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现言 > 元府女姝 > 第三百七十三章 元运和郭氏

元府女姝 第三百七十三章 元运和郭氏

作者:淼仔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12-27 14:00:54 来源:88小说

回想自己人生的际遇,元老太爷也啧舌,午门保命,秀姐高嫁春风得意,仿佛一幕幕带着运道的成分。

但是明白人一看就明白,这些事情里到处是明白人。

午门保命是遇到大仪公主这个国事上的明白人,秀姐高嫁春风得意是遇到一家明白的婆家。

如果公主当年顾及先帝是天子,顾虑自己是女子,就没有元老太爷这条性命得到保全。

如果秀姐遇到糊涂婆家,婆媳争权,互相防备,元秀也不可能有春风得意。

骡子巴嗒巴嗒的行走声里,元老太爷喃喃自语道:“可不能出糊涂人啊,我要不去老三任上看一眼,这心里怎么也放心不下。”

他的眼神里充满警惕,总有不太好的预感。

......

元运就任的县城名叫白城,“白”是这里的大姓,离白城一百多里的另一个县城名叫白二城,顾名思义也是白姓居多,元运妻子郭氏的族兄郭篱就是白二城的县令。

有马有车的条件下,一百多里不算远,元远就任后和郭篱往来密切,消息互通,郭氏自然也是。

此时,柳眉倒竖的郭氏不减容貌上的俏丽,一手叉腰,一手揪住元运的官袍领子,怒道:“我说的话,你到底听不听?“

元运虽觉得不像话,年青夫妻情大过于理,哭笑不得的道:“听和不听你都不能这样,你这模样难看的很,放手,我的奶奶。”

郭氏又狠了两句,元运还是不答应,赌气松手,把元运推上一把,半扭身子生着闷气:“原来这招没用啊,堂嫂竟然骗我?”

元运整理着官袍,闻言好笑:“你这个傻子,你堂嫂用了没有?你就肯信她了?”

郭氏噘嘴,斜斜翻过来一记眼光:“她说管用,而这招也不是她的,是她从白家学来的。”

似嗔似怨里的这记眼光,让元运情意涌动,搂住郭氏肩头,轻轻笑道:“你让我应酬的白家,就是教你和堂嫂这招的白家?”

“是啊,白二城的白家族长有七个儿子,我堂兄郭篱只结交其中一个,我堂嫂结交的也就只有这一位白家奶奶,但是你呢,这白城的族长只有一个儿子,你居然也不肯结交,你快把我气死了。”

郭氏装模作样的又推元运。

元运含笑里有傲气:“秀姐高嫁你难道不知道?我又是这里父母官,为什么折腰结交百姓?”

“可白家不是百姓,他是大富商。”郭氏又开始气急败坏:“只要你肯结交咱们这个城里的白家族长,或者是他的儿子,其实要我说,咱们这城里的族长和我堂兄那城里的白家族长差不多,都是上了年纪不怎么管事情,交给儿子来当家。白家这位爷也时常的送来请帖,只是你怎么了,进一趟京就变了心思,总是不肯去呢。”

元运还是笑:“既然两个城里的族长都老了,交给儿子来当家,篱兄又何必借着你的光儿,天天催我应酬我这城里的白家大爷?”

郭氏跺脚:“我就知道你心里明如镜,那你不肯去是故意为之?”纤纤指甲点中元运额头:“亏老太爷瞒得紧,原来是公主当年的门客,我嫁进门没几年他不肯说也就罢了,生下你二十多年居然也不知道。好吧,你没中举就没出路,书上说的好,行万里路如读万卷书,我堂兄得了官职,我是回家好求歹求,也是堂嫂与我好,带上咱们到衙门,你也学了不少,你敢不承认,那些应对啊,谈吐啊,难道你在公主府上就没有用上?”

元运无话可说,他还不知道就是谈吐上出了问题,让元老太爷对他怀疑重重,而云展在岳父以外的两个叔父里,更重视温文尔雅的元连。

所以,元运也认为自己在公主府上应酬的不错,那么,郭氏的话就有道理。

在郭篱衙门的一段经历,确实有用。

在郭氏的逼视之下,元运点了点头。

郭氏愈发得意,重新瞪起杏眼:“你已猜出,我实话实说,白二城的那位白家爷和兄弟们争族长,需要咱们这个城里的白家大爷帮把手儿,你现在是背靠公主的人,咱们这个城里的白家大爷敢不卖给你光儿?

元运还是傲气,他在京里认为慧姐许错亲事,凭的也是这股子傲气,双眸向天的道:“我背靠公主,就更不能和百姓拉拉扯扯。”

“你!”郭氏气的心抚胸前,真的怒气上升。

元运放柔嗓音:“你啊,你说话我不听,我说话你听了吗?篱兄上任时,你郭家要跟他出来的人总有二、三十,他却带上我,难道我不感激?我往白二城接你的时候,就告诉篱兄水涨船高,我的地位高了,篱兄也是,不要再和百姓拉拉扯扯的,免得有一天出将入相落下把柄。过个把月,我和篱兄通信,看出他不听从,又让你说了几回。我说话你也要听啊。”

郭氏气结:“什么叫不和百姓拉拉扯扯,你放眼看看天下,哪个当官的不和百姓打交道?就是秀姐高嫁的世子,我就不信他不收贿行贿,只是公主的儿子没人查罢了。”

元运继续骄傲着,他是有靠山的父母官,四平八稳的升官就好,白二城里争族长,凭什么请动我掺和。

郭氏颦眉又想出一个事例:“还有新集那个官名叫尤任,先时咱们在家里,他不是总请二哥吃饭,这难道不是和百姓拉拉扯扯,而你倒不肯去。”

元运带着忍不住的神气回话:“快别提他!再说我家是百姓么?父亲这不就露出底细,原来他当年是为公主效力。尤认在新集总是请二哥和我吃饭,那是想借着父亲的名头在新集呆下去,他是前官丁忧顶缺,他指望讨好二哥和我,父亲能发话让他一直在新集当官。而我没少劝二哥不要上尤认的当,尤认哪里是请我们吃饭,他指着二哥坐在席面上,和新集的商户们好说话。”

元运对尤认的怨气在进京后加重,这个人也太会钻营了,现在跑到卫王世子书房里当差,哎,那个谁,要不是秀姐高嫁,卫王府认得你是老几?

他居然见到自己没加客气,也不卑躬屈膝。

郭氏听完这段话,来了其它的精神:“我说,老太爷可不能只疼老大那房,以后我有了孩子,儿子一定要当官,女儿一定要嫁的和秀姐一样,”

她低头寻思:“老大是长子,你却是小儿子,我若生下女儿,应该是最小的孙女儿,”

昂首挺胸理直气壮:“要比秀姐嫁的好!秀姐的亲戚不是王爷就是郡王爷,个个身份都比秀姐女婿高,就从他们中间挑一个给咱们当女婿,否则,我决不答应!”

她还没有怀上,不见得生男生女,“雄心壮志”就狂成这样,而元运还听进去,赞成道:“是是,你想的周到,公主的儿子身份永远高不过王爷和郡王,等咱们有了女儿,就在王爷和郡王府里挑女婿。”

夫妻找到共同语言,相视轻笑,你侬我侬,郭氏借着这机会又纠缠元运帮郭篱而应酬白家的人,元运还是端着他的傲气拒绝:“你只管向他说,四平八稳过几年,我抽空进个京,和秀姐女婿说说,我和他一起升官。别搅和百姓的家务事,两个城里全是白家大姓,万一儿子们争斗起来,恐怕受连累啊。”

郭氏没有办法,只能告一段落,准备改天再和元运好好说说。

她有小算盘,她的爹也是和元老太爷聊天合拍的一位教书先生,和甄氏的娘家相似,嫁到元家后,虽然不是当官门第,但过年过节往来的名士和官员让郭氏倍感压力。

这不是郭氏怂恿元运跟着族兄当师爷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秀姐管家,婶娘作陪。

郭氏好几回想拉上甄氏一起对公公说说,甄氏却不肯同流合污,两个媳妇齐反对,想来公公只能重视,而一个媳妇装聋作哑,另一个媳妇站出来争管家权,只能吃亏。

郭氏没敢提出反对,而是自己瞎找原因,像是很容易,一找就得,老大他当官了啊,所以公婆重视秀姐,要让小小的姑娘管家。

元运那科不中,族兄郭篱中了,郭氏回娘家主动提起需不需要一位文书先生,郭篱相中元老太爷一生的名声,反过来热情邀请元运。

现在郭篱应该认为自己押中宝,元家大姑娘居然高嫁到国公府。

而郭氏的压力就更深重,她想自己这个媳妇还是没有地位,本来应该有点对丈夫的提携也随着秀姐高嫁化为乌有,更让她生气的看到,原来公公有的是能耐给丈夫寻官职,可是他全用在大房那里。

什么“云世子到新集一见钟情”,郭氏才不相信,公主的儿子难道缺少美貌姑娘,侄女儿秀姐是生的好,可郭氏生的也好,她不觉得元秀有过人的容貌。

元秀的美貌是端庄为主,燕燕的美貌是突出夺目,绿竹是个清秀小花,眉眼利落眉眼清爽。

要说云世子一眼相中燕燕,郭氏倒也有点相信。

秀姐那种气质上也带着端庄,说不好听是一板一眼的姑娘,怎么可能吸引一位母亲是公主的世子,谁不知道美人儿皆要入宫中,云世子不缺美人儿。

秀姐高嫁了,郭氏愤怒的认定这是公公偏向大房的铁证,她更盼着郭篱出息,能让自己在婆家还有地位。

元运说的“稳稳当当过上几年,我往京里和侄女婿说说就升官”,郭氏当然愿意,可是这局面将令她从此矮上一头。

郭篱妻子,她的堂嫂告诉她:“什么地位官职的,有钱你就挺起腰板,白家那爷出这个数目呢,”

郭氏看到手势震惊。

“想升官啊,再亲的亲戚,你不出钱能行?傻妹妹,你哥哥和白二城这白爷说好了,只要白城那白爷发句帮忙的话,这钱就归你了。以后真的求到你们帮你哥哥升官职,按你说的,你婆家偏向大房,老三不拿出钱来,侄女婿又隔一层,怎肯为他帮忙呢?”

郭氏觉得有道理。

横竖白家要换族长,谁当不是当?

给钱的白爷在郭氏看来机灵聪明,他应该能当好族长,至于是不是当个好族长,郭氏就不管了。

郭氏暗想,秀姐高嫁,确实三爷你能我族兄升官,可是挣钱的事情,你侄女婿肯告诉你吗?还得兄弟相帮才成,我郭氏在你三爷眼里就还有地位。

郭氏错误的判断三爷没中,所以老太爷偏心,不然看看另一个证据吧,秀姐高嫁入豪门,慧姐不应该也随着姐姐的格局定亲事吗?

慧姐定给新集一个小秀才,秀才好管什么用,哪怕中到春闱,殿试不中也没有官职,反而他定了慧姐,据元运气愤的说,京里官学管吃管住留郑小秀才读书。

看看吧,这就是老太爷的偏心证据,二哥元连也没有中啊。

郭氏为了反复证实,甚至询问元运进京里见到公主的亲戚们,各府中有没有和元慧年纪相仿的小子。

元运说有,天天和元慧一处儿踢球爬假山的有一个王世孙,一个郡王世子。

郭氏心里冰凉,这老太爷可偏心的太过了,难道二哥和丈夫是抱养的不成?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疑惑郭氏也太看得起元老太爷这个镇上读书人,老太爷在公主面前再有颜面,能高嫁一个孙女儿就不错,慧姐不高嫁也很正常。

老太爷的亲家,大仪公主与众不同。

郭氏听说秀姐高嫁后,和郭篱说了说,郭篱一听是大仪大长公主,滔滔不绝如数家珍,什么公主当年称帝有份,民间传说她虽拘束于女子身份,但从皇帝登基后的礼遇来看,公主要求的条件不会低等等。

民间传说没有准儿,上句说天下句接地都正常。

郭氏却当成秘闻来听,她也不想想郭篱当官没几年,也没有结交到很得力的上官,他上哪里能知道京里秘闻。

郭氏只想着一位险些称帝的公主,她让位,她能不提很多条件吗?

给元慧也定亲高门,对于大仪公主来说,也就一句话的事情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