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军事 > 七十年代那场战争 > 第1078章 熟悉远征军

七十年代那场战争 第1078章 熟悉远征军

作者:即雨即处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3-12-27 18:12:06 来源:88小说

追击中国远征军的日军就此在怒江边打住。

重要目的还是想要前往中国内地,从而进击昆明、重庆,威胁中国大后方。

一道天然屏障阻住日军行进道路,看似是不可逾越的鸿沟。

其实,怒江也好,高山也罢,都不是不可逾越的,最不可战胜的,是中国精神,是中国人的力量,是中国人的骨气,是千千万万个像同强和成林海这样的人,他们宁可粉身碎骨,杀身成仁,也决不会当亡国奴。

至于日军能否抓到这两名中**人,暂且放下不表,留待以后,先说一说中国远征军抗战的这段历史,想必会有很多军迷们喜欢听。

惠通桥炸了,历史定格在这一瞬间,否则,中国的历史乃至于世界的历史都可能要改写。

为何如此说?

是因为与中国远征军有关,而中国远征军又与二次世界大战时的世界命运息息相关。

我们都知道,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国民党政府一共两次派出中国远征军,远征何地?——缅甸。

为何中国要派兵出征缅甸,是因为国力过于强大,还是缅甸频频闹事,惹的中国不高兴,日子没法过了,非要远征不行。

其时都不是,是国际大局趋势使然,是中美英三国政府联合采取的一次行动。

第一次完败。

国民党出动远征军10万,在缅甸与日军几次较量后,只剩下4万,一部份撤退到印度,一部分翻越野人山回到云南境内。日军借此机会占领全缅甸,并且追击到中国怒江西岸,占领了中国的龙陵、腾冲,保山等地,与国民党军挟怒江西岸对峙。

多亏有怒江阻挡,多亏惠通桥被炸,否则……后果不堪想,因为昆明、重庆离这里太近了。

因此,我们的故事还的从第一次中国远征军说起。

历史背景:

珍珠港事件半年后,日军占领了东南亚和西南太平洋广大海域,长达5.5千公里,形成了北起千岛群岛,经威克岛……至缅甸的外围防御圈,也称第一道防线(有点像现在围堵中国的第一岛链)。

面积有多少呢?

土地面积386平方公里,比日本本土的10倍还要多。

人口1.5亿。

中途岛以西太平洋上数以千计的岛屿和大约3千万平方公里的海域,成为日本的内陆和领海。

这个时期,日本人说他们是大日本帝国,还真不枉此言。

这是典型的多吃多占,跑马占圈,谁占了归谁。国家强盗如此,一点法律程序不讲,道德之说更不用提。

有人多占,有人就要吃亏,谁最急啊,当然是“日不落”大英帝国,眼看着半边太阳被抢走了。当时的整个东南亚,除了部分法属外,几乎全是英帝国的殖民地,一旦被日本人抢走,它便名不附实,枉称“日不落”。

不仅如此,日本在东南亚的大肆侵略,造成一种恶循环,亚洲危机——太平洋危机——世界整个反法西斯局势危机。

从中国的角度看,如果日军进攻缅甸,将会切断中国当时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陆上通道——滇缅公路,将会阻止英美盟国对华军事物资的援助,并且大有日军从南部合围中国,迫使中国投降的可能。

此时,中国面临“满洲国”问题,汪精卫“伪**政府”问题,而且,国民党政府中有百分之六十的政客与日本人有私下接触,大有投降可能。即使蒋介石本人,也派出过代表与日本人密谈,只待条件成熟,或者无奈之后,就差最后一棵稻草了。

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抗击反法西斯的一支主要力量,如果中国出了问题,那么世界局势会起到翻天覆地大变化。

由此,中美英三方出于不同利益,共同的需要,才结成一个这样的战时同盟,制定了《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

从字面上看,我们要注意了,这是中英共同防御。

然而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英国又起了什么作用呢!为什么远征军会败的如此之惨烈呢!

有人会说,是中**人的素质差,中**队没有战斗力所造成的。

其实不然,我们可以通过四次着名役来说明这一问题。

“小米加步枪”理论,在中**人身上无时无刻不发生着奇迹。

武器不是战场上取得胜利的决定因素,人是最主要的,这在实践中已经得到证明了的。

中国人最擅于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敌人,凭着顽强的意志,不怕死的精神,让不可能成为可能,创造出人间奇迹。

可惜,在当时,英军看不到中国人的这一特点,始终用鄙视的眼光来看待中**队,在关键时期,丢下中**人,甚至中**队不顾个人生死,救他们活命后,他们自己跑路,不管兄弟中国人的死活,等等一系列行为,才导致了第一次远征军的失败。

第一场:同古战役。

缅甸是亚洲中南半岛面积最大的国家,东北与中国云南省接壤,西北同英属印度交界,东南与泰国和法属印度支那接壤,西南频临孟加拉湾和安达曼海,19世纪80年代沦为英国殖民地。

曼得勒以北为上缅甸,重镇为曼德勒,也叫瓦城。以南为下缅甸,重镇为仰光。

之所以要特别介绍这两个重镇,接下来要用到。

全境主要三条河流,即伊洛瓦底江、色当河、萨尔温江。

铁路一条,南北贯通,与中国滇缅路相连。

曼德勒为政治中心,交通枢纽,历史兵家必争之地。仰光为咽喉,新兴商业港,是中国远征军必争之地,是中国国际海运屯货的地方。

国际形势过于复杂,为节省时间,全略……

1942年1月,日军第55师团突破秦缅边境,19日径取缅甸南部战略要地土瓦,随后攻占毛淡……(由于地名过多,难以记住,只好省略)。

2月4日,突破仰光以东第一道天然屏障(山川河流)。

英印第17师大部在西当河以东被歼,残部逃往同古。可见英印联军是打不过日军的

当时的《新华日报》是这样刊载的:“由此可知仰光之危,倘若日军侵入仰光,不仅缅甸全局撼动,不仅中国的国际重要交通孔有切断之虞,而且印度也将深受唇亡齿寒之威胁。”

一时间,世界瞩目。

2月10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英国唐宁街10号,召开英美荷澳印五国代表参加的“太平洋作战会议,”强化同盟国的作战机构,加强同盟国的指挥。

这次会议没有中国代表参加,可见其对中国的不重视。

此后,驻缅英军司令胡敦要求中**队开赴缅甸景东地区布防,但是,新任五国联军总司令韦维尔仍然不给予明确表示。即不说让你来,也不说同意,其实质还是不想让你来,归根结缔,他是没瞧的起中**队。

3月4日,英国第七装甲旅战败,被日军包了饺子。随后日军第55师团进占仰光东北100公里外的佛都勃固。

驻缅英军遇日军后一触即溃,像是得了恐日症。仅开战两月,连失要地,几乎没在任何地点做过重大抵抗。日军来到哪,英军赶紧让开,如同家里有客人来访,打着手势,“先生,里边请。”日军进展顺利,不仅占了地盘,还抢了大量物资。

联军总司令韦维尔怕挨骂,怕上级的骂,怕大英国民的骂,“你个败家子,给你这么多军队,连家都看不住。”

韦维尔觉得情况不妙,终于想到中国,于是,赶紧飞往中缅边境的腊戌与蒋介石会见。此时,蒋介石为中国战区总司令,还算是有点权利。

韦维尔见了蒋介石,说不上是痛哭流涕,还是岂求,总之言词要好了许多,但是,架子还是要有的,毕竟还是联军总司令吗!

“老兄,快出兵吧!不然,同古也保不住了。”

韦维尔先拿同古说事,因为同古对中国特别重要,是滇缅公路重要枢纽。同古一丢,中国从海外的物资便进不来了,不信你不着急。

韦维尔明显是要挟加欺诈,要求加希望,让中国尽早派兵。

看来,中国不加入,光是那“五国联军”无法解决问题。

从这时起,这位“五国联军”总司令韦维尔,算是初步改变了对中**队入缅作战的想法,但是,他对中**队的不信任仍然保留着。更深一层的意思,他提防着中**队入缅,害怕胜利后,中国会在缅分一杯羹。(有例为证,但在此不提)

领导如此,下级自然也会摸仿,这便是上行下效。

韦维尔与蒋介石谈完后,回去的路途上对新任缅甸军指挥官亚历山大上将做了两点指示:

第一,仰光对英国远东地位极其重要,无论如何要保住,实在保不住了,英军也不能被切断后路,更不能被日军全部歼灭。

意思太过于明显了,要英军保存实力。防务不重要,人活下来才是最主要的。他没明说,实在打不过,就跑吧!

第二,要确保仁安羌油田安全,实在不行,就与中**队多联系,让他们保护这条主路别断了。

明显看的出,他是准备让中国人来挡箭。好处我留着,危险机会都留给中**队。

这位老兄说完后,坦然地回了印度,该玩玩,该喝喝,继续过上等人的生活,后面的战事好像跟他没关系。

3月8日,日军攻占仰光,顺利完成了攻占缅甸的第一目标。

在接下来的几场战役中,亚历山大记住了韦维尔的话,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走。

从此以后,亚历山大连一次像样的有组织的抵抗都没搞,带着英军逃一路逃跑。

反正韦维尔有话,保住退路,保住英军,只要人没事就行,管他地方归谁呢!(有史为证)

形势逼迫至此,“我不入狱谁入地狱。”

1942年1月到5月间,中国远征军第5、第6、第66三个军进入缅甸北境。

主角登场了。

第5军,军长杜聿明(兼),他还有另一个身份——中国远征军副司令。

第200师长戴安澜,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三个军相比较,第5军实力最强,下辖200师外,还有22师、96师等……

作战任务:第5军部署于仰光以北约250公里的同古至曼德勒一线。主要任务是阻击日军中路军,负责正面作战。

这里还要说明一点,仰光失守后,英军各部合编为缅甸第一兵团,撤到了普国美靠近印度一带。

为什么往这里撤,他们想要离印度更近一些,不得以时,赶紧进入印度。

亚历山大一边后撤,一边要求中**队阻击日军,不仅如此,这位老兄还利于手中权利,督促中**队不仅要阻击日军,还要不断前进,主动收复英军丢失掉的阵地,转由中**队接替英军防务。

好像是说,阵地不是我丢的,是我给你了,这会让日本人占了,跟我无关。明显是在转嫁矛盾,还讲不讲理。

这也就罢了,即让马儿跑,还不想给马儿吃草!

亚历山大做的够绝,他竟然在运输、后勤补给、情报共享上大打折扣,故意不提供良好协作。(有《中国远征军史》为证)

你不是能打吗!那你就拿着棍子上吧!你不是能吃苦吗!不吃饭也能作战。

由此,拉开了中国远征军与日军的第一场战役——同古战役。

同古位于仰光北进曼德勒的铁路要冲,不仅左右两边都是缅甸重镇,而且在同古附近,还有美国空军基地和加油站。

足可见,其地位之重要性。

因此,保住同古,不仅可以阻止日军北进,而且还可以东支援美军,西协助英军,于是,同古成了日军攻占的要点,必得之地。

3月8日,仰光失陷当天,中国远征军第5军200师所属骑兵团及工兵团一部的先头部队抵达同古。

此后,中国远征军第5军的200师,在同古与日军主力进行了决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