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侯门纪事 > 第七百四十三章 太子夫妻入藏

侯门纪事 第七百四十三章 太子夫妻入藏

作者:淼仔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27 14:37:39 来源:书海阁

袁训就是把“乌合之众”全算进去,也只几百人对上五千人。他需要可以回旋阻挡的屏障。附近的小丘陵,就近的山脉丛林,是他最好的选择。此时他说走,是他的上策和迂回。

梁山老王曾说过草原之大尽可以周旋,这话到现在也不假。袁训如果没有带上太子,没有带上别人家的孩子,如太上皇最喜爱的元皓,只限他自己一家人的话,他敢周旋。

这就像没揣着珠宝出门,人是轻松的。揣着绝世珠宝在怀里,喝口水也担心八万四千虫突然袭击。袁训不能不小心。

面对五千人,先尽可能在言语上有所解释,避无可避,发难他在前头,夺了一时的先机。

“走!”

吼声如雷,跟平时算温文尔雅的侯爷有区别。这种时候才是战场上大将军咆哮山河模样,听到的人也无不如雷贯耳,按着安排好的纵马奔出。

太子、加寿、二夫子、韩家兄弟、香姐儿等在前,镇南老王、梁山老王等在两边,袁训带着小子们在最后。这是一个方向。

另一个方向,几十辆马车呼啸而出,这一回赶车的只有两个,袁训吩咐过的张七和汪四。

文章老侯过于痛心,太舍不得马车,以为交给两个人赶,这两个人怎么能赶好一堆马车,应该是分散兵力离送死不远的人,留恋的望一眼马车,想在心里留个念想。再对两个小子有个敬意。

随即他愣住。

唿哨声不绝于耳,但夹杂在大家马蹄声里和逃命的心情中间,不看过去就不会注意。张七汪四指挥着马车丝毫不乱的疾驰而去。

文章老王目瞪口呆,这等御马之术他少年就听说过,有幸曾见过一个边城外马贩亮过一手,当时惊为天人。

他放下心,安心地带马紧跟在加寿的身后。

.....

孩子们全是脸对着大人坐,把额头低在大人盔甲上。手插在大人腰带上,靴子又是特制的加了鱼皮,不敢说刀枪不入,但着力处油滑,轻易不中刀箭,算万无一失。

袁训和扎西僧官的长子说话的时候,宝珠对“乌合之众”们匆匆解释。仗着功夫好,认为他独自离开可以安全的人,请赶紧离开。愿意大家伙儿携手的,跟随在宝珠和田光身后。

袁训大吼着走,宝珠安排停当。执瑜执璞目送母亲离开后,拍马回到父亲身边。父子们不时回马,和萧战等会开弓箭的人射出箭去,凡是袁训出手,不倒下五个也倒下三个。他的箭矢在回到营地时得到补充,流星般箭雨压得五千人暂时不敢策马狂奔。

梁山老王见到,暗想当年为龙家箭法坐视不管郡王们对国公府的逼迫,并不是一时的兴起。不管是大战还是小战役,弓箭一开,可近可远,经由龙家数代先辈用尽聪明,算得上第一利器。

弓箭维持着双方的距离,很快殿后的袁训等人也出了原先驻扎的营地。最后一匹马是袁训的,他看看儿子们和小子们都到了身前。又是一声吼:“火箭!”

同时他漂亮的一个拧身,五只箭矢闪电般离手,这一回箭头略低,对准的不是敌兵,“噗噗噗噗噗”,五声不太容易听到的闷声出来,五个看似慌张丢弃的羊皮袋让射破。

酒气扑鼻,里面装的是酒,顺着草地流成线似一道细流。

火箭如飞而至,如夜空中绚丽的烟花。执瑜执璞搭箭,孔青父子帮着点火。一簇簇一丛丛,准确的命中酒的细流。

爆发似的巨响一声,火光蹿出一人多高。

梁山老王再一次回身观看战局,同时看个笑话:“老子的酒不错!酒性儿大,好点着的很!”他已看到三、四匹马着了火,嘶鸣蹦跳着,把背上的主人颠了下来。

羊皮袋丢的三三两两,袁训又是几把箭过去,新的细流出来,执瑜执璞紧跟着补上一把火,整个营地轰轰烈烈的燃烧起来,枯草发出传及远方的噼驳声,火光像极新年京都城头盛放的大红灯笼。

不约而同的,孩子们轻轻滑动下面庞,就把脸儿从长辈们的腰间移出到他们的胁下,这个姿势,方便脸儿朝后坐的他们不费力气的见到化为火堆的原营地,和退回来的袁训等人。

元皓无声地咧着嘴儿乐了,舅舅回来了。

韩正经无声的咧着嘴儿乐了,姨丈回来了。

小六在父亲马上,他的父亲随外祖父世代家传的好战血液有了沸腾,小六兴奋的叫着:“驾驾,马儿快走,快到前面去,爹爹又可以射箭了。”

追兵之难还如头顶悬剑,但听到儿子的话,袁训勾了勾嘴角。

......

火,给袁训等争取到钟点。在他到达山路以前,听到后面马蹄声近的时候,回身虚晃弓箭,就把吓得后面人马退上一退。执瑜执璞伴随父亲,见爹爹神武威风,面上生出自豪。

山路前,梁山老王萧战、万大同翁婿、沈沐麟在这里。老王乐呵呵:“我说对了,这里是个好地方。”

袁训也看到一条山路笔直中略有崎岖,两边耸然山林也好,山石也好,有两人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宝珠已到上面,太子也在上面,纷纷露出面容笑着。

袁训心生欢喜,带着大家退入山路。

追兵到了这里,宝珠和太子隐去身形,看上去山林寂静,只有前方袁训等人的身影逃窜。追的人知道一旦丢了他们的背影,在这夜晚的山林里绕弯,说不好谁赢谁输。

毫不犹豫地打马,争先恐后迅雷般奔入到山道中。

山道约有两里路,由下至上而来。加上宽度,挤满这里约有两千人左右。

这个时候,山道入口的地方,呼呼啦啦倒下东西来,有一股味道在夜色中随风散开。

油!

香喷喷的菜油!宝珠为了大家吃的好,怕这里没地方买,从边城内带出来好些。

懂行的人一嗅就能知道,这是上好的。没有过多杂质,放把火也烧的快。

跑在前面的人还没有闻到,让洒一头一脸的人生出恐惧,其实有些人还不能明白,因为他们菜油用的不多。只直觉这是鬼花样,长呼高声:“后退,退出去!”

高处山石上面,火石撞击的动静出来,几点火光点亮,映出先行赶到这里的太子、大学士、田光带着几个人的面容。

这不是射人,这箭太好射不好。太子一声令下,火箭飞腾而去。油见了火,爆发出直冲云天般的一道烟雾,在黑夜里似点着了烽火,笔直又笔直。

......

“殿下,殿下!”冷捕头痛哭捶地,等到他发现不对的时候,袁训让追的到处跑,他就一个人,就是把林允文丢下,他也过不来。

此时,他懊恼万分,哭着反复的骂自己:“为什么不紧跟着殿下,为什么你不早早的过去,”对着让捆得结实的林允文重重几脚,啐了他一脸:“狗东西,全是你害的!全是你害的!”

.....

离此约有百里,那队疲倦赶路的兵马最前面,残疾的老兵手指着:“坏了,咱们晚了,侯爷遇袭了。”

带队的将军一急说了出来:“救驾!救驾!”马鞭子抽打的马身上有了伤痕。

.....

约五十里外,另一队龙卷风似的人马,黑盔黑甲黑面具罩脸,认了认火光,把方向做个调整。

.....

山道。

此时焦味一片,狼籍一片。容易烧的东西,余下的酒---梁山老王带的酒太多,余下的油,各人身上的火纸.....都让扔下来。

后面的人进不来,让火光被迫退开。陷在里面的人奋力往前冲,但山道的另一头也有酒和油倒下来,成了个两头在烧。

也有冲出去,从火圈里,或者是两边山石树林上面攀扶而上。但余下的人,那些挤在最中间,身上又穿着老羊皮、牛皮袍子的追兵,皮袍子穿上几年沾上油和灰固然能挡刀剑,但沾上火扑灭却不容易。

乱中大叫的,还有见势不妙拨转马头的,哪能出得去?只能挤成一团。造成有人及时脱去沾火的袍子,却躲不过着火的同伴,还是让烧着。

惨叫声声不断,张大学士听得浑身发麻,叹上一声,对太子道:“忠毅侯一退再退,不仅是手里没兵马,还有,他不愿意这样做才是吧?”

“是啊,岳父兴许早就想到火攻,这杀的人可就多了。”太子幽幽:“这算咱们的错儿吗?青天在上,总是看得清楚。”

“腾”,一个满面漆黑,染着火灰的追兵从树后跳出来,张大学士叫着殿下快走,太子护卫迎上去。

太子这才看到爬上来的追兵不少,他急急地叫着:“加寿,寿姐儿,你在哪里!”

......

困到山道内两千人,烧死的不过四分之一,余下的想尽法子出了山道,山林里展开混战。

......

第一枝箭从最高处下来,梁山老王先发现。老王大叫:“往高处去,谁往高处去看看!”

已经找到加寿的太子吩咐他的四个护卫:“大家都护着我,就咱们是闲的。这会儿抽不出人来,看这上面再砸就是石头下来。你们留下两个,去两个。”

四个护卫一动不动:“殿下,这里乱呢,我们不能离开。”

太子跺脚要怒,加寿一只手放到他手臂上,柔柔道:“哥哥不要发怒,他们有他们的职责。以我看,让天豹去吧。”

天豹也一动不动。

加寿微笑:“我知道不管什么时候你不会离开我,但上面不解决也不行。我和你一起去,我还在你眼睛前面,我信你护得住我,你信自己吗?”

天豹稍有犹豫,太子却不答应,索性道:“就咱们俩个带的护卫最强,也数他们最忠心。咱们在哪里,他们就在哪里,这个时候却耽误事。这样吧,寿姐儿咱们一起去。”也对自己的护卫笑道:“我和寿姐儿信你们护得住我们,你们信自己吗?”

四个护卫加上天豹再没有别的话说,五个人护着太子和加寿往最高处。

高处星月似乎明些,可以看到晃动的身影,也看到一个微凹的山洞。太子和加寿没拧过他们,答应在这里呆着。山洞口不大,留一个人就能守,另外四个肯定争不过天豹。都知道他是寿姑娘在哪,他寸步不离,把天豹留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头顶上很快出来打斗声,又很快渐远。偶尔也有从别处上来的人,让天豹解决。

天豹又一次暂时离开,这里只有太子和加寿在,太子把加寿往身后推一推。

无声的动作让加寿弯了弯眉眼儿,在担心父母家人的焦虑里略分了分心。抬眼,想说声什么,或是这时候总想看太子一眼,却见到一块小火盆大小的石块从天而降,虽然未必对准太子,但加寿奋不顾身地把太子一把搡出去。

她站到太子的位置上,看上去石块对加寿有了影响。

太子吓出一身冷汗,急忙去拉加寿。

在山洞上方,因打斗中过于激烈,杀了人,砸落一块石头的天豹也吓出一身冷汗。

石块是雪白好认,天豹从地上捡起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用力掷出去,正中小火盆大小的石块,把它推得平移开来,落到地面上,溅起一阵风声。

离加寿的身子有一尺左右。

加寿对着太子笑得傻乎乎:“哥哥你没事吧?”

太子扑上来,搂紧她到怀里:“傻丫头,傻丫头,”嘴唇贴上加寿额头没完没了的亲吻起来。亲一记,说一声傻丫头,几声下去后有了泪。

加寿享受了这些亲吻,她没有想到,也还没想到拒绝。

自责纠紧天豹的心,当脑海里电光火石般有了心思时,想也不想,拿起另一块石头扔下去,嘴里示警:“小心!”

太子低着头呢,加寿仰着额头在他怀里,转转眼神就看到,又一次不假思索,用上吃奶的力气,抱紧太子往山洞里一钻。

“通”地一声,天豹出手,再次把石头击飞,远远的落到树枝上,发出断裂声,他跳下来,在山洞前跪下请罪:“大小爷没事吧?”

洞中,太子抱紧加寿甜蜜的笑,加寿笑靥对上太子,也笑得满足。天豹知趣的走到洞外一侧,悄悄地笑了笑。他也很满足。

那曾经为自己伤口“呼呼’的小女孩,是天豹心里最珍贵的存在。只要为她好,天豹都愿意去做。

......

山洞外面并不好过,人静止下来的时候,风撞击在山壁上,也撞击在人身上。但天豹脑海里浮现来去的是太子殿下柔情款款的眸光,浑然不觉不说,就他的职责,他也不会避开。

新的呼声出来,让他伸长头颈,把步子动上一动。

“甘肃镇将军余培坚救驾来迟!”

天豹听到第二声,不得不打搅太子和加寿:“大小爷,像是咱们的援兵到了。”

太子和加寿手挽着手出来,又听到新的战鼓声。张大学士、韩家兄弟等变了面色,但二老王和袁训及家人小子却露出笑容,萧战虽没去军中,自家的鼓声还听得到,和加福欢呼:“援兵来了!”太子亦了听出来。

他和加寿眉眼儿滋润的互相看看,有了援兵,一对小夫妻放心的更生缠绵。

太子温柔的拧拧加寿鼻子:“以后再也不许你这样。”

加寿娇滴滴:“哥哥最要紧嘛。”

“不,在我心里,寿姐儿最要紧。”太子含笑纠正。

......

能步出山道的时候,太子见到两支队伍,一只犹如雄狮,杀气还没有散去。余培坚披着滴血的盔甲走来见驾,本应该着实抚慰他的太子,视线却为另一队失了神。

黑幽幽的盔甲,如果不是打出本国的旗帜,乍一看似流动的游魂。黑色面罩后露出的眼睛,坚硬如万年难摧之冰雪,看上去难有什么撼动。轻易就能知道,这是常胜之师。

袁训绽开笑容,由他的笑人人看出危险过去。侯爷见牙不见眼:“殿下,这就是铁甲军!”

......

铁甲军,是凌驾于驻军之上,受命于皇帝,直接由主将管理的隐形军队。平时化整为零身份难测,可能是路边刚经过的小贩,也可能是昨天跟你吵架骂街的邻居。就是梁山王也没有管辖权力。

太子耸然动容,他有所了解,脱口而出道:“威名果然副其实。”张大学士后背一松,他也有太子入藏大局已定之感,乐道:“早就听说过,还以为到山西才能见到,没有想到没有想到,你们救驾及时。”

袁训对他挑眉头,张大学士没看到。

袁训再对他挑眉头,太子先看到,忍俊不禁按着岳父的意思,对余培坚温和地肯定:“余将军,你也救驾及时。”

张大学士弄个大红脸儿,红脸的一刹那看到忠毅侯随眉毛挤巴的眼角。大学士懊恼自己老了不成?三步以外的提示也看不到了。不用说这个人情是一定要担,而且自感又怯忠毅侯一步。

而袁训抓住机会,他和张大学士分站太子两边,侯爷甚至不怕太子听到,轻声:“夫子,你我人情两清。”

话从太子耳后过去到张大学士面前,太子轻轻又是一笑,张大学士错愕,看样子是不甘心。接下来的官样文章要他陪伴太子,大学士空有一肚子书,可以生出无数诡辩,却只能无可奈何。

......

铁甲军来的是赵大人,和袁训、袁二相见,着实热闹。袁训大笑道:“你们来晚了,前几天到该有多好。我们杀了一队瓦刺兵,那马那刀没功夫捡,到现在想想还觉得败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韩正经听到,默默地起身,对祖父道:“我们去打扫战场,帮姨丈捡东西。”

有人是烧死的,天还没亮十足可怖。文章老侯兄弟有些犹豫,但见到孙子走出几步,这里就有一个,从他手中把刀揪出来,又去寻下一个。老兄弟们让鼓舞,正经不怕,他们又怕什么呢?跟到韩正经身后。

镇南老王带着孙子,为他分析这一仗怎么打的好,元皓似懂非懂,但认真听着。

“二爷,赶紧给孩子们做点好吃的,可怜见儿的,这两天瘦了没有?”忽然袁训又出来这句话,手边都有事情的大人们初时一怔,随即哈哈大笑的,笑容满面的,纷纷道:“到底是他想的周到,这个坏蛋,难怪孩子们喜欢你们。”

疼爱孙子的二老王都忙着说料理战场的话,都没有想到。

元皓笑眯眯,响亮回答:“舅舅,这两天吃的很好很好啊,是舅舅祖父没有吃好。”

小六等跟上:“是啊是啊,我们一直吃的很好很好。”袁训回以一笑,宝珠还是带上媳妇去忙活。文章老侯兄弟又多了个差使,帮忙捡干柴。

好孩子捡过一抱柴,注意到不好的表哥四下里走来走去。好孩子忙过去,有些怕死人,离开有距离问道:“不好的表哥,你又拿宝石吗?”

“姨丈说这是战利品,要上缴给兵部,你看到宝石也不归自己,归姨丈了。”韩正经弯腰又拔下一把刀。

他手里已有好几把,叮叮当当的握不牢,拖着往外围来。

好孩子伸手:“我帮你一把儿。”就动了步子。韩正经一见大惊,把手中东西一抛,一阵风似冲过来,把好孩子带回去两步,用身子挡住她眼睛:“别看,不好看!”

好孩子眼角余光也纳入一道焦黑的风景,淡淡的水气蒙上眸子,好孩子乖乖站着,韩正经交待几句,重回去把刀带过来。好孩子低声下气:“不好的表哥,其实你很好。”

“我知道。”韩正经飞扬了笑容,让好孩子帮着,把几把刀送到袁训脚下。

袁训摸摸他的脑袋,让他真的要去跟着士兵们,免得有伤兵暴起伤人。韩正经很开心,认准一个大个儿士兵,正要过去,禇大路走来,把一个东西塞到他手心里。

小红跟在后面笑眯眯:“大路哥哥杀人的时候,从别人腰带上挖上来的。正经爷收下,就大家都有。”

韩正经看时,是一块还不小的血红宝石。

禇大路眉飞色舞:“他的官儿不会小,脖子上还一串绿松石,我没功夫拿,只想着你,就取了这个。”

“不要,这一块比我给的那几块大。”韩正经小手送到小红面前。小红一定要他收下,最后小六、元皓等过来,小六拿了主意:“正经你先收下,等咱们到了有珠宝铺子的地方,还是一起拿出来,换几样均等的东西,一个人也不少。”

韩正经闻言收下,叫上好孩子又去打扫战场:“你站边上等着,我捡来了,你看着,然后咱们一起送给姨丈。”不让元皓去:“你是贵人,不可以涉险地,再说太脏了。”也不让小六去。

“贵人”元皓憋屈的原地站着,等到舅母让吃饭,飞快跑去唤人,再叫的,就是他的祖父。

镇南老王分明在太子身边有事,但听到,太子也让他快去,老王过来,跟分喝热水的时候一样,祖孙端着碗,找个地方,让人铺了树枝锦垫坐下来。

老王吹一口汤,把调羹送到元皓嘴边。元皓挥挥手,他也有一个木调羹在碗里捞肉块。匆忙之间,肉块有些大,调羹装不起来,元皓推到祖父面前的碗边上,乌黑深邃的大眼睛里满是恳切:“祖父吃。”

老王先没吃,而是和孙子碰了碰额头,享受而喜悦地道:“你愈发长进,元皓,你是多么好的孩子啊。”

元皓立即寻找到好孩子,炫耀道:“祖父夸我好孩子。”好孩子黑了脸儿:“不行!你只能当胖孩子。”

镇南老王放声大笑起来。

太子口头嘉奖过所有将士,在赵大人等陪同下过来。张大学士激昂慷慨,唾沫星子飞得老高:“下正式国书,责问这大胆的行径,有冒犯殿下的心尚且不对,何况是下毒手。”

余培坚是这里的将军,平时维持两族关系上面如履薄冰,见天子近臣的夫子恼怒,怕他回京公文上生事,无端挑起战火,陪笑解释:“他未必知道来的是殿下。”

大学士板着脸:“那就让他知道知道,拟公文,告诉他我国尊贵的太子在这里,让他们不讲王法规矩的人欺辱。”

余培坚一愣,心想这带出的震动可就大了。张大学士以为他不乐意写,揪揪自己胡子:“我糊涂了,你哪有我写的犀利,我来写。”

“还有太子妃!”太子徐徐。

大学士跳脚呢,营地上的人都在看他,太子这句话人人听见。营地上滞了一滞,都是没有想到的神情。

张大学士更没有想到,原地呆住。太子以为大学士不愿意加上,当着人难得的对这位师傅也板起脸儿,认真而又严肃:“我,不能容他冒犯!寿姐儿,更不能!写明,让他们看清厉害!对他们说,让我和寿姐儿到拉萨呢,我们就去!不欢迎,我们走了,以后再也不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过五、六天,就有公文回来。拉萨到不了,就近的城市到了。公文呈上去,鉴于事情过于严重,很快有了回复。当地城主亲自迎接,向尊贵的中原太子和太子妃敬献了哈达,表达两族永远友好之意,亲身陪伴尊贵的太子和太子妃前往拉萨。

袁训心情可以轻松,和妻子时常并肩而骑。有一天实在没忍住,对宝珠发个感慨:“真没想到太子让写上寿姐儿,夫子二话没说,还真就写上了。”

风雪太大,袁训生出对旧日战场的追忆,宝珠又何尝不是对袁家小镇的思念,头脸儿罩的严紧。但张夫子抵不住,他在车里。宝珠大声回话:“人家让你折服了呗。”

袁训自言自语:“公文底子我看了,他还真的写上太子妃。我实在弄不懂他是拐的弯,让老赵去问他。你猜他怎么说?”

宝珠看过来。

“他说为翻译上方便,就这么写最好。”袁训在风帽里一乐,有了三分几年扯皮拉锯战的悠然:“真不容易,真没想到啊。”

加寿在车里,和元皓、香姐儿、好孩子玩她的哈达。车马又一路不停,她们吃了睡,没有可以玩的,就聚在一起说话。有时候加福也过来。

元皓比划着,学着加寿收哈达的模样,套到自己脖子上,小豁牙笑生白光,对香姐儿看,给好孩子看:“这算我收到了。”

好孩子迫不及待催促:“该我玩一会儿了,你一次,我一次,说好的不是吗?”

为了不吵架,元皓恋恋不舍的把哈达给她。好孩子爱不释手的玩着,问表姐们:“拉萨城里有卖的吗?说这是上好的礼物,给曾祖母买一条。”

加寿慢声细语:“这一回咱们都有。”

好孩子欢喜满面:“还要再献一回吗?表姐,我还没有看够呢。”

加寿笑盈盈:“是啊,到一个地方就献一回。昨天咱们经过的那城,没有停,城主追上来说不给颜面,却不是说我们,是说安排咱们行程,是他们的人。太子哥哥说让他们到拉萨一起献,才把他安抚。”

唤一声:“好孩子。”

好孩子扬脸儿:“在呢。”

“你当我的小女官儿好不好?二妹也来。这样我去哪里,你们就能去哪里。”加寿看上去异常明亮,明亮的面容,明亮的笑。就在昨天太子对她说,拉萨城里主事的僧官很重视太子妃的到来,安排了一系列的参拜寺院等事项。加寿将以正式太子妃的身份出现在布达拉宫。

这是太子对加寿的疼爱,加寿身受后,当即把这疼爱分给妹妹们。想到元皓和好孩子喜爱她的哈达,问太子怎么样才能人人都有。太子说到了拉萨,随行人员个个都会收到,加寿想到二妹也就罢了,她是自己的亲妹妹,安排的官员丢下她。好孩子却是表妹,只怕受到怠慢。太子妃多几个随行没什么,加寿就想到这个主意。

柔声道:“这样,你就有哈达收。”

好孩子欢天喜地:“好呀好呀,表姐真好。”

元皓点动胖脑袋:“好呀好呀,我给加寿姐姐当天豹,他很厉害。”

香姐儿半带取笑:“表亲你可不行,”

元皓扁起嘴儿,香姐儿解释:“你是尊贵的小王爷,镇南王世子的身份,只在太子哥哥之下,在别的人上面呢。”在这里顺手捎带个萧战:“比战表哥要高。”

其实未必就比战表哥高,但元皓欢喜了:“好呀好呀,这样就好了。”

萧战和加福在外面策马风雪,正扬鞭得快活。忽然一阵喷嚏袭来:“啊嚏!啊嚏!”一气打出去五、六个,萧战吸吸鼻子:“谁在念着我?”

加福道:“祖母想你,母亲想你,公公也想你。”

萧战狐疑的看向加寿车辆,嘟囔道:“我没猜错的话,是大姐搬弄话,表弟想我了吧?”

.....

拉萨城里早做准备,在这里主事的僧官仁增等深明大义,纯朴谦恭,愿意两族永远和平。

又有袁训从洛阳到南边来回折腾的半年里,公文早到京中。太子入藏不是私自行为,皇帝允准,礼部官员已到这里,及太子跟随官员仆从,一半去了山西,一半也到这里。

他们带来冠服。为太子准备的礼物,大量的成药,书籍等这里会喜悦的东西。为加寿准备的礼物,是太后亲手收拾,这里的人们看到会欢呼的一尊金佛像。

太后看过史书,询问过礼部官员。唐文成公主出嫁入藏,带去佛祖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深受欢迎。加寿以太子妃身份入藏,自然不能和文成公主相比,但对佛像的喜爱程度应该一样热烈。虽然没有十二岁等身像价值高,也是不菲的宝物。

进城前一晚,太子入住为他事先扎好的大帐。官员们见礼,商议说话。礼部的小官员没有商议大事的资格,分发衣箱也忙个不停。

韩正经和好孩子都接到衣箱,韩正经是冠服,好孩子是几套会客的衣裳,不是金线就是银线,好孩子的奶妈恭维她:“这不是老太太疼您,就是国夫人疼您,兴许,是一起备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首饰也送来一匣,好孩子拿起一枚赤金扁钗,认出来:“这是祖母心爱的,这花儿可难雕了,祖母常说这工匠已经不在,这式样没有太多人会做。”

忽然很想去看看不好的表哥:“曾祖母给了他什么呢?”奶妈把她拦下来:“好姑娘,快换衣裳去见太子妃,”奶妈笑,最近只能是这样的称呼,太子殿下有命,在别人家里做客不可以称呼错。

“礼部官员还等着说规矩呢。”

劝的好孩子换了衣裳,加寿打发二丫来请,奶妈送她过去,也留下来。一应进城的人都要听,红花梅英也在这里。

什么走路的地步,应该说的话,要添茶换水找什么人,怎么认出来他是可以找的。在别人地方上不得不防,觉得不妙如何应对。用宴的方式,哪些为失礼不能行。太子妃的随从站班的前后顺序.....

没有多的功夫,不能让僧官们等待,第二天就进城,一直说到二更,怕休息钟点儿短,第二天没精神才结束。

大家回帐篷,从主人到家人亢奋的睡不着,都怕出错,在自己帐篷里习练到半夜睡下,没法睡沉,一早都起得来。

.....

礼乐齐鸣,乐器让没看过的人大开眼界。长笛长角声中,及时赶到这里的僧官和有名的僧人进城迎接,地位最高的,和太子、太子妃献哈达。次一等的,给官员们。再次一等的,给余下的人。好孩子作为加寿的小随从,果然也有了一条。

上马前往布达拉宫,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在马上昂首挺胸。张大学士都掉了眼泪,暗道幸甚幸甚,这把老骨头还敢冰天雪地来到这里。文章老侯兄弟及家人早就热泪盈眶。

冷捕头不时想摸摸鼻子拧拧脸,试试这是不是真的?他见过太子无恙后,本想押解林允文回去受审。太子怜他数年辛苦,让余培坚派可靠的人先行送回,命冷捕头随同入藏。

这是大荣耀,冷捕头自在惯了的,浑身却如上了束缚。田光跟在他后面,却能把持威风。

载歌载舞几回让元皓走失了小眼神,但很快他又回来,恢复板直身子,笔直往前的眸光,神气活现在祖父身边。

他的脖子上也有一条洁白的哈达,元皓很开心。

马停在布达拉宫的台阶下,僧官请太子登阶。太子春风满面,知道这一步上去,自己将成本朝史书上第一位缔结两族和平的皇子,使得他更加尊重,也更加的谨慎。

也没有忘记转眸对加寿一笑,把手伸过去,当众清晰地道:“寿姐儿,你与我同来。”

......

青梅竹马的小加寿,在太子心里又添一道刻骨铭心。生死关头上肯分担的人,太子怎能没感动?

相对于他的父母亲,太子有此生足矣之感。他愿和加寿共担荣华的心,又一回沉甸甸充满厚实,占据他的脑海,他身体的边边,他的全部。

......

这动作,这一句话,让袁训情不自禁屏气。一半儿沉溺,一半儿警醒,袁训飞快瞄往大学士面上。

大学士笑容满面的看着,像是彻头彻尾的对加寿再无芥蒂。顿时,袁训对大学士的芥蒂也烟消云散,如四面的歌舞声,一出来就消散,有新的歌舞声填补进来。

填补到大学士心里,固然是他对袁训的冰释前嫌。而袁训对夫子,又何尝不是一样?

......

这动作,这一句话,让萧战情不自禁屏气。这是重大欢迎庆典,小王爷不会失仪,但略侧面庞,加寿就在身边,小夫妻心有灵犀的对了对眼儿,却是可以。

萧战笑容加深,有太子哥哥要求写上太子妃在前,就在小王爷请求写上梁山王府世子妃在后。张大学士对太子妃都能下笔,写上世子妃不在话下。大笔一挥,梁山老王携王世子、王世子妃跃然纸上。

......

乐声中,太子和加寿握住手,登上第一级台阶。香姐儿带着好孩子一左一右跟上。好孩子走的肃穆端庄,一点儿不怯场,让宝珠为她喜生双颊。

后面是赶到这里的宫女跟上。

梁山老王让了镇南老王一步,镇南老王带着孙子先行在前。元皓小脸儿绷的,此时那歌舞中大花脸儿的面具对他不是没有吸引力,但小王爷硬生生做到目不斜视,小手在祖父手上,走的一板一眼。

梁山老王带着一双孙子,也是满面荣光。萧战和加福效仿太子,手也互握着。回到中原,庆典上用这姿势招人非议。但在这里,民风豪爽有自由奔放的一面,却是无妨。

沈沐麟充任太子的随身官员,和香姐儿相对而行。称心跟着执瑜,如意跟着执璞并肩,小六和苏似玉由父母握住小手。看上去双双儿女成双对。

袁训和宝珠登上的时候,难免心潮起伏,难免浮想联翩,把以后的岁月想的好上加好......欢呼声出来,喜乐声更浓。

原来因为大家必须保持一定距离,太子和加寿已登上最高处,对着下面含笑示意。

喜庆上着吉服,太子是大红锦衣,加寿是大红宫衣,不管今天的天色如何,面庞都让映红,出来十分的风采。

袁训和宝珠争着把女儿甜甜的笑在脑海里长留驻,脚步停了下来。小六苏似玉能感受到大姐的喜悦和父母的心情,没有催促。

后面官员们也没有催促,可见忠毅侯此时心情人人得知。

礼部尚书方鸿正在想自己托小袁这东西的福,又跑来这里长了光彩。就对着袁训原地不动生出好笑。

看看他吧,以前还往金殿上退过亲呢?以前在京里弄出来的什么“我家加福不纳妾”---哦,这是小王爷讨好岳父的举动---但暗示的有太子殿下,总不能说自己半点不明白。

在今天,担心可以下去大半了吧?

------题外话------

还好没晚,么么哒,赶上十点。

喜欢侯门纪事请大家收藏:(wuxia.one)侯门纪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