团外层以海苔包裹,里面的馅料通常是腌渍酸梅以及一片烤鱼等,制作饭团非常简单而且很快速,所以非常适合外带食用。有证据显示,早在平安时代,当时的士兵就曾经携带饭团在身,因此饭团可说是由来已久。”

  “那么这种饭团,有历史背景吗?”杨开想了想,好奇的说道:“莫非和那个斯帕姆午餐肉差不多?”

  “其实也谈不上什么历史背景……”华伯涛摇了摇头,答道:“日本饭团,其实最早出现在普通人家。男人要去田里干活,有可能要工作一天,饭菜么又不容易带,日本妇女就想到了把饭揉成一个团。然后光吃团也不好吃,就往里面加了酸梅,外面包一条海苔,随后花样越来越多,馅料用烤鱼呀,鱼片啊,等等,这也是慢慢演变过来的。就和我们北方的包子,肉夹馍,煎饼卷大葱是一个道理。”

  “原来是这样,呵呵,华教授,我可又长见识了。”杨开笑道。

  “老华,既然都开口了,就连那个味噌一起解释解释吧,我看那黑乎乎的东西,和三文鱼罐头里的豆鼓,有点相像。”陈天顶疑惑的说道:“但二者又不是同一种东西,日本人吃的东西,当真奇了怪了。”

  陈天顶是吃货,对于自己不知道的食物和调味料,自然是穷追猛舍。若是不明白个透彻,怕是他三天三夜都辗转反侧的合不上眼。

  “陈老板,你的鼻子可真尖,这都能闻出来。”华伯涛有些惊讶的说道。

  “对于吃的东西,我可不光是鼻子尖,眼睛也亮着呢。”陈天顶开起了玩笑。

  “好,好,既然如此,我就多说几句。”华伯涛清了清嗓子:“所谓的味噌,是一种调味品,以营养丰富,味道独特而风靡日本。味噌最早发源于中国或泰国西部,它与豆类通过霉菌繁殖而制得的豆瓣酱、黄豆酱、豆豉等很相似。据说,是由唐朝鉴真和尚传到日本的,也有一种说法是通过朝鲜半岛传到日本。”

  “在日本,主要以味噌汤的方式食用味噌,此外在蒸鱼、饭团、蔬菜时加入味噌、糖、醋等拌和的调味料,能使饭菜的味道更鲜美,经常食用的话,也很有利于健康。”

  听了华伯涛的解释,杨开有些哑口无言。

  “华教授,我怎么感觉,日本人什么东西,都是学我们的。”说完,他竖起五个手指,每说一句话都压下一根手指:“米饭是的,黄豆酱也是的,陶瓷也是的,就连唐装,唐刀等等一切一切,差不多都是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