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军事 > 七十年代那场战争 > 第1079章 牛刀小试

七十年代那场战争 第1079章 牛刀小试

作者:即雨即处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27 18:12:06 来源:88小说

戴安澜,中国人氏,1904年11月生,安徽省无为市人,黄埔军校三期毕业。生前为第5军200师师长,牺牲后追任为将军。

戴安澜一直有个记日记习惯。这习惯真不错,记住很多事,还留下了许多证据,从而见证了历史。

同古战役打响前,他在日记中记述了蒋介石对史迪威说过的一段话,从中也可看出,当时国民党军队最高统帅给予这支部队的评价:

“此次派出之部队为中**队之精锐,其胜败之机,足以决定全部军心之振颓,而且足以影响全国人民之心理。”

这是蒋介石原话。

他为什么要叮嘱,为什么要担心,似乎他看出了什么,对远征军的结局,似乎先期有着某些预感。

这还不够,蒋介石还在准备远征军出征的前期,在当年的3、4月间,几次来到缅甸腊戍,亲自布置作战任务,向英军联军总司令韦维尔提出过在平蛮纳或曼德勒组织会战等诸多建议,并要求中**队提早介入。

然而,韦维尔根本不听不进去,一再拖延中国远征军入缅时间。

他在担心什么呢!

一是怕有有人会夺走大英帝国在这里的利益。二是怕有人抢了抗战的荣誉。三是底气还挺足,觉得英军能够胜任此项工作,用不着别人帮忙。

所以,韦维尔一拖再拖,直到日军大举进攻,连连丢掉实地,终于看出了日军不太好惹。虽然个子矮点,但拼命三郞精神可怕。这样一支不讲规矩的军队,英军真的怕了。

英军在一败再败后,得了恐日症,觉得如果一直这样打下去,真有点国将不国的感觉,缅甸是如何也保不住了。。

“不行了,我真的不行了。”

韦维尔终于放下姿态,主动找蒋介石讲和。

“兄弟,我顶不住了,你们快来吧!”

时间有点晚,来得有点仓促。但没办法,中英既然有了盟下之约,那就得执行,多大的困难也要想办法自己克服。

而此时,中国正经历全面抗战,战事多,花销大,国家能不穷吗!生活都难以保障,更别提现代化装备,汽车、大炮、枪支弹药都是大问题。

如此艰难条件下,一股恼地让10万远惩军几天之内就入缅作战,困难还真是不小。

自古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首先摆在面前的,就是交通工具不够用,运兵的,运送给养的等等全都供给不上。入缅后,要经过大山、原始森林等行动困难地区,如果防病防灾能力差,天灾**自然不能避免。

这么多的困难,一时间如何解决?没办法解决,有困难自己克服吧!

后来,戴安澜撤退到野人山时,曾在日记中写道:“均呈被动之态势,卒难挽危局。”便是此时的开局局面。

形势再危机,条件再艰苦,让你上也得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因为这是上级下达的命令。

中**队自古不乏这种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优良传统。

啥也别说了,入缅吧!

中国远征军没车坐,就踏着泥泞小路,翻山越岭,穿越丛林,冒着绵绵淫雨,与天斗,与地斗,与毒虫,与障气斗。经过几个昼夜后,终于到达了指定地点。

中**队终于来了,英缅军老远就看到,他们终于有了指望,有人帮着干活,还要帮着背黑锅,怎么会不高兴呢!

连晚宴都不用举行,二话不说,把这一地区的所有防务全都交给了中国远征军。

按说,用人前,得先用好话哄着。但亚历山大一点不客气,管你愿不愿意,仍然是胜气凌人地进行了交接。

“老兄,你来缅甸,可不是出国旅游,是来打仗的,对不起,这些重活脏活全给你。”

给就给吧!谁让我来帮忙呢!

中国远征军真有埋头苦干精神,啥也不说,默默接过防务,准备跟日本人大干一场。

别看不说,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

此时,中国远征军憋着一口气,英军不是瞧不起中**队吗!那老子就打给你看看,“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没办法啊!谁让咱穷,谁让咱弱呢!

在中国近代史上,国民可没少受英国人的气。鸦片交易,明着暗着抢走了数不清的白银。一个租条,就让香港白白借用了一百年。

到了中华民国,这种状态依然没有多大改变,崇洋媚外传统依然保留着。国民政府还在仰人鼻息,靠着外国人帮助过日子。最典型的便是中美签订的租借法案。

先把款贷给我,然后用这些钱买军火,买物资。转来转去,还是外国资本家在挣中国人的钱。

就这么个过日子法,在外国人面前,身板能站的直嘛!

主事的当家人没有骨气,你让家里人怎么办!

老百姓有怨气撒不出来,只能是憋着、忍着。

从抗日战争之前算起,中国还没有一场像样的打败过外国侵略的战争。

那就从现在开始吧!

中国远征军的官兵们,是带着这种骨气走上了战场,他们不怕死,为了给袓国争光,决定不惜性命,也要在缅甸与日军拼死一战,给那些瞧不起中**队的英国人看看。

200师到了同古一线后,仅用1天时间全部接替完英缅军防务。

展眼一看,整个防线连个像样的工事都没有,碉堡没有,战壕没有,掩体根本就隐藏不住人,人到里面上半截全都露着,只能是趴着开枪射击。否则,一站起来,便是日军的半身靶。

可见,英缅军是什么都没干,从一开始就没有扎根思想,搞的一些作战项目,连半砬子工程都算不上,甚至赶不上豆腐渣工程。豆腐渣工程质量差一些,但还可以容身,遮个风挡个雨总成吧!

这里没有,说的再明确一些,英缅军战前工作几乎没作一点点,哪有一点准备打仗的样子,说是站岗放哨还差不多。

也难怪,是他们上级有话,保命要紧。

既然打仗是要死人的,最好的解决方式是不打。修工式有什么用,日军来了一阵大炮还是要轰蹋,有人在里面,能不死吗!干脆,工事也不休,还是露天的好,日军来了好早点看清楚,免的逃跑不及,造**员伤亡。

这便是当时英军的主要作战思想。碰到一个猪队友,老实人也得活活气死。

按照当时中英双方协商。中国远征军初来乍道,情况不离悉,先由英军帮助熟悉地形地貌,做好警戒。

至于构筑工事,分配兵力方面全不用英军管,都由中国远征军自行解决。只要英军能站好岗,放好哨就行。

这便是当时给英军的任务,而远征军则是尽快构置防线,部署完成作战任务。

这时,先期到达的200师骑兵团所属工兵营一部,大约有一个步兵连的兵力,继续前出侦察,在同古以南50公里的破尤河上建立前哨阵地。

200师主力在同古一线构筑工事,准备在那里阻击日军。

前出到皮尤河的这支工兵部队,他们原来干的活,基本上是架桥修路,专搞土木作业。现在,他们的任务变了,路不修了,专门在这里等着日军,意味着他们要在前沿阵地上阻击日军,与过来的日军进行正面作战。

怨谁呢!谁都不能怨,就因为你们走的太快,先期到达,那你们就是一线部队,就在这里开战吧!

任何场地都是你们的工作车间。

按说,有中国远征军的部队做为前哨,虽然人不多,只有一个连。但他们是前哨,一个连也够用。

而此时英军的任务就一个——警戒,这也太安全了吧!

能了望,还能轻闲,不用劳动,也省体力,站着就行了。日本人来了时,告诉中国远征军一声,日军到了。

接下来,仗又不用你们打。前边有中国远征军的一个连,身旁还200师主力,对英军而言,可谓是绝对安全。

3月17日,日军先头部队到达。

消息一传出,英军有点慌,可能是原于对队友的不信任。

还没开战,也不知道日军来了多少,英军指挥官发出一个字的命令,撤。

随后,担任警界的英缅军1师迅速撤走,连个招呼都不打。

“兄弟,你们这是干嘛去?”不明所以的远征军士兵还想问问。

但是人家不给你实话,理都不理你,一个字都不丢,一溜烟地没影了。

200师到达这一地区到现在,仅仅是一天的时间,别说是构筑工事,连部署任务恐怕都没能干净彻底地传达完,眼见日军到了,只好仓促准备迎敌。

“把手头上的活全部放下,拿枪进入阵地。”

日军可谓来势汹汹。还真来了不少,整个55师团、56师团还有攻战南京的第18师团。

自从进入缅甸后,日军打到哪都是顺山顺水,一路上没放几炮,没开几枪,紧赶着英军脚步向前奔。

不知什么是死亡,只知道跑步向前,谁跑的快,谁就能多得战利品,多抢地盘。

这才几天功夫,他们从仰光登陆后,便直接来到了同古,油头真没少捞。

这哪里是打仗,分明是赛跑吗!

正因为是赛跑,便有跑的快的,有跑的慢的。

很快,日军的一个小队跑到了皮尤河南岸。

到了河边总该停下来歇歇脚吧!安排一下渡河准备工作。

可日军不,坚决要一鼓作气,还想来个裸游,顺便下河再洗个澡,清理一下个人卫生。

最先到达的,是日军的一个小队。

等他们到达了河岸后,突然发现这里有人,还有工事。

日军楞住了,心想,这谁啊!这么大胆,大日本皇军来了,还不跑,这不是找死吗!

于是便有不怕死的上前问话,“谓,你们是哪部分,这都啥时候了,还在这,现在想走,晚了,赶紧投降,只要缴枪,可以饶你不死。”

对方根本不理,也没人回话。

日本人生气了,敢拿皇军的话不当话,这是找死,于是大着胆子挺枪向前冲。

按照以前习惯,这时候,英军早该撒腿跑了。可阵地上没动静。快要接近时,突然对方阵地上突发一阵枪响,顿时让那几个大胆的日军丧了命。

不行,还得问问,这谁啊不怕死,还敢跟大日本皇军对着干。

一问之下,知道是中国远征军。

日本人有点懵。一路上都是英缅联军,啥时候换成中国远征军了。

赶紧跟上级联系,一问才知道,对方说的没错,真的是中国远征军。

知道是中**队后,师团长哈哈一笑,他带队打过上海,占领过过南京,杀人无数,何时怕过中**队。于是,毫不畏惧地给下级打完气,便说可以进攻。

先头部队有了底气,也不等后续部队上来,决定要抢头功。

日军小队长连侦察都免了,也不管对方阵地上有多少兵,举着指挥刀,带着日本兵就冲了上来。

万万没想到,对方火力很猛,光是机枪子弹就如同倾盆雨点似的,没多大会功夫,这些攻上来的日军全部被打翻在地,没几个活下来的。

日军一个小队,那也是好几十号子人啊!怎么眨眼间全都没了呢!

这个小队长不服,举着指挥刀还哇哇啦地喊,“你们不想活了,真敢跟皇军做对。”

随后,他也被击毙,整个日军小队全部被歼灭。

这下,日军开始意识到,他们遇到了一个不怕死的主。

这一仗,可谓是中国远征军与日军55师团的第一次接触,而且完成这次作战任务的,不是200师主力,而是那支行动速度快,先期到达的骑兵团的工兵营一部的一个连。句子这么长,可见这连不是满员。

日军一个小队有多少人呢!

日军的编制分为:分队、小队、中队、大队、联队、旅团、师团的编制体系。

日军一个整编小队为54人,下辖三个分队,每个分队13人,有一个7人小队部和三个掷弹筒分队组成。

而担任前哨阵地的这个远征军有多少人呢!

他们是工兵营的一部中的一个步兵连,加上来的仓促、备战等原因,估计他们不会是整编连人数,会有缺席,如此一来,他们的人数不会超过一百人。

仅是这支不到一百人的远征军官兵,在与日军接触后的一个交手,便消灭了日军的一个小队。而且还劣势装备,战胜了优势敌人。可见其实力不凡,创造了一个奇迹。

两相对比,英缅军的一个整编师跑了,中国远征军的一个连来了,而且还打了胜仗,谁不高兴啊!

更重要的,这一仗之后,阻住了日军快速行进步伐。日军再想进攻,他们还要细想一想,这便给主力争取了备战时间。

同时,还缴获了日军地图,作战日记,文件和武器,车辆等众多物品。

资料很重要。自从日军进入缅甸后,没人知道日军实力如何,后勤保障怎么样,其目的何在?

这会好了,有了这些资料,足可以让上边好好分析一番。

很快,这些资料交给了第5军军长,兼远征军司令的杜聿明。

杜聿明从这些材料中分析出很多事来,于是才决定要与日军在同古会战。

将领们开始明白一个道理,日军没啥了不起的,也是人,并非不可战胜。

第1080章、胶

第1081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