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玉台碧 > 第186章 冬至

玉台碧 第186章 冬至

作者:桩桩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26 02:05:28 来源:免费小说

  岑三娘就笑盈盈的说道:“夫人好眼力。这不是丝绵,但和丝绵一样轻薄保暖。丝绵衣用普通布面料一件要三四两银子。用好面料加了精绣的,织锦坊一件要卖到二三十两银子以上。像这种小袄,用了上等的绸缎面料,绣了花。只卖五两银子的话,夫人觉得有销路么?”

  徐夫人笑了起来:“不知成本比起丝绵如何?”

  岑三娘想了想道:“不算面料,单算一件袄子的料,两钱银子不到。”

  “这么便宜?”徐夫人有些惊诧了。

  岑三娘诚恳的说道:“虽说得了织锦坊一成干股。国公府也不能完全靠天吃饭。府里没有铺子,所以我想借织锦坊寄卖。不知夫人愿意帮这个忙不?”

  徐夫人望着她,心里暗暗叹息。一件袄子五两银子,五个绣娘赶着做,一天不过出两到三件,一个月出一件百件,也才五百两银。除去成本人工,赚三四百两银。冬袄只卖一季。织锦坊那一成干股只是个说法,王爷的意思是不论织锦坊有多少利润,每年都送国公府一万五千两银子。她何苦要去赚那两三千两银子使。

  “少夫人,妾身要拿回去试了,才能回您。”徐夫人对轻飘飘的小袄并不了解。她只知道,只要岑三娘缺银子,哪怕织锦坊买上三百件囤着,她也要接下来。

  岑三娘脸上就放出光来:“这是自然。今冬已过了大半,不过是试试销路。原想着是让普通人家买不起上好丝绵袄,能买这种羽绒袄穿。织锦坊卖的都是上等衣裳,这种便想销给普通人家。如果能行,明冬就可以多招绣娘大量制作。”

  徐夫人含笑把袄子收进包袱里,让跟来的小丫头提了,从袖里又拿出一张五千两银票来:“今年织锦坊的利润还算不错。一年结两回账。这是年底的一成利润,少夫人收好。”

  岑三娘没有客气。杜燕绥帮着滕王做了那么多事。不收银子也要帮,干嘛不收?她笑吟吟的收了:“夫人费心了。”

  徐夫人起身告辞回去。拿起三件小袄细看。亲手拆了一件。外面是深紫色福色团花的绸缎,里面还有一层织得紧密的细葛布。拆出来的一角露出洁白轻盈的绒羽。她用手捻起一搓瞧仔细了,轻吹口气,绒羽就纷扬飘起。

  “好个聪慧的岑三娘,可惜,只要人家买回去一件拆了,就能仿制。到底还是年轻了些。”徐夫人轻叹,亲自拿针线原样缝好。留了件自己穿了,另两件赏了身边服侍的丫头,吩咐道:“换了你们的丝绵袄,穿这个试试,看是否保暖,穿着是否舒适。”

  “奴婢明白。”织锦阁试做新的成衣,常先自己试穿了。丫头们二话不说就回房换了。

  隔了三天,徐夫人亲自登门,带来一纸契约。大概内容是国公府做好的袄子交由织锦阁寄卖。布料由织锦阁提供,每款做成大中小号。由织锦阁定价,扣除面料钱后,织锦阁抽两成。岑三娘毫不犹豫就签了。回头让杜总管去寻了养鸭户,签订了独家供羽绒的协定。

  徐夫人正想提醒她,岑三娘笑道:“夫人应该已经知道妾身是用何物代替丝绵。材料不用担心,长安附近的大型养鸭户都签了独家供货协议。”

  徐夫人就笑了。岑三娘虽然年轻,却已经有了经商的意识。想了想道:“织锦阁在很多地方都有收货,不如妾身吩咐下去,替您收着,跟着织锦阁货一并送来。”

  岑三娘大喜:“如此便多谢您了。”

  这丫头,她难道不知道,她缺银子使,王爷哪会坐视不理。徐夫人想起那一年被王爷派到隆州开店,只为了一个岑三娘,心里又阵阵叹息。

  徐夫人前脚一走,岑三娘就想到了邹家。只做布料成衣买卖的织锦阁是小公司,邹家是综合商业集团。她想着已回家的燕婉,抿嘴一笑。在服大孝,不方便去邹家拜访。她提笔写了封信,叫了杜总管来,拿了帖子去邹家。

  杜总管回来,带了回信,道是邹大郎亲自回的信。

  岑三娘就故意不拆,去找杜燕婉:“我寻思着只在长安收鸭绒,人家仿了去,在外地收了,会抢了咱们家的生意。想着邹家商行遍布全国,就请他们在各地的分行代为收购,跟着邹家的货运回长安。如此又省车马费,又不怕别人能收了鸭绒大批量的做袄了。邹家回了信,不知道是否同意。你瞧瞧。”

  听到是邹家,杜燕婉有几分迟疑:“这事嫂嫂作主就是。”

  岑三娘严肃的说道:“燕婉,凡事不可半途而废。你既然参与,岂有中途退出的道理。我身子才好,要给你哥做冬衣送去,哪有时间?”

  杜燕婉只好接了信,拆来看了。

  岑三娘伸长了脖子在旁边瞅着,邹大郎一口应允,收得一定数量就运回来,道随他家商队,费不了什么事,银钱便罢了。看到信末一句:“……杜姑娘平安回府,某甚慰。望夫人劝导之,逝者已矣,不可长陷悲伤。”卟的就笑出声来。

  “嫂嫂!”杜燕婉飞快的将信收了,板着脸道,“他是我什么人,凭什么在信里打听!嫂嫂不可以再告诉他。这……这像什么话!”

  岑三娘鸡啄米似的点头:“我晓得了。呀,都快一个月了,不知道你哥哥可有信来。我去叮嘱总管一声。”转身就走了。

  杜燕婉望着她的背影,瞟了眼手里的信,喃喃说道:“倒写得一手好字!”

  杜燕绥走了快一个月了。音信无无。岑三娘忙到没事忙了,心里不知不觉又想起病中那个梦来。赶做了件羽绒服,在胸口特意缝了层熟牛皮进去。包好交到了黑七手中:“我知道相公叮嘱你留下,怕府里有什么事。可现在二姑娘回来了,国公府关上大门过日子。相公却一点消息都没有。你一个人马快,赶着去趟江南道,送几件衣裳,顺便探听下消息。”

  这活黑七半点怨言都没有,接了包袱就出发了:“少夫人放心,我会尽快赶回来。”

  送走了黑七,眼瞅着就到冬至了。

  冬至是大节,堪比过年。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之后,白天会一天比一天长,黑夜会一天比一天短。冬至之后,又将会一年之中最冷的一段日子。

  冬至这天,像是仲秋讲究阖家团贺。家里的人都要聚在一起,包饺子,炖羊肉狗肉汤。

  府里不差银子使,岑三娘吩咐买了四只羊,大锅炖了,阖府上下喝汤吃饺子。

  皇宫里也不例外。皇帝召齐了在长安的宗亲们,妃嫔们,皇子公主们开冬至宴。

  崔皇后坐在皇帝身边,穿着黄色的对襟绣翟鸟鸾凤的礼服,戴了九树九翟的花树冠。长长的裙裾像翟鸟的尾羽,轻盈的铺在地上,美丽如九天仙子一般。

  她微微抬起了下颌,骄傲的俯视着朝她跪拜行礼的妃子们。所有的嫔妃,都不肯穿的比皇后鲜艳华贵。皇后在嫔妃中,一眼就看到了武昭仪,心里不可自抑的生出恨意来。

  武昭仪没有穿朝服。穿着件红色绣牡丹的大袖绸缎衫。朵朵牡丹花瓣的边缘都以金银线绣就,衣襟与袖口镶着圈黑色的狐狸毛。低胸束腰的同色裙子,露出凝脂般的胸。挽着高髻,当中一朵嫩黄色的大朵堆纱宫花,配了两枝步摇。长长的链子直垂到耳际,磕完头起身,那耀眼的光芒就在她腮边轻轻晃动,艳美中带着娇柔。

  崔皇后下意识的看向皇帝,见他满脸惊喜,那目光正和武昭仪对了个正着。崔皇后的心瞬间酸得像嚼了颗青杏。从小她就是家人嘴里玉人儿般的姑娘,她哪点比武昭仪差了?皇帝眼中却当自己木头似的。精心打扮的妆容连他一丝赞叹都得不到。

  皇帝叫了平身,赐了座,就开了席。

  宫乐开奏,一群舞伎旋舞助兴。

  送来的羊肉汤是温热的。座位排在后面的嫔妃桌上,汤表面甚至凝出了片片冷油。宫中宴会向来如此。嫔妃们来赴宴之前都会自己垫巴先吃点。

  帝后案几上除了羊肉汤,还有炭火的小锅子,煮着羊蝎子。与嫔妃们齐饮之后,高宗轻声对胡公公道:“把这锅子赐给昭仪。”

  众目睽睽之下,皇帝毫不吝啬对武昭仪的宠爱。崔皇后大怒,瞅到了坐在后面的岑美人:“皇上,今日乃是家宴。宫中舞伎跳的舞早就看得厌了。嫔妃中大有精于此道者,您许久没欣赏过了,不如请嫔妃们献舞助兴如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