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侯门纪事 > 第七百四十四章 慈悲的太子妃

侯门纪事 第七百四十四章 慈悲的太子妃

作者:淼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7 14:37:39 来源:书海阁

欢呼声,鼓乐声,震天般响。本文由 首发长长的铜钦、号角发出海水般的呜咽声。跪拜、诵经声亦惊天动地。

孩子们直到最上面,有个驻足往下看的钟点,看的最多还是藏袍下灵活扭动的腰肢,和藏戏面具。

这就是为欢迎他们而备,单独给他们赏看。和在海南过年,挤在人堆里看歌舞相比,多出的岂止是“特意”二字。孩子们无声地开心着,小脸儿上笑容生动而飞扬。

加寿也贪看了片刻,太子耐心的等着。负责翻译的官员们怕占据下面行程,上来回话:“牛王节已过去,但为迎接殿下,准备的有赛马,到时候还有歌舞可以观看。”

加寿抿唇笑了,知道自己耽搁,和太子款款对视一眼,此时顶着夫妻名头,深情不请自出,轻轻的一声道歉呢呢喃喃:“有劳哥哥等我。”

“没事儿,寿姐儿爱看,等下咱们专门观看。”太子回话时,视线也不离开加寿半分。

贴身陪同的官员是太子府上的人,见到这个情景暗生焦急,又担心殿下会冷落陪伴上来的僧官,又羡慕太子小夫妻感情深厚。再粗粗一想,他们同行两年出去,有感情是本应当。

这就释然,并没有催促提醒的话出来。而好在太子和加寿含情脉脉说完以后,都还记得自己职责,对随同的僧官们歉意的笑着,走进布达拉宫门之内。

接下来参拜佛像,看精美壁画,转经等等走上一圈儿,对曾经遭受过战火和天灾雷击表示惋惜。午餐的规模是盛大的,殿室中坐满了各部落的头人,在此地身份高贵的人。

藏菜和汉菜相比,精致上不能相比。但认真讲究的时候也惊人。比如牛肉要用高原生长的牦牛肉,羊讲究在哪片草地放养长大,柴鸡吃的草籽哪里最好,鸡肉味道才是最好……大家入席,有些官员对这菜味儿不习惯,未必喜欢。但袁训一行两年里东南西北的吃,人人养成好胃口,他们个个先食指大动。

有一个官员坐在张大学士身边,见到大学士对着酥油茶不错眼睛。好心地多嘴:“老大人,这东西油腻。”张大学士却道:“你不懂,这里寒冷,就要多吃油脂。”

官员愣一下,随即想到自己说也白说。他们是在拉萨城外和太子等人会面,在此以前,太子在过来的路途中间,顶风,而又下了雪,估计没少吃这里东西。

官员轻轻失笑:“也是,我吃不习惯,我们大多用酒御寒,没有想到您老大人还有个好脾胃。”

他们轻声的说着话,太子等人已开席。大学士吃了肉,又调糌粑,把官员看得干瞪眼睛。想这老头子,真个来吃宴席来了。也不想你多大年纪了,能吃一口就尝一尝吧,这样的大吃,看你病了可怎么好?

他的眸光怔忡,大学士注意到,也有个好心,来点拨他:“这里的好东西就是这茶,他们冬天很少吃到青菜,又全天牛羊肉,为什么不病,你想想,还是这茶的功效?”

官员早就听说过,此时再听还是醍醐灌顶,但苦笑:“喝不习惯,怪味。”张大学士嘟囔:“道不同不相谋,”懒得再同他说话。看了看孩子们,小王爷元皓正在调糌粑,胖脸儿神色任谁看到都是津津有味。韩正经好孩子小红也是一样大吃大嚼。

大吃大嚼回到中原去叫失礼,说不好主人吓得以后不敢请你。但在这里是对主人食物的喜爱,主人却不会怪。

大学士就多看看孩子们,看看他们的香甜模样,再没胃口也能跟着多吃下去一些。

有一个人站起来,把这有滋有味的吃喝暂时打断。

黑铁塔似的大汉,约有五十岁上下,从帽子到衣裳腰刀上无一不是珊瑚、黄金和宝石,整个人就似流动的小型珠宝店。但眸光寒刀般一抬,戾气在珠光宝气之上。

他一只手端着碗,一只手拍着自己腰间黄金宝刀:“尊贵的太子殿下,我敬你酒。”

太子会饮,却不是能饮。再说这个人是谁?不久前死了儿子,传闻中仇视颇多的扎西僧官。

太子在他刚才坐的地方看了看,那里还有好几皮袋酒。太子聪明的意识到,自己说声喝,不是一碗酒能过得去。草原上衡量勇士的方法,在礼部官员没有到来以前,袁训一行就了解过。比如有马术高明,酒量惊人……

太子对礼部的官员使个眼色。

尚书方鸿站起来,高举酒碗:“太子殿下多谢扎西僧官的美意,命我来陪您。”

本地的王公贵族们有小小的喧哗,方鸿不通藏话,但也听得出来拒绝敬酒是失礼,他无动于衷,看着扎西僧官的眼睛继续等着,表示出要喝就只有我陪你。

仁增僧官等皱起眉头,仁增僧官起身斥责:“扎西僧官,两地风俗不同。”

扎西僧官哈哈大笑:“可这是我们的地方!”他看向那些表示不满的王公贵族们,语带讽刺:“看看吧,这就是你们请来的尊贵的人儿,酒都不能喝,还能叫好汉吗?”

官员们翻译出来,“啪!”,有人把案几一拍挺身而起。大家看过去,见到一个中年人气质沉稳,白面皮浓眉头,有浓浓的书卷气,也有周身强悍的狂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这是镇南老王。

他冷笑满面,对扎西僧官直视直斥:“对你!不需要有礼,你的敬酒我尊贵的太子殿下不予接受!”

官员迅速把话翻译过去,王公贵族们有的大惊失色,有的怒容满面。“咣当”一声,扎西僧官把酒碗掷在地面,随后“呛啷!”一道白光闪动许多人眉睫,拔出腰刀,满面愤怒地道:“你这下贱的人,你敢侮辱我!”

“哗啦!”太子的护卫们亮出刀剑。

“哗啦!”扎西和跟他亲近的僧官们,及认为镇南老王说的话,让大家都受到侮辱的人亮出刀剑。

“哗啦,哗啦哗啦……”负责这里守卫的藏兵们小跑过来,身上衣甲声更响。仁增僧官沉下脸吩咐:“挡住他们,太子殿下,太子妃殿下是我的客人!”

场面对峙起来,大家你瞪我,我瞪着你,没有人说话,镇南老王缓缓再次出声,从他起来就瞪着扎西僧官不放,直到这会儿还是怒目他的眼神,跟他在眼睛里早打着彪悍的官司。

眼神毫不退让,语气就更不会退让。镇南老王冷笑的不屑:“入乡随俗,到了这里守你们的规矩,这话不假。所以,你不配敬酒,也不配对我国尊贵的太子进言。”

扎西僧官暴跳如雷,手中刀狂舞几下:“你说什么?”一些人附合他,纷纷大骂。

镇南老王中气一提,把这些人的大嗓门儿压下去,厉声道:“按你们的话,朋友来了才敬酒!虎狼来了要撵走!扎西僧官,这一次我们入藏,本想旧事既往不咎,你以前屡屡杀害我们的商人先不谈论,只要你从此以后有和平的心就行!但问问你自己!你对我国尊贵的太子殿下,太子妃殿下做下什么?你派你的儿子带五千人前来杀害我们一行不到一百人!结果呢,哼哼,我尊贵的太子殿下大智大勇,以几十人破你五千人,你的儿子也死在当场!这岂是以酒可以定威猛?这岂是你有颜面还能来敬酒的!”

拂袖一挥,看向附合扎西僧官的王公贵族,镇南老王拿出傲慢:“用你们的规矩,当我们是朋友,大家才喝酒!不当我们是朋友,别来现眼!”

把袁训的指挥功劳算在太子头上,因太子当时确实在,别人听不出来。

丧子之痛本就折磨着扎西僧官,他敬酒本也就是挑衅,听到一半,就更恨太子,更恼的用刀乱劈乱砸,让藏兵们挡回。

有一些王公贵族生出疑惑,愤怒下去好些。有一些不改强硬,素来看不起中原人,以为是羸弱的,暴躁不改。和阻止的仁增僧官等吵了起来。

“啪啪啪……”小六、元皓、韩正经把木棍接上握在手中,直眉愣眼黑沉沉面容过去。

这里的风俗随时带刀,袁训等正好也不是空手,孩子们的兵器就也带上。

好孩子是一身小姑娘衣裳,背弓箭不好看。虽然她射的还不好,但见到胖孩子等的举动,好孩子急上来,小声嘀咕:“我忘了带弓箭,我忘了带弓箭。”

说上两声,礼部官员头天说的遇到不测怎么办想起来,好孩子起身走到加寿身边,用自己小身子挡住大表姐,那小脸儿上傲慢无比,觉得自己做的不错。

跟加寿和太子的人也有相应举动,但再添上一个好孩子,加寿忍俊不禁。轻轻把她一拍:“回去吧,不会有事儿。”好孩子低声道:“我站这我放心。”加寿笑笑不再管她。

这里是仁增僧官的地方,虽然花了一点儿功夫,但很快恢复夹杂着气恼的平静。

仁增僧官对太子表示歉意,太子起身听过,眸光转动,看向的还是扎西僧官。

太子怒了!

“你不拿我当朋友!可以!我也不当你是朋友!你就不必来这里见我!草原上的鹰,有这样虚情假意的吗!草原上的马,有这样阴险狡诈的吗!”

扎西僧官暴怒:“可我儿子死在你手上!”

“我万里前来,分成数队!我带的人,适才镇南老王爷已经告知,加上小王爷这些孩子们,不过几十人!我以几十人强战你儿子五千人!”太子轻蔑:“哪有这样的道理?”

强硬派中的王公贵族倒不是讲理而动容,而是受惊动容。刚才听过镇南老王解释过两方人数悬殊的疑惑再次出来,互相小声的问:“真的是几十个人对战五千人?”

“我们是避而又避,直到避不过去,对你儿子好言解释。不想你的儿子听也不听,反而在听到是入藏官员以后,就动杀机!他不敌我们,死有余辜!今天,接受仁增僧官……等的邀请,我们到这里是为了商谈以后更好的共同携手,不是跟你扎西僧官会谈!而且!扎西僧官别以为你儿子死了,追杀我的事情就可以揭过。”太子露出浓浓的威胁:“你一定要给我,给我中原朝廷满意的解释,不然的话,”他狞笑一声:“你有刀来,我就剑还!中原的老虎,也有吃人和不吃人的。在这里也是一样,跟我和平的,我跟你和平。助纣为虐的,绝不退后半步!”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有时候对野蛮,野蛮更见效。这跟是哪个民族无关。就是放在中原地带,必须以暴力方能制服的人和事也很多。这没有地域之分,反而有共同点,就是你凶过他,他就心服口服的服软,或者被迫服软。总结为两个字,服软。哪怕是不得不服。

扎西僧官就是这样。

太子先行官员,已就他的暴行对仁增等大僧官提出不满,要求追查到底。仁增僧官虽然一心向好,却也不会拿自己同族的贵族当进见太子的见面礼。

一旦他这样做了,这举动有谄媚中原朝廷的嫌疑,会让他的族人不齿,也会降低他的身份。

太子若一定要追查,最后结局不过是单独针对扎西僧官罢了,仁增僧官正可以在里面做个调停,在双方间收集好感。如果扎西僧官服软,仁增僧官必然成说服有力的人之一。

这不是说谁更狡诈,放眼每个民族,都有忠厚和狡猾的人。这种手腕,在中原也颇为多见,历代朝代里,包括家宅内宅里频频留痕。

为免当场起纠纷,弄得主人不好收场。仁增僧官收到表达不满的公文后,让亲信去见扎西僧官,让他不要来见太子。

扎西僧官没了儿子,满脑袋全是他应该有仇恨,他哪里肯不来。他刚到,仁增僧官就亲自见他,表示同族的人不会自相残害。但汉藏和平他也不放弃。仁增僧官说我固然不会把你在我的地盘里交出去,不会害你。但你也不能害我,在我的地盘里闹事,挑唆我和中原朝廷起纠纷。强迫扎西僧官起誓在拉萨不闹事。但还是不放心,布达拉宫里今天守卫众多。

扎西僧官有言在先,又执意敬酒,没想到他没有先挑事,让太子先婉拒后断然拒绝,还引出太子暴风骤雨的痛责,把双方矛盾正式摆开。看看众多的此地藏兵,扎西僧官知道不可能一意孤行此时就杀太子,他有如一头撞到雪山最坚硬的地方,脑袋隐隐作痛。

……

但这事情还没有结束。

太子在发作以后,和仁增僧官和颜悦色,说着双方友好,又一个人站了出来。

黑粗面庞,大个头儿,胡子白的居多,又根根不服帖。跟雨后不论方向生长的野草似的,有的横生有的直长有的乱长,这是梁山老王。

他一起身,因自身的强横和一生征战的血山尸海之气,好似一座小山拔地而起,让这里的人不得不重视,不得不把眸光放到他身上。

重视勇士的民族,也能看出这人年纪有了,依然不失为一位勇士。有王公贵族事先没对名单仔细看过,问道:“这是谁?”

老王霸道的嗓音占据全场:“老夫!上任梁山王是也!相信这里有人对我不陌生,咱们打过交道!有愉快的,也有不愉快的,老夫不敢自夸,但勉强算知道你们的人!你们中的人恃强的,就凌弱!服勇猛的,才能坐下来大家有酒喝。”

眸光扫了一圈,对着一些听到是自己就按捺不住想拔刀的人,梁山老王鄙夷讥诮:“按你们的规矩,咱们公开比试!你们中豪爽的人最多,何必鬼鬼祟祟的装敬酒再挑事情!”最后的白眼儿送给扎西僧官,咆哮一声:“要战就战!不必绕弯!”

风在此时助长似的赶到,呼的把殿门上沉重的厚帘子刮的响动几声。也使得放置不稳的银碗等有了轻轻的碰触声。有不少人露出吃惊的神色,还以为是梁山老王这一吼造成。

这位老王在边城外的地域久有盛名,这一嗓子又真不含糊,称得上“勇士”的派头。强悍而起、对文弱的太子带足轻慢的扎西僧官也黯然失神,大惊中有了失色。

他起身时的悲子之痛、轻视之心、无理之嚣张,到这一会儿,经过镇南老王斥责、太子斥责和梁山老王的逞勇,化为点点虚无。

人没有精气神,也就没有锐气。扎西僧官脑海里又出来昨天晚上和仁增僧官的谈话。仁增这个坏东西,他从汉人手里得到的好事儿颇多,他肯周护遇到的汉人商旅和迷路的士兵,中原朝廷对他年年有馈赠。在扎西僧官来看,仁增僧官过于在乎这一层“友好”关系,已经离汉人的奸细不远。

他警告的口吻:“太子和太子妃明天进城,只会呆上几天。这几天里,谁给我惹事,就是冒犯佛祖,冒犯我!我绝不放过。”

扎西僧官知道草原上的鹰不会去惹一群蛇,他做不到和太子撕破脸,再起内讧。

“扑通”,他看似失意的后退几步,跌坐回自己座位上。火辣辣刺骨的疼痛,忽然把他席卷。扎西僧官知道自己丢了人,用力跳起,也是狂吼一声:“比试,生死比试!”

“好!”元皓跟离弦的箭似的,率先跳了起来。

“好!”韩正经不比他慢。

小六苏似玉并肩而起,小红尖声:“好!”好孩子一看就她自己慢了,赶紧也来上一声:“好好好!”加寿本为这紧绷的气氛皱眉,她养大在宫中,以后是皇后,心思一转,就有许多的安抚主张出来,但还没有和太子对个眼儿有个暗示,孩子们就接上话,加寿忍不住一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随后,也不用她起身做安抚,执瑜执璞挺身:“好!”沈沐麟、禇大路等全接上话。张大学士、赵夫子、文章老侯兄弟让感染,还能不如孩子们吗?纷纷也道:“就依你就依你!”

萧战是占上风才好过的人,见到他晚了不止一步,自然不跟这些人的风,只和祖父站成一排,双手叉腰,瞪起眼睛看着面色不善的人以为示威。

一些王公贵族们大骂出来,也纷纷说着比试,生死不管的话。翻译官员把话翻译,孩子们尖嘴鸟儿让袭扰似的炸了,一声一声的跟他们吵起来。

元皓身子前倾,棍重重抵在地上:“你先打我们的,你要杀我们,坏蛋坏蛋,大坏蛋!”

韩正经用棍捣着地,大声道:“为什么要杀我们,为什么要杀我们!”

双方翻译忙个不停,太子视若不见,依然是他温和的笑容,端起自己的酒碗,对着阻止的仁增僧官等人笑道:“我敬你们!草原上有鹰也有蛇,我也承认,中原有鹰也有蛇。愿咱们和平永久。”

加寿也嫣然含笑,美丽的小太子妃,也端起酒碗敬了酒。

太子连干三碗,加寿也喝下去一碗,博得附近的小小喝彩。扎西僧官已没功夫注意到这故意蔑视他的举动,让几个小胖子口口声声说他先杀人的话气得够呛。

但别的王公贵族看在眼里,也同时注意到,凡是刚才附合扎西僧官的人,太子和太子妃举杯示意的人里面,没有他们。

隐隐的,有些人知道不管和平就在手边,却与他们无缘。他们中有些人不能失了锐气,但梁山王几年前战胜四国的兵马却不能不生忌惮。

…。

约好的比试在第二天,当天下午,加寿该去参拜城中别的寺院,依然去了。看望年老的居民,也去了。

而礼部的官员和这里的僧官们忙的不行,礼部为上午扎西僧官的无礼提出抗议,敲打太子殿下远来,不管怎么样结果也要和平,生事的人不能姑息。

他们在别人的地方有这份儿底气,是铁甲军便装混入城里。袁训和梁山老王发动的残疾老兵,也早早进城。袁二爷的“江湖人士”也在。对他们在训练有素上不抱大的指望,但也是一份力量。更有太子遇袭后亮明身份,云南、四川、陕西的驻军,和较远的梁山王大军有了借口,部分已入藏,余下的在入藏的路上。

这个下午平安无事。当晚加寿和太子并不住在城里,回到城外的帐篷。仁增僧官怕夜里出事,派了藏兵巡逻。

这位僧官比较有智慧,他不愿意当比试的东道主,由另一个较为中立的部落头人接待,在他扎在城外的营地里举行。

第二天,太子率先过来。

……

篝火燃烧起来,美酒斟得洒出碗外。这里的歌舞很美妙,长袖飘动,柔软的腰肢摆起,看得孩子们喜笑颜开。很快,就受到邀请一起跳舞。为安全上计,镇南老王和萧战陪着元皓,文章老侯兄弟想不去丢面子,跟不敢混到人堆里一样,也把孙子一左一右夹在中间。

当加寿看到萧战跳出有模有样,差点捧腹大笑。受到邀请,袁训和宝珠陪着女儿下场,也跳的很开心。

扎西僧官带人到来以前,大家都几乎忘记今天的目的。但既然想了起来,歌舞停下来,东道主说了一些民族不同,大家也是佛祖慈悲下的兄弟等等,宣布比试开始。

梁山老王头一个站出来,对战他的是一个年青力壮的小伙子。一看就跟老王在战场上有仇恨那种,老王未必亲手杀了他的什么人,不过几十年征战,帐算在主帅头上大多如些,老王倒不惊奇。

只是问上一句:“咱们是生死不论,还是输赢为止?”

东道主受过仁增僧官的嘱托,笑道:“输赢为止。”

老王走上去,这里雪地扫得干净,坐的地方辅着毡毯,打斗的地方雪花不断,难免脚滑,他眉头一皱,已有了主意。

见小伙子狠扑上来,老王只侧身一让,避开来,让小伙子冲到自己身后,也不转身,反手一掌,拍的他摔了一跤。大笑道:“地不好,你不知道吗?”

小伙子跳起,转身对他又扑。谁也没有想到,梁山老王这粗壮的身子,腾空一跃,居然跳出一人多高,硬生生从小伙子头上跃过去,“腾”地一声,稳稳落在地面,背对小伙子笑容满面。

这一手,让小伙子愣了愣,周围的喝彩声里,他想了想,才狠狠对着老王的后背又是一扑,但这一回,因为人家没转身,小伙子没用全力。

旁边是火,他一动,火苗跟着乱动。梁山老王根本不用回头,如果担心对方暗中出刀的话,他面前还有战哥和加福帮他观战。战哥和加福既然还在叫好,后面那人就没出毒招。老王往后一倒,后背着地,双足蹬起,小伙子上来,好似送到他的双足上,老王用力一蹬,把他送走十几步远,退了又退,最后还是坐到地上。

扎西僧官还阴沉满面,但跟他的人中叫好的更出来。梁山老王站起,对着小伙子傲气地一笑:“老将不是好欺的,怎么样,你还比不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小伙子看出论对战经验,自己不是老王对手,摇一摇头退下去,梁山老王得胜而回。

第二局,是镇南老王出来,他也想活动下身手。此生到这里只此一回,不图留个名声,只想过招难得。

元皓把巴掌拍得啪啪响,又指挥着六表哥等也鼓掌。

对面出来的,是一个面色阴郁的三十岁上下男子。数招一过他不能胜,袖子一动,刀尖露了出来。

镇南老王防着他呢,对于这五千人能动几十人的,哪能不小心?镇南老王不再客气,寻机掐住他的脖子,用力一拧,断在他的手上。

把这软软的人推到在地,搜出他的刀当众亮明,东道主对扎西僧官怒目而视,镇南老王得意而回。

“祖父敬你。”元皓颠颠儿,捧着他的小碗酥油茶过来。小六等也过来,嚷着:“敬敬。”梁山老王火冒三丈:“有眼力没有?我的不比他的好吗?”

元皓笑眯眯:“等会儿,”

小六笑嘻嘻:“排后面,排后面,别急。”

张大学士大笑。

这个时候,加寿站了起来。她双手合十,面带虔诚和宁静,对着扎西僧官走过去。

太子吓一跳:“寿姐儿,你要做什么?”

加寿回眸,平时尽是顽皮和捣蛋的眼波里,一片温柔如海深。太子下面的话张张嘴没再出来,但命自己的护卫跟上去。

蒋德天豹一前一后已在,在众人的注视下,加寿嘴里念念有词。死了人悲痛的喧闹,和喝彩声下去,礼部尚书方鸿恍然大悟,急忙命翻译的官员:“去翻译,太子妃念的是超度佛经。”

中原佛教昌盛,宫里备的尚有小佛堂供嫔妃们上香,加寿会念几卷佛经。礼部官员到来以后,加寿问上一问,巧的是这里盛行的佛经,她会的占一半。当时是做好准备,为和高僧们交谈,现在就方便收买人心。

她一路念着,默垂双眸走过去。两边总有愤怒而出刀的人们,蒋德和天豹不是一般的侍卫,只知道打打杀杀,他们并不动手,免得在此时增加仇恨,只停下步子。加寿也停下来,但不中断念经文。

少女柔和而悦耳的诵经声,礼部官员的大声翻译声,有片刻后,有几位老人从刀后面挤出来,用自己的手把他们的刀按住,蒋德和天豹继续面无表情,但颔首为礼,带着加寿往前,来到死人的身边。

加寿跪了下来。

她是那么美丽,正当芳华好时令,只用容貌就足以折服别人。但她面对险些暗害同族老王的异族人,恭恭敬敬的跪了下来,认真的为他念一卷经文。

她在经文里,愿他早入轮回道,愿他早早抛却前世的仇恨、苦难和不公平。

雪还在小,比昨天小些,对大的篝火没有影响,但地面寒气足以冻的人发抖。太子妃的膝下没有垫,没有毡,直接跪到冰寒的地面上,把一段不管长,也不管短的经文,反复诵读了三回。

翻译的官员嗓音颤抖着有了泪,东道主也让震撼不已。张大学士从心底深处翻起涟漪,头一回用真正敬佩而又恭敬的眼光。

萧战嘟囔:“这才是大姐呢,这一回不讨嫌。”

太子又欣慰又担心,欣慰的是他想到此时寿姐儿的力量可胜千军和万马,担心的是寿姐儿膝盖受到冰寒。更再一次烙印心里,在这冰寒雪地和一些冰寒人心的举动里,军队、谋臣、护卫不可缺少,但能和自己并肩山河的人,只有加寿,唯有加寿!

加寿念到第二遍的时候,老人和女人们跟着跪下念起来。加寿念完起身,衣袍角上有人扑上来亲吻,用手抚摸她的衣角,像是这样就能获得经文中的祝愿。

福禄寿闻名全国,翻译的官员立即大声宣告:“这是我们中原的寿星下凡,她出生的时候有许多神迹。她的母亲侯夫人梦见日月入怀,她到哪里,邪教就不敢出现……”

宝珠和丈夫一起,和太子一样,是为女儿担心她的身子受寒。正又骄傲又忧愁间,有个礼部官员此时此刻太佩服加寿姑娘,特特走到忠毅侯夫妻身边,为他们翻译。听到梦日月入怀,宝珠忍了几忍,轻轻的一声扑哧,在袁训的白眼儿下乐了。

袁训没好气,这是乐的时候吗?

宝珠低下头来窃笑,当初骗定边郡王的话,不想还有人记得?等到她好容易忍住笑,抬头再看,见眼前场景已变。

加寿让许多人围住,没有半点不耐烦的微笑着,任由别人摸她的衣角,同时不由自主的用手摩挲跪倒在她身边的人。

看上去,太子妃像下凡的天女,慈悲而又怜悯。蒋德天豹四下里打量,注意不会有暗中出刀子的人。

萧战可不羡慕她了,不是担心受暗算,而是把加福挡在身后,小声道:“福姐儿千万别过去,这里的人不常洗澡,又以牛羊肉为主食,咱们不习惯。你就这里呆着最好。”

当礼部的官员欣喜于寿姑娘一个人的作用胜过一切时,是想到还有一位福星和禄星来着,频频来看,只看到小王爷嘟沉的黑脸蛋子,和沈沐麟挡住禄二爷。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沈沐麟是怎么想起来的呢?是萧战担心小古怪出去,加福就不能避免。“好心”地知会了他。

礼部官员只能作罢,尽心尽力的捧加寿姑娘一个人。

一场刀兵,只能结下仇恨。但一场仁慈,却缔结无数心灵。接下来大家尽欢,扎西僧官呆不下去早早离开。他走以后,大家放心不少。警惕心不会减,但眼前没有寻衅的人,欢乐无形中增加许多。载歌载舞喝酒吃肉,赛马摔跤,玩了一个痛快。

还不是太子妃的加寿,在今天里获得真正太子妃的地位和汉藏官员们的敬重,远超过历任太子妃。

……

走的那一天,太子等生出难分难舍的心。最厉害的是元皓。元皓跟几个小姑娘跳舞,人人夸他跳得好。这里民风直白而纯朴,小姑娘们当面就夸人,元皓很喜欢。

此行虽有风波,但不是所有人都无端生仇恨,或者把前几代前前几代的仇恨记在心里。其实往前追溯,还真不知道谁更应该有仇恨。

仁增僧官等送行,太子再次表达友好之意。至于制订双方保护对方的人,和双方共同的利益,官员们已商议好,双方满意。太子郑重邀请仁增僧官等到中原做客,拜谒寺院。仁增僧官等喜悦的答应了。

孩子们那边,跳舞跳出来的交情,也收送行哈达。元皓脖子上有好几条,还噙着眼睛没收完。

一个眼睛蓝的像湖水的小姑娘流下眼泪:“你还来吗?”

元皓叫着她的名字:“达娃卓玛,欢迎你来我家玩。我会陪你,六表哥会陪你,瘦孩子会,好孩子也会。”元皓也备下礼物送给她。

小六苏似玉也同人在流泪。韩正经和好孩子,小红都有跳舞跳出来的小伙伴。

称心如意好生羡慕:“哎呀,他们有知己就是这样的容易。”

大家分开,车马驶动以后,元皓露出胖脑袋还在招手:“达娃卓玛,记得来玩,我请你吃上好的酒楼。”

萧战听到,对加福抱怨:“表弟这是糊涂了,他只能娶汉族姑娘,看看他,达娃卓玛叫的这么欢,有什么用?我保证他明天就忘记。”加福轻笑:“他这又不是相亲,你让他玩去吧。”

“达娃卓玛,别忘记……”

风雪中呼声还有,战表哥极不捧场的随听随翻眼。

半天后,马车停下来。方鸿等正在纳闷:“好好的,怎么停了?”袁训打马过来:“小方,我们分头走。”方鸿给他一个坏笑:“为什么?”

袁训漫不经心:“我们去山西,你回京,路不一样。”

方鸿坏笑转冷笑:“别糊弄我!咱们到边城的路一样!你想去哪里玩,还有哪里没玩够,说吧!”

让他识破,袁训告诉他:“扎西僧官不会轻易放过,我本来想给你指条路,让你避开他们。”

方鸿拿起马鞭子作势要抽:“说实话!我不信你奉着殿下为我们当诱饵!”

袁训让一让,啐过来一口,道:“听我说完!你要急着回去,就按我指的路走。余将军分一半人马护送。”

“余下那一半呢?”方鸿斜眼:“还有铁甲军,还有袁二爷的人马?你们去哪里?”方鸿还是骂:“想瞒我?也不想想多年兄弟,我是好哄的!”

袁训嘻嘻一笑:“好吧,我们要去看三大圣湖,能看一个是一个,已经到了这里,带孩子们离喜马拉雅山近些看看风景。”

方鸿恨恨:“所以你就甩开我,你带上我们能怎么样?”

袁训嘿嘿:“我怕耽误你回京不是?”

方鸿反唇相讥:“你不急着去山西,我就不急。”

袁训搔着脑袋上的皮帽子:“雪是大了不好走,不过我们来得及,你要是不紧赶着回京,你们就跟上?”

“听听,还想扣我们一个罪名。我们不紧着回京?亏你说得出来。小袁我告诉你,我们是奉旨前来侍候殿下,殿下一天不出藏,我们一天在这里。”

袁训嘀咕:“这话无赖,想玩就说玩不是更痛快。”

方鸿皮笑肉不笑:“是啊,真无赖,想玩就说玩更痛快,说什么怕这个怕那个的。但我还是提醒你,咱们可以日夜的行走,但越往后,雪深难走,一天可行不了以前的路程。还有入夜寒冷,小心冻坏人。”

袁训指指队伍:“放心,这里的吃食带的足够。再说了,能看一个是一个,我也没说细细赏玩。瞄一眼就走。”

方鸿双眼对天:“那我们也瞄一眼就走。”

袁训回到太子身边对他说过,太子一笑。当下把余培坚的人马和铁甲军分成三路。一路佯装太子匆忙离去,一路散开巡逻,一路跟随保护。又快马知会入藏驻军响应保护。

袁二爷的“江湖人士”起了关键性作用,但袁训还是不能放心。就此别离,说好山西再见。不是山西的人也请到山西去,到时候二爷摆酒庆功。让他们跟着佯装太子离开的人马出藏,冷捕头田光怕他们途中生事,就此别过太子,一路跟随。

余下的人转过马头,往最近的圣湖而去。

此时,萧观拔营而来,早过太原,逼近朵甘都司。让扎下营帐,王爷长长吁一口气。儿子啊,总算可以见到你。你长得什么模样?一定跟老子生得一样好。

据说孩子由谁带,会长得像谁。梁山王不无担心。小倌在京里,战哥还能去袁家少了?千万不要生得像小倌儿,那可不是英雄好汉模样。

王爷这等粗人,也会有忧思无限,好似幽幽雪空深不见底的时候。

------题外话------

抱抱仔的新会元,梧桐叶落时亲。感谢一直支持。抱抱仔自己成了会元哈哈。

错字再改了哈。

本书由首发,请勿转载!

喜欢侯门纪事请大家收藏:(wuxia.one)侯门纪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